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伐他汀消退老年人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吴茂礼 李建军 +1 位作者 杨士芝 魏淑红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片对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短期影响。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252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作为观察对象,按奇偶数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无任何调脂药,治疗组加服用普伐他汀治疗,每日给予10mg睡前口...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片对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短期影响。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252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作为观察对象,按奇偶数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无任何调脂药,治疗组加服用普伐他汀治疗,每日给予10mg睡前口服,并嘱患者在服药的第八周和第十六周复查颈动脉超声。结果服用普伐他汀8周后及16周后较用药前动脉斑块明显缩小,16周后比8周后明显缩小,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混合回声、低回声组服药后8周、16周动脉斑块有明显缩小,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普伐他汀有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
下载PDF
疏血通治疗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士芝 杨善美 魏述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疏血通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吕传君 邹延新 张月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493-494,共2页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最多的单病种原因,许多国家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数量超过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在流行病学、易患因素、冠脉造影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特点。我们通过对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最多的单病种原因,许多国家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数量超过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在流行病学、易患因素、冠脉造影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特点。我们通过对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分析,以期提高对女性冠心病的认识,给女性冠心病患者以更积极和科学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女性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丁咯地尔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2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建军 吴茂礼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7期508-509,共2页
2002—04/2005—12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丁咯地尔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低分子肝素 联用治疗 丁咯地尔 临床观察 疗效显著 总结报告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赵先伟 杨士芝 +2 位作者 栾卫红 杜怡峰 宋振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脑卒中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治疗组(n=66),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脑卒中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治疗组(n=66),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以功能锻炼,ADL训练以及针刺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NFD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为(6.05±3.78),(6.43±3.42),(73.63±20.33),与对照组(9.45±5.05),(8.61±3.79),(48.23±1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SD的发生率为12.1%,对照组为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脑卒中可减少PSD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神经功能缺损 卒中后抑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