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预警护理干预防范压疮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学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7期171-17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护理中对于压疮实施预警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接受治疗的患者7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分级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警护理干预,比较两...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护理中对于压疮实施预警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接受治疗的患者7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分级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等级、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护理前后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压疮总发生率15.38%(6/39),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5.13%(2/39);实施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较护理前组内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护理后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采用预警护理干预对压疮防范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预警护理干预 防范压疮 效果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不良事件和有效防范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向民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和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资料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施以有效的预防。还有患者预防前...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和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资料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施以有效的预防。还有患者预防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所有不良事件中,主要的不良事件构造类型,包括了42%的管道滑脱,26%压疮事件,以及17%的烫伤事件,8%的给药错误同时还有7%的跌倒事件。医护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低于2年的有59%,其次工作经验为3~5年的医护工作人员为27%,6-10年的有9%,11~20年的医护工作人员有5%。当发生某种不良情况时,发生的时间段主要在晚上8:00~凌晨3:00,占据了总数的55%,其次发生时间点为白天的8:00-10:00之间,占据了总数的24%,最后就是下午3:00-4:00期间和其他时间阶段占据了总数的21%。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患者施以临床护理管理,从而很大程度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当前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患者 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预防措施 护理成效
下载PDF
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3
作者 于福建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与评价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该院于2016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从中选择18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小切口开颅显微技... 目的观察与评价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该院于2016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从中选择18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治疗,观察18例患者手术治疗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复发情况、术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治疗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15例患者术中肿瘤全部切除,其余病例全切囊壁。术后随访半年发现,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Ⅰ级11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Ⅴ级1例,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8.89%。随访发现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为5.56%。结论对桥小脑角区肿瘤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治疗可以消除患者三叉神经痛症状,且术后面部神经功能保留率较高、复发率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桥小脑角区肿瘤 小切口开颅技术 显微镜 面神经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体会
4
作者 李旭 《工企医刊》 2002年第6期29-30,共2页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8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38岁~72岁,平均年龄48.6岁.(1)发病前高血压病史长短不等,均无严重心肺肾疾患;(2)均有明显意...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8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38岁~72岁,平均年龄48.6岁.(1)发病前高血压病史长短不等,均无严重心肺肾疾患;(2)均有明显意识障碍,尚未出现脑疝65例,出现脑疝21例,其中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者6例;(3)皮层下出血27例,壳核出血51例,小脑出血8例;(4)术前行颅脑CT检查;大脑半球出血量均大于30ml,小脑出血量均大于10ml;(5)出血至手术时间3小时内者6例,3小时至7小时者32例,7小时至24小时者28例,24小时至48小时者12例,48小时以上者8例.(6)发病后血压在21.3~26.6/12.6~16KPa者75例,高于26.6/160KPa者13例;(7)术前查眼底均无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 手术方法 外科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双侧开颅不同手术时机与方式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雷 孙传正 何永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分析68例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资料。68例按照手术时机分为两组,A组为一期双侧开颅手术,B组为分期双侧开颅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结果一期双...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分析68例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资料。68例按照手术时机分为两组,A组为一期双侧开颅手术,B组为分期双侧开颅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结果一期双侧开颅手术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分期双侧开颅组(P<0.01),重残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后者(P<0.01)。结论患者就诊时间、受伤机制、临床症状、CT特点对术式的合理选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适宜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时间安排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倡双侧多发血肿一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 手术治疗 双侧开颅术 预后
下载PDF
快速细孔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潘锋 李娜 +1 位作者 张雷 卢旺盛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细孔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头颅CT定位,采用快速细孔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选用适宜的单管、双管及多管穿刺抽吸部分血肿后,血肿腔注射尿激酶后再引流。结果:713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快速细孔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头颅CT定位,采用快速细孔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选用适宜的单管、双管及多管穿刺抽吸部分血肿后,血肿腔注射尿激酶后再引流。结果:713例患者中,快速细孔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后血肿明显减少632例(88.6%),血肿减少不明显及再出血81例(11.4%),术后颅内感染发生8例(1.1%)。近期优良率67.9%,随访3~18个月后远期优良率78.1%。结论:快速细孔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具有微创、快捷、方便、安全、有效、实用、经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尤其适宜血肿部位深和小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细孔钻颅 高血压脑出血 抽吸引流 CT定位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福建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2期86-88,共3页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纳入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6月-2018年12月。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纳入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6月-2018年12月。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14例。采用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对单侧组予以治疗,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双侧组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予以比较。结果双侧组的总优良率71.4%明显高于单侧组优良率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3,P<0.05);双侧组治疗后的颅内压(16.1±4.2)mmHg明显低于单侧组(25.8±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9,P<0.05);双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单侧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0,P<0.05)。结论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48例急性脑疝病人的观察及急救体会
