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控制能力调查研究
1
作者 李子尧 孙文魁 +5 位作者 刘雷 陈璐 董非 杨彬 苏冠民 崔树玉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控制能力,探查感染控制管理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山东省10地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控制能力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获得18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5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空间布局、人员结构、感染控制...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控制能力,探查感染控制管理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山东省10地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控制能力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获得18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5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空间布局、人员结构、感染控制管理要素、感染控制基础设施、工作人员感染控制认知及行为、医用布草使用及洗涤、医疗废物和废水处理、感染控制重要环节的现状。结论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感染控制管理组织架构已基本建立,但仍需加强感染控制管理、整顿医疗废物和废水处理、规范医用布草使用及洗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感染控制管理 医疗废物 医疗废水 医用布草
原文传递
2014年山东省柯萨奇病毒B5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倩 林小娟 +2 位作者 王海岩 陶泽新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3,共6页
为了解山东省柯萨奇病毒B5型(Coxsackievirus B5,CV-B5)的分子进化特征,本研究对山东省2014年1~12月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AM)病例标本和环境污水监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分离,阳性分离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 为了解山东省柯萨奇病毒B5型(Coxsackievirus B5,CV-B5)的分子进化特征,本研究对山东省2014年1~12月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AM)病例标本和环境污水监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分离,阳性分离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型别,并对CV-B5的VP1区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AM病例中分离到69株CV-B5,占EV分离株43.95%;环境污水中分离到159株CV-B5,占非脊髓灰质炎EV分离株34.49%。上述CV-B5分离株具有季节性特征,夏秋季高峰明显。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本研究分离株属于A、B两个基因簇,各簇之内AM和环境污水分离株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且环境污水分离株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A、B基因簇的组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26、0.030,A基因簇与B基因簇组间遗传距离为0.085,提示CV-B5在山东地区存在2个传播链共循环,同时可能存在CV-B5跨地区传播和流行。本研究结果证明环境监测具有对EV相关疾病的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无菌性脑膜炎 肠道病毒(EV) 柯萨奇病毒B5型(CV-B5)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山东省儿童突破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及原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丽 颜丙玉 +4 位作者 李漫时 宋立志 吕静静 许青 徐爱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3-939,共7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以来儿童中突破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 选取2006年山东省乙肝血清学调查中1~15岁(1992-2005年出生)且明确完成3剂次及以上乙肝疫苗免疫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了解山东省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以来儿童中突破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 选取2006年山东省乙肝血清学调查中1~15岁(1992-2005年出生)且明确完成3剂次及以上乙肝疫苗免疫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3527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against HBsAg,Anti-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body against hepatitis Bcore antigen,Anti-HBc);对其中HBsAg阳性儿童的父母进行随访,采集其静脉血标本检测HBsAg.