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
1
作者 刁竹帅 李辉坚 王国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79-180,共2页
患者女性,53岁。因腹痛黑便半月余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无异常。胃镜检查:胃体黏膜下部小弯见一黏膜下肿物,部分黏膜缺失,表面血管增粗、糜烂(图1,2)。腹部CT检查:胃体小弯部见一团... 患者女性,53岁。因腹痛黑便半月余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无异常。胃镜检查:胃体黏膜下部小弯见一黏膜下肿物,部分黏膜缺失,表面血管增粗、糜烂(图1,2)。腹部CT检查:胃体小弯部见一团块状混杂密度影、突向胃腔内生长,肿块最大截面约7.0 cm×5.4 cm,边界清晰,内密度不均,CT值约18 HU~38 HU,内示少量脂肪影;增强扫描显示肿块边缘强化明显,内部轻-中度延迟性强化,呈不均匀条隔状、云雾状,其内少量小片状脂肪密度影无明确强化征象。CT诊断:考虑胃间叶源性肿瘤,脂肪肉瘤可能(图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脂肪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8
2
作者 尹智伟 辛喜娣 +4 位作者 王大虎 孟庆瑶 卢永东 韩迅德 张翼翔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螺旋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病例17例。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的CT表现:(1)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呈普遍性一致性扩张,胆总管及胰管明显扩张,并...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螺旋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病例17例。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的CT表现:(1)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呈普遍性一致性扩张,胆总管及胰管明显扩张,并于胆总管远端突然截断,梗阻处断面平直。(2)十二指肠降部肠壁内侧部突出软组织肿块影,呈圆形、分叶状及菜花状,以圆形多见,密度均匀,无钙化及囊变,与十二指肠断面呈"双环征",且内环相切,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性强化者14例,3例呈不均匀性强化。结论螺旋CT是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的CT诊断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迅德 尹智伟 +4 位作者 刘英娥 孟庆瑶 王京超 张翼翔 路晓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的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患者的CT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结构关系及其强化特点。结果9例中病变位于左下肺7例,右下肺2例... 目的探讨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的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患者的CT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结构关系及其强化特点。结果9例中病变位于左下肺7例,右下肺2例;病变呈"珊瑚状"7例;密度不均匀9例,表现为多数囊样稍低密度区,增强后尤为明显;边缘光滑、清楚8例,模糊1例;病灶与主动脉分界清楚9例,相邻横膈面胸膜肥厚7例,呈肋骨样肥厚;动脉期病灶内可见多数扭曲、紊乱的血管影9例,可见明确供血动脉2例,肿块边缘及主动脉旁见圆形血管断面强化影9例。结论实性肿块型肺隔离症在发生部位、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结构关系及其强化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CT表现全面分析能够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导引下切割针在肺周围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尹智伟 辛喜娣 +2 位作者 张译文 苏本可 韩迅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628-1631,共4页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肺部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多b值DWI序列ADC值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晓丽 刘晓莹 谢靖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4例,肝癌10个病灶、肝转移瘤16个病灶、肝血管瘤10个... 目的研究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4例,肝癌10个病灶、肝转移瘤16个病灶、肝血管瘤10个病灶、肝囊肿16个病灶,使用肝多b值的DWI扫描及常规MIR检查,分别计算ADClow、ADChigh、ADCperf、ADC3b、ADC10b值,分析肝脏良、恶肿瘤各ADC值之间的差异,检测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在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采用不同方法诊断,A法为常规DWI扫描诊断;B法为b值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表观扩散系数值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率。结果相比良性组,恶性组ADC3b、ADC10b、ADChigh的ADC值均低于良性组;恶性组ADCperf值高于良性组,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DClow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良性组,恶性组患者血清内AFP、CEA、CA-199、CA-125含量显著升高,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b值DWI序列ADC值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肝癌的诊断率(P<0.01)。结论ADC10b、ADChigh、ADC3b、ADCperf值对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有显著优势,与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多b值DWI序列ADC值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FoxM1与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晨龙 谢靖红 蒋传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2481-2483,共3页
