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宁市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杨洪宾 李春光 +2 位作者 徐成忠 李福元 何秀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利用济宁市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及小麦秋冬季生长发育资料,分越冬前和越冬期分析了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来,每10 a平均冬前≥0℃积温及其≥700℃.d的几率、≥750℃.d的几率、≥800℃.d的几率均... 利用济宁市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及小麦秋冬季生长发育资料,分越冬前和越冬期分析了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来,每10 a平均冬前≥0℃积温及其≥700℃.d的几率、≥750℃.d的几率、≥800℃.d的几率均显著增加,越冬期≥0℃积温也显著增加,而负积温显著减少;冬小麦冬前旺长年的几率增加、旺长程度加重,越冬期间生长量加大。因此,早播麦田适宜播期应推迟到10月5日-9日,不宜早于10月5日,遇暖秋(10月上旬旬均温≥18℃)年开播时间可推迟至10月10日,偏春性半冬性品种在上述各适宜播期的基础上应再推迟5d,以便有效预防冬前旺长和越冬期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变迁 冬小麦 旺长 播期
下载PDF
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春化弱强和排序及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洪宾 李福元 +3 位作者 王晓英 徐成忠 韩素莲 王法宏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4,共4页
为了明确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的春化表现,以应对秋冬气候变暖,依品种春化特性科学确定始播期,从秋种源头上预防冬前旺长和越冬期冻害,选择了19个小麦主推品种,以春麦辽春18为CK,采用干种子田间春季分期播种和室内人工春化晚春田间定... 为了明确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的春化表现,以应对秋冬气候变暖,依品种春化特性科学确定始播期,从秋种源头上预防冬前旺长和越冬期冻害,选择了19个小麦主推品种,以春麦辽春18为CK,采用干种子田间春季分期播种和室内人工春化晚春田间定植2种方法,研究了19个主推品种的春化弱强和排序,并对其春化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按春化从弱到强依次排序为辽春18→济麦20→济宁16→潍麦8→济麦22→良星99→济南17→邯6172→烟5286→山农664→济麦19→烟农24→济宁12→烟农15→泰山23、淄麦12→临麦2和泰山9818→济麦21→烟农19。烟农19和济麦21为冬型,其余17个冬麦品种均为半冬型。半冬型品种占绝大多数,冬型品种很少。在半冬型品种中,排序越在前,春化越弱;排序越在后,春化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小麦 品种 春化 类型划分
下载PDF
小麦秋种镇压技术及配套镇压机应用前景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洪宾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2017年第11期13-14,共2页
山东省小麦玉米两作区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面积已达90%~95%,大部分麦田为玉米秸秆还田后旋耕播种,这导致耕作层松悬等四大隐患,是造成10多年来小麦播种量被迫大幅度增加,既浪费种子又加重后期倒伏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镇压技术 小麦 玉米秸秆还田 应用 压机 配套 秋种 直接还田
下载PDF
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
4
作者 杨洪宾 徐成忠 +2 位作者 王德民 孔令印 何秀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8S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栽培技术 种植模式 垄作 双季 耦联 创新技术 粮食主产区 播种机械 节水技术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大面积亩产600kg栽培技术
5
作者 杨洪宾 黄九柏 +2 位作者 徐成忠 闫璐 关西斌 《农业科技通讯》 1999年第2期6-6,共1页
鲁西南地区冬季负积温少、早春气温回升快,冬小麦株型大,田间郁闭重,千斤高产田倒伏机率高、大面积亩产千斤以上把握性小.为探讨超500kg高产栽培新途径,实现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我们于1996~1998年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重点科技攻关项... 鲁西南地区冬季负积温少、早春气温回升快,冬小麦株型大,田间郁闭重,千斤高产田倒伏机率高、大面积亩产千斤以上把握性小.为探讨超500kg高产栽培新途径,实现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我们于1996~1998年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课题.经过三年努力,实现了大面积亩产600kg,1998年经山东省科委组织的专家测产验收,1000亩攻关田平均亩产622.95kg、10万亩带头田541.95kg.筛选出了亩穗数少、穗粒重高的大穗型品种为鲁西南地区亩产600kg最佳品种类型,并在系统研究其分蘖成穗规律和栽培因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大穗型小麦大面积亩产600kg栽培技术体系,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穗型 栽培 高产栽培
下载PDF
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洪宾 徐成忠 +3 位作者 鹿长金 王化岩 王法宏 冯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22,共4页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传统平作和垄作对小麦植株形态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麦田相比,垄作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变小,而倒四和倒五叶变大,有利于构建“松塔型”的理想株型;...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传统平作和垄作对小麦植株形态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麦田相比,垄作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变小,而倒四和倒五叶变大,有利于构建“松塔型”的理想株型;灌浆中期垄作小麦各叶位叶片干重高于传统平作小麦的相应叶位叶片,而收获前又低于传统平作小麦的相应叶位叶片;垄作小麦开花期茎秆的干重高于传统平作小麦,而收获前又低于传统平作小麦,表明垄作小麦的茎秆和叶片对籽粒的贡献大于传统平作小麦;垄作栽培使小麦各节间,尤其是基部节间缩短,株高降低,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垄作栽培提高了小麦的经济系数和经济产量以及籽粒容重。与传统平作相比,小麦垄作栽培更有利于构建理想株型,更好地发挥群体功能,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垄作 植株形态 产量性状 栽培方式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下小麦灌浆期群体素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洪宾 徐成忠 +2 位作者 何秀兰 李福元 王法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8-302,共5页
