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白马河沿岸耕地表层及剖面重金属和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樊玉娜 孙小银 +4 位作者 高程程 王思婵 廉心怡 解昕昕 刘一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2-58,共7页
本试验以山东省白马河沿岸耕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各耕地表层及剖面中重金属(Cr、Cu、Mn、Ni、Pb、Zn)含量与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E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区耕地土壤Cr... 本试验以山东省白马河沿岸耕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各耕地表层及剖面中重金属(Cr、Cu、Mn、Ni、Pb、Zn)含量与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E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区耕地土壤Cr、Cu、Ni、Pb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制值,有个别剖面Zn元素含量略高,Mn元素低于《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值;耕地剖面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范围在12.97~20.59之间,整体基本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耕作层有机碳含量较小,碳氮比介于0.90~12.64范围内且多数在10以下,表明土壤矿化作用强。在治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同时,应注意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均衡,提高耕地土壤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表层 耕地剖面 重金属 碳氮比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军校科研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2
作者 田文飚 《实验室科学》 2018年第3期175-177,共3页
针对军校科研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仔细查找原因,剖析问题的根源。结合海军航空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在教改当中的实际做法、案例,提出了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办法。通过积极投入教学使用、仪器设备资源节... 针对军校科研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仔细查找原因,剖析问题的根源。结合海军航空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在教改当中的实际做法、案例,提出了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办法。通过积极投入教学使用、仪器设备资源节约优化和主任负责分工管理等手段,实现军校科研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综合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院校 科研型实验室 建设和管理
下载PDF
氩气气流增强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郝玲艳 李清泉 +3 位作者 司雯 李斯盟 秦冰阳 王晓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96-2304,共9页
为提高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放电强度及其流动控制能力,通过光电测量的方法,研究了引入氩气气流以后,空气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放电参数的变化以及氮分子的激发和电离过程。结果表明,氩气引入之后,放电强度和均匀性明显增... 为提高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放电强度及其流动控制能力,通过光电测量的方法,研究了引入氩气气流以后,空气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放电参数的变化以及氮分子的激发和电离过程。结果表明,氩气引入之后,放电强度和均匀性明显增加,产生了稳定的大面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温升效应"明显,有利于增加动量传递效率,提高气流诱导速度。空间测量结果表明:谱线强度、气体温度在中心处最强,且随着到极板边缘距离的减少而减弱;N2(C3Πu)振动温度的变化与气体温度相反。另外,随着氩气流量增加,放电强度先增加后减弱,气体温度升高,加入氩气之后N2(C3Πu)振动温度下降,之后随流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电子激发温度受流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气气流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特性 光谱诊断 气体温度 振动温度
下载PDF
黄原胶流变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唐中山 苏红军 徐世艾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黄原胶水溶液的流变学特性,回归了稠度系数K和流变参数n与黄原胶浓度Cp的关系.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较低时,黄原胶水溶液为牛顿性流体;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转变为假塑性流体.可以分别描述为黄原胶浓度Cp的函数:当0<Cp≤30... 研究了不同浓度黄原胶水溶液的流变学特性,回归了稠度系数K和流变参数n与黄原胶浓度Cp的关系.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较低时,黄原胶水溶液为牛顿性流体;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转变为假塑性流体.可以分别描述为黄原胶浓度Cp的函数:当0<Cp≤30 g/L时,K=1.128C1p.572.当0<Cp≤8 g/L时,n=0.485-0.16 lnCp;当8 g/L<Cp≤30 g/L时,n=0.075+0.041 ln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流变学 假塑性流体 多糖
