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2010年恶性肿瘤住院情况及年龄分布的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宋卫亚 牟伟益 +3 位作者 李涵 邬贻萍 孟蕾青 徐梅 《中国医院统计》 201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了解青岛市2010年各种恶性肿瘤住院构成、性别比及年龄分布,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统计数据和参考.方法 按国家卫生部卫统5表规定划分的年龄和性别分组标准,从全市2010年ICD-10国际疾病分类微机汇总库中,提取恶性肿瘤编码C00~C97数... 目的 了解青岛市2010年各种恶性肿瘤住院构成、性别比及年龄分布,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统计数据和参考.方法 按国家卫生部卫统5表规定划分的年龄和性别分组标准,从全市2010年ICD-10国际疾病分类微机汇总库中,提取恶性肿瘤编码C00~C97数据,导入Excel后按比重排序建立数据库,并通过SAS统计软件对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 住院恶性肿瘤前10位依次是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肝癌、卵巢癌、白血病、食管癌、鼻咽癌、肾膀胱癌.男性癌症患者构成高于女性,占69.5%.在前10位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45岁以上年龄组占82 5%.结论 应关注男性多发的肺癌、胃癌,女性多发的乳腺癌;呼吁戒烟限酒,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环境污染、饮食卫生、卫生防护、健康教育等环节管理,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指数,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性别比 年龄分布 调查
下载PDF
青岛地区宫颈癌组织中HPV16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成琳 王言奎 +3 位作者 罗兵 王玉婷 彭丽娜 赵雪珍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青岛地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上游调控区(URR)和E6基因序列多态性,病毒主要分支,以及他们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从43例HPV16阳性宫颈癌组织中提取DNA,扩增URR及E6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通过DNASTAR生... 目的探讨山东省青岛地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上游调控区(URR)和E6基因序列多态性,病毒主要分支,以及他们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从43例HPV16阳性宫颈癌组织中提取DNA,扩增URR及E6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通过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果所有标本URR测序结果均发生了G7521A位点突变;26例(60.5%)宫颈癌组织中检测到核苷酸位点C24T,A7730C和G7842A的联合突变,为另一突变热点。E6测序结果发现突变热点为T178G(D25E),突变率为65.1%(28/43);仅1例T350G突变(L83V)。AS型是最多见的病毒突变类型,占65.1%(28/43),其次为野生型(E-P)23.3%(10/43)。结论青岛地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URR突变热点为G7521A以及C24T,A7730C和G7842A的联合突变。HPV16E6突变热点为T178G,这些突变热点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AS和E-P原型是青岛地区宫颈癌组织中两种主要的HPV16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突变 上游调控区 E6基因
下载PDF
跟腱Haglund病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8
3
作者 焦晨 郭秦炜 +4 位作者 陶昊 陈临新 谢兴 杨渝平 胡跃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跟腱Haglund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1例跟腱Haglund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切开或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测量Fowler-Phillip角和斜平行线,术前术后分别进行VAS评分、Tegner评分和VISA-A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7.5±1... 目的:研究跟腱Haglund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1例跟腱Haglund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切开或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测量Fowler-Phillip角和斜平行线,术前术后分别进行VAS评分、Tegner评分和VISA-A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7.5±16.7)个月(23-72个月),与术前相比,VAS评分显著降低,Tegner评分和VISA-A评分显著提高,优良率95.2%。结论:跟腱Haglund病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需根据跟腱的病变情况确定采取关节镜或切开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Haglund病 Fowler-Phillip角 斜平行线
下载PDF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4
作者 褚现明 李冰 +1 位作者 安毅 董果雄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在内皮损伤、脂质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损伤、遗传、感染、物理化学等损伤刺激下,多种炎症因子、免疫机制及相关细胞因子网络交叉样作用于血管壁,形成慢性炎症。炎症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在内皮损伤、脂质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损伤、遗传、感染、物理化学等损伤刺激下,多种炎症因子、免疫机制及相关细胞因子网络交叉样作用于血管壁,形成慢性炎症。炎症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形成和发展以及不稳定斑块,众多的的炎症标志物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和临床预测提供一条重要途径。抗炎症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不断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标志物 防治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丹 贺远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82-188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碘染色、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等诊断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成为治疗早期食...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碘染色、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等诊断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碘染色 早期食管癌 食管狭窄 切除术后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防治 早期诊断率
下载PDF
高尿酸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丽秋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1年第2期53-55,共3页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三氧化嘌呤.嘌呤通过肝脏和肠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氧化形成尿酸,是尿酸的主要来源之一. 20世纪90年代末一项对山东人群的调查研究发现,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5.79%,女性为2.44%,痛风患病率为0...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三氧化嘌呤.嘌呤通过肝脏和肠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氧化形成尿酸,是尿酸的主要来源之一. 20世纪90年代末一项对山东人群的调查研究发现,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5.79%,女性为2.44%,痛风患病率为0.035 2%.2002年上海市调查2型糖尿患者432例,合并高尿酸的占25.2%.2004年广州市对748名常住居民调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3.2%,男性为13.8%,女性为11.9%,肥胖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9.4%,是正常体质量者的2.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性肾病 发病机制 黄嘌呤氧化酶 高尿酸血症 嘌呤代谢 黄嘌呤脱氢酶 常住居民 调查
下载PDF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6例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爱华 郑莉莉 黄静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5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给予密切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均经后腹腔镜途径(其中两例中属开放手术)。术后一例出现肾上腺危象...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给予密切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均经后腹腔镜途径(其中两例中属开放手术)。术后一例出现肾上腺危象,经及时处理,顺利康复;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随访12~30个月,复查B超,CT未见复发。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护理
下载PDF
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岳少姮 董晖 张乐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年第6期271-271,共1页
笔者使用激素联合中药复方肾炎片治疗47例狼疮性肾炎(LN)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中药治疗 临床观察 激素 复方肾炎片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波 陈孝平 裘法祖 《腹部外科》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临床评价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术中 直肠癌根治术 局部复发率 根治术后 泌尿功能 永久性 性功能
下载PDF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32例术前漏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黎明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6期435-435,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诊断 误诊 子宫内膜肿瘤
