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年山东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尤向东 傅继华 +3 位作者 王同展 苏生利 李小娟 吕翠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83-1384,共2页
关键词 2004年 山东 艾滋病 实验室检测 疾病预防
下载PDF
山东省艾滋病项目县中学生相关知识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郑薇 林云霞 +1 位作者 刘洪嵩 陶小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评价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针对中学生开展的生活技能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中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04年12月、2006年3月和12月进行分阶段整群抽样调查。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推荐方法计算的知识知... 目的评价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针对中学生开展的生活技能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中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04年12月、2006年3月和12月进行分阶段整群抽样调查。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推荐方法计算的知识知晓率为主要研究指标,对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知晓率进行比较,按调查时间对知晓率进行χ2趋势检验。结果3次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知识知晓率均高于高中生,男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女生,按UNAIDS推荐方法计算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5.5%,23.8%,48.3%,呈随时间递增趋势。结论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开展的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宣教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同年级与性别知晓率不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学生 知识知晓率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HIV感染者/AIDS病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需求状况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陶小润 张晓菲 傅继华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3期226-227,252,共3页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以便确定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内容的重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菏泽市6个县(市、区)的108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HIV感染者/A...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以便确定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内容的重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菏泽市6个县(市、区)的108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艾滋病防治一般知识的知晓率在73.10%~98.10%之间,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91.70%~98.10%,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在90.70%~98.15%,获得知识来源主要为当地卫生部门提供的面对面交流咨询,占99.10%。结论HIV感染者/AIDS病人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救助关怀满意度不是很高,因此应注意工作方法,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知识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地区5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陶小润 张晓菲 傅继华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5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评价项目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调整下一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法2004年9 ̄10月,在山东省6个全球基金项目县,采用整群抽样、连续抽样与方便样本相结合的方法,对5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类人群... 目的了解山东省5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评价项目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调整下一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法2004年9 ̄10月,在山东省6个全球基金项目县,采用整群抽样、连续抽样与方便样本相结合的方法,对5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一般村民67.59%、中学生58.47%、既往有偿献血员61.61%、性病门诊就诊者69.83%、暗娼59.34%;实际获得和喜欢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均以电视为主,分别占72.60%和71.38%。结论5类人群均对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少,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来源范围较窄,应充分发挥当地现有各种媒体资源和可利用卫生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使社会各类人群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从而预防控制艾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类人群 艾滋病知识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艾滋病防治示范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 被引量:40
5
作者 陶小润 张晓菲 +4 位作者 刘学真 黄涛 钱跃升 王同展 傅继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确定示范区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示范区内的农村居民、在校学生、商业性献血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和流动人口6类人群共3833人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确定示范区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示范区内的农村居民、在校学生、商业性献血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和流动人口6类人群共383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农村居民51.3%、在校学生47.57%、商业性献血员45.74%、性病门诊就诊者53.13%、暗娼57.6%、流动人口39.08%;实际获得和喜欢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均以电视为主,分别占80.15%,81.3%。结论6类人群均对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少,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来源范围较窄,应充分发挥当地现有各种媒体资源和可利用卫生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和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类人群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加对艾滋病的认识,从而预防控制艾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不同人群 艾滋病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蕾 钱跃升 +2 位作者 张晓菲 孟宪鹏 廖玫珍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78-979,共2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态度 实践 对比研究 学生
下载PDF