下载PDF
涡激振动潮流能转换装置获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袁鹏 陈东旺 +1 位作者 王树杰 孙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涡激振动潮流能转换装置是适用于低流速、浅水地区的海洋潮流能资源开发的一种新型装置。本文对涡激振动装置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利用涡激振动流体力分解模型,建立了涡激振动方程和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建立涡激振动的数学... 涡激振动潮流能转换装置是适用于低流速、浅水地区的海洋潮流能资源开发的一种新型装置。本文对涡激振动装置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利用涡激振动流体力分解模型,建立了涡激振动方程和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建立涡激振动的数学耦合模型,结合理论分析和预测模型设计了模型实验样机,进行水槽实验,测试流速、弹性系数等参数对涡激振动响应的影响,实验数据验证了数学耦合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潮流能 水槽实验
下载PDF
餐厨垃圾热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云龙 郭庆杰 +1 位作者 田红景 侯良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1-728,共8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及管式炉反应器研究了餐厨垃圾的热解行为。餐厨垃圾的热解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结合微分法与积分法对两阶段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确定管式炉热解实验反应温度。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体产物主要是CO和CH4;固体产物... 利用热重分析仪及管式炉反应器研究了餐厨垃圾的热解行为。餐厨垃圾的热解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结合微分法与积分法对两阶段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确定管式炉热解实验反应温度。对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体产物主要是CO和CH4;固体产物焦的恒容低位发热量为20.33 MJ kg 1;液体产物焦油主要是醇和烃,占焦油总量的70.55%。通过分析不同热解温度焦的红外谱图、元素组成及热解过程的小分子气体释放规律,探究了餐厨垃圾的热解机理。290℃时,餐厨垃圾中肽键断裂,释放出大量CO2和CO;350℃时,脂类化合物已经完全分解或挥发;500℃时,焦中甲基及亚甲基峰消失,释放出大量烃类;未分解的物质主要是淀粉。最后考察了升温速率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发现提高升温速率,焦收率基本不变,焦油收率下降,气体产物收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热解 动力学分析 气质联用 机理分析 升温速率
下载PDF
酚醛树脂/石墨双极板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阴强 李爱菊 +2 位作者 孙康宁 邵磊 姜程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7-811,共5页
以酚醛树脂与石墨粉料为原料通过热模压成形得到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石墨含量、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对... 以酚醛树脂与石墨粉料为原料通过热模压成形得到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石墨含量、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与弯曲强度影响显著,其次为固化时间与固化温度,但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不显著;影响复合材料导电率的三个因素最佳组合为为A3B5C1,此时电导率为171.2 s/cm。影响弯曲强度的最优组合为A2B3C2,弯曲强度为62.9 MPa。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单因素试验中,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正交实验中,却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固化时间 固化温度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尼古丁对药物性胃溃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雪萍 吕明明 +1 位作者 李霞 孙海基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小鼠药物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0.25,0.5,1.0,10 mg/kg尼古丁实验组。消炎痛灌胃制成小鼠胃溃疡模型,造模前和造模后用尼古丁灌胃,计算溃疡指数。结果尼古丁组胃溃疡指数明显...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小鼠药物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0.25,0.5,1.0,10 mg/kg尼古丁实验组。消炎痛灌胃制成小鼠胃溃疡模型,造模前和造模后用尼古丁灌胃,计算溃疡指数。结果尼古丁组胃溃疡指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尼古丁能预防药物性胃溃疡生成,治愈和恢复消炎痛诱发的胃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胃溃疡 尼古丁 胃溃疡指数 胆碱能性抗炎通路 小鼠
下载PDF
