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干梗塞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秀芹 孙召连 李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现将我院收治的30例脑干梗塞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31~78岁,平均56.5岁,病程6小时~5天。28例(93.3%)至少有一种中风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24例(80%),心脏疾病16例(53.3%),糖尿病6例(20%),TIA... 现将我院收治的30例脑干梗塞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31~78岁,平均56.5岁,病程6小时~5天。28例(93.3%)至少有一种中风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24例(80%),心脏疾病16例(53.3%),糖尿病6例(20%),TIA或中风史4例(13.3%),吸烟15例(50%),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脑梗塞并发精神障碍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秀芹 侯明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48-148,共1页
笔者将5年来资料完整的脑梗塞并发精神障碍66例的临床以及中医中药经辨证施治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45~54岁23例,占34.8%;55~64岁27例,40.9%;65~74岁11例,占16.6%;75岁以上5例,占7.5%。66... 笔者将5年来资料完整的脑梗塞并发精神障碍66例的临床以及中医中药经辨证施治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45~54岁23例,占34.8%;55~64岁27例,40.9%;65~74岁11例,占16.6%;75岁以上5例,占7.5%。66例全经脑CT扫描确诊为脑梗塞。脑干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并发症 精神障碍 治疗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秀芹 《青海医药杂志》 2006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以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4天为一疗程,并与丹香冠心注射液相比较。结果:灯盏细辛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以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4天为一疗程,并与丹香冠心注射液相比较。结果:灯盏细辛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丹香冠心注射液 脑梗塞 血液粘稠度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4
作者 李厚英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 通过观察15例珠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 将该疗法后患者颅高压症明显减轻并逐渐消失,1例1周后再出血自动出院,其余14例痊愈出院。结... 目的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 通过观察15例珠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 将该疗法后患者颅高压症明显减轻并逐渐消失,1例1周后再出血自动出院,其余14例痊愈出院。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过程中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院 观察及护理 脑脊液置换治疗 脑脊液置换术 患者 术后护理 结论 目的 疗法
下载PDF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鼻饲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克英 《右江医学》 2003年第3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 鼻饲 护理 适应症 误吸 肺内感染 胃管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VBI临床及TCD观察
6
作者 杨运栩 刘兆元 +4 位作者 鲁庆爱 孙召连 钱黛雯 李淑敏 丁孝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9期536-538,共3页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多发常见病。我们应用尼莫地平治疗VBI,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对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影响,结果表明尼莫地平能显著改善病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关键词 尼莫地平 治疗 TCD VBI
下载PDF
中青年大面积脑梗塞20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霞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8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塞 中青年 老年人 脑血管病 常见病 多发 致残率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改良的探讨
8
作者 杨运栩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索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最佳操作步骤和方法,探求治疗脑出血的更好疗效。方法微创1组在血肿抽吸至正常脑压时,即在正常脑压下进行生理盐水与血肿液置换,然后靠液化血肿、保持引流管道通畅、脑组织自动复位并排出积血;微创2组为... 目的探索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最佳操作步骤和方法,探求治疗脑出血的更好疗效。方法微创1组在血肿抽吸至正常脑压时,即在正常脑压下进行生理盐水与血肿液置换,然后靠液化血肿、保持引流管道通畅、脑组织自动复位并排出积血;微创2组为提高首次清除率,则尽量抽吸血肿内液;并与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结果微创1组有更好的清除效果和临床疗效,这在超早期更为突出。疗效优于微创2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结论微创粉碎清除术抽取积血至颅内压正常时,就应采取等量置换、粉碎液化血肿、保持引流管道通畅,靠脑组织的自动复位排除血肿,应避免过度抽吸血肿,造成继续出血或再出血。这在超早期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清除术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