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医疗费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晓菲 陶小润 +2 位作者 刘学真 傅继华 汪宁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积极探讨适合农村地区HIV感染者卫生服务需求的有效供给模式。方法选择了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对所有现存的HIV感染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患病史、就诊史和医疗费用支...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积极探讨适合农村地区HIV感染者卫生服务需求的有效供给模式。方法选择了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对所有现存的HIV感染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患病史、就诊史和医疗费用支出等情况。结果两周患病率HIV感染者(78.08%)高于一般人群(34.81%),两周就诊率HIV感染者(69.86%)高于一般人群(31.49%),平均每人年门诊费用HIV感染者(4303.00元)高于一般人群(1224.48元)。结论感染艾滋病促使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上升,但医疗费用的昂贵阻碍了农村地区HIV感染者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卫生服务 医药费用
下载PDF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比较 被引量:15
8
作者 董蕾 傅继华 +1 位作者 吕翠霞 孟宪鹏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济南市两所大学的医学与非医学专业一、二、三年级472名学生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诊断、治疗知识... 目的了解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济南市两所大学的医学与非医学专业一、二、三年级472名学生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诊断、治疗知识知晓率普遍超过80%。医学生对于蚊子叮咬和共用浴池不会传播艾滋病、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可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医学生“愿与艾滋病感染者继续交往”和“愿意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医学生较非医学专业学生无偿献血率高,而性交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少(P<0.05)。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都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应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 知识 信念 行为
下载PDF
艾滋病疫情与流动人口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吕繁 傅继华 +9 位作者 张睿孚 王岚 刘学真 王璐 王丽艳 吕翠霞 陈靖 汪雁鹤 张晓飞 曲成毅 《传染病信息》 2006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疫情现状,为制定预防艾滋病进一步传播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03-2005年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监测点数据和部分地区现场调查数据。结果2003-2005年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中,户籍为...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疫情现状,为制定预防艾滋病进一步传播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03-2005年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监测点数据和部分地区现场调查数据。结果2003-2005年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中,户籍为外省的分别占总报告数的14.6%、9.5%和17.7%。西藏、北京、浙江、上海、内蒙古、青海、江苏、天津、宁夏等地报告的外来病例,占本省(市)总报告人数的比例超过50%,最高达87%。山西、山东2省外来妇女中HIV检出率分别为1.1%和0.6%,2省外来妇女感染者的配偶和子女均发现阳性感染者。结论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疫情不容忽视,在部分省份,流动人口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来源,须要及时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检测和干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疫情 流动人口
下载PDF
山东省羁押及收教人员HIV-1抗体血清学监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尤向东 傅继华 +4 位作者 王同展 张静 吕翠霞 张晓菲 孙晓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65-2166,共2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点,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数据库和SPSS10.0软件对全省72 801名羁押、收教人员经筛查复检为HIV抗体阳性并经免疫印迹试验确认(WB)的结果及相关... 目的:了解山东省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点,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数据库和SPSS10.0软件对全省72 801名羁押、收教人员经筛查复检为HIV抗体阳性并经免疫印迹试验确认(WB)的结果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现HIV-1抗体阳性感染者21例,均为男性,感染率为0.0289%,其中外来人员13例,占总数的61.90%;HIV-1抗体不确定者9例,占确认数的28.13%。结论:我省羁押、收教人员HIV感染尚属低流行状态,但其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人群,应加强对该人群(尤其是外来男性)的监测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羁押收教人员 艾滋病病毒抗体 血清学 监测
下载PDF
山东省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涛 傅继华 +2 位作者 王同展 刘学真 廖玫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政府制定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省的艾滋病病例报告、各类监测报表、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用工作簿(WORKBOOK)对全省高危人群基数和艾滋病疫情进行预测;采集HIV感...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政府制定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省的艾滋病病例报告、各类监测报表、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用工作簿(WORKBOOK)对全省高危人群基数和艾滋病疫情进行预测;采集HIV感染阳性者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核酸,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截止2004年底,山东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6例,艾滋病病人152例,死亡65例;预测全省现有感染者7 000余人。17个省辖市有16个市的68个县(市区)有疫情报告;感染方式仍以血液途径传播为主,但性传播呈明显上升趋势,HIV感染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近2年检出数占13年总数的68.2%。全省存在多种HIV病毒株亚型,已检出B、B′C等3种亚型以及CRF07-BC、CRF08-BC、CRF01-AG和CRFD1-AE等4种重组毒株。结论山东省HIV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艾滋病在我省人群、地域分布广泛,同时具有明显的地区和人群聚集性;艾滋病发病和死亡人数将持续增加;艾滋病流行由吸毒、献血员、卖淫嫖娼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母婴传播危险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预测
下载PDF
影响地方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因素及领导力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文渊 汪宁 +10 位作者 王晓春 傅继华 刘惠 占发先 杨芳 戴涌 张晓菲 孙晓光 吕翠霞 文小宁 王立秋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7年第6期505-508,524,共5页