8
作者 李娜 潘锋 赵海霞 《解剖与临床》 1999年第2期110-110,共1页
由于颅内局限性或弥散性病变,引起脑体积增大和颅内压增高,使部分脑组织发生移位,并通过一些解剖裂隙,被挤入到压力较低的部位中去,引起相应的症状称为脑疝。脑疝是神经系统中,如颅内肿瘤、颅脑损伤疾病发展过程中一种紧急而严重的临床... 由于颅内局限性或弥散性病变,引起脑体积增大和颅内压增高,使部分脑组织发生移位,并通过一些解剖裂隙,被挤入到压力较低的部位中去,引起相应的症状称为脑疝。脑疝是神经系统中,如颅内肿瘤、颅脑损伤疾病发展过程中一种紧急而严重的临床症状,疝出的脑组织压迫脑的重要结构或生命中枢,若发现不及时或抢救不当,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对脑疝先兆的病人应严密观察并做好急救准备,有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疝 临床资料 急教措施 手术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9
作者 潘锋 李娜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17-518,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约占脑卒中的10%,但死亡率却是脑卒中的50%。基底节区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最常见、致残率最高的一型,占脑出血的70%。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关于治疗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约占脑卒中的10%,但死亡率却是脑卒中的50%。基底节区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最常见、致残率最高的一型,占脑出血的70%。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关于治疗方法的争议亦颇多。自1999年11月-2004年11月,本组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性收治了1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常见 小骨窗开颅 脑卒中 HICH 基底节区出血 急症 神经科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脑梗死16例分析
10
作者 孙传正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16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分析其脑梗死部位、临床表现以及核磁共振与CT检查的特点,同时给予患者保守治疗,包括扩容、脱水降低颅内压、... 目的:探讨并分析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16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分析其脑梗死部位、临床表现以及核磁共振与CT检查的特点,同时给予患者保守治疗,包括扩容、脱水降低颅内压、脑保护剂、抗凝、高压氧以及拮抗脑血管痉挛等.结果:恢复较好的患者5例,轻度残疾患者4例,重度残疾患者3例,植物生存患者2例,死亡患者2例,其死亡率为12.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出现脑梗死其预后相对较差,若给予MRI以及头颅CT早期确诊,同时应用保守治疗以及开颅减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梗死 临床特征 疗效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传正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39-39,41,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在蛛网膜下腔动脉瘤破裂出血72h内予以手术治疗,术后给予降压、脑脊液引流及3-H等治疗...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在蛛网膜下腔动脉瘤破裂出血72h内予以手术治疗,术后给予降压、脑脊液引流及3-H等治疗,发生脑血管痉挛6例,其中3例恢复较好,2例偏瘫,1例死亡.结论:蛛网膜下腔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尽早手术,术后降压、脑脊液引流、3-H疗法可有效治疗脑血管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潘锋 李娜 +1 位作者 周晓平 赵文元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性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采用CT简易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3例.结果143例近期优良率69%;73例随访3~18个月,远期疗效优良.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操作...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性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采用CT简易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3例.结果143例近期优良率69%;73例随访3~18个月,远期疗效优良.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推广,尤其适合条件一般的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治疗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CT简易定位 脑出血病人 标准选择 外科治疗 远期疗效 治疗方法 基层医院
原文传递
两岁以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锋 李娜 卢旺盛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两岁以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两岁以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24例,其中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0例。外伤后均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改良GCS评分为3~8分,... 目的:探讨两岁以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两岁以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24例,其中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0例。外伤后均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改良GCS评分为3~8分,其中5分以下6例,5~8分18例;呕吐13例,瞳孔变化9例,抽搐或癫痫发作9例。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8例。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儿出院时疗效良好率66.7%(16/24),死亡率16.7%(4/24);出院后12个月疗效良好率达70.8%(17/24),死亡率达20.8%(5/24)。入院时GCS改良评分与出院后GOS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两岁以下婴幼儿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变化、呕吐、癫痫发作等全身症状严重,对失血敏感,治疗有其特殊性,积极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治疗 婴幼儿
原文传递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附56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李旭 王兴铧 +2 位作者 石敬增 潘锋 殷振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4期43-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死亡13例(23.2%),其中4例死于脑疝;植物生存7例(12.5%),重残13例(23...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死亡13例(23.2%),其中4例死于脑疝;植物生存7例(12.5%),重残13例(23.2%),中残7例(12.5%),轻残10例(17.9%),良好6例(10.7%)。结论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T;大部分采取保守治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昏迷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损伤 意识障碍
原文传递
综合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附96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鹏 李旭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方案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行综合性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伤后3个月各年龄段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断疗效,36例死亡及植物生存...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方案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行综合性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伤后3个月各年龄段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断疗效,36例死亡及植物生存者伤后至入院平均时间3.6小时,而恢复良好者伤后至入院平均2.4小时(P<0.05)。其中恢复良好32例(33.3%)、重残28例(29.2%)、植物生存22例(22.9%)、死亡14例(14.6%)。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取得一定的疗效,DAI的死亡率仍占较大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综合性治疗
原文传递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16
作者 王兴铧 石敬增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症状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在11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4例,急症手术治疗82例,入院7d 以后仍昏迷或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排除颅内活动性出血及颅底骨折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7例,中...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症状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在11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4例,急症手术治疗82例,入院7d 以后仍昏迷或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排除颅内活动性出血及颅底骨折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7例,中残24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8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症状较重,病情变化快。小儿神经系统处于发育成熟阶段,代偿和恢复能力较强,积极抢救可获得满意疗效。高压氧有时似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迅速及时抢救 高压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