2015年山东部分地区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昕 秦泽明 +6 位作者 张维嘉 苏祥 刘建伟 郑雯 杨奕 温红玲 赵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98-203,共6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山东省部分市/县采集256份食用植物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FB_1和ZEN的含量,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 目的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山东省部分市/县采集256份食用植物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FB_1和ZEN的含量,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分析植物油中的AFB_1和ZEN污染状况。结果 256份样品中,AFB_1和ZEN检出率分别为44.5%、72.1%,超标率分别为7.2%、6.0%,中位数分别为0.0、4.9μg/kg。定型包装和散装油中,AFB_1超标率分别为0.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中位数分别为0.6μg/kg、0.0μg/kg;ZEN超标率分别为10.2%、4.9%,中位数分别为5.1μg/kg、4.8μg/kg。各城市间AFB_1总体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1,P<0.05);ZEN在不同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6,P>0.05)。花生油和大豆油中AFB_1超标率分别为16.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P<0.05),其他种类植物油中未发现超标;花生油、大豆油、玉米胚芽油、香油、调和油ZEN的超标率分别为1%、1.3%、100.0%、8.7%、20.0%,各类食用油中ZEN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部分地区食用植物油中AFB_1和ZEN污染严重,其中以散装油污染最为严重。花生油中AFB_1、玉米油中ZEN污染严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市场散装油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食用油
下载PDF
山东金桥矿区含煤地层层序划分与聚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强 吕大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2,共6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研究区钻井资料的分析和对比,对金桥矿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含煤地层段划分为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9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2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短期基准面...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研究区钻井资料的分析和对比,对金桥矿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含煤地层段划分为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9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2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可分为3类、中期基准面旋回可分为2类。通过对该区含煤地层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聚煤作用的研究,将该区石炭-二叠系煤的聚集划分为两个聚煤阶段,即太原组的早期聚煤作用阶段和山西组的晚期聚煤作用阶段。早期聚煤作用阶段的沉积环境主要有障壁-泻湖、潮坪和台地-泻湖沉积体系,泥炭沼泽主要发育于基准面旋回的上升旋回,障壁-泻湖沉积体系的聚煤作用强度明显好于潮坪和台地-泻湖沉积体系,聚煤中心位于井田的东北隅。晚期聚煤作用阶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泥炭沼泽主要发育于下降短期基准面半旋回顶部。煤层总体表现为北东部厚、西南部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聚煤规律 金桥矿区
下载PDF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美玲 赵林胜 +1 位作者 于晓桦 牟振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85-89,共5页
课程体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的知识与能力构成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例,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新的课程体系在学校学... 课程体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的知识与能力构成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例,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新的课程体系在学校学生、国家与社会行业等不同维度的多元化、多样性需求;从课程体系的基础知识、专业通识基础、分方向模块、实践环节和论文环节构成,以及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工程 课程体系改革
下载PDF
不同水分模式对山东茶园土壤氮素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淑华 张丽霞 +1 位作者 谢雪迎 韩晓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以山东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好气培养法,分析了恒定湿润和干湿交替模式下土壤氮素转化特征。结果表明:(1)至培养结束时,恒湿模式下60%WHC处理土壤净矿化量和净硝化量较高;脲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强。20%WHC处理下土壤净矿化速... 以山东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好气培养法,分析了恒定湿润和干湿交替模式下土壤氮素转化特征。结果表明:(1)至培养结束时,恒湿模式下60%WHC处理土壤净矿化量和净硝化量较高;脲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强。20%WHC处理下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严重受到抑制。(2)干湿交替模式下复水后土壤净矿化量、净硝化量以及酶活性得到增强,并出现“脉冲”式变化。(3)2种模式下氮素损失均为N_(2)O排放量大于NH 3挥发量。N_(2)O排放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正比,NH_(3)挥发量与土壤含水量呈反比。干湿交替均增强土壤N 2O和NH_(3)排放量。(4)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土壤含水量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土壤氮素转化(p<0.001),脲酶显著影响恒湿模式下土壤氮素转化(p<0.001),而亚硝酸还原酶在2种模式下均显著负影响氮素转化(p<0.001)。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调节茶园生态系统中土壤管理及氮肥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模式 茶园土壤 氮素转化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研究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文静 孙小银 单瑞峰 《环境生态学》 2019年第5期15-23,共9页
