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视野显微镜在眼科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廷 王瑶 +1 位作者 王宜强 董晓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暗视野显微镜在眼科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使用Nikon E800研究显微镜,透射光模式和暗视野模式下直接观察眼科常见的实验标本,包括培养1周的角膜上皮细胞爬片、小鼠角膜缘血管网、视网膜铺片和玻璃体手术中切取的视网膜前膜组... 目的探讨暗视野显微镜在眼科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使用Nikon E800研究显微镜,透射光模式和暗视野模式下直接观察眼科常见的实验标本,包括培养1周的角膜上皮细胞爬片、小鼠角膜缘血管网、视网膜铺片和玻璃体手术中切取的视网膜前膜组织。结果显微镜透射光模式观察培养角膜上皮细胞胞浆内结构不清;暗视野模式下可观察到细胞内微丝的走行和排列方式,细胞立体感明显增强。显微镜透射光模式观察可见细胞层次不清,血管形态不清晰;暗视野模式下观察可见小鼠角膜缘组织血管网立体感强,色彩对比良好,细胞层次清晰,细胞形态和界限明显,血管走行和形态非常清楚。暗视野显微镜模式与透射光模式相比较,可清晰观察到视网膜前膜内增生的新生血管,血管走行和分布规律均可得到较好的显示。结论暗视野显微镜简便易行,提高对病变的观察和认识,可广泛用于眼科科研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视野显微镜 角膜 视网膜
下载PDF
1997至2002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2
2
作者 谢立信 王富华 史伟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1997至2002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6年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原因及其变化。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的所有PKP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将PKP的原因分为10类:化脓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圆锥角膜... 目的探讨1997至2002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6年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原因及其变化。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的所有PKP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将PKP的原因分为10类:化脓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白斑、角膜破裂伤、角膜烧伤、再次PKP、遗传相关的角膜营养不良和角膜变性及其他。并且记录化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再次PKP的原发病和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6年间PKP的原因及其变化情况。结果共调查1702例PKP患者。PKP的原因依次是化脓性角膜炎542例(31.9%)、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99例(17.6%)、圆锥角膜219例(12.9%)、角膜白斑164例(9.6%)、大泡性角膜病变118例(6.9%)、角膜破裂伤105例(6.2%)、再次PKP 77例(4.5%)、角膜烧伤70例(4.1%)、遗传相关的角膜营养不良和角膜变性67例(3.9%)及其他41例(2.4%)。圆锥角膜(X2=26.399,P<0.001)和大泡性角膜病变(X2=11.4229,P<0.001)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他原因则无明显变化。化脓性角膜炎中真菌感染居首位(65.9%),6年来各病原菌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多数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有内眼手术史,其中白内障手术最常见(76.3%)。再次PKP的原发病以角膜烧伤(24.7%)、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4%)及化脓性角膜炎(14.3%)为主,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免疫排斥(61.0%)、植片感染(14.3%)及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10.4%)。结论感染性角膜病仍然是PKP的主要适应证,其中真菌感染为首位病因。圆锥角膜和大泡性角膜病变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穿透性 回顾性研究 角膜疾病
原文传递
普及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手段 促进眼科创新性基础研究
3
作者 王宜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3-676,共4页
中国眼科基础研究领域正在加强人才团队、仪器设备、技术支撑、管理体制、科研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并已在研究平台或基地建设、学术论文发表、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但整体来讲,开展基础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策略等较... 中国眼科基础研究领域正在加强人才团队、仪器设备、技术支撑、管理体制、科研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并已在研究平台或基地建设、学术论文发表、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但整体来讲,开展基础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策略等较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若能加强培训并配合条件建设,中国开展眼科创新性基础研究的能力和产出将会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创新 研究手段
下载PDF
脉动真空清洗机清洗眼科器械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津 景军玲 +1 位作者 薛园园 亓晓琳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1期148-150,165,共4页
目的研究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对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为医院消毒供应工作提供实际数据支撑,通过与国外设备进行对比,促进国产医疗器械发展。方法在实验中选取本供应中心2020年1—5月清洗的眼科器械结果作为统计样本,分别采用脉动真空清洗... 目的研究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对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为医院消毒供应工作提供实际数据支撑,通过与国外设备进行对比,促进国产医疗器械发展。方法在实验中选取本供应中心2020年1—5月清洗的眼科器械结果作为统计样本,分别采用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与传统方法清洗,比较器械的清洗效果;同时调查本市内其他医院的其他厂家设备对比器械损坏率、干燥效果。结果传统方法清洗1021件,脉动真空清洗1058件,清洗效果目测与生物荧光检测法相结合,其中传统清洗方法器械合格率为92.73%,真空清洗合格率为97.14%;ATP检测:传统清洗阳性率为15.23%,真空清洗阳性率为5.11%;器械破损率三个厂家基本相同;干燥差别较大:真空清洗为95.0%,国外设备为81.0%。结论真空清洗消毒器对眼科器械的清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减少手工处理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器械损坏率,用户满意度优于同类型对照国内外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真空清洗机 眼科器械 真空清洗消毒 清洗效果良好