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突破性HBV感染、突破性慢性HB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527名研究对象总体突破性HBV感染率为3.15% (111/3527),随出生年份的后移而呈下降趋势(Х^2趋势=44.83,P<0.01),其中1992年出生儿童最高(9.9%,16/161),2000年最低(0.8%,2/258);自述父、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者(15.22%,7/46、34.09%,15/44、17.65%,6/34)均高于阴性者(2.99%,104/3481、2.76%,96/3483、3.01%,105/3493)(Х^2值分别22.28、13.97、23.68,P值均<0.01);首针接种不及时者(5.37%,41/763)高于及时者(2.53%,70/2764)(Х^2=15.60,P值均<0.01).突破性慢性HBV感染率为1.08% (38/3527),随出生年份的后移而呈下降趋势(Х^2趋势=9.96,P<0.01),其中1992年出生儿童最高,为3.1% (5/161),1997年出生儿童最低,为0.4%(1/261);自述父、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者(13.04%,6/46、29.55%,13/44、17.65%,6/34)均高于阴性者(0.92%,32/3481、0.72%,25/3483、0.92%,32/3493)(Х^2值分别62.62、338.80、88.44,P值均<0.05);首针接种不及时者(1.83%,14/763)高于及时者(0.87%,24/27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5.16,P=0.02).多因素分析显示,自述父、母亲HBsAg阳性者突破性HBV感染风险高于阴性者[OR(95%CI)值分别为3.73(1.09 ~ 12.75)、26.76(11.86 ~60.37)],出生年份早(1992-2001年)会增加其风险[OR(95%CI)=1.91(1.10 ~ 3.32)],与东部城市相比西部城市的风险最高[OR(95% CI)=6.00(2.50 ~ 14.40)],自述父、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者突破性慢性HBV感染的风险高于阴性者[OR(95% CI)值分别为7.51(1.44 ~39.17)、99.99(34.29 ~ 291.62)、8.94(1.81 ~44.10)];与他人共用牙刷会增加其风险[OR(95%CI) =8.67(1.14-66.14)],与东部城市相比西部农村的风险最高[OR(95% CI)=12.51(2.78 ~56.25)].随访发现,HBsAg阳性儿童母亲和父亲HBsAg阳性者比例分别为12/23和6/19.结论 山东省儿童突破性HBV感染率和突破性慢性HBV感染率均较低.母婴传播可能是儿童突破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但家庭内水平传播亦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炎疫苗 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 突破性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012—2017年山东省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林琳 傅忠燕 +6 位作者 李金松 韩扬 刘晓林 张文强 李静欣 段招军 侯云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7年在山东省哨点医院就诊的所有5岁以下腹泻患儿发病3日内粪便标本共1017份,轮状病毒使用ELISA筛检,ELISA阳性标本使用RT-PC... 目的分析山东省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7年在山东省哨点医院就诊的所有5岁以下腹泻患儿发病3日内粪便标本共1017份,轮状病毒使用ELISA筛检,ELISA阳性标本使用RT-PCR方法进行轮状病毒G/P分型;诺如病毒(GI和GII)、札如病毒、星状病毒检测采用RT-PCR筛检,肠道腺病毒采用PCR方法检测。结果1017份粪便标本中,病毒总阳性率为51.62%(525/1017),检出至少含有1种病毒核酸421份、混合病毒感染104份,混合感染占全部感染的10.23%(104/1017)。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22%(348/1017)、16.91%(172/1017)、2.56%(26/1017)、9.64%(98/1017)。腹泻病毒总检出率和轮状病毒检出率在12~17月龄最高,分别为51.72%(105/203)和20.20%(41/203),2岁及以下患儿腹泻病毒阳性率为49.36%(502/1017),2岁以上患儿腹泻病原阳性率2.26%(23/1017)。病毒性腹泻高峰为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份。轮状病毒G基因型以G9为优势型(82.76%),P基因型以P[8]型为主(80.46%),G/P组合以G9P[8]为主(83.87%)。杯状病毒中诺如病毒感染为主(87.21%)。结论2012—2017年山东省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以轮状病毒为主,其次为诺如病毒,发病率处于全国的中等程度,秋冬季为流行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儿童 轮状病毒 人诺如病毒
原文传递
山东省2006-201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 被引量:7
5
作者 冯蕾 熊萍 +7 位作者 李漫时 宋立志 张岩 刘桂芳 肖作奎 王敏 林小娟 徐爱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07-1408,共2页
脑膜炎奈瑟菌(Nm)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全球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1].Nm有13个血清群,但侵袭性脑膜炎球菌感染主要是由血清群A、B、C、X、Y、W-135引起[1].为了解山东省目前流脑流行特征,对2006-2013年流... 脑膜炎奈瑟菌(Nm)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全球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1].Nm有13个血清群,但侵袭性脑膜炎球菌感染主要是由血清群A、B、C、X、Y、W-135引起[1].为了解山东省目前流脑流行特征,对2006-2013年流脑流行特征及其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源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流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个案调查表,病原学监测资料源自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脑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流行特征 监测
