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葛海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2例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38例中...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2例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38例中,恢复良好25例(65.8%),死亡6例(15.8%);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32例中,恢复良好12例(37.5%),死亡13例(40.6%),2组恢复良好率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结论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内外减压手术能明显改善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
下载PDF
带肌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春亮 史乃民 +1 位作者 任吉代 李群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案。方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5例51髋,均行头颈开窗、死骨清除、带血供骨瓣并松质骨髓植入术。结果:45例患者经过1.5-6年的随访,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的疗效标准(百分法... 目的:探讨和总结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案。方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5例51髋,均行头颈开窗、死骨清除、带血供骨瓣并松质骨髓植入术。结果:45例患者经过1.5-6年的随访,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的疗效标准(百分法)评价治疗效果,优18髋、良23髋、可5髋、差5髋,优良率80.4%,总有效率90.2%。结论:带肌蒂骨瓣并松质骨髓移植,彻底清除死骨和减压,可恢复股骨头血运及股骨头外形,适宜于FicatⅠ~Ⅲ期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带肌蒂骨瓣 移植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史乃民 李勇 +1 位作者 吕树振 吕翠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16-218,222,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40例LPD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病人总并发症、胰瘘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40例中发生并发症97例,其中胰瘘32例(32.99%),术后出血49例(50.52%),切口... 目的:分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40例LPD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病人总并发症、胰瘘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40例中发生并发症97例,其中胰瘘32例(32.99%),术后出血49例(50.52%),切口液化4例(4.12%),感染12例(12.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病人总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和术中出血量≥200 m L,影响胰瘘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和胰管直径≤3 mm,影响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结论:引起LPD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在围手术期应严格关注并监测相关指标,尽可能地防止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并发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磊 安学林 王海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缺血耐受 临床研究 脑梗死患者 CT/MRI 临床资料 首次发病 学术会议
下载PDF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4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葛海涛 徐长军 +1 位作者 刘德 杨庆岩 《中外医疗》 2010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以来于我院进行微创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并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治疗的总有效...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以来于我院进行微创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并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到82.7%和55.8%,均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的36.5%和17.3%,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高血压性脑出血 保守治疗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结合枕姿牵引治疗寰枢椎脱位失稳致眩晕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洪军 孟淑春 +1 位作者 戴景存 王海新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眩晕 手法复位 枕姿牵引
下载PDF
双斯氏针“井”字形捆绑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吉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6X期50-51,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例创伤性连枷胸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应用两根斯氏针与骨折之肋骨成“井”字形捆绑固定,支撑起软化之胸壁。结果:全组病人纠正胸壁软化,控制反常呼吸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例创伤性连枷胸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应用两根斯氏针与骨折之肋骨成“井”字形捆绑固定,支撑起软化之胸壁。结果:全组病人纠正胸壁软化,控制反常呼吸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肺炎、继发胸腔出血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3年,肋骨骨折愈合,胸廓无明显畸形。结论:创伤性连枷胸应用双斯氏针“井”字形捆绑固定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胸壁固定术 斯氏针
下载PDF
手术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陈铭 徐长军 +2 位作者 刘玉光 刘德 王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出血量30-50ml的脑出血患者67例,分为手术组35例和保守组32例。用ELISA法动态测定血清中S-100蛋白的含量。结果1、保守组患者S-100蛋白浓度在发病21d...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出血量30-50ml的脑出血患者67例,分为手术组35例和保守组32例。用ELISA法动态测定血清中S-100蛋白的含量。结果1、保守组患者S-100蛋白浓度在发病21d内高于对照组(P〈0.01)。2、手术组患者S-100蛋白浓度在发病7d内高于对照组(P〈0.01),15d和21d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手术组患者S-100蛋白浓度在发病3d内与保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下降较快,在7d时低于保守组,在15d和21d时明显低于保守组(P〈0.001)。结论手术清除血肿可以减轻脑出血患者的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S-100蛋白 手术治疗 脑损伤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辉 陈晓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颅内肿瘤 围术期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不完全结扎脾动脉主干脾大部切除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乃民 刘春亮 甄春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3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结扎脾动脉、脾大部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0例。甲组行不完全结扎脾动脉、脾大部切除,残脾断面边缘被膜与胰尾、左肾门区域腹膜缝合,加断流术。... 目的探讨不完全结扎脾动脉、脾大部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0例。甲组行不完全结扎脾动脉、脾大部切除,残脾断面边缘被膜与胰尾、左肾门区域腹膜缝合,加断流术。乙组做全脾切除加断流术。结果甲、乙两组均明显降低了自由门静脉压。两组病人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较和血清Tuftsin含量测定:甲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血清IgM及Tuftsin含量下降显著(P<0.01)。结论不完全结扎脾动脉、脾大部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保留了残脾的正常血液循环及生理功能,维持了血清Tuftsin正常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残脾与后腹膜建立了侧支循环,降低了门静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硬化
下载PDF
针对腹腔镜术后出血诊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忠宝 任国琰 +1 位作者 关中正 陈铭 《当代医学》 2019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出血临床处理以及早期诊断干预措施。方法对腹腔镜手术出血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出血的危险因素提高腹腔镜手术成功率,对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普外科行相关腔镜手术100例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出血临床处理以及早期诊断干预措施。方法对腹腔镜手术出血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出血的危险因素提高腹腔镜手术成功率,对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普外科行相关腔镜手术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腹腔镜手术后有出血患者对症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休克出血15例,发生率为15.0%。结论导致腹腔镜手术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穿刺时是否采用透光法有一定关系。对"可疑"腹腔镜术后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观察其血压血常规变化情况,转变为典型的出血性休克的几率,进一步提出早期诊断和干预腹腔镜术后出血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术后出血 早期预防 临床处理