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驱动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影响生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沿海陆地生态系统的生境质量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运用InVEST模型,并借助ArcGIS软件研究山东半岛沿海地区1980—2018年的土地利用... 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驱动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影响生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沿海陆地生态系统的生境质量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运用InVEST模型,并借助ArcGIS软件研究山东半岛沿海地区1980—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境质量、生境退化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耕地作为研究区主导土地利用类型且在不断减少,主要转向建设用地和水域,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需求增大息息相关;研究区生境质量表现出中部低、东部中等、西北部高的态势,与研究区中部为耕地和建设用地、东部多林地和草地、西北部为水域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相吻合,整体生境处于较低等级,且自2000年后不断降低,部分区域由较低等级生境质量向低等级转化;就空间变化而言,2000年之前生境退化度较为明显的地区是研究区中部,社会发展对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导致生境退化度较高,而2000年之后生境退化度较为明显的是研究区西北部,人类活动对渤海湾、莱州湾沿岸的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干扰,生境退化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沿海地区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生境质量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考虑粗糙度的复合微织构轴承动力特性分析
14
作者 王丽丽 张伟 +2 位作者 段敬东 李国清 葛雪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4-550,621,622,共9页
为了提高滑动轴承旋转摩擦副的动力学性能和优化轴承结构,综合考虑表面粗糙度和复合微织构等因素,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计算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表面粗糙度时的复合微织构轴承的稳定性。针对圆形复合矩形微织构轴承,计算了... 为了提高滑动轴承旋转摩擦副的动力学性能和优化轴承结构,综合考虑表面粗糙度和复合微织构等因素,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计算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表面粗糙度时的复合微织构轴承的稳定性。针对圆形复合矩形微织构轴承,计算了不同粗糙度下轴承的油膜压力和临界速度,分析了不同复合微织构深度下的轴承刚度系数、阻尼系数及临界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织构轴承可以获得更大的临界速度,提高轴承的稳定性;复合微织构轴承的稳定性随织构深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圆形和矩形织构无量纲深度分别为0.2和0.3附近稳定性最佳;相较于不考虑粗糙度时,采用均方根偏差为0.209μm时的考虑粗糙度的复合微织构轴承稳定性更佳,但最佳织构深度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织构轴承 织构深度 动力学特性 临界速度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换流变压器电热耦合数值计算方法综述
15
作者 李清泉 朱然 +5 位作者 李姝奇 任富强 康朝阳 刘洪顺 李泽 孙优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34-4748,共15页
换流变压器故障率显著高于普通电力变压器,电磁、流-热多物理场耦合下绝缘老化是影响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首要原因。聚焦于换流变压器电磁场与温度场,研究了面向换流变压器复杂结构的电磁、流-热多物理场耦合机制,对当前换流变压器在交直... 换流变压器故障率显著高于普通电力变压器,电磁、流-热多物理场耦合下绝缘老化是影响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首要原因。聚焦于换流变压器电磁场与温度场,研究了面向换流变压器复杂结构的电磁、流-热多物理场耦合机制,对当前换流变压器在交直流复合电压与极性反转电压下的电场数值计算,计及离子迁移模型的电场数值计算,考虑非正弦电流的磁场及损耗数值计算,考虑流-热耦合和电磁-流-热耦合的温度场数值计算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展望了多物理场耦合的研究趋势,指出空间和界面电荷对于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体系电场分布的影响,温度场对绝缘材料性能参数的影响,温度场与流场更全面的耦合与损耗计算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为实现各物理场分布的精确量化,进而对换流变压器的前期设计优化和后期高效运维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多物理场耦合 绝缘 交直流复合 极性反转
下载PDF
