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压对脑梗塞急性期的影响(附350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厚义 马巧玲 +1 位作者 冯勋刚 李继鸿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2期56-57,共2页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保持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对于保证脑灌注压,减少脑细胞损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发病时血压与脑梗塞患者病情轻重的关系、CT所示脑梗塞面积大小、发病后血压下降对病情预后的关系、血压降低的因素以及稳定...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保持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对于保证脑灌注压,减少脑细胞损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发病时血压与脑梗塞患者病情轻重的关系、CT所示脑梗塞面积大小、发病后血压下降对病情预后的关系、血压降低的因素以及稳定血压的措施等诸多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分析4年来我们收治的350例脑梗塞患者,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压 急性期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肖立运 李秀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且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 目的观察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且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实验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非诺贝特胶囊0.2g,每日1次。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和12周后监测:(1)血清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DL-C水平;(2)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监测监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且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事件。结果 (1)治疗8周和12周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用药前,HDL-C 8周后升高幅度实验组大于对照组,12周后更明显(P<0.01);(2)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但无明显差异,12周实验组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3)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和非诺贝特治疗有助于血脂的全面达标,具有安全性,且能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非诺贝特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浅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超 王敬衍 +1 位作者 李丰田 周彦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8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心电图示CLBBB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120例CLBBB患者中61例(50.8%)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异常;61例患者中三支病变例数显著多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例数...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心电图示CLBBB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120例CLBBB患者中61例(50.8%)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异常;61例患者中三支病变例数显著多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例数,出现前降支病变例数多于右冠状动脉病变例数和回旋支病变例数。结论 CLBBB多见于冠心病,与前降支病变明显相关。表明CLBBB并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尤其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时,冠心病是首先考虑的病因,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必要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应对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2期142-143,14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和100例健康者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进行调查,结果输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CSQ中的积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和100例健康者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进行调查,结果输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CSQ中的积极应对分明显低于健康者,而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患者TSCS中的自我批评因子分明显高于健康者,而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家庭自我、自我认同、自我行动、自我满意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健康者(P<0.01)。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具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概念水平较差,应对方式影响自我概念,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关注脑卒中患者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状况,并相应地实施针对性、有效性的干预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应对方式 自我概念 相关
下载PDF
桡动脉途径失败后经肱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郝永 高蕊 蔡尚郎 《中国医药导刊》 2018年第9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经肱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32例经桡动脉穿刺失败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肱动脉组(117例)及股动脉组(115例),比较不同穿刺途径的平均穿刺时间、...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经肱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32例经桡动脉穿刺失败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肱动脉组(117例)及股动脉组(115例),比较不同穿刺途径的平均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以及穿刺部位出血、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肱动脉组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短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肱动脉组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拔除鞘管时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途径中,桡动脉途径穿刺失败后,肱动脉途径可优先于股动脉途径作为替代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 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a水平与踝臂指数的关系
6
作者 李新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6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并探讨其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测量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并探讨其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测量观察组患者踝臂指数(ABI),比较LP(a)升高组与LP(a)正常组ABI差异,并对LP(a)及ABI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LP(a)水平{[354(127,396)]mg/L vs.[162(103,214)]mg/L,u=7.335}及升高者比例(35.6%vs 13.8%,χ2=12.56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a)正常组比较,LP(a)升高组ABI降低者比例显著升高(59.6%vs.31.1%,P<0.05),而ABI值显著降低[(0.7±0.4)vs(1.2±0.5),t=3.149,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P(a)水平与ABI值呈负相关(r=-0.416,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LP(a)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其水平与ABI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脂蛋白A 踝臂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秋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22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46例脑卒中患者,本着随机原则选取23例,完全遵循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另23例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观...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46例脑卒中患者,本着随机原则选取23例,完全遵循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另23例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43.47%(10/23),观察组的概率为8.69%(2/23),χ~2=39.682,P=0.00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5.22%(15/23),观察组为95.65%(22/23),χ~2=28.072,P=0.002。结论: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不仅让患者的病情改善,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脑卒中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作用
