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汁饮料中还原糖快速测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马耀宏 史建国 +3 位作者 杨俊慧 张利群 杨艳 孟庆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106,共3页
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斐林试剂法测定果汁饮料中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为98.4%。说明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测定,数据的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斐林试剂法测定果汁饮料中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为98.4%。说明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测定,数据的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是目前测定果汁饮料中还原糖含量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斐林试剂法 果汁饮料 还原糖滴定仪
下载PDF
糖果中还原糖的快速测定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艳 马耀宏 +3 位作者 杨俊慧 张利群 孟庆军 史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132,共2页
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费林试剂法两种方法测定糖果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S)=0.198,变异系数(CV)=0.015,均小于手工费林试剂法,其回收率为98.8%,也高于手工费林试剂法。说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数据稳定性好,重... 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费林试剂法两种方法测定糖果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S)=0.198,变异系数(CV)=0.015,均小于手工费林试剂法,其回收率为98.8%,也高于手工费林试剂法。说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数据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费林试剂法 糖果 还原糖测定仪
下载PDF
还原糖快速测定技术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史建国 马耀宏 +3 位作者 张利群 杨艳 杨俊慧 孟庆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费林试剂法。研究了采用还原糖快速测定仪连续测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 ,并与费林试剂手工测定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仪器测定法快速、准确 ,操作简单 ,稳定性好 ,精密度高。...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费林试剂法。研究了采用还原糖快速测定仪连续测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 ,并与费林试剂手工测定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仪器测定法快速、准确 ,操作简单 ,稳定性好 ,精密度高。标准偏差 (S) =0 0 0 8,变异系数 (CV) =0 0 15 ,回收率 =99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谷氨酸发酵 还原糖测定仪 费林试剂法
下载PDF
蜂蜜中还原糖的快速测定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史建国 马耀宏 +4 位作者 杨艳 张利群 杨俊慧 孟庆军 蒋红彬 《山东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斐林试剂法两种测定蜂蜜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为0 41,变异系数为0 006,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为99 3%,也高于直接滴定法。说明利用还原糖滴定仪法所测数据的稳定性、重现性好,测... 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斐林试剂法两种测定蜂蜜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为0 41,变异系数为0 006,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为99 3%,也高于直接滴定法。说明利用还原糖滴定仪法所测数据的稳定性、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斐林试剂法 蜂蜜 还原糖滴定仪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木霉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俊彩 扈进冬 +1 位作者 李纪顺 杨合同 《山东科学》 CAS 2010年第4期17-21,共5页
木霉是一类常见的生防真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木霉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分类方法受条件所制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已经将其与... 木霉是一类常见的生防真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木霉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分类方法受条件所制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已经将其与形态学分类方法相结合用于解决木霉属的分类和系统进化,并在木霉鉴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综述了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通用引物PCR(UP-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ITS序列分析等在内的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木霉鉴定与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子系统发育标记——木霉植酸酶基因,为木霉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DNA标记 系统发育标记 植酸酶基因
