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1
作者 韩民青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21,共9页
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可称为“三大人类哲学” ,它们的兴起是近年国内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赖以形成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如何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性质、对象和内容 ?如何正确认识它们... 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可称为“三大人类哲学” ,它们的兴起是近年国内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赖以形成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如何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性质、对象和内容 ?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何在准确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积极建设这些关于人类研究的哲学学科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进行了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类总体 人的哲学 社会哲学 哲学人类学
下载PDF
庄子语言思想中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松 燕宏远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22,共7页
在庄子语言思想中 ,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意义。以解释学的某些思想为参照系 ,分析庄子语言思想中的存在论意蕴 ,可以澄清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造成的对庄子思想的一些偏见 ,最终在语言的存在论意义的基础上 ,对庄子提出的“是... 在庄子语言思想中 ,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意义。以解释学的某些思想为参照系 ,分析庄子语言思想中的存在论意蕴 ,可以澄清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造成的对庄子思想的一些偏见 ,最终在语言的存在论意义的基础上 ,对庄子提出的“是非两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语言思想 现代哲学解释学 语言 存在论
下载PDF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哲学意义及其涉及的解释学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松 《东岳论丛》 2002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周易·系辞》上篇所说的“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及相关话语实际上关涉到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许多重要问题 ,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和人类理解的本质。参照哲学解释学的某些思想 ,我们将会看到它所包含的深刻的哲学内涵及其... 《周易·系辞》上篇所说的“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及相关话语实际上关涉到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许多重要问题 ,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和人类理解的本质。参照哲学解释学的某些思想 ,我们将会看到它所包含的深刻的哲学内涵及其合理性意义 ,而正是由于古代思想家对这些话语中所包含的哲学解释学意义具有一种普遍的共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哲学意义 解释学 精神性 实践性 《周易》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具体化维度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颜景高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74,188,共7页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打破了"唯心史观"的思辨模式,摒弃了"普遍历史"的传统观念,进而决定性地开启了"具体化分析"的研究路径。一般地讲,"吃喝住行"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前提,"劳动实践"是历...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打破了"唯心史观"的思辨模式,摒弃了"普遍历史"的传统观念,进而决定性地开启了"具体化分析"的研究路径。一般地讲,"吃喝住行"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前提,"劳动实践"是历史创造的现实基础,但这貌似浅显的常识并没能真正嵌入传统历史哲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正是在这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实现了革命性突破。根据马克思的历史观,历史哲学根本无法提供"应用于"任何时代的抽象公式,而仅仅能够提供"具体化"研究的方法,进而言之,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并不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而仅仅是供人们借鉴的"科学概括"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实践 具体分析 社会形态 历史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境遇及其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郝立忠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0,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被误解,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用黑格尔哲学或现当代西方哲学来诠释马克思;坚持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空洞的词句。同时,在宣传领域,未能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在实践领域,存在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被误解,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用黑格尔哲学或现当代西方哲学来诠释马克思;坚持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空洞的词句。同时,在宣传领域,未能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在实践领域,存在着形而上学倾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判断标准,改进马哲的宣传与普及,加强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理论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误解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下载PDF
改革开放的哲学启示
6
作者 韩民青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41-46,共6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它向我们昭示了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哲学道理,推进了我们的哲学发展。本文对改革开放形成的哲学理论的新发展,从九个方面做出了初步概括与探讨。
关键词 改革开放实践 哲学启示 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人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 利益性 发展观 第一生产力 主体性
下载PDF
必须科学地认识马克思的科学贡献
7
作者 王荣栓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7-22,共6页