下载PDF
局部应用CpG ODN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长优 高美华 +2 位作者 杨玲玲 银红梅 王宜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CpG ODN对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治疗作用和相关机制,以期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随机将24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CpG ODN组、GpC ODN组、PBS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鸡卵蛋白(OV...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CpG ODN对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治疗作用和相关机制,以期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随机将24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CpG ODN组、GpC ODN组、PBS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鸡卵蛋白(OVA)免疫Balb/c小鼠建立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动物模型,首次激发诱导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成功后第4天双眼连续3d分别滴入CpG ODN(5g·L-1)、GpC ODN(5g·L-1)和PBS各10μL,治疗后的第4天观察眼部临床症状后处死动物,检测结膜组织切片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血清中IgG1、IgG2a含量和细胞分泌IL-4的水平,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细胞的分子表达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与GpC ODN对照组和PBS对照组比较,CpG ODN治疗组的主要指标变化为:(1)结膜组织切片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每张切片上的细胞数分别为:CpG ODN组(10.00±0·92)个,GpC ODN组(17.00±1.06)个,PBS组(20.00±1·26)个。中性粒细胞每张切片上的细胞数分别为:CpG ODN组(15.00±1.36)个,GpC ODN组(32.00±2.83)个,PBS组(29.00±1.58)个;(2)血清中IgG2a的含量增加,IgG1/IgG2a比例下降(P〈0·01);(3)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4分泌下调,CpG ODN组(20.702±1.688)ng·L-1,GpC ODN组(27.201±1·274)ng·L-1,PBS组(30.534±2.576)ng·L-1;(4)CD4+CD25+和CD11c+CD80+MHCⅡ+的细胞比例有所增加,其中CD4+CD25+细胞所占比例在CpG ODN组为9·55%,GpC ODN组为5.00%,PBS组为5.92%.CD80和MHCⅡ+共表达的细胞占CD11c+细胞比例在CpG ODN组为5.71%,GpCODN组为3.51%,PBS组为2.18%.但CpGODN治疗组对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早期临床症状的改善没有明显作用(P〉0·05)。结论眼部应用CpG ODN能够逆转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小鼠激发阶段体内的Th2型应答,改变血清中抗体亚型,减轻结膜组织局部的晚期病理反应,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CPG ODN 免疫治疗 Th2型反应
下载PDF
免疫刺激剂CpGODN防治烟曲霉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思媛 赵格 +3 位作者 李长优 杨玲玲 陈豪 王宜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8-313,共6页
背景研究证实免疫调节剂CpGODN对蛋白类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有防治作用,但其对真菌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否有类似作用尚不清楚。目的研究局部应用CpGODN是否能够预防或减轻烟曲霉菌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方法建立烟曲... 背景研究证实免疫调节剂CpGODN对蛋白类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有防治作用,但其对真菌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否有类似作用尚不清楚。目的研究局部应用CpGODN是否能够预防或减轻烟曲霉菌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方法建立烟曲霉菌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小鼠模型,用CpGODN或对照ODN(GpCODN)对其进行干预,PBS干预作为阴性对照。实验分为预防实验(模型动物在变态反应原再次激发前给药)和治疗实验(激发后给药),对小鼠眼部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取小鼠结膜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标本中的炎性细胞。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法动态观察小鼠结膜组织中TLR4mRNA的变化;将烟曲霉菌免疫原与眼部回流淋巴结和脾脏的细胞进行共培养,流式细胞分析培养细胞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活化状态。结果预防实验中,结膜下注射CpGODN组与GpCODN对照组、PBS对照组比较,小鼠眼部过敏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GODN组与GpCODN对照组、PBS对照组比较结膜组织中性粒细胞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25±11.59vs30.75-4-_11.44,21.25±11.59vs69.00±9.90;t=5.140,t=3.210,P〈0.01);TLR4mRNA表达上调。在治疗实验中,CpGODN组与GpCODN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跟部过敏症状评分降低(t=4.000,t=2.750,P〈O.05);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t=4.870,t=3.829,P〈0.01)。CpGODN治疗组小鼠眼部回流淋巴结CD4^+CD25^+细胞以及CD4^+CD25^+CD69’细胞所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GpCODN组和PBS对照组(P〈0.05)。结论CpGODN通过上调结膜TLR4的表达、活化Treg细胞来预防和治疗烟曲霉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预先结膜下注射和点眼均可减轻小鼠眼部过敏症状和晚期结膜炎性细胞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菌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CpG ODN 调节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在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夏甜 荆丽丽 +2 位作者 苏文洁 魏玉芬 景军玲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S0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在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开始对眼科精密器械开展全面清洗管理,将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应用在器械清洗中,开展清洗质量控制工作,以最大程度提高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减少...