下载PDF
HPLC/ESI/MS技术在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1403#的次级代谢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夏雪奎 梁智斌 +5 位作者 刘昌衡 佘志刚 林永成 袁文鹏 刘新 张永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78,共4页
通过HPLC/ESI/MS检测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Halorosellinia sp.1403#的次级代谢产物,推断代谢产物的分子量大小、极性,结合HPLC/ESI/MS2推断可能的结构。添加硼酸作为生长因子,将在该条件下获得的代谢产物和标准物对比,发现了10个已经在原... 通过HPLC/ESI/MS检测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Halorosellinia sp.1403#的次级代谢产物,推断代谢产物的分子量大小、极性,结合HPLC/ESI/MS2推断可能的结构。添加硼酸作为生长因子,将在该条件下获得的代谢产物和标准物对比,发现了10个已经在原来条件下得到的代谢产物,包括两个首次从该菌在原培养条件下发现的新代谢产物和14个在原培养条件下没有发现的代谢产物。实验证明HPLC/ESI/MS对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连用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下载PDF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菌的改良技术及产业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玉杰 杨合同 《山东科学》 CAS 2006年第6期35-39,共5页
介绍了植病生防菌的遗传改良技术,通过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及基因工程技术增强生防菌的抗菌活性和扩大防治对象,使改良后的生防菌较传统的生物杀菌剂具有更高的生防效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些改良技术的研究需要现代生物科学、分子生... 介绍了植病生防菌的遗传改良技术,通过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及基因工程技术增强生防菌的抗菌活性和扩大防治对象,使改良后的生防菌较传统的生物杀菌剂具有更高的生防效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些改良技术的研究需要现代生物科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结合。对生防菌的产业化研究作了综述,分析了生防菌产业化研究现状及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指出了生防菌产业化的市场开发需要国家的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改良技术 生物防治 产业化
下载PDF
谷氨酸发酵中还原糖自动测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耀宏 孟庆军 +2 位作者 张利群 杨艳 杨俊慧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3年第3期18-19,共2页
用谷氨酸发酵行业大多采用的手工斐林试剂法和还原糖测定仪法两种方法测定谷氨酸发酵液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S)变异系数(CV)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却高于直接滴定法,说明还原糖滴定仪法,数据的稳定性好,重... 用谷氨酸发酵行业大多采用的手工斐林试剂法和还原糖测定仪法两种方法测定谷氨酸发酵液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S)变异系数(CV)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却高于直接滴定法,说明还原糖滴定仪法,数据的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 还原糖 自动测定技术 还原糖测定仪法 精密度 准确度
下载PDF
出口水产品中微生物污染调查分析及限量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爱荣 孟秀梅 +3 位作者 夏雪奎 袁文鹏 刘新 刘昌衡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了解出口水产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并为制定微生物限量标准提供依据。采用GB/T 4789—2010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待出口水产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与国内外微生物限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为了解出口水产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并为制定微生物限量标准提供依据。采用GB/T 4789—2010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待出口水产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与国内外微生物限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74份检测样品中均未检出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总检出率为1.87%;菌落总数基本符合标准,达标比例分别为:鱼制品93.3%,冷冻鱼类96.36%,虾类100%,软体动物85%,饭食类88.89%;大肠菌群为主要污染菌,上述种类符合标准的比例分别为:58.53%,77.38%,72.73%,45%,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食品检测 微生物污染 限量标准
下载PDF
山东海域生鲜海产品致病性微生物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爱荣 张永刚 +3 位作者 张绵松 刘新 袁文鹏 刘昌衡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26期15-15,17,共2页