FoxM1是Forkhead Box(Fox)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FoxM1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人脑胶质瘤组织中Fox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等级相关。同时,FoxM1信号途径参... FoxM1是Forkhead Box(Fox)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FoxM1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人脑胶质瘤组织中Fox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等级相关。同时,FoxM1信号途径参与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及维持干细胞自我更新等生理过程,并与多种致瘤信号途径有关。通过下调FoxM1的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因此,FoxM1的靶向治疗将为胶质瘤药物研发治疗提供一个潜在的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FoxM1转录因子 过表达 靶向调节
下载PDF
鼻骨折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云华 高晓凤 于淑欣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8期775-776,共2页
关键词 鼻骨折 影像分析 CT薄层扫描 诊断
下载PDF
泪道疾病CT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英娥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泪道疾病的CT表现,并评价其对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1例泪道疾病患者均经轴位双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同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方式观察冠状位图像。结果研究证实,本组21例中有泪囊炎5例(24%),鼻泪管阻塞6例(28.5%),单侧鼻... 目的研究泪道疾病的CT表现,并评价其对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1例泪道疾病患者均经轴位双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同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方式观察冠状位图像。结果研究证实,本组21例中有泪囊炎5例(24%),鼻泪管阻塞6例(28.5%),单侧鼻骨骨折4例(19%)以及眶内侧壁骨折合并鼻泪管骨折6例(28.5%)。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结合MRP重组能清晰显示泪道阻塞的部位、范围及其致病原因,对临床明确诊断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下载PDF
跗骨折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9
作者 毛云华 孟庆瑶 王京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1050-1050,共1页
关键词 骨折 跗骨 X线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 多层面重建
下载PDF
新生儿幕区出血的CT特征及病理、临床分析
10
作者 毛云华 高晓凤 +1 位作者 王京超 于淑欣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3年第6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幕区出血CT特征及病理、临床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对 11例新生儿幕区出血的CT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均有幕切迹附近幕镰连接处的出血 ,部分并有幕区其它部位或颅内其他部位的出血 ,临床上有不同程度...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幕区出血CT特征及病理、临床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对 11例新生儿幕区出血的CT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均有幕切迹附近幕镰连接处的出血 ,部分并有幕区其它部位或颅内其他部位的出血 ,临床上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征象。结论 :新生儿幕区出血多为产伤所致。CT上均表现为小脑幕区高密度影 ,以幕切迹附近幕镰连接处的出血最常见。CT能提供幕区出血的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新生儿 CT特征 病理 临床分析 治疗 常见 材料 高密度
下载PDF
HRCT肺纯磨玻璃结节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刁竹帅 代月杰 +2 位作者 王国华 张迪 张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407-409,424,共4页
目的探究HRCT肺纯磨玻璃结节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相关性,评估HRCT对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2015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3例肺纯磨玻璃结节患者,对其进行HRCT扫描,对不同分类的患者分... 目的探究HRCT肺纯磨玻璃结节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相关性,评估HRCT对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2015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3例肺纯磨玻璃结节患者,对其进行HRCT扫描,对不同分类的患者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形状和密度、肿瘤边缘和分界等进行分析。探讨HRCT肺纯磨玻璃结节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相关性。结果 4种新分型在分叶征、毛刺征、边缘规整、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密度均匀、形状规则、肿瘤分界、血管集束上,IA组>MIA组>AIS组>AAH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大截面面积、头足方向径线、实际平均密度及相对平均密度等4个描述病灶大小与密度的连续计数变量与病理新分类分组显著相关(P<0.05)。结论纯磨玻璃结节的HRCT表现与新分类有良好相关性,最大截面面积、头足方向径线、实际平均密度及相对平均密度是判断纯磨玻璃结节新分型重要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纯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病理新分类 相关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表现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辉坚 姜淑霞 +1 位作者 宋思亮 李文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18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6例表现为中央型,12例为周围型;5例表现为类圆形,2例为卵圆形,9例为浅分叶状,2例为不规...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18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6例表现为中央型,12例为周围型;5例表现为类圆形,2例为卵圆形,9例为浅分叶状,2例为不规则形;1例见晕征,9例见贴边血管征,18例均未见毛刺征。14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2例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中年女性的肺内孤立性结节,边缘光整,无毛刺征,可伴有晕征和/(或)贴边血管征,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应考虑到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辉坚 刘英娥 孟庆瑶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4期269-269,共1页