下载PDF
与人工气道患者的沟通及心理支持
8
作者 李娜 孙敏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3期264-264,共1页
目的:研究与人工气道患者的沟通与心理支持的方法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至2010年36例人工气道患者应用语言性技巧及讲解手势、护士示范、图片阅览、提供写字板等非语言交流技巧并创造良好的环境及心... 目的:研究与人工气道患者的沟通与心理支持的方法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至2010年36例人工气道患者应用语言性技巧及讲解手势、护士示范、图片阅览、提供写字板等非语言交流技巧并创造良好的环境及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分析与讨论:收集临床观察数据,探讨对人工气道患者进行信息交流的意义、方法措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沟通 非语言交流
下载PDF
Kartagener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丁雁启 李合友 +2 位作者 张志国 孙善雷 马文文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81-82,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咳嗽、咳少量白痰,胸部CT发现左肺结节5d”于2010年8月23日入院。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史30年;10年前患肺脓肿,已治愈;有慢性鼻窦炎病史。患者生育1女,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T36...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咳嗽、咳少量白痰,胸部CT发现左肺结节5d”于2010年8月23日入院。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史30年;10年前患肺脓肿,已治愈;有慢性鼻窦炎病史。患者生育1女,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T36.5℃,P56次/min,R19次/min,Bp110/80mmHg,神志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不大,鼻窦区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TAGENER综合征 原发性不动纤毛综合征 内脏转位 支气管扩张 鼻窦炎
原文传递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显著升高及胸膜结节状增厚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雁启 袁雪芹 蒿国贤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3-394,共2页
患者男,68岁,因“胸痛、咳嗽、憋喘伴发热10d”于2014年12月22日入院。患者于10d前无诱因出现左胸部隐痛,咳嗽、深呼吸时加重,咳少量白痰,伴憋喘,活动后加重,伴发热,无盗汗、咯血。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胸腔积液 结节状 增厚 胸膜 深呼吸 患者 咳嗽
原文传递
老年再发心脏事件临床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秀英 王绍红 赵金环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再发心脏事件 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原发性气管肿瘤2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雁启 李合友 +1 位作者 周静 单红玲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94-95,共2页
原发性气管肿瘤(primary tracheal tumor)是发生于环状软骨以下至隆突水平的少见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易漏诊、误诊。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2例原发气管肿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气管肿瘤 腺样囊性癌 诊断 手术
原文传递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食管间质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雁启 袁雪芹 李合友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96-97,共2页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多见于胃和小肠,发生于食管少见。胸部SFT合并食管间质瘤(esophageal stromal tumor,EST)更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肺疾病 食管间质瘤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组织多普勒与血流多普勒图像改变
14
作者 周世领 李献国 陈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6期2201-2202,共2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检测三尖瓣环处心肌的运动特点,并与三尖瓣口血流频谱对比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依据Gannu分类方法将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组:正常左室构型组32例为Ⅰ组,向心性构型组30例为Ⅱ组,向心性肥厚...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检测三尖瓣环处心肌的运动特点,并与三尖瓣口血流频谱对比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依据Gannu分类方法将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组:正常左室构型组32例为Ⅰ组,向心性构型组30例为Ⅱ组,向心性肥厚组32例为Ⅲ组,离心性肥厚组30例为Ⅳ组,另选取健康查体者35例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PW)测量三尖瓣口血流速度参数,心室充盈早期峰值E峰和心房收缩期峰值A峰,计算E/A比值;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三尖瓣隔叶及前叶瓣环处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计算Em/Am值。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Ⅲ组、Ⅳ组三尖瓣血流频谱A值增大,E/A〈1,与对照组及高血压I组、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各组Em/Am均〈1;不同组间Em/A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显像比脉冲多普勒更早、更敏感地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右室舒张功能受损,且随着左心室室构的不同,右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程度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高血压 组织多普勒显像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支架植入术后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新芳 肖立运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9期2933-293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后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100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后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100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治疗,观察两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LVEDD、LVESD及NT-proBN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2.75、3.14、3.54,均P〈0.05),而LVEF明显升高(t=12.45,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t=2.27、3.75、2.21,均P〈0.05)。结论左前降支植入支架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不同术式疗效差异性分析
16
作者 高超 李丰田 张秋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8期32-32,33,共2页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CAG(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病人随机分为TAP 组及单支架组,所有病人主支血管直径均≥ 2.5 mm,分支血管直径≥ 2.0 mm。TAP 组采取主支支架边支球囊扩张后支架(TAP...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CAG(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病人随机分为TAP 组及单支架组,所有病人主支血管直径均≥ 2.5 mm,分支血管直径≥ 2.0 mm。TAP 组采取主支支架边支球囊扩张后支架(TAP 技术);单支架组主支支架边支单纯球囊扩张。检测术中、术后1、12 和24 h 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记录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手术成功;两组病人的短期疗效对比,TAP 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 < 0.05);TAP 术后的1、12 和24 h CRP水平明显低于单支架组(P < 0.05)。结论:TAP 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短期疗效优于单支架技术,且手术安全系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TAP 技术 C-反应蛋白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