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铅乳酸菌JT_1传代培养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凤 都启晶 +2 位作者 满兆红 王玉燕 赵宏坤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5期87-91,共5页
从表型特征和益生特性两方面研究嗜铅乳酸菌JT_1在优化后的M1培养基和加入魔芋粉的M2培养基中连续传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嗜铅乳酸菌JT_1在两种培养基中,连续传至1 000代时,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菌落呈不透明白色突起,表面光滑,与原始... 从表型特征和益生特性两方面研究嗜铅乳酸菌JT_1在优化后的M1培养基和加入魔芋粉的M2培养基中连续传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嗜铅乳酸菌JT_1在两种培养基中,连续传至1 000代时,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菌落呈不透明白色突起,表面光滑,与原始菌株的菌落形态一致;连续传代并没有改变培养周期内总生物量和周期末活菌数的变化;菌株JT_1对p H为2.5的人工胃液、p H为8.0的人工肠液以及0.3%的胆盐的耐受能力基本保持稳定;菌株所特有的吸附Pb2+功能在传代过程中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吸附率基本稳定在60%左右。为嗜铅乳酸菌JT_1的可持续性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铅乳酸菌JT1 传代培养 稳定性 吸附率
下载PDF
脂质体包被鸡IL-18可增强新城疫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滨 周明东 +2 位作者 周霞 胡敬东 赵宏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7-1291,共5页
首次将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mChIL-18)用脂质体包被,将不同浓度的mChIL-18脂质体联合新城疫疫苗对鸡群进行免疫,观察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1日龄SPF鸡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疫苗组、新城疫疫苗+0.2mL mChIL-18组、新... 首次将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mChIL-18)用脂质体包被,将不同浓度的mChIL-18脂质体联合新城疫疫苗对鸡群进行免疫,观察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1日龄SPF鸡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疫苗组、新城疫疫苗+0.2mL mChIL-18组、新城疫疫苗+0.1mL mChIL-18组、新城疫疫苗+0.3mL mChIL-18组和新城疫疫苗+空载体对照组。所有免疫组鸡于7日龄免疫,免疫后每周抽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来检测免疫鸡的HI抗体水平及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并于最后一次采血后,对各组试验鸡应用F48E9标准强毒进行攻击(100ELD50.只-1)。结果表明mChIL-18脂质体的最佳剂量为0.2mL.只-1,其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新城疫疫苗的保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hIL-18 脂质体 新城疫疫苗 免疫增强
下载PDF
益生菌混合发酵高产工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玉燕 满兆红 +2 位作者 都启晶 朱凤 赵宏坤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6,共6页
对3株乳酸菌株进行混合发酵,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优化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以得到高活菌数的发酵液。研究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0 g/L,胰蛋白胨10g/L,酵母膏10 g/L,Na_2HPO_4 7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7℃,接种... 对3株乳酸菌株进行混合发酵,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优化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以得到高活菌数的发酵液。研究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0 g/L,胰蛋白胨10g/L,酵母膏10 g/L,Na_2HPO_4 7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7℃,接种量(v/v)0.5%,初始p H8.5,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周期16 h。此时发酵液中菌体量可比优化前增加42%,活菌数达到1.8×10^(13) cfu/m L,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高活菌数的乳酸菌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乳酸菌 混合发酵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乳糖化壳聚糖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睿 满兆红 +1 位作者 都启晶 赵宏坤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9-273,共5页
以甲壳素为原料制备乳糖化壳聚糖,研究不同脱乙酰度的乳糖化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Cr6+、Pb2+吸附能力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乳糖化壳聚糖脱乙酰度随Na OH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Na OH饱和溶液中达到最大;不同脱乙酰度的乳糖化壳聚糖对Cr6+的清... 以甲壳素为原料制备乳糖化壳聚糖,研究不同脱乙酰度的乳糖化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Cr6+、Pb2+吸附能力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乳糖化壳聚糖脱乙酰度随Na OH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Na OH饱和溶液中达到最大;不同脱乙酰度的乳糖化壳聚糖对Cr6+的清除率随乳糖化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加呈先不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清除率为47.26%;而对Pb2+的清除率随乳糖化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乳糖化壳聚糖脱乙酰度为56.4时达到最大,最大清除率可达62.09%。红外扫描显示,乳糖壳聚糖主要是-OH和-NH参与重金属吸附反应,吸附Cr6+时O=C=O参与配位,吸附Pb2+时-NO3参与配位;电镜扫描结果显示,乳糖化壳聚糖具有较好的三维结构,对Cr6+、Pb2+的吸附除配位结合外,也有部分附着在其三维结构中。因此,乳糖化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吸附形式主要为配位键吸附和结构吸附2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化壳聚糖 脱乙酰 重金属离子
原文传递
鸡源肠球菌体内外铅吸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满兆红 都启晶 +4 位作者 姜彦君 高雁斐 范颖华 李凤梅 赵宏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50,共9页
