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8例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军 万小卫 张蓓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78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3例并发心力衰...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78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3例并发心力衰竭,2例为一侧胸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4%;术后1个月内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为2.6%;对存活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死亡18例,1年生存率为74.4%。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应抓住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注意纵膈淋巴结扩大性切除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 效果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森 刘亮 +1 位作者 邓文胜 曾庆东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第9期853-854,共2页
甲状腺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里上升趋势明显。据国内普查报道:甲状腺癌总体发生率为11.4例/10万。其中男性为6.0例/10万.女性为14.6例/10万,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ncer,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 甲状腺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里上升趋势明显。据国内普查报道:甲状腺癌总体发生率为11.4例/10万。其中男性为6.0例/10万.女性为14.6例/10万,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ncer,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80%)。发生于所有年龄段,多见于青年女性和儿童。多数肿瘤生长缓慢,以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切除范围 颈部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早期肺癌手术治疗后的局部复发情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卢军 万小卫 张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161-216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在该院定期复查确诊的262例临床I期肺癌术后复发的病例,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2例患者局部复发25例,复发率为9.5%(25/262);复发时间3-46个月,平均(22.8...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在该院定期复查确诊的262例临床I期肺癌术后复发的病例,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2例患者局部复发25例,复发率为9.5%(25/262);复发时间3-46个月,平均(22.8±10.3)个月;不同性剐和年龄肺癌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分化程度、病变部位、术前CEA浓度和肿瘤最大径的术后局部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术前CEA浓度和分化程度进入最佳回归方程。结论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分化程度、病变部位、术前CEA浓度和肿瘤最大径是早期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前CEA浓度和分化程度是高危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手术 局部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术式可行性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27
4
作者 彭吉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将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与住... 将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40.5±25.7)min、(138.9±23.8)m L、(4.7±2.2)h、(9.6±2.1)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88.6±33.6)min、(255.7±45.7)m L、(8.6±4.3)h、(14.5±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2年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能够达到与传统开腹治疗等同的效果,而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安全性
下载PDF
100例胸腔积液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军 万小卫 张蓓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2期18-18,共1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胸穿抽液,观察2组患者胸液消失时间、不良反应、遗留...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胸穿抽液,观察2组患者胸液消失时间、不良反应、遗留胸膜增厚粘连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患者48例(96.0%),显著优于对照组28例(56.0%),治疗组胸液消失时间及胸膜厚度治疗后显著短于(薄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术治疗胸腔积液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的特点,并且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快、不良反应少、胸膜增厚粘连后遗症少,明显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临床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恶性黑色素瘤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光兴 卢军 丛树东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6期1265-1266,共2页
回顾分析了16年间收治的38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年生存率54.1%(20/37),3年生存率28.1%(9/32),5年生存率24%(6/25),7年以上生存率16.7%(3/1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恶性黑色素瘤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切除,并配合化疗、放疗... 回顾分析了16年间收治的38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年生存率54.1%(20/37),3年生存率28.1%(9/32),5年生存率24%(6/25),7年以上生存率16.7%(3/1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恶性黑色素瘤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切除,并配合化疗、放疗和免疫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外科手术 黑色素瘤/药物疗法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中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丛树东 吴光兴 卢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1760-1760,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瘸/治疗 前列腺切除术 睾丸切除术 综合疗法 预后
下载PDF
诱导透析期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
8
作者 李霞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548-549,共2页
用非透析疗法无法维持肾脏衰竭患者的生命时,就要采用血液透析疗法挽救其生命,这一由非手术疗法过渡到规律性长期透析疗法的过程称为诱导透析期。安全平稳地渡过诱导透析期是患者顺利进入规律性长期透析,改善全身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 用非透析疗法无法维持肾脏衰竭患者的生命时,就要采用血液透析疗法挽救其生命,这一由非手术疗法过渡到规律性长期透析疗法的过程称为诱导透析期。安全平稳地渡过诱导透析期是患者顺利进入规律性长期透析,改善全身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诱导透析期 护理
下载PDF
完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积极作用分析
9
作者 王瑞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6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完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完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 目的探讨完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完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在出院后半年,进行随访后总结得出,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为(85.41±10.15)分,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为(61.73±7.63)分,两组在术后生存质量评价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2.231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善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乳腺癌 临床作用
下载PDF
术前七步早操训练联合回馈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ES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梦君 韩晶晶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七步早操训练联合回馈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外一科就诊的117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E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术前七步早操训练联合回馈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外一科就诊的117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E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9).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前七步早操训练联合回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理状态、生理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前2 h、术后2 h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2 h、术后2 h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将术前七步早操训练联合回馈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ESD患者中的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降低其生理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步早操训练 回馈式健康教育模式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生理应激
下载PDF
PICC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媛媛 高伟 +5 位作者 武艳 宋欢欢 杨濮瑞 马杰 赵玲玲 俞巍蔚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共5页
目的:构建 PICC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与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法拟定 PICC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5/25)和96%(... 目的:构建 PICC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与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法拟定 PICC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5/25)和96%(24/25),提出建议的专家比例分别为64%(16/25)与52%(13/25);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8,判断系数为0.90,熟悉程度系数为0.86;最终确定 PICC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9项;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13、0.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CC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临床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并评价实施效果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健康教育 德尔菲技术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苗勒管残留综合征一例报告
12
作者 杨中杰 万小卫 +4 位作者 张森 刘磊 杨玉美 杨朝光 刘新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苗勒管残留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