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在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开始对眼科精密器械开展全面清洗管理,将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应用在器械清洗中,开展清洗质量控制工作,以最大程度提高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减少院内感染风险。对管理前后器械清洗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将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应用到眼科精密器械清洗工作中后,有齿类、无齿类、管腔类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均明显提高,与全面管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ATP监测表面采样、水质采样检测结果显示,器械外表和管腔内细菌检测数量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应用到眼科精密器械清洗中,可显著提高器械清洗效果,在清洗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仪 眼科精密器械 清洗质量控制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问诊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晓明 史秀京 +6 位作者 宋勇波 刘敏 龙克利 高艳 李君 张飞越 郭振 《中国数字医学》 2021年第3期75-79,共5页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门诊问诊方面的应用。方法:本研究结合眼科专家共识和诊疗常规,建立思维导图,导入脱敏数据,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人机对话实现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以及家族史的智能采集。临床实践采用人-机对照实...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门诊问诊方面的应用。方法:本研究结合眼科专家共识和诊疗常规,建立思维导图,导入脱敏数据,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人机对话实现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以及家族史的智能采集。临床实践采用人-机对照实验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29367例患者中,干预组(人工智能组)患者3850例,对照组(医生人工采集组)25517例,在等候时间上,干预组平均等候847 s,比对照组减少10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诊耗时上,干预组平均162 s,比对照组减少9 s;在门诊病历完整性方面,干预组为96.6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问诊环节可提高门诊医生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系统准确度高,医生认可度高,在病历完整性上与医生人工采集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模型 信息系统 眼科 门诊
下载PDF
进口角膜保护剂与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眼科手术患者角膜上皮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慧琳 原公强 +3 位作者 赵灿 李凤洁 罗燕 王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进口角膜保护剂与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眼科手术患者角膜上皮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7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拟行单眼白内障手术或眼底手术的患者52例(52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进口角膜保护剂与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眼科手术患者角膜上皮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7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拟行单眼白内障手术或眼底手术的患者52例(52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眼。试验组使用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照组使用波兰产角膜保护剂。主要保护作用评价指标为光学清晰度保持成功率,次要保护作用评价指标包括产品在术前、术后的保护剂眼表覆盖厚度、光学清晰度保持时间及光学清晰度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行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检查以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评分,并对产品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光学清晰度保持成功率分别为100.00%、96.15%,率差为3.85%(95%可信区间为-3.55%~11.24%)。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保护剂眼表覆盖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光学清晰度保持时间、光学清晰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7 d的TBUT及术后7 d的SI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 d的CF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C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62%(9/26)和26.92%(7/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结论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在防止术中因角膜干燥而导致的角膜上皮损伤方面安全有效,与已上市的进口角膜保护剂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保护黏弹剂 角膜保护剂 临床试验 保护作用 安全性
下载PDF
三种常用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曲明俐 段豪云 +2 位作者 王瑶 王茜 周庆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7-632,共6页