对山东海域市场上销售的主要生鲜海产品——海参、鲍鱼、毛蚶、鱿鱼、文蛤、对虾,进行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海参和鲍鱼中细菌总数较少,低于103CFU/g,文蛤与鱿鱼中细菌总数高于105CFU/g,毛蚶和对虾的细菌总数介于两组之间;海... 对山东海域市场上销售的主要生鲜海产品——海参、鲍鱼、毛蚶、鱿鱼、文蛤、对虾,进行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海参和鲍鱼中细菌总数较少,低于103CFU/g,文蛤与鱿鱼中细菌总数高于105CFU/g,毛蚶和对虾的细菌总数介于两组之间;海参、鲍鱼中各致病菌的检出率很低或为零,其他4种生鲜海产品中均有各致病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海产品 致病性微生物 细菌总数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在海洋红酵母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11
作者 周万里 朱思荣 +2 位作者 高广恒 史建国 毕春元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4-28,共5页
生物传感器与常规发酵控制系统整合,在发酵生产中实现了发酵液在线取样、稀释和检测。整合后的发酵罐控制系统,既能在线监测发酵液中的葡萄糖、乳酸、乙醇等生物量指标,还可以控制发酵温度、搅拌、pH值、溶氧等常规发酵参数。在海洋红... 生物传感器与常规发酵控制系统整合,在发酵生产中实现了发酵液在线取样、稀释和检测。整合后的发酵罐控制系统,既能在线监测发酵液中的葡萄糖、乳酸、乙醇等生物量指标,还可以控制发酵温度、搅拌、pH值、溶氧等常规发酵参数。在海洋红酵母高密度发酵过程的应用结果表明:活细胞数达100亿/ml,生产周期缩短至40 h,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在线检测 海洋红酵母高密度发酵
下载PDF
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特定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曲晓华 赵晓燕 +2 位作者 马杰 谭飞 王敬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8-302,共5页
以黑龙江省正茬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回接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根系分泌物中2种有机酸(苹果酸、酒石酸)和3种酚酸(油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C/N比,初步确定有显... 以黑龙江省正茬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回接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根系分泌物中2种有机酸(苹果酸、酒石酸)和3种酚酸(油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C/N比,初步确定有显著作用的分泌物组分。结果表明,苹果酸、酒石酸和油酸甲酯的加入对微生物来说是有益的,化感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来;而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的加入,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土壤微生物有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系分泌物 特定物质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活性
下载PDF
几丁质和杀菌剂对生物防治菌生长及其防治棉花病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合同 唐文华 +2 位作者 王加宁 徐砚珂 肖斌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研究了化学杀菌剂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 ,探讨了几丁质添加物对绿色木霉菌菌株 L R、LTR- 2、哈茨木霉菌菌株 Q1、Q2和粉红粘帚霉菌菌株 GL R防治棉花病害效果的影响。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在 1.66μg/ ml时可以完全抑制 Q1和 Q2的... 研究了化学杀菌剂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 ,探讨了几丁质添加物对绿色木霉菌菌株 L R、LTR- 2、哈茨木霉菌菌株 Q1、Q2和粉红粘帚霉菌菌株 GL R防治棉花病害效果的影响。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在 1.66μg/ ml时可以完全抑制 Q1和 Q2的生长 ,但在 2 .68μg/ ml时才能完全抑制 LR和L TR- 2的生长。几丁质添加物使 L TR- 2和 Q1防治棉花立枯病的效果完全丧失 ,但是能使 L R从没有防治效果提高到防治效果为 34.6% ,而对粉红粘帚霉菌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对于防治棉花黄萎病来说 ,几丁质添加物使木霉菌 LR、LTR- 2和 GL R的防治效果降低 ,但是提高了 Q1的防治效果 ;对于防治棉花枯萎病来说 ,几丁质添加物能提高所有测定菌株的防治效果。说明不同的生物防治菌株、添加物和病害组合对于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 杀菌剂 生物防治菌生长 防治 棉花病害 影响
下载PDF
水质监测中藻类植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丙莲 杨艳 +4 位作者 张利群 杨俊慧 孟庆军 马耀宏 史建国 《山东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从藻类参数、藻类监测方法两个方面,对藻类在重金属、农药和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进行了简要综述,论述了藻类用于水质监测的长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并对开发藻细胞生物传感器和藻类在线监测系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质检测 藻类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芽孢杆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伯克氏菌B418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玉杰 杨合同 +3 位作者 周红姿 李纪顺 吴远征 扈进冬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72-77,共6页
