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鼻给药对大鼠脑梗死后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韩翔宇 于永梅 +3 位作者 何美清 张颜波 杨明峰 孙保亮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取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按照投币法(随机数字表示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鼻腔给生...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取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按照投币法(随机数字表示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鼻腔给生理盐水组(INNS组)、皮下给药组(IHG.CSF组)、鼻腔给药组(ING—CSF)组。再灌注后72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通过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内的表达并计数脑内新生血管密度。结果在脑缺血72h点ING—CSF组的神经功能评分[(3.90+1.65)分]与IHG—CSF组[(10.55+2.19)分]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G-CSF组的脑梗死体积[(20.01±3.30)%]明显减小,与IHG-CSF组[(33.48±4.49)%]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INNS组[(60.20+7.72)%]与模型组[(61.496.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ING-CSF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荧光密度)为33.352.79,较模型对照组(21.48_+2.65)、INNS组(21.482.65)、假手术组(5.811.08)、IHG-CSF组(25.012.09)明显增加,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O.06)。结论经鼻给予G-CSF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可显著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脑梗死 血管新生 鼻腔给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