背景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是眼科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长期应用可导致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损伤,但3种滴眼液导致HCECs的损伤程度及滴眼液中添加物的细胞毒性尚不清楚. 目的 评价双... 背景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是眼科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长期应用可导致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损伤,但3种滴眼液导致HCECs的损伤程度及滴眼液中添加物的细胞毒性尚不清楚.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及其相应原料药对HCECs的毒性,明确其细胞毒性的主要来源. 方法 常规培养HCECs,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1∶1、1∶2、1∶5、1∶10稀释的滴眼液或原料药,使最终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5%、0.02%和0.0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的增生率;3种滴眼液均稀释至质量浓度0.002%(1∶50),以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迁移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法测定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损伤程度.结果 3种滴眼液对HCECs的毒性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其中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HCECs增生、迁移和损伤影响最大,溴芬酸钠滴眼液对HCECs损伤程度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增生:F药物=20.25,P=0.00;迁移:F=103.43,P=0.00;损伤:F药物=164.16,P=0.00).与滴眼液相比,原料药的细胞毒性作用普遍较小,其中普拉洛芬原料药对HCECs增生、迁移和损伤影响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增生:F药物=332.27,P=0.00;迁移:F=23.02,P=0.00;损伤:F药物=154.83,P=0.00). 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中以双氯芬酸钠对角膜上皮的毒性作用最大;3种药物的细胞毒性来源是添加物本身或原料药与添加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滴眼液 细胞毒性 原料药 添加物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在兔眼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皓然 辛萌 +1 位作者 杨丽娜 吴祥根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目的:研究普通吗替麦考酚酯纳米混悬剂及经壳聚糖修饰的吗替麦考酚酯纳米混悬剂在兔眼角膜粘附性、泪液和房水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以薄膜分散-高压乳匀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并进一步选用壳聚糖修饰纳米药物粒子制得具有粘附作用、带正电... 目的:研究普通吗替麦考酚酯纳米混悬剂及经壳聚糖修饰的吗替麦考酚酯纳米混悬剂在兔眼角膜粘附性、泪液和房水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以薄膜分散-高压乳匀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并进一步选用壳聚糖修饰纳米药物粒子制得具有粘附作用、带正电荷的壳聚糖修饰型纳米混悬剂。HPLC法检测角膜粘附、泪液和房水中的吗替麦考酚酯和霉酚酸的含量。结果:混悬剂滴眼液呈米黄色乳液状,纳米混悬剂和壳聚糖修饰型纳米混悬剂药物粒子呈圆球状,粒径均一,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592 nm,多分散系数(Pdl)为0.114,Zeta为-29.6 mV,壳聚糖修饰型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442 nm,Pdl为0.096,Zeta为+45mV。与普通混悬剂滴眼液相比,纳米混悬剂的角膜粘附性、泪液和房水中药物浓度明显提高,而壳聚糖修饰型纳米混悬剂则可进一步提高角膜粘附性和泪液、房水中药物浓度。结论:纳米混悬剂可以促进和提高吗替麦考酚酯眼局部给药后角膜粘附和药物吸收,而壳聚糖修饰型纳米混悬剂可进一步促进和提高药物的角膜粘附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霉酚酸 纳米混悬剂 壳聚糖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与角膜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立信 周庆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或异体角膜缘干细胞、口腔黏膜上皮以及体外培养的干细胞移植进行角膜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临床应用中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眼表严重损伤的治疗效果、远期治疗评价和移植细胞的体...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或异体角膜缘干细胞、口腔黏膜上皮以及体外培养的干细胞移植进行角膜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临床应用中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眼表严重损伤的治疗效果、远期治疗评价和移植细胞的体内转归方面仍无定性的结论。对体外培养的干细胞移植重建角膜功能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比较,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角膜功能重建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白芨多糖滴眼液的眼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丽娜 辛萌 吴祥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评价5g.L-1左氧氟沙星白芨多糖滴眼液(左氧白芨滴眼液)滴兔眼后,药物在眼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与5g.L-1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比较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128眼),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左氧白芨滴眼液50... 目的评价5g.L-1左氧氟沙星白芨多糖滴眼液(左氧白芨滴眼液)滴兔眼后,药物在眼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与5g.L-1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比较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128眼),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左氧白芨滴眼液50μL滴眼,对照组给予可乐必妥50μL滴眼。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房水和角膜,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浓度。采用DASver2.0药物代谢动力学程序计算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将左氧氟沙星与其他杂质很好地分离,其最低定量浓度为53.95μg.L-1,组织中回收率稳定。左氧白芨滴眼液与可乐必妥在房水中的半衰期(t1/2)分别为90.512min和106.480min,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5.000min和60.000min,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318.973μg.L-1和1111.457μg.L-1(P<0.05);角膜中t1/2分别为109.400min和64.956min,tmax分别为10.000min和15.000min,Cmax分别为23.012μg.g-1和16.389μg.g-1。左氧白芨滴眼液组房水和角膜中药物质量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240)分别是可乐必妥组的1.79倍和1.37倍。结论左氧白芨滴眼液较可乐必妥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白芨多糖 药物代谢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关注哺乳动物晶状体再生及“晶状体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立信 张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1-484,共4页
