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网络重建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50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1
作者 赵君妍 孟贤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12期58-59,共2页
从2002年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观察50例。男34例,女16例,脑梗塞39例,脑出血11例。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3岁。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5),治疗组(n=25),2组... 从2002年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观察50例。男34例,女16例,脑梗塞39例,脑出血11例。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3岁。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5),治疗组(n=25),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早期康复 脑卒中 护理措施 脑出血
下载PDF
椒枳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52例
2
作者 李学玉 姜春爱 陈晓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0期841-841,共1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姜、枣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功效,主治湿滞脾胃证,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为辨证要点。笔者在诊...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姜、枣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功效,主治湿滞脾胃证,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为辨证要点。笔者在诊治脾胃病时,凡为湿邪壅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平胃散 加减治疗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燥湿运脾 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 恶心呕吐
下载PDF
氟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晓祥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氟伐他汀钠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氟伐他汀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血清Lp(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3%,高于对照组的79.01%,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2个月后,两组Lp(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推测与其降低患者血清Lp(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血清脂蛋白(a)
下载PDF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1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曹宗标 李义召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产妇脑卒中常见原因探讨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0例,上矢状窦+横窦血栓8例,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 目的: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产妇脑卒中常见原因探讨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0例,上矢状窦+横窦血栓8例,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血栓,乙状窦血栓,海绵窦血栓各1例,21例中痊愈16例,好转2例,死亡3例。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发热,排尿障碍常见,同时伴脑部局灶体征,结论:上矢状窦和其它静脉窦同时发生血栓的机率不少见,CT扫描阳性率不高,DSA,MRI较为敏感。治疗以抗感染,脱水,抗凝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3-Ⅰ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玉霞 田茂伟 徐秀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6期52-55,共4页
目的 采用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系统评估,探讨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对TIA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首发TIA患者于发病后48 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 目的 采用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系统评估,探讨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对TIA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首发TIA患者于发病后48 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按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单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双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观察7d内各组脑卒中的发生率,比较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与单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结果 TIA后7d内,低危单抗组、低危双抗组无一例发生脑卒中;中危单抗组发生9例(42.9%,9/21),中危双抗组发生2例(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单抗组发生9例(9/18),高危双抗组发生3例(15.0%,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组有3例发生恶心、反酸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双抗组发生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出血倾向,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ABCD3-Ⅰ评分中、高危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能较单药预防脑卒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阿司匹林 ABCD3-1评分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汤合并氨氯地平治疗血瘀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祥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并氨氯地平治疗血瘀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瘀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扣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连续应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并氨氯地平治疗血瘀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瘀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扣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连续应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降压疗效、血压、证候积分、血三脂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压疗效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三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并氨氯地平治疗血瘀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瘀型高血压 氨氯地平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误诊为脑梗死1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茂伟 黄玉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2068-2068,共1页
本文对重症肌无力误诊为脑梗死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男,64岁。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0 d入院。患者于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头痛、头晕,无复视,无言语不清及肢体活动异常。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诊断 脑梗塞/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