下载PDF
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
11
作者 刘春远 王海波 金建云 《腹部外科》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34.3%和23.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的生存...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34.3%和23.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异时性肝转移病人(P〈0.0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工期手术和Ⅱ期手术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瘤最大直径〉5cm者的5年生存率较最大直径≤5cm者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术前准备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肝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并胰管结石一例报道
12
作者 许从志 郑良孝 《腹部外科》 2006年第6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管结石 胆总管下段结石 肝区叩击痛 皮肤黄染 实验室检查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分析)
13
作者 徐松如 隋国德 +1 位作者 李建国 程广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7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下载PDF
20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观察与分析
14
作者 王志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7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有明确家族史的2例,临床特点有精神异常、骨病、肝硬化、震颤、舞蹈症、消化道出血、脾大...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有明确家族史的2例,临床特点有精神异常、骨病、肝硬化、震颤、舞蹈症、消化道出血、脾大脾亢、智能下降,角膜K-F环阳性17例,血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活力均减低,头颅CT 5例有不同程度的双侧基底节区密度降低及脑萎缩,均应用硫酸锌和巯基药物联合治疗,除3例确诊较晚、症状较重者死亡外,其余实验室指标均有改善、病情均较稳定并有好转.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青少年,神经系统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血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活力是重要的检验指标,是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的遗传性代谢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遗传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胃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桂玲 刘梅花 王知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胃肠内营养 护理 生存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腹腔穿刺引流前后腹内压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轩 孙运波 +1 位作者 方巍 于宁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0期2907-290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前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腹内压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采用腹腔穿刺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15例.并监测治疗前后腹内压及肾动脉、弓形动脉、段动脉的血液流速及阻力...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前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腹内压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采用腹腔穿刺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15例.并监测治疗前后腹内压及肾动脉、弓形动脉、段动脉的血液流速及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患者腹腔间室综合腹腔穿刺引流后,腹内压下降,肾动脉、弓形动脉、段动脉,血液流速增加,阻力指数下降,肾功能好转。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早期采用腹腔穿刺引流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腹腔内压,提高肾动脉、弓形动脉、段动脉,血液流速,降低阻力指数,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腹腔间室综合征 腹腔穿刺 肾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祥海 史培芹 +3 位作者 申文瑞 车贵义 邢德华 孙康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4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A组)24例,PFNA内固定(B组)28例。平均随访时间16个...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A组)24例,PFNA内固定(B组)28例。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不良事件、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B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评分在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术后不良事件少,功能恢复良好,疗效肯定,是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内固定 股骨头置换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金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9期211-212,共2页
目的分析及评估肺癌化疗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硬币法分为常规组(n=46,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6,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 目的分析及评估肺癌化疗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硬币法分为常规组(n=46,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6,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43/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5/46),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69.6%(32/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14/46),经统计分析,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肺癌 化疗
下载PDF
外周白细胞、BNP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周敏 蔡尚郎 于珂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3期474-475,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白细胞、BNP这两项指标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此20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冠脉狭窄>... 目的:探讨外周白细胞、BNP这两项指标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此20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冠脉狭窄>50%的患者为实验组患者,共124例;冠脉狭窄<50%的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共76例。分组后,联合应用外周白细胞检查及BNP检测对两组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外周白细胞值为9.65±3.41×109/L、BNP值为342.47±126.41pg/ml、冠脉造影评分为82.67±45.43分。对照组患者的外周白细胞值为7.65±3.68×109/L、BNP值为231.54±117.57pg/ml、冠脉造影评分56.84±19.86分。两组患者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白细胞、BNP这两项指标能直接反应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诊治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白细胞 BNP 冠心病 预后
下载PDF
山东地区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87例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陈宗波 范希文 +2 位作者 董永绥 孙金峤 刘远昌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山东地区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 (EV)感染的实验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病毒培养技术 ,检测 187例临床诊断为无菌性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 (CSF)和部分病人的血清及尿液标本中EVRNA。结果  187例... 目的 探讨山东地区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 (EV)感染的实验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病毒培养技术 ,检测 187例临床诊断为无菌性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 (CSF)和部分病人的血清及尿液标本中EVRNA。结果  187例无菌性脑膜炎患儿中 ,CSF中RT PCR和病毒培养同时阳性者 62例 (3 3 16% ) ;病毒培养阴性的 12 5例中 ,RT PCR阳性 93例 (74% ) ;此 93例中 ,4例同时在血清或尿分离到EV。本实验中 ,RT PCR检测EV脑膜炎的阳性率为 82 89%(15 5 / 187) ,而病毒培养的阳性率为 3 3 16% (62 / 187)。包括EVRNA的提取 ,RT PCR的全部过程在4小时内可以完成 ,而病毒培养繁杂 ,平均需要 4 6天得出结果。肠道病毒脑膜炎可以散发或局部暴发 ,临床特点在各个年龄组有所不同 ,5岁以内者以发热、呕吐、激惹多见 ,5岁以上者以头痛、畏光、疲劳、肌痛多见。结论 EV是山东地区无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 ,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无特异性 ;RT PCR检测能快速、敏感的诊断EV感染 ;快速确诊可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和住院天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区 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病毒培养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