一些哺乳动物的晶状体摘出后,在囊袋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再生出新的晶状体。目前普遍认为囊袋内不能被完全清除而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是晶状体再生的来源。但是哺乳动物的晶状体再生并非晶状体发育的简单重复,残余LECs的无序增... 一些哺乳动物的晶状体摘出后,在囊袋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再生出新的晶状体。目前普遍认为囊袋内不能被完全清除而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是晶状体再生的来源。但是哺乳动物的晶状体再生并非晶状体发育的简单重复,残余LECs的无序增生、移行和转化会影响再生晶状体的透明性。大量研究围绕LECs异常增生的机制进行,而近年来“晶状体干细胞”理论被逐渐提出。总结国内外关于哺乳动物晶状体再生研究的现状,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为临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以及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再生 干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 哺乳动物
下载PDF
血管能抑素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丽娜(综述) 董晓光(审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58,共3页
血管能抑素是最新发现的一种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来源于IV型胶原。实验证明其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诱导其凋亡,在体内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血管能抑素作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策略,在眼科基因治疗方面有很好的... 血管能抑素是最新发现的一种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来源于IV型胶原。实验证明其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诱导其凋亡,在体内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血管能抑素作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策略,在眼科基因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视网膜新生血管。本文就血管能抑素的发现、命名、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在眼科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能抑素 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视网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16
作者 黄晴 单凤梅 +5 位作者 李洁 张晓玉 鹿秀海 王富华 高华 亓晓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临床合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患者31例31眼,平均年龄(53.0±...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临床合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患者31例31眼,平均年龄(53.0±10.8)岁。随访观察眼部临床特征、病原微生物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治疗及转归。结果患者慢性泪囊炎病史平均(3.6±1.9)年,角膜溃疡多位于角膜周边部,形态呈圆形,边界清晰。角膜刮片培养阳性率为74.2%(23/31),19眼查见细菌,3眼查见真菌菌丝,1眼同时查见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菌丝。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为74.2%(23/31),20眼细菌培养阳性(革兰阳性球菌16眼,革兰阴性杆菌4眼),3眼真菌培养阳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16/16)、87.5%(14/16)、81.3%(13/16)、75.0%(12/16)。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其中22眼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吻合术,7眼行泪囊摘除术,2眼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角膜溃疡深度<1/3角膜厚度(CT)者9眼,其中6眼经药物治疗(10.8±3.2)d后溃疡愈合,3眼行角膜病损切除术;溃疡深度为1/3~2/3 CT者6眼,均行结膜瓣遮盖术;溃疡深度>2/3 CT者16眼,其中6眼行板层角膜移植术,8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眼合并感染性眼内炎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结论慢性泪囊炎相关角膜溃疡多位于角膜周边部,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最为常见。轻症患者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角膜溃疡逐渐愈合,感染严重的患者需要根据角膜溃疡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角膜溃疡 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家族在角膜组织及角膜病变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冯璐 狄国虎 周庆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4-1650,共7页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家族,在增强血管的渗透性、诱导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及内皮细胞生长、促进细胞迁移、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作用。目的:阐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角膜组织中的作用及最新研究进...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家族,在增强血管的渗透性、诱导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及内皮细胞生长、促进细胞迁移、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作用。目的:阐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角膜组织中的作用及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 ed数据库2005至2015年10年间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ornea",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43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引起Tip细胞活化影响Notch信号通路参与角膜新生血管的调控。2角膜的新生淋巴管主要依赖于巨噬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进一步活化淋巴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引起细胞增殖、迁移,最终导致新生淋巴管的形成。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诱发角膜新生淋巴管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途径实现的。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可显著促进受损的角膜神经末梢、上皮及角膜敏感度的修复,具有营养神经及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角膜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新生血管 淋巴管再生
