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WHO(2014)女性生殖器官(阴道)肿瘤分类 被引量:6
1
作者 方三高 王巍伟 +2 位作者 薛德彬 石群立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61-966,共6页
201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在WHO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简称新版)中将阴道肿瘤列为第六章,整体上延续了第五章子宫颈肿瘤的分类特点,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201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在WHO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简称新版)中将阴道肿瘤列为第六章,整体上延续了第五章子宫颈肿瘤的分类特点,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二分法,代替2003年WHO第3版《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简称旧版)所称的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VAIN)的三分系统,使分类更加简化,诊断可重复性更好,有利于临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肿瘤 WHO 分类
下载PDF
国际子宫颈腺癌标准和分类(IECC)及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方三高 魏建国 +2 位作者 王巍伟 薛德彬 李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509,共5页
近年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因其前驱病变的有效防治发病率下降,子宫颈腺癌(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ECA)比例逐年上升。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未能完全及时地反映其发病机制,因此2018年国际子宫... 近年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因其前驱病变的有效防治发病率下降,子宫颈腺癌(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ECA)比例逐年上升。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未能完全及时地反映其发病机制,因此2018年国际子宫颈腺癌标准与分类(International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 Criteria and Classification,IECC),利用免疫组化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技术,根据显微镜下(200倍)相关形态特征如腺腔顶端核分裂与凋亡小体的有无,将ECA分为HPV相关性(HPV-associated,HPVA)和非HPV相关性(non HPV-associated,NHPVA)两大类,由于其在WHO分类的连续性,再按胞质特点对HPVA进行细分,而NHPVA则根据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经确定标准进行。IECC分类方法简单实用,临床一致性及诊断可重复性更好,有望在未来替代缺乏强大生物学基础的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腺癌 标准与分类 病理学 进展
下载PDF
MVP免疫组化是鉴别平滑肌肉瘤与平滑肌瘤及伴奇异性核的平滑肌瘤有用的辅助手段 被引量:1
3
作者 Lintel NJ 王巍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0-50,共1页
子宫平滑肌肿瘤变异型包括富于细胞性、上皮样、合体细胞性、脂肪瘤样、核分裂活跃的平滑肌瘤、转移性平滑肌瘤及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它们具有高度细胞密集性、非典型、高增殖率或坏死等恶性形态特征,因其广泛的组织学重叠和形态学变... 子宫平滑肌肿瘤变异型包括富于细胞性、上皮样、合体细胞性、脂肪瘤样、核分裂活跃的平滑肌瘤、转移性平滑肌瘤及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它们具有高度细胞密集性、非典型、高增殖率或坏死等恶性形态特征,因其广泛的组织学重叠和形态学变异而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而平滑肌肉瘤(LMS),除了经典的梭形细胞型外,还有2个主要的亚型:上皮样和黏液样,不属于这些类别的被归类为具有未确定的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ST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 平滑肌肉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子宫平滑肌肿瘤 奇异性 MVP 助手
下载PDF
外阴粒细胞肉瘤一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方三高 王巍伟 赵燕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2期824-828,共5页
目的 探讨外阴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泰州市人民医院1例外阴G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综合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75岁,因发现无痛性外阴肿物而入院,B型超声显示左侧大阴唇... 目的 探讨外阴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泰州市人民医院1例外阴G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综合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75岁,因发现无痛性外阴肿物而入院,B型超声显示左侧大阴唇等回声区,内部回声不均匀.大体切面实性,鱼肉状,边界不清.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片层状恶性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多见;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CD43、溶菌酶和CD117.结论 外阴GS非常罕见,仅凭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瘤、尤文肉瘤、小细胞癌等,掌握其病理形态并正确诊断对患者的合理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肉瘤 髓样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对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宁 王巍伟 +3 位作者 王勇 孙云朝 孙磊 郭娜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评估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IMRT的颈、胸上段食管癌的17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首先对全组患者的预后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依据患者照射方... 目的:评估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IMRT的颈、胸上段食管癌的17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首先对全组患者的预后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依据患者照射方式,将全组患者分为常规IMRT(C-IMRT)和SIB-IMRT两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对接受C-IMRT和SIB-IMRT的两组患者进行配比,并分析PSM后患者的疗效、预后影响因素、治疗失败模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30和20个月。食管病变周边组织器官是否受侵、cN分期、化疗和GTV-最大横径为影响全组患者OS和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01、P=0.013、0.005、0.002;P<0.001、P=0.017、0.034、0.002),影响PFS的独立性因素还有近期疗效(P=0.036)。PSM后C-IMRT和SIB-IMRT两组患者各有54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周边组织器官是否受侵、cN分期、cTNM分期、处方剂量、GTV-最大横径和照射方式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因素(P<0.001、P=0.008、0.014、0.021、0.010、0.008),食管病变周边组织器官是否受侵、cN分期和大体肿瘤靶区GTV-最大横径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因素(P<0.001、P=0.044、0.013)。C-IMRT和SIB-IMRT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失败率(70.4%vs.50.0%)和局部区域复发率(61.1%vs.31.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9.53,P=0.031、0.002)。C-IMRT组的≥1级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SIB-IMRT组(χ^(2)=6.16,P=0.046);而≥2级白细胞抑制低于后者(χ^(2)=12.77,P=0.005)。结论:与C-IMRT相比,SIB-IMRT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了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OS,能否改善患者的PFS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食管癌 胸上段食管癌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 预后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