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类固醇激素接触性皮炎在皮肤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意义
1
作者 孙祥银 李林峰 +3 位作者 李世荫 陈学荣 林幼青 王宝华 《医学新知》 CAS 1995年第2期59-61,共3页
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外用药物的斑贴试剂对102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8例(7.84%)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有反应。其阳性率仅决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其阳性反应多见于钱币状湿疹,郁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病... 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外用药物的斑贴试剂对102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8例(7.84%)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有反应。其阳性率仅决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其阳性反应多见于钱币状湿疹,郁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病.临床表现隐匿,偶可发生急性皮炎,常有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存在,应引起临床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 皮炎 皮质类固醇 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全虫方治疗皮肤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崇帅 魏淑相 丁惠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期93-96,共4页
全虫方为中医外科名方,主要针对病程日久的顽固性湿毒聚结,风盛瘙痒诸症,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临床这些病症以慢性、顽固、剧烈瘙痒为特点。还有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报道。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广泛。... 全虫方为中医外科名方,主要针对病程日久的顽固性湿毒聚结,风盛瘙痒诸症,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临床这些病症以慢性、顽固、剧烈瘙痒为特点。还有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报道。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从"理、法、方、药、用"五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全虫方古方今用,标本同治,针对以湿为本,以慢性、顽固、瘙痒为特点的皮肤科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虫方 皮肤病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山东省中成药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和风险信号挖掘 被引量:1
3
作者 杜世芳 王冠杰 曾建平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4期142-145,共4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57103份,提取其中致泌尿系统ADR/ADE的报告143份(涉及患者143例),对数据进行分类...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57103份,提取其中致泌尿系统ADR/ADE的报告143份(涉及患者143例),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运用比例报告比(PRR)法、报告比值比(ROR)法和综合标准(MHRA)法挖掘ADR/ADE的风险信号,总结其特点。结果143份报告中,患者性别男多于女(58.04%比41.96%);年龄以45~89岁多见(115例,80.42%);涉及中成药种类以理血剂占比最大(37.06%),其次为清热剂(20.98%),再次为补益剂(14.69%);具体药物以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参麦注射液、仙灵骨葆胶囊、三金片、丹红注射液较多见(分别为7例、6例、6例、6例、5例);ADR/ADE发生于用药后3 min至20 d,其中24 h内最多见(60.14%);痊愈88例,好转51例,4例不详;主要ADR/ADE表现有尿频(35例)、血尿(20例)、多尿(19例)、尿色异常(17例)等。PRR法、ROR法、MHRA法分别检出风险信号6个、6个、7个,6个共有信号中有3个(多尿、尿急、小便失禁)在各自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结论临床可根据该类ADR/ADE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应中成药的用药监测,促进其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泌尿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风险信号挖掘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病应用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超 韩冬 梁韦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皮肤病应用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诊治的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过敏性皮肤病应用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诊治的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运用OLYMPUS AU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 COULTER 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各疾病类型患者的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其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存在一定的异常变化,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血清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 检测
下载PDF
特异性IgE检测及过敏原分布在过敏性皮肤病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冬 梁韦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及过敏原分布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运用情况。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9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并分析其过敏原的分布情况。结果吸入性过敏原...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及过敏原分布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运用情况。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9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并分析其过敏原的分布情况。结果吸入性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为83.7%,其过敏原分布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尘螨/粉螨、蟑螂/蚊子、猫毛/狗毛;食入性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为64.1%,其过敏原分布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牛奶、海鲜、鱼类;吸入性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结论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与分析,可为其过敏原提供信息,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特异性IGE 检测 过敏原 分布 过敏性皮肤病