患者,女,26岁,无明显诱因4d前出现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曾用抗炎治疗症状好转;1天前下腹痛加重,急诊入院。追问病史,停经38d,阴道少量不规则流血。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后穹隆略饱满,抽出不凝血0.5mL,子宫及附件区压痛... 患者,女,26岁,无明显诱因4d前出现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曾用抗炎治疗症状好转;1天前下腹痛加重,急诊入院。追问病史,停经38d,阴道少量不规则流血。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后穹隆略饱满,抽出不凝血0.5mL,子宫及附件区压痛(+)。化验检查: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超诊断:盆腔低回声团块并盆、腹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 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肛门坠胀感 不规则流血 抗炎治疗 急诊入院 妇科检查 化验检查
下载PDF
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1例
14
作者 苏本可 尹智伟 赵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2期325-326,共2页
患者男,47岁。2010年9月7日因右股部肿物1年余,偶感肿物处疼痛,肿物逐渐增大,现如鸡蛋大小就诊。体检:右股外侧可扪及3cm×5cm大小质硬肿物,有压痛,可推动,无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全套均正常。右股部B超:右股部低... 患者男,47岁。2010年9月7日因右股部肿物1年余,偶感肿物处疼痛,肿物逐渐增大,现如鸡蛋大小就诊。体检:右股外侧可扪及3cm×5cm大小质硬肿物,有压痛,可推动,无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全套均正常。右股部B超:右股部低回声团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骨化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RI斑块参数联合血清D-D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褚长虹 殷昭亮 喻文秀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斑块参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对缺血性脑卒中(IS)预后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IS患者102例,随访90 d,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4例,改良RANKIN量表(m RS)≤2分]与预后不良组...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斑块参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对缺血性脑卒中(IS)预后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IS患者102例,随访90 d,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4例,改良RANKIN量表(m RS)≤2分]与预后不良组(18例,m RS评分>2分)。比较两组MRI斑块参数(纤维帽厚度、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水平、NIHSS评分,分析MRI斑块参数、血清D-D与NIHSS、GCS评分相关性,并探讨IS预后影响因素,评价MRI斑块参数、血清D-D对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纤维帽厚度低于预后良好组,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aon相关性分析,纤维帽厚度与NIHSS、GCS评分呈负相关,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纤维帽厚度、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是IS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纤维帽厚度、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948,高于单独预测。结论 MRI斑块参数联合血清D-D可有效预测IS预后,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斑块参数 D-二聚体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下载PDF
右侧肾脏、输尿管结核误诊为肾积水1例
16
作者 李辉坚 孙福明 刘素琴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3期150-150,共1页
患者,女,37岁,因发热1d来我院就诊。患者无腰痛,无尿频、尿痛及其他不适。B超检查示右肾重度积水。化验检查:血、尿常规(-)。
关键词 输尿管结核 肾积水 肾脏 右侧 误诊 右肾重度积水 B超检查 化验检查
下载PDF
原发性肺纤维肉瘤的X线诊断
17
作者 孙瑞英 王京超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1期2-2,共1页
<正> 肺肉瘤较为罕见,文献报道不多,仅见18例,其中纤维肉瘤只占4例。本文报告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纤维肉瘤,并结合文献对其X线表现作进一步探讨。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于1994年4月20日来院就诊。自诉:2天前骑自行... <正> 肺肉瘤较为罕见,文献报道不多,仅见18例,其中纤维肉瘤只占4例。本文报告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纤维肉瘤,并结合文献对其X线表现作进一步探讨。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于1994年4月20日来院就诊。自诉:2天前骑自行车时突感右胸肋剧痛,随入当地医院就诊,胸透见右上肺类圆形实质性肿块并胸水。查体:营养佳,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右下肺叩实。听诊:右肺呼吸音弱,腹部及四肢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5g/L、红细胞4.0×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肺纤维肉瘤 X线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