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崔伟丽 李娜 +2 位作者 于君 亓玉琴 崔京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外显子49位点、启动子1661位点及172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岛地区人群乙肝肝癌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人群肝癌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外显子49位点、启动子1661位点及172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岛地区人群乙肝肝癌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人群肝癌患者98例、非肝癌乙肝病毒感染组185例、健康对照组205例CTLA4基因型分布。结果 1以健康人群为对照组CTLA4外显子49位点及启动子1661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子1722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A4+49位点AG、GG基因型携带者、CTLA4-1661位点AG+GG基因型携带者肝癌发病风险明显增高(O■值分别为2.48、5.22及2.51)。2以非肝癌乙肝感染者为对照组,49位点AG、GG基因型、1661位点AG+GG基因型显著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O■值分别为2.48、4.60和2.13)。3以所有非肝癌者对照,49位点AG、GG基因型、1661位点AG+GG基因型显著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O■值分别为2.48、4.91及2.32)。结论CTLA4外显子49位点、启动子166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肝癌 HBV感染
下载PDF
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分别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叶素素 《中国医药》 2015年第7期993-995,共3页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分别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76例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38例)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组(38例).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分别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76例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38例)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组(38例).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和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d)和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疗程均为96周.治疗第12、24、48和96周检测2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病毒学突破情况,观察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96周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分别为92.1%(35/38)和89.5%(34/38),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分别为73.6%(28/38)和71.1% (27/3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47、4.070,P<0.05).2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出现1例病毒学突破,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组未发生病毒学突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德福韦酯耐药后加用恩替卡韦联合抗病毒治疗疗效优于加用拉米夫定联合治疗,能够强效抑制病毒复制,可能降低耐药发生率,但不能明显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耐药性
下载PDF
整体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楠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234-235,共2页
目的对整体护理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 目的对整体护理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7%vs.26.9%),组间差异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病毒性肝炎 效果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LASP-1 mRNA和HPA-1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贺 孙风波 +1 位作者 邢智远 张凤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641-643,636,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LIM和SH3蛋白1(LASP-1)mRNA和乙酰肝素酶-1(HPA-1)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肝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检测62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距癌2 cm)和正常... 目的定量检测LIM和SH3蛋白1(LASP-1)mRNA和乙酰肝素酶-1(HPA-1)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肝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检测62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距癌2 cm)和正常肝脏组织(距癌大于5 cm)中LASP-1mRNA和HPA-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HPA-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7.25±16.65、23.15±14.89、7.56±5.15,LASP-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1.66±20.12、35.73±15.07、10.17±8.29。HPA-1 mRNA及LASP-1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均<0.05)。HPA-1及LAS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ASP-1 mRNA和HPA-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OR=0.42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LASP-1 mRNA与HPA-1 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密切相关。二者联合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LASP-1 HPA-1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