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新方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寿兰 刘方铭 +3 位作者 王轶 吴文庆 冯庆章 刘超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2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13例与对照组116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颈周特定腧穴配合颈曲灵治疗,对照组采用朱汉章氏针刀松解"痛点骨面&...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2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13例与对照组116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颈周特定腧穴配合颈曲灵治疗,对照组采用朱汉章氏针刀松解"痛点骨面"原则配合颈曲灵。两组均每7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特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颈椎曲度值与之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特有症状评分及颈椎曲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两组特有症状评分及颈椎曲度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颈周特定腧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风险和难度,易熟练掌握,安全性相对高,操作风险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针刀松解 颈周特定腧穴
下载PDF
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夏德鹏 陈培芳 +1 位作者 杜培学 王寿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2期2343-2345,共3页
目的观察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的疗效,探讨此法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旋转位小针刀疗法,每隔5... 目的观察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的疗效,探讨此法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旋转位小针刀疗法,每隔5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每日1次,连续治疗15 d,配合双氯芬酸75 mg,口服,每日1次,甲钴胺片500 U,口服,每日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患者3月后的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P>0.05);随访患者3月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神经根激惹症状疗效显著且长期疗效稳定,操作方便、省时、廉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射频消融术后 小针刀 定点旋转位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清芝 姜英 +2 位作者 赵方 赵志刚 王旸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23例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共计24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23例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共计24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疗效。结果在干预后,研究组的BPRS总分为21.14±5.78分,优于对照组的33.04±3.64分;SDSS总分改善为7.07±3.08分,优于对照组的10.70±3.31分。同时,研究组各量表的因子分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社区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瑞林 刘媛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4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甲硝唑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制定出安全用药措施。方法收集我院58例因服用甲硝唑导致不良反应患者的病历和临床资料,分析这些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发生原因,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制定出安全用药的措施... 目的分析甲硝唑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制定出安全用药措施。方法收集我院58例因服用甲硝唑导致不良反应患者的病历和临床资料,分析这些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发生原因,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制定出安全用药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中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49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例、呼吸系统不良反应2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例、代谢系统不良反应2例、口腔溃疡1例、肾脏损害1例。结论在使用甲硝唑治疗时,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同时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和神经系统也较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注意到合理用药并且明确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临床使用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措施
下载PDF
浅谈《内经》论飧泄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洪武 周波 王轶 《国医论坛》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飧泄 《内经》 病因 病机 治法 泄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毕蕾 李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5期116-116,共1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及其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社区5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常规综合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所有患者的用药规律性及动脉血压。结果:2例患者自行脱失,其...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及其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社区5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常规综合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所有患者的用药规律性及动脉血压。结果:2例患者自行脱失,其余57位例患者规律用药率从56%上升为77%,收缩压平均下降3.5㎜Hg,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综合性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有必要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社区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毕蕾 李莉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诊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56例)与常规护理组(56例),常规护理组...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诊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56例)与常规护理组(56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性护理,康复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情况以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情况以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O.05)。结论: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5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DS评分(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分,血浆粘度(1.70±0.16)mPa·s、全血粘度(4.02±0.20)mPa·s、红细胞压积(0.424±0.047)%、血小板聚集率(35±23)%、红细胞聚集指数(6.3±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0.14)mPa·s、(4.98±0.50)mPa·s、(0.457±0.052)%、(49±18)%、(6.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银杏达莫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0期190-191,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2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及夜...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2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25.8±4.6)、(137.1±5.5)、(122.4±4.2)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134.1±5.3)、(146.5±5.9)、(128.2±4.7)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将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 高血压 影响
下载PDF