下载PDF
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韩冬 刘超 梁韦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78-79,共2页
目的总结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饮食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患者100例作为检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析其检... 目的总结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饮食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患者100例作为检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析其检测结果以及应用价值。结果检测组100例患者中血清阳性反应92例,阳性率为92.0%,其中对一种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3例,对两种及以上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89例。本组研究对象中以鸡蛋致敏性最高,其次为螃蟹、大豆以及虾,牛肉、西红柿、大米、牛奶、玉米、鸡肉、小麦、猪肉、蘑菇以及鳕鱼的致敏性比较低。对照组中血清阳性反应2例,其中大豆1例,牛肉1例,阳性率为10.0%。两组的血清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荨麻疹、面部接触性皮炎以及湿疹的诱发与加重和进食过敏物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 银屑病 荨麻疹 湿疹 面部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徐缓 贾中华 +5 位作者 郭际东 徐正田 马玉忠 何景琳 许华 李立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9-751,共3页
目的 研究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及其与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 ,对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部分农村地区 1 8至 50岁人口 1 70 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口中 ,流动人口占 45 3 % ,曾... 目的 研究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及其与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 ,对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部分农村地区 1 8至 50岁人口 1 70 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口中 ,流动人口占 45 3 % ,曾经流动和即将流动人口共占 9 4% ;农村地区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与城市流动人口基本相同 ,但具有自身特点。农村人口未听说过艾滋病的人有 1 3 4% ,不能正确回答有关艾滋病治疗、预防和传染问题的人分别为 57 7% ,32 5 %及 1 9 8% ,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46 7%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非流动人口显著高 ,但某些错误认识的比例也显著高。农村人口在艾滋病相关态度方面有四个不足 ,一是对婚前、婚外性行为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二是对艾滋病感染者 /病人善待不足 ,三是对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程度认识不足 ,四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需求不足 ;流动人口前 3个不足较非流动人口显著。结论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较大 ,增加了艾滋病易感性 ,应通过多种层面、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提高农村地区人口对艾滋病正确认识 ,形成一种正视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人口流动 艾滋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玉梅 孙家萍 封常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06-307,共2页
报道1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继发皮肤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合理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皮肤感染 护理
下载PDF
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洪泉 张玉静 李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235-236,共2页
目的对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调取2009年~2011年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电脑销售记录,对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009年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共销售113511元,2010年131443元,2011年150419元,呈... 目的对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调取2009年~2011年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电脑销售记录,对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009年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共销售113511元,2010年131443元,2011年150419元,呈显著上升趋势,销售前三位的药品名称均为依匹斯汀、司他斯汀、盐酸左西替利嗪。2009年~2011年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物使用频率2009年为6592人次,2010年为7687人次,2011年为8252人次,呈显著上升趋势,2011年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使用频率排名为依匹斯汀、司他斯汀、盐酸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氯苯那敏、西替利嗪、赛庚啶。结论目前,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使用频率较高的有依匹斯汀、盐酸司他斯汀、盐酸左西替利嗪,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使用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门诊 抗组胺药 使用情况 调查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东 魏淑相 封常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3-633,64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面部红斑、轻度脱屑伴瘙痒1年,双手及颈部皮疹伴瘙痒半年。1年前无明显原因面部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未予诊治。半年前,颈部、双手背出现同样丘疹、红斑,瘙痒及灼热感较前加重,当地诊断为“日光性皮炎...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面部红斑、轻度脱屑伴瘙痒1年,双手及颈部皮疹伴瘙痒半年。1年前无明显原因面部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未予诊治。半年前,颈部、双手背出现同样丘疹、红斑,瘙痒及灼热感较前加重,当地诊断为“日光性皮炎”,嘱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小剂量泼尼松 白芍总苷胶囊 治疗 面部红斑 日光性皮炎 临床资料 瘙痒
下载PDF
