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老年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春兰 崔丽花 +2 位作者 王金峰 蔡桂娟 彭化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老年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8)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n=38)...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老年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8)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n=38)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结果首次治疗当日、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时段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FMA-U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FMA-UE评分为(17.9±4.7)分,高于对照组的(15.7±4.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当日、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肩关节外旋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老年卒中后肩痛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增加其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改善患侧上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痛 针刺 肌筋膜触发点 深层肌肉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