要科学认识马克思的科学贡献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 ;必须参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历程 ;必须作出系统的科学选择 ;必须立足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为此 ,必须坚决反对左一个贡献右一个发现 ,唯独不提核心内容的表面文章和肤浅之见 ,... 要科学认识马克思的科学贡献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 ;必须参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历程 ;必须作出系统的科学选择 ;必须立足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为此 ,必须坚决反对左一个贡献右一个发现 ,唯独不提核心内容的表面文章和肤浅之见 ,同时也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性和极端化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认识 马克思 科学贡献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民青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韩民青最近一个时期,学术界围绕“人文精神”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讨论缘起于市场经济导致的“人文精神滑坡”现象。人们忧虑人文生态,希冀重构“人文精神”,尽管人们的意见不尽一致。但对目前社会上“人文...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韩民青最近一个时期,学术界围绕“人文精神”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讨论缘起于市场经济导致的“人文精神滑坡”现象。人们忧虑人文生态,希冀重构“人文精神”,尽管人们的意见不尽一致。但对目前社会上“人文精神滑坡”的现象却形成了共识。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化发展 人文主义 人文生态 精神文明 主体精神 社会主义价值观 五大共同价值观 现代文化
下载PDF
论第二自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民青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4期15-22,共8页
一、为什么要研究第二自然人类的出现,是物质世界进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人类以其特有的思维和劳动能力,而高于物质世界的任何其他部分。由于人类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它所具有的思维能力使物质世界达到了自我认识,而它所具有的... 一、为什么要研究第二自然人类的出现,是物质世界进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人类以其特有的思维和劳动能力,而高于物质世界的任何其他部分。由于人类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它所具有的思维能力使物质世界达到了自我认识,而它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则又使物质世界达到了自我改造。人类的思维和劳动能力,或者说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在客观上集中地表现为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这就是大量人工创造物的产生,如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及文化艺术产品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自然 物质世界 人类创造物 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自然物 生产工具 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精神性 劳动能力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化的价值支撑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景高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4,共6页
大致地说,现代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推动的,这昭示着资本主义秩序的全球建构,也预示着资本现代性困境的来临。从现代文明秩序起源上说,近代西方文化开启了“思想启蒙—政治变革—工业革命”的现代文明程式,但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转... 大致地说,现代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推动的,这昭示着资本主义秩序的全球建构,也预示着资本现代性困境的来临。从现代文明秩序起源上说,近代西方文化开启了“思想启蒙—政治变革—工业革命”的现代文明程式,但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引发的往往是“时序倒置”的后果,中国经济转型、体制改革和价值反思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可为明证。从本质上讲,新时代中国文明类型的建构不能拘泥于“特殊国情”而自我孤立,也不能简单接纳“西方价值”而希冀“欧美化”,它离不开全球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型和创新性发展所培育的新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文明 文明冲突 文化融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周易》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德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88,共3页
 孝道是中国传统专制文化的现实与历史基础,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延伸。而《周易》则建构了孝道的理论基础,《易传》彻底改造了《易经》中的先天平等思想,由所谓"先天不平等"(天尊地卑)的虚构逻辑前提出发,推演出"君...  孝道是中国传统专制文化的现实与历史基础,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延伸。而《周易》则建构了孝道的理论基础,《易传》彻底改造了《易经》中的先天平等思想,由所谓"先天不平等"(天尊地卑)的虚构逻辑前提出发,推演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的理论主张。后代的统治者与御用文人,在理论上把这种专制性的孝道观加以细化,在实践中加以制度化、法律化、典范化,导致了奴性化、反科学性、反人性的严重后果。只有彻底抛弃专制基础,对传统孝道观加以扬弃,才能真正古为今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易传》 专制 平等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立忠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2-92,共11页
确立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无论是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是对于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实,都是十分必要的。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坚持马... 确立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无论是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是对于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实,都是十分必要的。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2.坚持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脉相承;3.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还要做到:在研究视角上,坚持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入手而不是纯粹从概念入手;在理论形态上,坚持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代表的新的理论形态,而不是以传统形而上学为代表的旧的理论形态;在研究与表述方法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握和弘扬基本精神上、放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上,而不能放在翻新词句和建构体系上,更不能用西方现代或后现代思想家的理论甚至黑格尔的思维模式来诠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面向现实,以批判现实、认识现实、改造现实为主旨;面向人民群众,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己任;面向发展,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动态统一、与人民利益的动态统一。当前,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既是民族精神建设的需要、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也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需要:1.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2.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奠定基础;3.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4.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5.有利于回答现当代西方思想家特别是哲学家的诘难;6.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基本精神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人是“肉体——工具”的物质结构