目的了解影响地方多部门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因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可行性模式。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省15县市地方领导共47人,分为卫生和非卫生部门两组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结果... 目的了解影响地方多部门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因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可行性模式。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省15县市地方领导共47人,分为卫生和非卫生部门两组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结果影响地方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外部影响因素分为部门共同及特殊影响因素两类,如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等;内部影响因素两组的共性是,因缺乏明确的针对个人和部门的考核评估机制而导致的自我激励机制的缺乏等,2个省情况基本一致。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培训,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导在培训内容、方法和时间上区别对待,突出艾滋病与执政的关系。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模式,除通过目前培训的短期行为外,还需配合实施和评估等长期综合措施。结论地方领导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防治艾滋病领导力建设的培训可采用"目的分层"的策略。领导力建设的模式应建立培训-实施-评估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领导力建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山东省HIV-1C亚型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继华 李盛长 +6 位作者 梁浩 邢辉 张静 魏民 刘学真 黄涛 邵一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04-1205,共2页
目的 了解HIV -1C亚型毒株在山东省不同人群中的流行传播情况 ,分析其传染来源和传播规律。方法 采集 7份HIV -1感染者的外周静脉防凝血 ,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 ,获得包膜蛋白 (env)基因的核酸片段 ,并对其C2 -V3及邻区的核苷酸... 目的 了解HIV -1C亚型毒株在山东省不同人群中的流行传播情况 ,分析其传染来源和传播规律。方法 采集 7份HIV -1感染者的外周静脉防凝血 ,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 ,获得包膜蛋白 (env)基因的核酸片段 ,并对其C2 -V3及邻区的核苷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7份血样均为HIV -1C亚型感染 ,系统树和基因距离分析发现 ,其中 5株靠近 0 7-BC重组毒株 ,2株靠近 0 8-BC重组毒株。结论 山东省C亚型有重组株存在的可能 ,且人群分布广 ,传播途径多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C亚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HIV-1流行株多基因区亚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傅继华 +4 位作者 王同展 刘学真 苏生利 黄涛 邢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了解流行于山东省境内HIV-1毒株的亚型,尤其是流行重组型毒株的种类及变异情况,分析其来源并推测其流行趋势。方法采集93份HIV-1感染者的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包膜蛋白(env)、核心蛋白(gag)、tat区基因的... 目的了解流行于山东省境内HIV-1毒株的亚型,尤其是流行重组型毒株的种类及变异情况,分析其来源并推测其流行趋势。方法采集93份HIV-1感染者的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包膜蛋白(env)、核心蛋白(gag)、tat区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各基因区核苷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目标人群中共存在B、B′、C3种亚型以及CRF07-BC、CRF08-BC、CRF01-AG和CRF01-AE4种重组毒株,其中B′亚型数量最大71株(占77.2%),CRF01-AE9株(占9.8%),CRF07-BC、CRF0B-BC各3株(均占3.3%),B、C和CRF02-AG各2株(占2.2%)。3个基因区env区变异最大,gag和tat相对保守。3种优势亚型中,A/E变异最大,B'次之,B'/C最保守。结论山东省HIV-1流行毒株亚型众多,各优势毒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山东省有流行加快的趋势,应加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流行重组型 序列分析 同源性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2017-2021年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文煜 朱晓艳 +6 位作者 李玲 张娜 黄鹏翔 廖玫珍 李亚君 王国永 康殿民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4-1640,共7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 为降低死亡风险及延长生存时间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2021年山东省HIV感染者,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及确证1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7-2021年山... 目的分析山东省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 为降低死亡风险及延长生存时间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2021年山东省HIV感染者,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及确证1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7-2021年山东省报告的14 700例HIV感染者中, 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351例, 占2.4%(351/14 70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为初、高中/中专(aHR=1.37, 95%CI:1.01~1.84)、样本来源自医疗机构(aHR=1.61, 95%CI:1.22~2.12)、病程为艾滋病期(aHR=9.86, 95%CI:6.86~14.19)、未检测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aHR=3.93, 95%CI:2.69~5.75)、抗病毒治疗(ART)时间<6个月(aHR=3.46, 95%CI:2.42~4.93)和未ART(aHR=1.45, 95%CI:1.02~2.07)、末次CD4<200个/μl(aHR=3.51, 95%CI:2.18~5.65)和末次CD4未检测(aHR=10.58, 95%CI:6.15~18.19)、末次病毒载量(VL)值为50~999拷贝数/ml、≥1 000拷贝数/ml和未检测(aHR=2.59, 95%CI:1.07~6.26;aHR=9.50, 95%CI:5.60~16.12;aHR=15.33, 95%CI:8.91~26.36);HIV感染者确证1年内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较高的因素包括样本来源自医疗机构(aHR=1.68, 95%CI:1.19~2.36)、病程为艾滋病期(aHR=10.60, 95%CI:7.13~15.75)、基线CD4未检测(aHR=3.71, 95%CI:2.34~5.90)、ART时间<6个月(aHR=4.30, 95%CI:2.85~6.49)和未ART(aHR=2.05, 95%CI:1.35~3.13)、末次CD4<200个/μl(aHR=5.45, 95%CI:2.04~14.60)和末次CD4未检测(aHR=20.95, 95%CI:7.69~57.04)、末次VL值为50~999、≥1 000拷贝数/ml和未检测(aHR=15.21, 95%CI:2.54~91.21;aHR=42.93, 95%CI:9.64~191.20;aHR=61.35, 95%CI:13.85~271.77)。结论扩大检测覆盖面, 促进早发现和早治疗, 加强对HIV感染者的定期随访和检测, 掌握病程进展并进行精准管理和治疗, 对降低HIV感染者病死率和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相关死亡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的效果对比
16
作者 王付芳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诊治的艾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HIV患者20例,中晚期HIV患者40例,对患者均予以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艾滋病抗体检验,分析两种... 目的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诊治的艾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HIV患者20例,中晚期HIV患者40例,对患者均予以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艾滋病抗体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检测效果。结果早期HIV患者中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率95.00%,胶体金法阳性率90.00%,两组(χ^(2)=2.3012,P=0.7414)无显著差异,P>0.05。中晚期HIV患者中酶联免疫法阳性率95.00%,胶体金法阳性率97.50%,两组(χ^(2)=0.5236,P=0.8520)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χ^(2)=1.2036,P=0.3201)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抗体检测准确性无显著差异,均可作为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有效手段,帮助患者提高艾滋病的临床检出率,降低疾病对患者机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临床检验