基于知识集成流形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数据增强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绪亮 顾媛丽 +3 位作者 张鸿儒 刘灵慧 刘洪顺 李清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0-1699,I0082,I0083,I0084,共13页
当前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电力设备智能运维技术快速发展,在运维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包含电网重要信息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由于文本数据标签稀疏,以及描述语言的模糊性、差异性等问题,电力文本中的运维信息难以被有效挖掘。文章提出了一种... 当前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电力设备智能运维技术快速发展,在运维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包含电网重要信息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由于文本数据标签稀疏,以及描述语言的模糊性、差异性等问题,电力文本中的运维信息难以被有效挖掘。文章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的数据增强方法。首先,使用缺陷文本数据集微调预训练模型ERNIE(enhanced representation through knowledge integration),应用多阶段知识掩码策略将电气领域专业知识集成到对缺陷文本的动态编码中;然后在流形假设的基础上基于降噪自动编码器架构设计破坏函数和重建函数,遵循基于信息价值的掩码单元选择策略构建破坏函数,基于微调过的ERNIE构建重建函数,在“破坏-重建”过程中获得位于原始数据流形范围内的增强样本;其次对增强数据集基于影响函数和多样性度量进行数据选择,过滤掉数据质量差和重复度高的增强样本;最后通过多层训练框架,将增强数据应用于各种缺陷文本挖掘任务。算例基于真实设备巡检、检修记录构建了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等级分类任务。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缺陷文本挖掘效果有较大提升,并且可以广泛灵活地应用在多种电力设备缺陷文本挖掘任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缺陷文本 数据增强 知识集成 数据筛选
下载PDF
基于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时间维度特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新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芳彤 邢淑雁 +5 位作者 刘孝云 叶冬雪 杨佳 张国英 容蓉 杨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598,共7页
目的基于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技术,以黄芩苷、黄芪甲苷、橙皮苷和顺铂为例进行抗A549、H1299肺腺癌活性分析,建立一种反映时间维度变化特征的EC_(50)评价新策略。方法应用RTCA Software Pro数据分析及... 目的基于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技术,以黄芩苷、黄芪甲苷、橙皮苷和顺铂为例进行抗A549、H1299肺腺癌活性分析,建立一种反映时间维度变化特征的EC_(50)评价新策略。方法应用RTCA Software Pro数据分析及GraphPad Prism、Origin Pro做图,分别采用终点法和时间维度表征黄芩苷、黄芪甲苷、橙皮苷、顺铂受试液/药的体外抗A549、H1299肺腺癌活性。结果①受试液/药对A549及H1299细胞在24 h、48 h终点法中的EC_(50)值有的存在较大差异。②采用四参数方程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0.9,EC_(50)动态变化相对稳定期(相邻4点EC_(50)线性拟合|斜率|≤1)计算此时间维度内的EC_(50)值。黄芩苷、黄芪甲苷、橙皮苷和顺铂对A549细胞的EC_(50)分别为52.97±1.75μmol·L^(-1)(16~48 h)、62.88±2.91μmol·L^(-1)(32.25~48 h)、78.84±0.33μmol·L^(-1)(21.5~29.75 h)、13.57±1.54μmol·L^(-1)(27.5~48 h);黄芩苷、黄芪甲苷、橙皮苷和顺铂对H1299细胞的EC_(50)分别为43.71±1.26μmol·L^(-1)(19.5~48 h)、47.23±1.19μmol·L^(-1)(14~48 h)、39.45±0.24μmol·L^(-1)(12.75~46.25 h)、25.97±4.76μmol·L^(-1)(10.25~48 h)。显示受试液/药抗肿瘤起效的时间窗口期不同。结论基于RTCA技术,选用拟合度好、稳定并带有时间维度特征的EC_(50)数据用于抗肿瘤活性评价将更加精确和合理。此外,这种区分开不同有效时间的抗肿瘤药物方法可为临床联合用药的给药时机提供参考,本思路也将为其他体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CA技术 时间维度特征 抗肿瘤活性 EC_(50) 肺腺癌 新策略
下载PDF
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海燕 吴曼 +2 位作者 吴琪 杨丽玉 沈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22-132,共11页
【目的】统计分析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为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和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干旱瘠薄地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55—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论文数量、... 【目的】统计分析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热点,为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和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干旱瘠薄地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55—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国内干旱瘠薄地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等进行统计,并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研究热点预测和分析。