原文传递
山东省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小娟 刘尧 +6 位作者 王素婷 张晓 宋立志 陶泽新 纪峰 熊萍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2-547,共6页
为了解山东省2011年分离的1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的基因特征,并对该病例接触者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及分析。本研究对采集的2份病例及40份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脊灰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对非脊灰肠道病... 为了解山东省2011年分离的1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的基因特征,并对该病例接触者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及分析。本研究对采集的2份病例及40份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脊灰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对非脊灰肠道病毒进行VP1区序列测定,并将分离率较高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B1和CV-B3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分离株进行VP1区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其中病例标本中分离到1株脊灰病毒(P1/11186),1株CV-A4和1株CV-A8;接触者标本中分离到1株CV-A2、10株CV-B1、5株CV-B3和埃可病毒(Echovirus,E)3型、12型、14型各1株,提示当地可能存在肠道病毒流行,应加强监测。P1/11186为Ⅰ型脊灰疫苗病毒,在2A及3A区分别与Ⅱ型和Ⅲ型脊灰病毒发生重组,与相应的疫苗株相比全基因组共有25个核苷酸、9个氨基酸发生变异,其中VP1区8个核苷酸、5个氨基酸发生突变。CV-B1和CV-B3的同源性分析显示10株CVB1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7.0%~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9%~100%;5株CV-B3之间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6%~100%与99.2%~100%。CV-B1与CV-B3VP1完整编码区进化树分析显示,山东分离株与国内其他省份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位于同一基因簇,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株位于不同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非脊灰肠道病毒 脊灰疫苗高变异株 重组病毒
原文传递
山东省柯萨奇病毒B1型VP1区全基因序列分析
7
作者 王海岩 陶泽新 +3 位作者 李岩 张文强 刘晓林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3-688,共6页
为了解柯萨奇病毒B1型(Coxsackievirus B1,CV-B1)山东地方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对1994年至2015年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系统、环境污水监测和无菌性脑膜炎病例标本中分离到的CV-B1病毒进行... 为了解柯萨奇病毒B1型(Coxsackievirus B1,CV-B1)山东地方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对1994年至2015年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系统、环境污水监测和无菌性脑膜炎病例标本中分离到的CV-B1病毒进行了VP1序列测定、系统发生学分析和同源性分析。共分离到CV-B1病毒53株,其中AFP监测、污水和及脑炎标本各分离到41株、4株和8株。基于VP1完整编码区序列的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CVB1山东株与国内其他分离株属于一个大的分支,该分支内无国外分离株,国外分离株构成了其他两个分支。山东株之间的VP1核苷酸同源性为84.4%-100.0%,与其他国家分离株的同源性为77.9%-85.0%。研究结果表明,中国CV-B1分离株与国外株相比有较大的遗传差异,需要加强相关手足口病病毒学监测,关注不同传播链的新的基因亚型的肠道病毒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B1型 系统发生 肠道病毒 同源性
原文传递
秋泻灵和儿泻停颗粒在体外传代细胞上抗轮状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金松 林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中药制剂秋泻灵和儿泻停颗粒体外传代细胞上抗轮状病毒的作用,为秋泻灵的进一步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颗粒状药物用PBS溶解过滤后作为原液,稀释至不同浓度,用于以下实验:1不同浓度的药物直接于4℃与... 目的:研究比较中药制剂秋泻灵和儿泻停颗粒体外传代细胞上抗轮状病毒的作用,为秋泻灵的进一步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颗粒状药物用PBS溶解过滤后作为原液,稀释至不同浓度,用于以下实验:1不同浓度的药物直接于4℃与SA11轮状病毒作用1 h后,接种到轮状病毒敏感的恒河猴肾细胞MA104上,评估药物对病毒的灭活作用;2用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细胞1 h,再接种SA11,评估药物阻止病毒入侵细胞的作用;3先用轮状病毒SA11株感染MA104细胞,然后测定不同浓度的药物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结果:秋泻灵和儿泻停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分别为3.62和2.60 mg/m L;药物浓度为1×10^(-4)~10 mg/m L时,二者对轮状病毒有灭活作用;在阻止病毒入侵细胞的实验中,儿泻停在较高浓度时有效,而秋泻灵在低浓度时有效;在清除已感染MA104细胞的SA11轮状病毒时,二者在适宜浓度时有微弱作用。结论:秋泻灵和儿泻停在适宜浓度时对轮状病毒SA11有灭活作用;二者对阻止SA11轮状病毒入侵MA104细胞显示了一定的的保护作用;本次试验条件下,二者在一定浓度下显示了清除已感染MA104细胞的SA11轮状病毒的微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MA104细胞 抗病毒活性 秋泻灵 儿泻停