下载PDF
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晓菲 刘学真 +6 位作者 陶小润 黄涛 苏生利 尤向东 钱跃升 傅继华 汪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方法2003年8月在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有偿献血员比较集中的一个或数个村庄年龄20~60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做HIV抗... 目的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方法2003年8月在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有偿献血员比较集中的一个或数个村庄年龄20~60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做HIV抗体检测。结果在661名调查对象中共检出19例HIV感染者,其中有偿献血员的感染率为3.98%(18/452),非献血员的感染率为0.48%(1/209);452名有偿献血员中有单采血浆史者HIV感染率(7.24%)高于既献全血又献血浆者(2.90%),献全血者中没有检出感染者;1994-1995年之间有偿献血员感染率(7.07%)高于1995年以后有偿献血员感染率(3.85%)和1993年前有偿献血员感染率(0.99%);非献血员安全套使用率(21.53%)高于有偿献血员(16.59%);HIV自愿检测率,非献血员(86.28%)高于有偿献血员(13.72%)。结论示范区内HIV感染的主要高危人群为既往有偿献血员,时间主要集中在1995年以前,并且有偿献血员较低的安全套使用率和HIV自愿检测率说明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匮乏和自我防护意识的淡薄,因此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 艾滋病病毒感染 示范区 流行病学调查 山东省 有偿献血员 安全套使用率 1995年 2003年8月 HIV抗体检测 流行因素分析 HIV感染者 非献血员 HIV感染率 自我防护意识 防治知识宣传 1993年 感染状况 抽样方法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山东省1992年至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娜 王国永 +3 位作者 杨兴光 苏生利 康殿民 陶小润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8-732,共5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AIDS的流行特征,为其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年至2011年山东省报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年至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患者43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39/10... 目的分析山东省AIDS的流行特征,为其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年至2011年山东省报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年至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患者43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39/100万,历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城市是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潍坊市和威海市,分别为5.72/100万、4.39/100万、3.29/100万、3.10/100万和3.02/100万;报告男性年均发病率为3.74/100万,高于女性的1.39/10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3.96,P〈0.05);2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5.56/100万;57.18%为性传播感染,同性传播感染数占当年报告病例数的构成比由2004年的1.82%上升到2011年的37.49%。结论山东省AIDS疫情形势严峻,地区分布不平衡,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 山东 性传播疾病
原文传递
山东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空间流行特征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浩 张娜 +3 位作者 薛付忠 王萍 康殿民 刘言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1992年6月至2014年7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空间流行特征。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采用全局空间性自相关性统计量(Morans I)和局部自相关性统计量(LISA)分析山东省HIV/AIDS的空间聚集性;采... 目的分析山东省1992年6月至2014年7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空间流行特征。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采用全局空间性自相关性统计量(Morans I)和局部自相关性统计量(LISA)分析山东省HIV/AIDS的空间聚集性;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同性/异性性传播途径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结果 1992年6月至2014年7月全省累计报告HIV/AIDS 6 593例,流行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HIV/AIDS在山东省县区水平上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52);共有两个热点区域,分别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同性/异性性传播作为山东省HIV感染最主要的两种途径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Morans I=0.17),济南市天桥区、市中区与青岛市崂山区、市北区表现尤为突出。结论山东省HIV/AIDS在空间上呈聚集性分布,青岛、济南两市需要重点防控,同性与异性性传播表现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提醒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病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空间流行特征 空间自相关性 山东省
原文传递
山东省2004—2012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郝连正 朱晓艳 +8 位作者 胡军 杨兴光 黄鹏翔 孙晓光 林彬 黄涛 王国永 陶小润 康殿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55-1558,共4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2004—2012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为评价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8个全球基金项目县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治疗和随访信息,以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分别作... 目的分析山东省2004—2012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为评价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8个全球基金项目县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治疗和随访信息,以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分别作为艾滋病治疗效果的免疫学和病毒学效果评价指标。结果共收集研究对象293例,感染途径以经血感染和性途径感染为主,分别占56.31%(165/293)和40.96%(120/29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χ2=14.629,P<0.01),由2004年7.04/(100人·年)下降至2012年0.30/(100人·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治疗后病毒载量得到较好抑制。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患者免疫水平,有效抑制了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抗病毒治疗 免疫学效果 病毒学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