边缘整塑蜡在全口义齿印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齐万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0期69-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全口无牙颌患者35例,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其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后取终印模,并完成全口义齿修复。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标准的试排牙、调牙颌,经1个周的临床初戴,复... 目的:探讨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全口无牙颌患者35例,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其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后取终印模,并完成全口义齿修复。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标准的试排牙、调牙颌,经1个周的临床初戴,复诊均表示固位良好,咀嚼效率提高,面容、发音改善;仅有2例患者出现黏膜疼痛,经过调磨后症状消失。结论: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可以使全口印模更加准确,增强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整塑蜡 全口义齿 印模
下载PDF
社区护理对脑血管病致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卉 刘丽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2期79-79,共1页
目的:探析社区护理对脑血管病致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8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脑血管病致偏瘫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自理活动能力、生活... 目的:探析社区护理对脑血管病致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8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脑血管病致偏瘫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自理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理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5),可见观察组的安全性高。结论 :对脑血管病致偏瘫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 脑血管病 偏瘫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透穴针法的临床体会
12
作者 王寿兰 刘方铭 《针灸临床杂志》 2001年第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透穴针法 偏头痛 丝竹空透率谷 肩周炎 条口透承山
下载PDF
113例酒依赖患者资料分析
13
作者 李宝荣 徐文蕾 +1 位作者 张炜 曲容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0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酒精依赖 心理疗法 戒酒
下载PDF
基于三焦-膜腠思想探讨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健 李忠 孙彬 《河北中医》 2021年第7期1191-1194,1204,共5页
本研究阐释了“膜”和“腠”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剖析了三焦系统的实质,梳理其生理功能,指出膜和腠(膜外组织间隙)是三焦的完整体现,也是使脏腑形骸连为一体,完成人体气、血、水液运行的生理结构基础。三焦-膜腠系统与肿瘤发病、肿瘤转移... 本研究阐释了“膜”和“腠”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剖析了三焦系统的实质,梳理其生理功能,指出膜和腠(膜外组织间隙)是三焦的完整体现,也是使脏腑形骸连为一体,完成人体气、血、水液运行的生理结构基础。三焦-膜腠系统与肿瘤发病、肿瘤转移和肿瘤复发密切相关,现代部分医家从三焦辨治恶性肿瘤取得良好效果,故从三焦-膜腠系统在拓宽形质的基础上为临床诊疗肿瘤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膜腠 肿瘤
下载PDF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临床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作出参考及指导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媛媛 李瑞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7期19-19,共1页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制定出安全用药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52例由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且找出安全用药的方法。结...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制定出安全用药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52例由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且找出安全用药的方法。结果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患者最多,为24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1例、肌肉和骨骼系统不良反应8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3例、心脏不良反应3例、血糖异常1例。结论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最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而神经系统以及肌肉和骨骼系统也比较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需准确掌握适应证,并随时关注到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到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临床安全用药 参考指导
下载PDF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轶 赵卉 孙斌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5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4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4例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用药后4周后,观察组血压和血脂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与观察组的6.8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和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相当,推荐使用小剂量治疗,药效平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疗效 辛伐他汀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疾病的发展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梅 徐夕生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9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14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48例随机体检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颈动脉彩色超声医学影像检...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14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48例随机体检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颈动脉彩色超声医学影像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并对研究组脑卒中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患者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脑卒中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率为80.41%(119/148),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心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16.22%)(24/148);出现颈动脉斑块的脑卒中患者(119例)中复发92例,复发率高达77.31%,明显高于未出现颈动脉斑块的脑卒中患者(29例)复发率27.59%(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是造成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脑卒中患者复发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诊断颈动脉斑块,可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脑卒中 发展 预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从“天地人三才”思想浅析针刀松解颈周腧穴联合黄芪泽泻汤治疗颈性眩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欣 刘方铭 王寿兰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浅析针刀松解颈周腧穴联合黄芪泽泻汤治疗颈性眩晕中“天地人三才”思想的体现,介绍了颈周腧穴各穴位的三才配穴原则、黄芪泽泻汤从三焦治疗眩晕理论,并以典型病案阐述,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自然整体观念。
关键词 天地人三才 颈性眩晕 颈周腧穴 黄芪泽泻汤
下载PDF
美洛昔康致过敏性休克及抢救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昭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5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致过敏性休克 美洛昔康 类风湿性关节炎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抢救 吲哚美辛 胃肠道刺激 消炎作用 腰肌劳损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丽 赵卉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2期70-70,共1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间4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Barthe...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间4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与肌力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与肌力评分均较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实验组Barthel指数与肌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帮助恢复肌力,提高患者生理自理能力,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塞 临床护理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