利用已分离鉴定的鸡源肠球菌进行体内外除铅作用试验。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T1清除率最高,为66.95%,可耐受Pb^(2+)质量浓度400 mg/L以上。选用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该菌株的体内除铅作用。通过自由饮水建立铅中毒模型,在造模过程... 利用已分离鉴定的鸡源肠球菌进行体内外除铅作用试验。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T1清除率最高,为66.95%,可耐受Pb^(2+)质量浓度400 mg/L以上。选用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该菌株的体内除铅作用。通过自由饮水建立铅中毒模型,在造模过程中测定全血铅的含量;造模成功后通过投给JT1菌液进行除铅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亚慢性铅中毒小鼠具有明显的除铅作用,血液中铅清除率高达79.4%,为利用该菌进一步开发研究,预防和缓解人体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小鼠 除铅 肠球菌
原文传递
花生胚芽发酵乳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其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钟红丽 都启晶 +1 位作者 王伟霞 赵宏坤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94,共5页
以花生胚芽为原料,研究了料液比、加糖量、接种量及发酵时间对花生胚芽发酵乳的影响,同时对其主要活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表明,料液比为1:6、加糖量为6%、接种量为3%、发酵时间为6 h时,花生胚芽乳的感官性状最佳,呈均一... 以花生胚芽为原料,研究了料液比、加糖量、接种量及发酵时间对花生胚芽发酵乳的影响,同时对其主要活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表明,料液比为1:6、加糖量为6%、接种量为3%、发酵时间为6 h时,花生胚芽乳的感官性状最佳,呈均一稳定的乳白色、有光泽、香气浓郁、酸甜适中、口感爽滑、质地均匀,发酵乳感官评分为81.3,活菌数为1.16×10~9 cfu/m L,酸度为33.5°T,测定花生发酵乳中白藜芦醇含量为0.470μg/m L,较未发花生芽发酵乳的含量升高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胚芽 发酵乳 正交试验 白藜芦醇
原文传递
嗜铅益生菌JT_1菌株可逆性表面吸附铅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雁斐 满兆红 +3 位作者 都启晶 李凤梅 黄国清 赵宏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40,共7页
以嗜铅益生菌JT_1为生物吸附剂,研究pH对该菌吸附铅及其可逆性,其它金属阳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该菌吸附铅前、后的形态进行分析,揭示该菌体外吸附铅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溶液pH对该菌吸附铅的影响较大,当pH较低... 以嗜铅益生菌JT_1为生物吸附剂,研究pH对该菌吸附铅及其可逆性,其它金属阳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该菌吸附铅前、后的形态进行分析,揭示该菌体外吸附铅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溶液pH对该菌吸附铅的影响较大,当pH较低时,JT_1对Pb2+的吸附能力较弱。随着试验溶液pH的升高,JT_1对Pb2+吸附能力显著增加,当pH为6.0时,吸附率最高,达71.72 mg/g;该菌对铅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作用非常强,基本不受其它金属阳离子的干扰;菌体吸附铅具有可逆性,可被解离剂解离。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吸附铅离子后的菌体表面有大量金属沉积物。JT_1对铅离子的吸附主要发生在菌体表面,吸附率与pH值具有相关性。推测静电作用、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可能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铅益生菌 生物吸附剂 铅离子 吸附可逆性
原文传递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姜彦君 都启晶 +2 位作者 范颖华 满兆红 赵宏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4-231,共8页
目的:研制1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三重PCR检测试剂盒,并加以应用。方法:设计3种待检目的菌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抗干扰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 目的:研制1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三重PCR检测试剂盒,并加以应用。方法:设计3种待检目的菌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抗干扰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该试剂盒特异性好,灵敏度高,3种待检目的菌在不同食品介质中的检出限均达到101CFU/mL,抗干扰性强。在6个月保存期内,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均未发生改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试剂盒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原菌,且具有稳定性好、准确性高等特点,可用于禽肉及其制品的日常微生物安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0157 H7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重PCR 试剂盒
原文传递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姜彦君 都启晶 赵宏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169,共8页
目的:在多重PCR体系中引入扩增内标,以期快速检测肠炎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提高检测的准确率。方法: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同时引入竞争性IAC,建立一种多重IAC-PCR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抗干扰评估。结果:所建立的多... 目的:在多重PCR体系中引入扩增内标,以期快速检测肠炎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提高检测的准确率。方法: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同时引入竞争性IAC,建立一种多重IAC-PCR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抗干扰评估。结果:所建立的多重IAC-PCR法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当引入IAC质量浓度为4×10-4ng/μL时,不会影响原多重PCR检测灵敏度,抑制物对IAC的影响大于对两目的 DNA的影响。结论:本IAC-PCR法可有效指示假阴性结果,具有快速、准确检测肠炎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O157∶H7 竞争性扩增内标 多重PCR