13
作者 韩民青 《社会科学》 1981年第3期128-128,共1页
人是由古猿转变而来的一种更高级的物质形态或物质体系。恩格斯指出:“
关键词 物质结构 物质体系 物质形态 人类社会 恩格斯 古猿 肉体 劳动能力 人的本质特征 特定结构
下载PDF
人文精神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良海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5年第4期31-33,共3页
人文精神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意义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良海从总体上说,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表现为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关注并维护着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它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与维护是通过建构一个精神的... 人文精神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意义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良海从总体上说,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表现为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关注并维护着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它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与维护是通过建构一个精神的世界、理想的世界、超越的世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 通俗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的现代化 票房价值 物质利益 理想信念 文化品位
下载PDF
文化建构与价值观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伟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5年第4期28-30,共3页
文化建构与价值观建构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郑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发展,就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重建。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如何扬弃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建构与价值观建构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郑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发展,就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重建。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如何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新型的文化体系的问题,成了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构 价值观念体系 文化价值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类型 政治评价标准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价值评价标准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从东晋慧远、唐代惠能到民国印光——铸就中国佛教儒释双美互成品格的三座丰碑
16
作者 李明 《五台山研究》 2011年第1期3-8,共6页
作为中国佛教佛性观、因果观和居士观的奠基者、深化者和集大成者,东晋慧远、唐代惠能和民国印光不仅规约着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儒教发展进程,成为铸就中国佛教儒释双美互成品格的三座丰碑。儒释双成思路依然是当今中国佛... 作为中国佛教佛性观、因果观和居士观的奠基者、深化者和集大成者,东晋慧远、唐代惠能和民国印光不仅规约着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儒教发展进程,成为铸就中国佛教儒释双美互成品格的三座丰碑。儒释双成思路依然是当今中国佛教健康发展的基本指针和宝贵经验,仍须加以充分地理论总结和实践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性 因果 居士 儒释双美互成
下载PDF
理性与秩序——利玛窦的理性世界及其对儒家世界的批评
17
作者 尚文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不同的秩序观念塑造不同的世界体系和解释体系,也塑造不同的文化观念。利玛窦以理性为出发点构造了一套理性秩序,并据此批判儒家的天—命—性世界体系。利玛窦的理性不同于儒家世界中的理,在批评"为善无意"时也就错失了儒家... 不同的秩序观念塑造不同的世界体系和解释体系,也塑造不同的文化观念。利玛窦以理性为出发点构造了一套理性秩序,并据此批判儒家的天—命—性世界体系。利玛窦的理性不同于儒家世界中的理,在批评"为善无意"时也就错失了儒家世界中的天命之性。本质上讲,这两套世界体系之间的初次对话是不成功的;甚至直到现在,中—西、古—今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也是尚在进行中。重提两套世界体系之间的对峙和对话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秩序 中西比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试析
18
作者 彭立荣 《哲学研究》 1984年第6期16-22,共7页
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基本上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含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中。这种安排是否科学?是否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这是一个值... 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基本上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含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中。这种安排是否科学?是否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大问题。 笔者认为,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来看,这种安排就缺乏科学根据,存在着许多弊端。它不利于接受者搞清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真实关系,不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利于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来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辩证唯物 真实关系 试析 社会问题 教科书
原文传递
自由在实践中——简论毛泽东自由观的实质
19
作者 林辉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4年第4期11-17,共7页
用实践性来揭示和概括自由的本质,确认自由在实践中,这是毛泽东自由观的根本结论和本质特征。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想想的科学体系,对于认清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各种错误倾向,排除其干扰,真正把握四化建设的自由,具有... 用实践性来揭示和概括自由的本质,确认自由在实践中,这是毛泽东自由观的根本结论和本质特征。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想想的科学体系,对于认清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各种错误倾向,排除其干扰,真正把握四化建设的自由,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观 毛泽东选集 辩证统一 科学实践观 理论活动 现代化强国 历史过程 理论概括 辩证关系 马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