【结果】1955—2023年干旱瘠薄地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式上升,其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学术力量雄厚的省份,如北京、江苏、四川、河南和陕西等地,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文量最多,达92篇,且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环境和农业类学术期刊。检索获得的2116篇论文和高水平822篇论文中发文量在4篇及以上的作者分别有34人和15人,共发表论文分别为226篇和95篇,分别占干旱瘠薄地相关论文总数的10.7%和11.6%,与普赖斯推论的指标(核心作者的论文数应占论文总数的50%)尚存在差距,没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核心作者人数较少。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干旱胁迫、土壤退化、抗旱性、小麦、花生和光合特性等,且不同阶段研究重点和热点不同。【结论】干旱瘠薄地不同时间段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不同。加强国内外干旱瘠薄地研究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干旱瘠薄地作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及分子水平的响应机理,选育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改良干旱瘠薄地的水肥供应,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已成为当前干旱瘠薄地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干旱瘠薄地 文献计量学 普赖斯定律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利用非产溶剂梭菌合成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乐永 于海瑞 +3 位作者 赵有志 王利华 袁紫乙 庄文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23-330,共8页
丁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和潜在的生物燃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化石燃料的枯竭和合成生物技术的进步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生物丁醇生产的兴趣。传统的生物丁醇可以由产溶剂梭菌发酵多种碳源生产,其途径被称为丙酮-丁醇-乙醇途... 丁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和潜在的生物燃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化石燃料的枯竭和合成生物技术的进步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生物丁醇生产的兴趣。传统的生物丁醇可以由产溶剂梭菌发酵多种碳源生产,其途径被称为丙酮-丁醇-乙醇途径。然而,其相对缓慢的生长速度、较低的丁醇耐受性和生产效率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最近,研究者们对于一些其他有前景的工业宿主作为底盘生产丁醇进行了研究,包括酿酒酵母、大肠杆菌、酪丁酸梭菌等。该文全面总结了不同非产溶剂菌株用于生产丁醇的优势和挑战,以更好地确定用于生产丁醇的理想非溶剂宿主。此外,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丁醇产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 非产溶剂微生物 丙酮-丁醇-乙醇发酵 代谢工程
下载PDF
基于实时细胞分析技术的中药挥发性组分抗人腺病毒3型毒/效整合评价的高通量筛选新策略
20
作者 刘芳彤 李彦青 +5 位作者 王含雪 林佳坤 刘孝云 叶冬雪 容蓉 杨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175,I0037-I0039,共8页
目的基于实时细胞分析(real time cell analysis,RTCA)技术对中药挥发性组分的细胞毒性及抗人腺病毒3型(human adenovirus 3,HAdV-3)的作用进行毒/效整合分析,构建抗病毒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新策略。方法采用RTCA技术动态监测不同接种密度... 目的基于实时细胞分析(real time cell analysis,RTCA)技术对中药挥发性组分的细胞毒性及抗人腺病毒3型(human adenovirus 3,HAdV-3)的作用进行毒/效整合分析,构建抗病毒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新策略。方法采用RTCA技术动态监测不同接种密度的A549细胞48 h生长曲线及10倍梯度稀释的HAdV-3感染A549细胞生长曲线,获得A549细胞最佳接种密度及HAdV-3最佳稀释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基于RTCA技术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方法对5种中药挥发性组分的细胞毒性及抗HAdV-3的作用进行毒/效整合分析,并与传统终点法数据处理进行对比。结果终点法中艾叶、柴胡、薄荷、荆芥、牛蒡子、酸枣仁和利巴韦林对细胞的保护率分别为0.73%、12.50%、20.99%、44.50%、27.99%、51.50%和82.70%;AUC法中艾叶、柴胡、薄荷的选择性指数(Selective Index,SI)为负数,分别为-0.57、-0.21和-0.08。荆芥、牛蒡子、酸枣仁和利巴韦林的SI值分别为0.14、0.40、0.72和5.33。以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活性为参照,终点法中酸枣仁、牛蒡子和荆芥的抗病毒活性为利巴韦林抗病毒活性的62.27%、33.85%和53.81%;AUC法中酸枣仁、牛蒡子和荆芥的抗病毒活性为利巴韦林抗病毒活性的13.51%、7.50%和2.63%。结论传统终点法与研究采用的AUC法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抗病毒活性筛选研究多采用终点法检测受试药物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无法反映整个感染周期的变化,缺乏细胞毒的数据也会对结果的判断产生偏差。研究提示基于RTCA技术对中药挥发性组分开展抗HAdV-3的毒/效整合评价,采用AUC方法计算药物的选择性指数作为高通量筛选新策略,能快速、精准地判断受试药物的抗病毒活性,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CA技术 挥发性组分 HAdV-3 毒/效整合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