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端胆石病智能诊断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硕 李丕宝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1年第8期1661-1665,共5页
传统医疗方式大都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然后将处理的结果发送给用户。论文设计并研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端胆石病智能诊断系统,可以离线部署在具有安卓系统的移动端设备,并在本地进行胆石病医疗图像识别工作。... 传统医疗方式大都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然后将处理的结果发送给用户。论文设计并研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端胆石病智能诊断系统,可以离线部署在具有安卓系统的移动端设备,并在本地进行胆石病医疗图像识别工作。该系统采用直方图均衡化进行图像预处理以及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病灶特征的提取。通过联合编译Python和Java代码来调用模型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在确保准确率高达94.8%的前提下快速完成胆石病识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图像识别 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IL-12和HSP70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克诚 朱新庆 +1 位作者 孙先义 李爱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861-4863,共3页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每年死亡原因为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脑卒中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其中急性脑梗死(ACI)是脑卒中一种重要的疾病类型,占脑血管疾病的60%-80%。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进而...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每年死亡原因为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脑卒中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其中急性脑梗死(ACI)是脑卒中一种重要的疾病类型,占脑血管疾病的60%-80%。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进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出现坏死,影响脑部正常生理功能。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患者易出现失语、偏瘫等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12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质量管理在院前急救病案书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颖 刘景浩 石鑫 《中国病案》 202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在院前急救病案书写中的应用以及对差错率和投诉率的影响,为提高院前急救病案质量提供指导。方法 某院急救中心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院前急救出车次数为9 600次,获得9 600份院前急救病案,随机抽取2019年4月1日-2...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在院前急救病案书写中的应用以及对差错率和投诉率的影响,为提高院前急救病案质量提供指导。方法 某院急救中心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院前急救出车次数为9 600次,获得9 600份院前急救病案,随机抽取2019年4月1日-2019年9月30日的150份病案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医务管理;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的150份病案作为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记录所有病案资料的缺陷项,包括一般项目、病史、诊断、急救记录、告知单签署情况、签名、电子化记录、交接记录等,管理结束时记录2组急救完成后2小时、3小时和6小时病案的电子归档率,记录所有病案差错率,主要包括:录入不合格、记录错误、内容丢失。比较质量管理前后患者投诉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一般项目、病史、诊断、急救记录、告知单签署情况、签名、电子化记录、交接记录等病案缺陷项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小时、3小时、6小时病案归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案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案缺陷项的发生率,提高2小时、3小时、6小时病案归档率,降低病案差错率和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院前急救 病案书写 差错率 投诉率
原文传递
质量干预对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和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颖 石鑫 陈金玲 《中国病案》 2021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病案的质量现状,并探讨应用质量干预措施对病案缺陷整改以及归档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某院急救中心2019年5月5日-2020年5月6日8421次院前急救中随机抽取244例,其中2019年5月5日-2019年11月30日的122份病案为对照组,接受...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病案的质量现状,并探讨应用质量干预措施对病案缺陷整改以及归档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某院急救中心2019年5月5日-2020年5月6日8421次院前急救中随机抽取244例,其中2019年5月5日-2019年11月30日的122份病案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质量管理,以2019年12月1日-2020年5月6日的122份病案为试验组,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等4个阶段开展质量干预模式。干预后记录所有病案的缺陷项并进行分类统计;记录2组人员在急救任务完成后2小时、3小时和6小时时病案的归档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案一般项目、病史、诊断、急救记录、签名、电子化情况/及时打印病案以及交接记录等缺陷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小时、3小时、6小时的病案回收率分别为63.93%、81.14%、96.72%,试验组为95.90%、98.36%、100.00%,试验组各时间点病案回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质量干预措施对病案进行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病案质量和归档率,对于保证病案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完善相关院前急救病案管理工作制度,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病案质量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病案管理 质量干预 病案质量 效果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