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质网应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慧 宋波 +2 位作者 吕承秀 田文君 牛家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内质网应激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0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1例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7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内质网应激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0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1例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7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内质网应激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天冬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水平。结果CHB组血清ALT、AST、GGT和ALP水平分别为(83.4±21.7)U/L、(63.7±20.5)U/L、(82.2±20.4)U/L和(95.7±20.8)U/L,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为(74.3±18.5)U/L、(51.5±18.9)U/L、(84.9±22.5)U/L和(94.8±19.8)U/L,PLC组分别为(70.2±17.7)U/L、(52.6±18.8)U/L、(93.8±24.8)U/L和(106.8±22.4)U/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CHB组血清HA、LN、Ⅳ-C和PⅢP水平分别为(84.5±78.9)ng/mL、(52.8±24.1)ng/mL、(61.4±33.0)ng/mL和(10.9±7.4)ng/mL,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为(155.2±75.6)ng/mL、(63.1±22.8)ng/mL、(82.2±30.1)ng/mL和(15.4±5.2)ng/mL,PLC组分别为(153.3±73.2)ng/mL、(64.6±20.4)ng/mL、(80.9±28.4)ng/mL和(15.4±3.1)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38.6±14.2)ng/mL、(34.2±13.3)ng/mL、(33.9±10.9)ng/mL和(6.8±1.6)ng/mL,P<0.05];CHB组血清GRP78、CHOP和caspase-12水平分别为(44.0±12.4)μg/L、(2485.5±1200.0)μg/L和(699.8±204.2)pmol/L,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为(51.7±15.9)μg/L、(2873.1±1314.2)μg/L和(752.2±241.5)pmol/L,PLC组分别为(62.7±17.1)μg/L、(3040.9±1440.3)μg/L和(842.8±289.4)pmol/L,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7.3±2.1)μg/L、(833.4±333.5)μg/L和(85.3±13.7)pmol/L,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内质网应激指标显著升高,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和对治疗的影响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内质网应激 血清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内质网应激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天冬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恶性造血细胞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链相关蛋白A表达的上调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慧 牛家峰 张彩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12期734-737,共4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a(IFN-a)对恶性造血细胞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链相关蛋白A(MICA)表达的影响。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人类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类伯基特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MICAmRNA的表达,免疫... 目的观察干扰素a(IFN-a)对恶性造血细胞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链相关蛋白A(MICA)表达的影响。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人类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类伯基特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MICA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CA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比色法检测人类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结果K562细胞MICA表达阳性,Raji细胞MICA表达阴性。Raji和K562细胞分别在1000U/ml IFN-a诱导24h和48h时MICAmRNA开始表达上调(t=17.016,P〈0.05;t=5.616,P〈0.05)。72hRaji细胞和K562细胞分别在500U/ml和1000U/ml诱导条件下MICAmRNA表达开始上调(t=6.622,P〈0.05;t=9.071,P〈0.05)。IFN—Ot对MICA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呈一定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且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一致。1000U/ml IFN—a诱导72h后,Raji细胞和K562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明显上调(t=20.016,P〈0.05;t=7.969,P〈0.05),抗MICA抗体封闭MICA后,NK细胞对Raji细胞杀伤率恢复至诱导前水平(t=0.393,P〉0.05),而K562细胞则低于诱导前水平(t=9.841,P〈0.05)。结论IFN—a上调了恶性造血细胞中MICA基因的转录表达,继而增强了NK细胞对其识别与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A 基因 MHC I类 杀伤细胞 天然 MIC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