原文传递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文娟 周明东 +1 位作者 姜彦君 赵宏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目的:研制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三重PCR试剂盒,并在山东泰安地区禽肉市场采样检测。方法: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hly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序列作为目的... 目的:研制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三重PCR试剂盒,并在山东泰安地区禽肉市场采样检测。方法: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hly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片段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性抗原基因序列,分别设计1对引物,优化各种工作条件,建立一种多重PCR诊断试剂盒。结果:该试剂盒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沙门氏菌检出极限为4.7cfu/mL,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极限17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极限4.5cfu/mL,可在5h之内得到检测结果。在山东泰安地区取样58份,其中25份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阳性,带染率43.1%;6份样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阳性,带染率为10.3%;3份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带染率为5.2%。结论:建立的试剂盒能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原菌,可用于食品及其原料的生物安全监测,也可用于兽医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品检测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氏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O157:H7等致病菌多重PCR法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文娟 赵宏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4-151,共8页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同时快速检测大肠埃希O157:H7、志贺氏菌和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三重PCR试剂盒。方法:以大肠埃希O157:H7的hlyAB基因、痢疾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和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hbl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片段O157:H7、痢疾志贺氏菌...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同时快速检测大肠埃希O157:H7、志贺氏菌和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三重PCR试剂盒。方法:以大肠埃希O157:H7的hlyAB基因、痢疾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和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hbl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片段O157:H7、痢疾志贺氏菌和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特异性抗原基因序列,分别设计1对引物,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1种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结果:本试剂盒可准确检测出生肉和即食肉制品中的上述3种致病菌,O157:H7检出极限为19.8cfu/mL,志贺氏菌检出极限为17cfu/mL,蜡样芽孢杆菌检出极限为17.7cfu/mL。可在5h内完成全部反应过程,得出检测结果。结论:本试剂盒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优越性,能够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原菌,可用于食品及其原料的生物安全检测,也可用于兽医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品检测 大肠埃希O157:H7 志贺氏菌 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
原文传递
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铅吸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颖华 张炜 +3 位作者 都启晶 梁睿 赵婷 赵宏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9,共7页
目的:合成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探讨其在体内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方法:以铅离子为模板分子,乳糖化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加入交联剂环氧氯丙烷,用离子印迹技术合成铅离子印迹的乳糖化壳聚糖。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采用... 目的:合成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探讨其在体内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方法:以铅离子为模板分子,乳糖化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加入交联剂环氧氯丙烷,用离子印迹技术合成铅离子印迹的乳糖化壳聚糖。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对影响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吸附铅离子的p H值、吸附时间、离子选择性进行研究。以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灌喂铅中毒实验模型小鼠,并设空白对照组和铅中毒模型组,用ICP测定其铅、钙、铁、锌含量。结果:合成的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对铅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3.98 mg/g;其吸附最适pH 5,最佳时间4 h,对铅离子具有选择吸附性。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血铅、肝铅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液和肝脏中钙、铁和锌的含量基本不变。结论:合成的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对体外和实验动物体内的铅离子都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离子印迹乳糖化壳聚糖 选择性吸附 体内 体外
原文传递
鸡源嗜铅菌JT_1菌株体外吸附铅的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雁斐 满兆红 +1 位作者 都启晶 赵宏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9,共8页
以嗜铅鸡源肠球菌JT_1为生物吸附剂,研究该菌株在体外对铅的吸附机理。首先研究该菌的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特征;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进行观察,分析JT_1吸附反应发生部位;最后,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吸附铅有关的... 以嗜铅鸡源肠球菌JT_1为生物吸附剂,研究该菌株在体外对铅的吸附机理。首先研究该菌的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特征;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进行观察,分析JT_1吸附反应发生部位;最后,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吸附铅有关的功能基团的特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JT_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整个吸附过程遵循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菌体表面有沉积物堆积;EDS能谱分析表菌体表面吸附的是铅沉积物;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研究显示,菌体表面的氨基、羧基、羟基和磷酸基等官能团参与对铅的吸附。由此,JT_1对铅的吸附主要是表面吸附,菌体表面的一些官能团参与了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嗜铅菌 生物吸附剂 铅离子 吸附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