下载PDF
五种方法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毕文娇 吴洁 +2 位作者 郭振 刘坤 王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研究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8-03/08青岛眼科医院门诊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56例112眼,分别用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目的:研究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8-03/08青岛眼科医院门诊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56例112眼,分别用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NIDEK US-500)测量CCT,取五组测量值的平均值,将五组测量值与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收集的112眼的CCT测量值为:Pentacam(530.17±25.08)μm、OCT(519.79±26.90)μm、Tomey OA-2000(521.75±26.51)μm、IOL Master 700(519.53±28.15)μm、A超(542.23±26.88)μm,五组测量值的平均值为(526.69±26.08)μm。均方根误差(RMSE)和希尔不等式系数(TIC)结果均显示:Pentacam与Tomey OA-2000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相对较小,即两种方法测量值与平均值最接近,其次为OCT、IOL Master 700、A超。典型相关性分析计算结果: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的测量值与平均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ρ=0.957、0.950、0.953、0.930、0.949。相关系数结果表明Pentacam、Tomey OA-2000与平均值的相关性最好,其余三种依次为OCT、A超、IOL Master 700。Bland-altman分析结果:五组测量值与平均值一致性均良好,Pentacam及Tomey OA-2000的CCT测量值与平均值的一致性程度最高。结论:五种仪器中Pentacam与Tomey OA-2000测量CCT的值与平均值最接近,其相关性及一致性最好,二者的测量方式较A超更为客观、安全,可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A超角膜测厚仪 Tomey OA-2000 IOL MASTER 700 OCT PENTACAM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与眼部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窦方方(综述) 刘廷(审校) 董晓光(审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0-593,共4页
一氧化氮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是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分子,一氧化氮也在炎症、血管病变、肿瘤形成及创伤等很多领域起关键作用,但是由于一氧化氮化学性质极其不稳定,因此催化其合成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便成... 一氧化氮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是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分子,一氧化氮也在炎症、血管病变、肿瘤形成及创伤等很多领域起关键作用,但是由于一氧化氮化学性质极其不稳定,因此催化其合成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便成了研究的主要对象。目前,NOS与新生血管的研究很多,但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就NOS与眼部血管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眼部 新生血管
下载PDF
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真真 胡晓丽 +1 位作者 华英彬 周庆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 比较研究单次高剂量和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的成模情况及其病理表现的异同. 方法 正常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60 mg/kg... 目的 比较研究单次高剂量和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的成模情况及其病理表现的异同. 方法 正常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60 mg/kg STZ连续腹腔内注射5次)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150 mg/kg STZ腹腔内注射1次),每组20只.比较各模型组小鼠成活率、糖尿病成模率、平均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各组小鼠均行角膜上皮刮除术,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法检测角膜上皮的缺损面积百分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角膜上皮p-Akt、Sirt1和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Cochet-Bonnet触觉测量器检测角膜上皮刮除前、刮除后3、7、10和14 d角膜敏感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角膜上皮刮除前、刮除后14 d角膜神经密度.结果 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低剂量1个月组小鼠糖尿病成模率分别为90%、80%和70%.各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血液HbA1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糖尿病模型组间小鼠血液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上皮刮除后24 h和48 h,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上皮p-Akt、Sirt1和Ki67的荧光强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刮除前和刮除后14d,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敏感度、角膜神经密度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神经敏感度、角膜神经密度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剂量STZ注射1个月不能诱导糖尿病小鼠出现角膜病变特征,而高剂量STZ注射后1个月和低剂量STZ注射后3个月的糖尿病小鼠出现典型的角膜上皮和神经病变,可作为研究1型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C57BL/6J小鼠 糖尿病 角膜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