下载PDF
环境污水中诺如、轮状、星状病毒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培 陶泽新 +5 位作者 王素婷 周楠 林小娟 王海岩 宋立志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8-483,共6页
为分析城市污水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轮状病毒(Rotavirus,RV)、人类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环境监测技术在病毒性胃肠炎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山东省3个城市建立环境污水监测点,从7... 为分析城市污水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轮状病毒(Rotavirus,RV)、人类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环境监测技术在病毒性胃肠炎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山东省3个城市建立环境污水监测点,从7份分别采自2009~2015年的污水标本中提取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中的NoV、RV、HAstV的核酸片段,扩增产物通过TA克隆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并进行序列测定,根据获得的序列分析其型别构成和系统发生特征。共检测出特异性序列210条,分属于6个NoV I基因型、4个NoV II、3个RV G基因型、3个RV P基因型和4个HAstV血清型。GI.2、GII.4、G9、P[8]和HAstV-1是各病毒检测中最常见的基因型。系统发生分析显示GI.3、GI.6、GII.4、G9、P[8]、HAstV-1和HAstV-4基因型内又分为多个传播链。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胃肠炎病毒信息,环境监测是监测病毒区域性流行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星状病毒
原文传递
基于生活污水监测的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姗姗 陶泽新 +4 位作者 王素婷 周楠 林小娟 宋艳艳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2-348,共7页
为了解生活污水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检出情况、基因型分布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探索环境监测技术用于研究病毒性胃肠炎病原区域性流行的必要性,本研究于2016年1-12月在山东省济南和临沂两地采集生活污水,通过阴离子膜吸附... 为了解生活污水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检出情况、基因型分布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探索环境监测技术用于研究病毒性胃肠炎病原区域性流行的必要性,本研究于2016年1-12月在山东省济南和临沂两地采集生活污水,通过阴离子膜吸附洗脱法对收集到的24份污水样品进行浓缩后,提取核酸,经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NoV VP1基因片段,经TA克隆后测序,进行分型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监测地区生活污水标本中GI的检出率为100%,GII为95.8%。共获得412条NoV序列,分别属于6个GI基因型和8个GII基因型,其中GI.6(32.3%,133/412)、GII.3(14.1%,58/412)和GII.17(25.7%,106/412)检出数量最多。GII.17检出序列均属于Kawasaki 308变异株,而前些年大流行的GII.4的检出序列占比仅1.0%,属于Sydney 2012变异株。本研究描述了2016年山东省本地流行的诺如病毒基因型分布和序列特征,证明了可以通过对城市污水进行监测来探索人群中循环的诺如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环境监测 生活污水
原文传递
1株野生鼠诺如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11
作者 刘蒙蒙 李利利 +2 位作者 林琳 王笑峰 段招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为确定1株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的GV型野生鼠诺如病毒(MNV)变异株的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将在山东地区采集的210只鼠经解剖后收集的肠道内容物和肝脏进行核酸提取,质检合格后送于华大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一株GV型野生鼠诺如... 目的为确定1株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的GV型野生鼠诺如病毒(MNV)变异株的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将在山东地区采集的210只鼠经解剖后收集的肠道内容物和肝脏进行核酸提取,质检合格后送于华大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一株GV型野生鼠诺如病毒。设计特异性巢式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该病毒全基因组。利用DNAMAN,MEGA5.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获得的GV型野生MNV变异株全基因组长度7382bp,与从数据库中选取的30株参考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相似度为76.8%~78.1%,其中VP1中的高变区P2编码的氨基酸相似度仅为60.9%~78.1%,表明该株MNV具有较高的变异率。结论本研究分离出了一株野生鼠诺如病毒,丰富了国内MNV的基因库,其变异特征为了解国内MNV的分子遗传特征及进化来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诺如病毒 全基因组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