为进一步明确小麦垄作栽培的增产机理,以济麦20号为供试品种,于灌浆中期对垄作小麦和平作小麦分别进行大田层切,研究了垄作栽培对小麦灌浆中期群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栽培相比,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灌浆中期群体从底部到顶... 为进一步明确小麦垄作栽培的增产机理,以济麦20号为供试品种,于灌浆中期对垄作小麦和平作小麦分别进行大田层切,研究了垄作栽培对小麦灌浆中期群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栽培相比,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灌浆中期群体从底部到顶部各层次相对光强增加,以40-50 cm增加幅度最大,群体内光分布得到优化;各层次单位面积功能叶片(绿色叶片)、功能叶鞘(绿色叶鞘)和茎秆干重增加,枯叶片干重减少,尤以中、下部较为明显;穗层上部穗干重大幅度增加,下落穗减少,穗层整齐。这些群体指标的改善,证明垄作栽培麦田群体素质较高,有利于高产低耗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垄作 平作 群体素质 灌浆期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夏玉米适宜播期及收获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董秀春 郭延习 +2 位作者 李鹏 徐成忠 杨洪宾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21-21,23,共2页
以夏玉米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该品种的生育期持续时间缩短,单位面积穗数无明显变化,穗粒数呈减少趋势;千粒重和产量在不同收获期的表现趋势不同。在同一播期下,千粒重和产量均随... 以夏玉米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该品种的生育期持续时间缩短,单位面积穗数无明显变化,穗粒数呈减少趋势;千粒重和产量在不同收获期的表现趋势不同。在同一播期下,千粒重和产量均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呈显著递增趋势。鲁西南地区郑单958的最佳播期为6月10日,适宜收获期为9月底至10月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收获期 鲁西南地区
下载PDF
砂姜黑土地垄作对冬前土壤物理性状和小麦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洪宾 王德民 +2 位作者 徐成忠 李桂珍 何秀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S期107-108,共2页
以济麦20号为供试品种,在砂姜黑土地上采用小麦垄作播种机进行起垄种植,把小麦种植在垄上。研究了垄作对砂姜黑土地冬前0~20cm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管孔隙度和小麦冬前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层物理性状得到有效改... 以济麦20号为供试品种,在砂姜黑土地上采用小麦垄作播种机进行起垄种植,把小麦种植在垄上。研究了垄作对砂姜黑土地冬前0~20cm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管孔隙度和小麦冬前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层物理性状得到有效改善,容重和毛管孔隙度显著降低,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加。小麦个体生长发育壮而不旺,单株茎蘖、3叶以上大蘖、次生根条数和干重较多,叶片和叶鞘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小麦 垄作 物理性状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叶面喷施壮丰安对冬小麦大穗型品种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杨洪宾 王化岩 刘胜文 《当代生态农业》 2006年第1期138-140,共3页
小麦化学调控剂壮丰安由中国农业大学化控中心研制而成,在济宁市已推广10余年,成为了多穗型品种高肥水地块预防倒伏的常规技术措施,在小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起身期叶面喷施壮丰安对多穗型品种茎节调控效应,对植株性状及产... 小麦化学调控剂壮丰安由中国农业大学化控中心研制而成,在济宁市已推广10余年,成为了多穗型品种高肥水地块预防倒伏的常规技术措施,在小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起身期叶面喷施壮丰安对多穗型品种茎节调控效应,对植株性状及产量影响,对叶面蒸腾程度的影响,对旗叶生理功能及产量器官的影响已有较多报道。但叶面喷施壮丰安对大穗型品种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选用大穗型品种,拟弄清壮丰安对其单茎株型,后期地下地上器官形态及活力衰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型品种 叶面喷施 经济性状 生长发育 壮丰安 冬小麦 多穗型品种 中国农业大学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影响
下载PDF
用20%稻噁乳油培育水稻壮秧的生理机制研究
11
作者 黄九柏 李召虎 段留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0-56,共7页
用选 1和越富两品种为材料研究了 2 0 %稻乳油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有效成分 30 0 mg/ L 2 0 %稻乳油处理 ,两品种株高均受到抑制 ,但出叶速度加快 ,根冠比、根系活力和根系再生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 ,处理的选 ... 用选 1和越富两品种为材料研究了 2 0 %稻乳油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有效成分 30 0 mg/ L 2 0 %稻乳油处理 ,两品种株高均受到抑制 ,但出叶速度加快 ,根冠比、根系活力和根系再生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 ,处理的选 1秧苗叶片中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 ,叶绿素 a/ b值提高。 2 ) 2 0 %稻乳油处理改变了秧苗内源激素的水平 ,降低了叶片、胚芽鞘和叶鞘中 GA4、IAA含量及 CTKs/ IAA值 ,提高了根系中 CTKs含量。 3)经 2 0 %稻乳油处理的秧苗移栽后无返苗期 ,最终单株分蘖数增加。试验表明 2 0 %稻乳油可全面改善秧苗素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机制 水稻 旱育秧 植物生长调节剂 20%稻E乳油 内源激素 培育壮秧
下载PDF
鲁西南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倒性与产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秀春 卢家文 +3 位作者 黄玲 徐成忠 杨洪宾 王霖 《中国农技推广》 2019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以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对比各品种田间自然倒伏情况及产量,筛选出抗倒性较高的品种,提出2种较快捷的减产率评价方法,明确小麦灌浆后期倒伏亦可导致减产10%以上。同时,研究了参试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 以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对比各品种田间自然倒伏情况及产量,筛选出抗倒性较高的品种,提出2种较快捷的减产率评价方法,明确小麦灌浆后期倒伏亦可导致减产10%以上。同时,研究了参试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推荐了适合鲁西南地区肥力中上的水浇地块种植的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鲁西南 品种 倒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