采用PCR技术扩增到枯草芽孢杆菌几丁质酶基因的编码序列。片段共2227bp,含有一个具有1788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架,起始密码子位于211bp,终止密码子位于1998bp,共编码氨基酸605个。序列比较发现同已发表的枯草芽孢杆菌几丁质酶核苷酸具有... 采用PCR技术扩增到枯草芽孢杆菌几丁质酶基因的编码序列。片段共2227bp,含有一个具有1788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架,起始密码子位于211bp,终止密码子位于1998bp,共编码氨基酸605个。序列比较发现同已发表的枯草芽孢杆菌几丁质酶核苷酸具有99.39%的同源性。将该基因与大肠杆菌-伯克氏菌穿梭质粒pRK415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RChi113。重组质粒电击转入伯克氏菌B418中,获得工程菌株B418-9、B418-13。与野生菌株B418相比,平板拮抗试验表明,工程菌株B418-9、B418-13对大丽花轮枝孢、立枯丝核菌、麦根腐长蠕孢、禾谷丝核菌抑菌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克隆 转化 伯克氏菌
下载PDF
棉花转基因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魏艳丽 黄玉杰 +2 位作者 李红梅 孙红星 杨合同 《山东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38-41,48,共5页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培育转基因棉花被看作是解决产量和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式。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棉花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转化方法以及转入的基因等,并对转基因棉花的发展趋势作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 转基因 棉花 遗传转化 BT
下载PDF
天蚕抗菌肽B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7
作者 扈进冬 郭勇 +2 位作者 吴远征 张广志 杨合同 《山东科学》 CAS 2006年第6期19-23,共5页
Cecropins B是一种昆虫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水溶性好、抗菌谱广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抗菌肽对真核细胞几乎没有作用,仅仅作用于原核细胞和发生病变的真核细胞,是目前已知天然抗菌肽中活力最强的一种。根据毕赤氏巴斯德酵母(Pi... Cecropins B是一种昆虫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水溶性好、抗菌谱广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抗菌肽对真核细胞几乎没有作用,仅仅作用于原核细胞和发生病变的真核细胞,是目前已知天然抗菌肽中活力最强的一种。根据毕赤氏巴斯德酵母(Pichia pastoris)偏好密码子,改造并化学合成天蚕素基因B,克隆到pPIC9K载体中,构建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CB-pPIC9K,转化Pichia pastoris受体菌KM71,在醇氧化酶(AOX)启动子调控下,Cecropin B获得表达,分子量约3.8KD,摇瓶发酵产率可达到200μg/mL,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我们表达的重组Cecropins B对G-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这些特点使得重组抗菌肽Cecropins B在食品防腐、疾病防治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方面显露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素B PICHIA PASTORIS 分泌表达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果葡糖浆生产过程中还原糖的在线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史建国 孟庆军 +3 位作者 杨俊慧 张利群 杨艳 马耀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利用还原糖在线检测技术对果葡糖浆生产过程中还原糖的变化进行了在线检测。结果表明 ,该技术可快速、准确、连续地检测还原糖的变化 ,准确度 97 6%以内 ,精密度2 3 2 % ,滞后时间不超过 7min。
关键词 果葡糖浆 生产过程 还原糖 在线检测
下载PDF
功能性红曲中三类主要聚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泉 吴远征 +3 位作者 赵晓燕 赵吉兴 李耀 李纪顺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8期10-14,共5页
功能性红曲中三种主要的聚酮类化合物:洛伐他汀、桔霉素和红曲色素是影响功能性红曲产品品质的最重要因素。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正逐步尝试利用分子手段对上述三种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进行分析和改造,以提高功能性红曲... 功能性红曲中三种主要的聚酮类化合物:洛伐他汀、桔霉素和红曲色素是影响功能性红曲产品品质的最重要因素。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正逐步尝试利用分子手段对上述三种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进行分析和改造,以提高功能性红曲产品的品质。该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目前报道的洛伐他汀、桔霉素和红曲色素的合成过程及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基因工程技术在上述三类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红曲 聚酮类化合物 洛伐他汀 桔霉素 红曲色素 合成途径 基因
下载PDF
不同蜜环菌对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孙士青 陈贯虹 《山东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7-10,共4页
将不同生物学类型的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Earst]接种到同一品种的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上进行栽培试验,测定天麻的生物产量和天麻素含量。发现不同蜜环菌——天麻组合对在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蜜环菌 天麻素 生物产量 生物学类型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