潍坊市1987~2001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正田 刘国艳 +1 位作者 于星海 刘志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2-482,共1页
关键词 潍坊市 1987~2001年 性病 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 发病趋势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民 梁韦巍 +2 位作者 韩冬 刘爱芹 韩志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696-699,共4页
目的:明确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SP(5、10、20、40、80μg/mL)处理,采用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通路PI3K/A... 目的:明确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SP(5、10、20、40、80μg/mL)处理,采用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通路PI3K/Akt/GSK-3β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GSP浓度增加,A431细胞活力及细胞克隆逐渐下降,细胞凋亡逐渐增加。GSP处理后A431细胞中p-PI3K、p-Akt和p-GSK-3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GSP可以诱导A431细胞凋亡和抑制A43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海涛 杜伟 刘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9期611-611,共1页
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采用沙利度胺片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淀粉样变病 沙利度胺 原发性 疗效观察 皮肤 治疗 2009年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洪泉 张洁 刘乐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1期62-62,共1页
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因右鼻唇沟无痛性肿物2年,逐渐增大来诊。右侧鼻唇沟处可见0.6cm×0.6cm×0.5cm无痛性肿物,单发,表面光滑无破溃,呈暗褐色,质软,基底较宽,不移动。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无痛性肿物 临床资料 表面光滑 鼻唇沟
下载PDF
集市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15
作者 郑云春 王平平 +1 位作者 于星海 毛志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6-507,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 知识知晓率 知识调查 感染人数 严重 目标人群 性病 传播控制 阻断
下载PDF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误诊为急性湿疹1例
16
作者 仪晓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误诊 急性湿疹 皮肤红斑
下载PDF
潍坊地区988例男性尿道炎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析
17
作者 刘志香 刘小鹏 +1 位作者 张洁 刘国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男性 尿道炎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建荣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1期60-62,143,共4页
实施科学、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财务管理内部... 实施科学、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全面提升财务风险的防控效果等对策,旨在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促进事业单位在新环境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内控管理
下载PDF
采用双向指标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 被引量:46
19
作者 徐缓 贾中华 +5 位作者 郭际东 徐正田 马玉忠 何景琳 许华 李立明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使用“知晓率”和“误解率”双向指标在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中的有效性。方法 调查山东、河北部分农村地区成年人群接受健康教育之前 (1 63 2人 )和之后 (1 2 5 6人 )在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 信念的变化及对... 目的 探讨使用“知晓率”和“误解率”双向指标在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中的有效性。方法 调查山东、河北部分农村地区成年人群接受健康教育之前 (1 63 2人 )和之后 (1 2 5 6人 )在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 信念的变化及对艾滋病知识误解方面的变化。结果  1 应充分正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误解情况 ;2 接受多途径的传播信息使知晓率明显上升 ,除电视、周围人谈论外 ,接受了其他宣传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人误解率明显小于未接受者 ;3 经过健康教育 ,导致知晓率上升、误解率下降 ,但知晓率改变的程度较误解率大 ,本研究认为误解与知晓并不是完全相反的对应关系 ,受更复杂的因素影响 ;4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能导致人们从正面认识艾滋病 ,倾向于增加积极态度、降低消极态度 ,而误解则导致人们从反面认识艾滋病 ,倾向于增加消极态度、降低积极态度。结论 建议健康教育工作者今后对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的评价时 ,使用双重性指标 ,即“知晓率和误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指标 预防 艾滋病 知识 知晓程度 健康教育 知晓率 误解率
下载PDF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肤病患者的斑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林峰 王晶 +4 位作者 孙祥银 林幼青 王宝华 陈学荣 李世荫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6-277,共2页
用含不同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药的斑试剂对172例有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史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12例(7.0%)对多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有反应。其阳性率仅次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是第5位常见的过敏... 用含不同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药的斑试剂对172例有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史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12例(7.0%)对多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有反应。其阳性率仅次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是第5位常见的过敏原。皮质类固醇激素过敏多见于钱币状湿疹,瘀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疾患。临床表现多为皮损迁延不愈,但也可发生急性接触性皮炎。过敏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交叉过敏与多价过敏现象常见;未见全身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肤病 斑贴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