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预测指标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求 王鹏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8期1058-1060,共3页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早期预测指标 急性放射性肺炎 放射敏感性 放射治疗 胸部肿瘤 射线照射 放疗后
下载PDF
C6胶质瘤荷瘤大鼠刀照射后胶质瘤细胞死亡方式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鹏 于金明 +1 位作者 潘绵顺 方兴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采用放射线照射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分析放射线诱导胶质瘤细胞死亡方式的发生规律。方法选用24只生后5-6周雌性SD大鼠,购自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大鼠C6胶质瘤细胞购自中科院细胞库。所有大鼠均采用立体定向法制作脑胶质瘤模型... 目的采用放射线照射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分析放射线诱导胶质瘤细胞死亡方式的发生规律。方法选用24只生后5-6周雌性SD大鼠,购自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大鼠C6胶质瘤细胞购自中科院细胞库。所有大鼠均采用立体定向法制作脑胶质瘤模型,即入脑皮质下5 mm注入4μl体外培养和传代后的C6细胞悬液。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9 Gy照射组1、2 Gy照射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前2组分别于造模后21 d行照射剂量分别为9Gy、12Gy伽玛刀治疗,模型组未给予照射。治疗后1周取大鼠肿瘤与脑组织交界处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坏死率及凋亡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纳入大鼠24只,模型组和实验组2分别有1只大鼠在麻醉意外中死亡,其余2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肿瘤细胞坏死率及凋亡率:两剂量照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 Gy照射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高于12 Gy照射组,坏死率低于12 Gy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组织学变化:各组肿瘤与脑组织均可见肿瘤生长,伽玛刀两剂量组治疗后出现了肿瘤中心坏死,坏死区细胞稀疏,向外细胞渐增多,其间含有很多的破碎细胞,再向外则为密集的瘤细胞,并有细胞内、外的水肿和出血,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核固缩细胞,12 Gy照射组较9 Gy照射组坏死增加。结论伽玛刀可诱导脑胶质瘤模型大鼠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在治疗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肿瘤坏死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脑胶质瘤 凋亡 坏死
下载PDF
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2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求 王兴文 +1 位作者 王鹏 龙志雄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9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优势。方法32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CT模拟机定位,输入TPS(Pinnacle37.4/7.6),勾画GTV1,先行三维适形放疗36Gy/18F~40Gy/20F,第2次CT定位,勾画GTV2,继续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至66Gy/...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优势。方法32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CT模拟机定位,输入TPS(Pinnacle37.4/7.6),勾画GTV1,先行三维适形放疗36Gy/18F~40Gy/20F,第2次CT定位,勾画GTV2,继续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至66Gy/33F~70Gy/35F。全程均按CTV1设置靶区,为Plan1,为初始计划,为虚拟计划;而前半程按CTV1,后半程按CTV2制定治疗计划为Plan3,为实际执行计划。结果NSCLC放射治疗中肿瘤退缩比例为12.3%~57.8%,平均比例37.1%,大于40%的有13例(40.6%),t=2.96,P<0.05。CR6例(18.8%),PR23例(71.9%),NC3例(9.4%)。1年生存率84.4%(27/32),死亡5例(15.6%)。远处转移9例(28.1%)。早期放射性肺损伤1级19例(59.4%),2级9例(28.1%),3级3例(9.4%)。放射性食管炎:1级22例(68.8%),2级10例(31.2%)。后期放射肺纤维化:0级3例(9.4%),1级24例(75%),2级5例(15.6%)。结论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NSCLC过程中,GTV存在明显退缩,再次重新勾画GTV并加量,但对PTV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根据退缩后肿瘤重新勾画靶区使心脏接受剂量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肺V20和MLD剂量降低接近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大鼠正常脑组织伽玛刀照射后MRI表现及GFAP表达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鹏 于金明 +5 位作者 朱玉存 程勋全 杨渭川 葛锐 王自勇 乔飞飞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伽玛刀(Gamma knife)照射大鼠尾状核后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与放射损伤的关系以及放射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4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30只大鼠接受MASEP-S... 目的研究伽玛刀(Gamma knife)照射大鼠尾状核后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与放射损伤的关系以及放射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4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30只大鼠接受MASEP-SRRS型伽玛刀8mm准直器以50Gy(50%等剂量线)照射大鼠右侧尾状核。照射后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不同组别的大鼠分别在照射后第1,4,12周深度麻醉下断头取出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FAP的表达,并使用梯度柱法测量脑组织的比重。大鼠处死前接受1.5TMRI轴位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MRI提示照射后第12周可发现受照大鼠尾状核T2相可见受照区信号增高,增强T1相可见受照区强化明显。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内均匀散在分布少数GFAP阳性细胞,轮廓清楚,星形突起纤细。照射后4周靶区内GFAP阳性细胞数目开始增多,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至12周时GFAP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多,胞体变大,细胞突起粗大不规则,胞浆染色呈深棕色。照射后第4周和第12周检测到照射侧脑组织比重与对侧相比显著减轻。结论GFAP可作为衡量脑放射性损伤的指标。照射后早期即出现脑水肿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在不同时间点的病理变化可以通过MRI信号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放射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