下载PDF
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出血坏死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忠宝 刘宗尧 刘德 《腹部外科》 2002年第6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 出血坏死 CT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手术切除进展期胃上部癌82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任吉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上部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以及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82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手术48例(经腹组),经胸或胸腹联合手术34例(经胸腹组)。结果经腹组平均住院时间24...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上部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以及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82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手术48例(经腹组),经胸或胸腹联合手术34例(经胸腹组)。结果经腹组平均住院时间24d,平均手术时间2h 56min,平均输血量460ml;经胸腹组则分别为28d、3h 50min、720ml。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4例(经腹组1例、经胸腹组3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出血2例、脓胸2例、膈下脓肿1例。2例死于吻合口瘘。结论手术路径的选择主要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应合理掌握指征,对于非贲门胃上部癌、食管侵犯在2cm或以下者以及BorrmannⅠ、Ⅱ型的胃上部癌应优先考虑经腹路径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腹部/外科学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单纯下腔静脉破裂一例报道
14
作者 张忠宝 赵和平 刘德 《腹部外科》 2002年第5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上腹部撞挤伤 病例报告 单纯下腔静脉破裂
下载PDF
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庆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辅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微波固化治疗术(PMCT)联合门静脉化疗术(PVC)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确诊为肝细胞癌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再次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根据其是否辅...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辅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微波固化治疗术(PMCT)联合门静脉化疗术(PVC)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确诊为肝细胞癌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再次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根据其是否辅以PVC分为化疗组与未化疗组,其中化疗组术后采用TACE+PMCT+PVC治疗,未化疗组给予TACE+PMC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前,1个疗程完成后3 d、1、3周观察患者血清AFP、CEA水平的变化,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1个疗程后3 d及1周血清AFP高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疗程后3周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化疗组明显低于未化疗组(P<0.05);1疗程后CEA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不同时间段化疗组均明显低于未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随访6个月、1年复发率为7.5%、22.5%,明显低于未化疗组的25.0%、45.0%;而生存率为92.5%、85.0%,高于未化疗组的77.5%、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后行TACE+PMCT+PVC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AFP、CEA水平,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其生存时间,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经皮微波固化治疗术 门静脉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绪广 王亮 +1 位作者 马颖颖 司蓓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0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通过空肠鼻肠管给予百普力肠内...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通过空肠鼻肠管给予百普力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饮食的时间、进半流质饮食的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术前1天及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3.12±1.14)d 、(4.69±1.32)d,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4.33±1.27)d 、(5.69±1.54)d,进流质饮食的时间分别为(5.16±1.35)d 、(6.32±1.65)d,进半流质饮食的时间分别为(8.11±1.67)d 、(9.77±1.82)d,住院时间分别为(13.63±2.43)d 、(13.63±2.43)d,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1天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营养状况较术前1天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不仅可以缩短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时间,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食管癌手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 肠内营养 早期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京飞 袁之路 司蓓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602-1603,共2页
目的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于该时间段内完成2年术后随访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于该时间段内完成2年术后随访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保乳术,n=52)与对照组(改良根治术,n=58),比较两组术后3 d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血清CA153、CEA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62%,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对照组复发率为1.72%,观察组复发率为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而言,保乳术较改良根治术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无复发,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血清肿瘤标志物 复发
原文传递
急性尿潴留患者的尿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王海新 马文义 任吉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及其膀胱逼尿肌功能的改变。方法结合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178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男性患者中,年龄〉50岁者急性尿潴留原因主要为前列腺增生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占60.63%(77/127... 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及其膀胱逼尿肌功能的改变。方法结合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178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男性患者中,年龄〉50岁者急性尿潴留原因主要为前列腺增生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占60.63%(77/127);年龄≤50岁者急性尿潴留原因主要为腰骶段脊椎外伤后逼尿肌收缩功能低下,占72.55%(37/51)。各年龄段女性患者急性尿潴留原因皆为逼尿肌收缩功能低下;年龄〉50岁男性患者与同年龄段女性患者膀胱低顺应性及逼尿肌收缩功能低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膀胱及膀胱出口梗阻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患者产生急性尿潴留的原因主要为膀胱出口梗阻;而女性及中青年男性患者急性尿潴留的原因主要以逼尿肌收缩功能低下为主,其逼尿肌收缩功能依不同的病因出现不同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逼尿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