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期环境温度对早产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杜爽 韩德新 +4 位作者 林少倩 白硕鑫 赵小冬 王兆军 王志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4-142,共9页
目的探讨济南市孕妇孕期环境温度对早产风险的影响,识别暴露的关键窗口期和敏感人群。方法依托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济南市建立的出生队列的基线人群,以婴儿母亲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期间每日环境温度数据,观察其对早产的影响。采... 目的探讨济南市孕妇孕期环境温度对早产风险的影响,识别暴露的关键窗口期和敏感人群。方法依托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济南市建立的出生队列的基线人群,以婴儿母亲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期间每日环境温度数据,观察其对早产的影响。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结合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孕期环境温度对早产风险的影响并识别关键窗口期。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家庭主妇与环境温度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再将研究对象按照家庭主妇进行分层分析以观察其效应修饰作用。结果 (1)在纳入研究的6 501位母亲中,有285位早产,占4.38%。(2)与孕期中等温度相比,较低和较高的环境温度与早产风险存在统计学联系,较低温时的关键窗口期在第1~27孕周;较高温时的关键窗口期在第1~29周,其危险比(HR)峰值出现在第13~18孕周,危险比HR为1.13(95%CI:1.07~1.20)。(3)似然比检验发现,家庭主妇与温度存在交互作用(χ^(2)=8.73,P=0.013)。(4)在家庭主妇人群中,极端0℃时的效应峰值为4.00(95%CI:1.63~9.82),高于非家庭主妇[1.71(95%CI:1.08~2.73)];极端30℃时的效应峰值为3.45(95%CI:1.56~7.60),高于非家庭主妇[1.79(95%CI:1.12~2.84)]。结论孕期暴露于较低和较高的环境温度可能会增加早产风险,关键窗口期分别是第1~27孕周和第1~29孕周,家庭主妇人群对极端气温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 早产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家庭主妇 效应修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