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核糖核酸-221对小鼠癫痫神经元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茜 赵红霞 +1 位作者 李忠春 孟宪良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微核糖核酸(miRNA)-221对小鼠癫痫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影响的机制。方法建立癫痫神经元细胞株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iRNA阴性对照(miRNA-con)组和miRNA-221 mimic转染(miRNA-221)组,每组样本1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目的探讨微核糖核酸(miRNA)-221对小鼠癫痫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影响的机制。方法建立癫痫神经元细胞株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iRNA阴性对照(miRNA-con)组和miRNA-221 mimic转染(miRNA-221)组,每组样本1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miRNA-221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bcl-2、Bax、裂解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血红素氧化酶1(HO-1)、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蛋白质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各组细胞进行转染干预后,miRNA-con组的miRNA-221表达水平(0.95±0.12),显著低于miRNA-221组(3.14±0.25,F=168.190,P<0.05)。miRNA-con组的GSH表达水平(96.27±12.20)显著低于miRNA-221组(162.65±19.53),miRNA-con组细胞的MDA表达水平(97.46±10.19)显著高于miRNA-221组(58.66±8.81,F=168.190、19.352,P值均<0.05)。miRNA-con组的凋亡率为(16.34±1.20)%,显著高于miRNA-221组[(8.75±1.53)%,F=27.115,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15.71±1.4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A-con组相比,miRNA-221组细胞中抗凋亡蛋白质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促凋亡蛋白质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抗氧化应激蛋白质HO-1、Nrf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1)。结论过表达miRNA-221可减轻小鼠癫痫神经原细胞的氧化应激和凋亡反应诱导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微核糖核酸-221 核转录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云霞 李岩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2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手外伤患者施以护理期间,分析优质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2例手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手外伤患者分组;对照组:对手外伤患者施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对手外伤患者施以优... 目的探讨对手外伤患者施以护理期间,分析优质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2例手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手外伤患者分组;对照组:对手外伤患者施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对手外伤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对护理服务质量指标认可程度等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外伤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指标认可程度同对照组手外伤患者比较,体现出的优势尤为显著(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合理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所有手外伤患者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以及疾病疼痛程度的降低均可以获得显著的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手外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晓 崔宏旻 +2 位作者 任芳 孔超 何媛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系统抽样分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钴胺和俚.硫辛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系统抽样分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钴胺和俚.硫辛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木丹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以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40/45),对照组为62.2%(2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3,P〈0.01)。研究组感觉绯总神经、感觉正中神经、运动绯总神经、运动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分别为(32.3±4.3)、(37.2±3.2)、(36.3±3.2)、(36.0±2.8)m/s,治疗后为(47.6±4.8)、(56.3±3.8)、(50.1±4.4)、(57.2±3.8)m/s;对照组治疗前为(32.2±4.1)、(37.3±3.5)、(36.2±3.5)、(35.8±2.4)m/s,治疗后为(39.2±5.2)、(42.2±4.2)、(40.2±4.1)、(43.1±3.2)m/s,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研究组t值分别为12.930、20.938、13.814、24.460,P〈0.01;对照组t值分别为5.757、4.881、4.041、9.939,P〈0.01);研究组治疗后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64、13.558、8.965、15.457,P均〈0.01)。研究组治疗前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比体积分别为(2.5±0.3)、(6.7±0.8)、(14.8±2.1)mPa·s,(4.8±0.5)g/L、(0.048±0.005),治疗后为(1.7±0.5)、(5.2±0.7)、(10.3±2.1)mPa·s,(3.7±0.6)g/L、(O.038±0.004);对照组治疗前为(2.5±0.5)、(6.8±0.7)、(14.7±2.3)mPa·s,(4.7±0.7)g/L、(0.048±0.004),治疗后为(2.3±0.2)、(6.3±0.8)、(13.9±1.4)mPa·s,(4.5±0.6)g/L、(0.047±0.005),治疗后研究组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t值分别为7.472、7.685、8.252、7.670、8.505,P均〈0.01),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指标有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6.068、5.636、7.768、5.135、7.655,P均〈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尿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肝肾功能异常、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中药木丹颗粒和西药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促进作用,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丹颗粒 甲钴胺 Α-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