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咯地尔和银杏达莫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明龙 赵树娥 +2 位作者 刘广业 张莹荣 李茵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44-745,共2页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银杏达莫及二者联合治疗老年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 1 0 0例 ,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 (A组 ,32例 )、银杏达莫治疗组 (B组 ,2 3例 )、丁咯地尔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组...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银杏达莫及二者联合治疗老年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 1 0 0例 ,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 (A组 ,32例 )、银杏达莫治疗组 (B组 ,2 3例 )、丁咯地尔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组 (C组 ,45例 ) ,在血糖、血压控制稳定后 ,分别给予盐酸丁咯地尔 2 0 0 mg、银杏达莫注射液 2 0 ml及二药共同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1 5 d为一疗程 ,共用两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踝 /肱动脉压比值和下肢多普勒超声。结果 三组治疗后病人的下肢凉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以 C组最高 ,有效率分别达 88.9%、83.3%、76.7% ,显著高于 B组 (P<0 .0 5或 0 .0 0 5) ,但与 A组无显著差别 ;三组治疗后 ,患者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下降 (P<0 .0 5或 0 .0 1 ) ,C组下降最明显 ,但与 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三组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踝 /肱动脉压比值均有升高 ,但 B组无统计学意义 ;三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耐受性好。结论 丁咯地尔及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和血液动力学 ,同时对伴发的心脑血管病也有良好作用 ,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是防治老年糖尿病血管并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银杏达莫 老年人 下肢血管病变 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洁 向红丁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8期50-53,共4页
目的 评估北京协和医院近13年来住院死亡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199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住院死亡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病历资料247例;死亡登记:使用疾病国际分级第九次修订死亡证... 目的 评估北京协和医院近13年来住院死亡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199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住院死亡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病历资料247例;死亡登记:使用疾病国际分级第九次修订死亡证明中主要死因;统计方法:应用SAS6.12软件。结果 北京协和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肾病;经χ^2检验,女性患者的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肾病死亡构成比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患者的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死亡构成比显著高于女性。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其中尤其以缺血性心脏病为著;提示应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主要死亡原因 死亡证明
下载PDF
老年DM患者脂餐后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萍 白莲 +2 位作者 李明龙 梁波 陈立勇 《中国康复》 2007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2-DM)患者脂肪餐负荷后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老年2-DM患者(DM组)及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给与脂肪餐试验,分别于空腹和餐后2、4、6h抽血化验LP(a),采用B超检测空...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2-DM)患者脂肪餐负荷后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老年2-DM患者(DM组)及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给与脂肪餐试验,分别于空腹和餐后2、4、6h抽血化验LP(a),采用B超检测空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0)及餐后4hFMD4。结果:与空腹时比较,脂餐后各时段2组自身LP(a)的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DM组空腹及餐后LP(a)的水平、IMTc、FMD0均明显增高(P<0.05);LP(a)水平与IMTc、FMD呈正相关(r=0.36、0.45,均P<0.05)。结论:老年DM患者有明显的LP(a)血症,LP(a)血症可以一过性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2型糖尿病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血糖谱测定对老年糖尿病思考治疗的影响
4
作者 于道兰 刘广业 +1 位作者 任玲 赵淑娥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全天血糖谱测定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96例患者分为强化监测组48例与常规监测组48例。强化监测组应用微量血糖仪测定一天3餐前和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而常规监测组48例。强化监测组应用微量血糖仪测血... 目的:观察全天血糖谱测定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96例患者分为强化监测组48例与常规监测组48例。强化监测组应用微量血糖仪测定一天3餐前和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而常规监测组48例。强化监测组应用微量血糖仪测血糖,均为每周两次。根据两组测定的血糖值调整药物治疗。结果:强化监测组血糖控制优于常规监测组,出院时强化监测组血糖值、糖化血清蛋白显著低于常规监测组(P<0.05),且低血糖的发生串明显减少(P<0.05),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P<0.05)。结论:血糖谱测定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谱测定 糖尿病 治疗 影响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观察与护理
5
作者 赵树娥 王桂花 刘广业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2期87-87,共1页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终生性疾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开始应用胰岛...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终生性疾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而传统的胰岛素治疗需要一日多次皮下注射,给患者带来不便,血糖控制差。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24h不停地向患者体内输入胰岛素,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准确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3年引进美同产MiniMed508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老年糖尿病 糖尿病患 内分泌代谢疾病 胰岛素治疗 护理 多次皮下注射 胰岛素分泌
下载PDF
丹参对实验糖尿病大鼠粘附分子CD54 CD106 CD62p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哲 赵家军 高聆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2年第5期286-288,I002,共4页
目的 研究丹参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三种粘附分子 (CD5 4、CD10 6、CD6 2 p)的变化和对肾脏、主动脉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正常对照、糖尿病、胰岛素、丹参四组 ,测定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单个核细... 目的 研究丹参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三种粘附分子 (CD5 4、CD10 6、CD6 2 p)的变化和对肾脏、主动脉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正常对照、糖尿病、胰岛素、丹参四组 ,测定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单个核细胞表面CD5 4、血小板表面CD6 2 p表达水平 ,观察肾脏和大血管CD5 4和 /或CD10 6表达强度及病理变化。结果 丹参降低肾脏CD5 4、CD10 6 ,主动脉CD10 6的表达 ,也降低单个核细胞CD5 4的表达(丹参组 30± 2 5vs糖尿病组 6 5± 15 ,P <0 0 5 ) ,但对血小板CD6 2 p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肾脏及主动脉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能降低糖尿病大鼠体内CD5 4、CD10 6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糖尿病 丹参 DM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防治对策
7
作者 李明龙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防治 饮食控制 降血压 并发症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龙 王哲 李茵茵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365,共1页
关键词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入院前 糖尿病 病史 反复发热 持续发热 不明原因 合并 肌肉酸痛 行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