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嘉欣 赵明华 +1 位作者 韩荣青 申伟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92,共8页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理解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承载力指数模型对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合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理解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承载力指数模型对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合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呈现济南和青岛“双核”空间结构;(2)社会承载力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随时间显著提升,资源承载力是最大的制约条件;(3)人均粮食产量、经济密度、公路密度、人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是综合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承载力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铁可达性及其经济联系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瑞 于尚坤 +3 位作者 刘惠冉 王成新 苗毅 王雪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可达性指标与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高铁对研究区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铁开通后各沿线城市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明显降低,时空收敛效应显著,并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沿线各城市日常...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可达性指标与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高铁对研究区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铁开通后各沿线城市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明显降低,时空收敛效应显著,并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沿线各城市日常可达性大幅提升,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廊道效应”,变化率呈现出较强的等级性与层次性。高铁的开通也促进了半岛城市群空间公平性的提升,全域交通可达性趋于公平分布。②高铁重塑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联系格局,高铁建设后的经济联系网络呈现出沿高铁轴线分布的特点,形成以济南、烟台为经济联系网络双核心的格局。各沿线城市的经济联系总量差异显著,以济南为核心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优势明显。受高铁布局的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总量空间布局以济南、潍坊为双核心且中心性不断增强。最后,就依托高铁建设如何推动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交通可达性 经济联系 山东半岛城市群
下载PDF
黄河流域工业绿色竞争力时空分异及障碍因素研究
3
作者 金振兴 王成新 +1 位作者 于尚坤 李梦程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流域内工业绿色竞争力的测评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以黄河流域沿线各省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工业绿色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测度和分析2008—2017...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流域内工业绿色竞争力的测评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以黄河流域沿线各省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工业绿色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测度和分析2008—2017年各省区工业绿色竞争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时间层面上,黄河流域沿线省区工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整体基本稳定,其中山东省最为稳定,青海、甘肃、陕西、山西4省基本稳定,河南、内蒙古2省区上升幅度较大,宁夏回族自治区排名下降明显;(2)空间层面上,黄河流域沿线各省区的工业绿色竞争力水平地区差异显著,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的特征,其中山东省得分最高,青海省得分较低;(3)通过障碍度模型研究表明,在准则层层面,工业绿色创新不足是阻碍黄河流域工业绿色竞争力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在要素层层面,工业创新能力较弱是主要的障碍因素;在指标层层面,各省区情况不同使得指标层障碍因素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绿色竞争力 时空分异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梦程 李琪 +1 位作者 王成新 丁晓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协调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要求。基于区域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发展理论,构建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2010-2019年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 协调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要求。基于区域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发展理论,构建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2010-2019年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10-2019年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2)全局空间正相关性显著,部分呈高-高、低-低集聚的分布特征,高-高集聚区由黄河下游向中游延伸。3)科技创新是驱动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业集聚由正向演变为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在演变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变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时空耦合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格芳 李梦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5,共8页
基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视角,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对水资源... 基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视角,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增强,空间上耦合协调关系呈“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的格局。黄河流域局部地区水资源与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效应减弱;水资源与土地规模的空间集聚效应增强。黄河流域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人—水矛盾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区域发展 时空耦合关系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连刚 张平宇 +1 位作者 程钰 王成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黄河流域应对外部冲击的经济韧性能力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韧性指数,分析了黄河流域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决定因素。结... 黄河流域应对外部冲击的经济韧性能力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韧性指数,分析了黄河流域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决定因素。结果发现:(1)黄河流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抵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显著下降的态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黄河流域中南部地区经济韧性水平相对较高;(2)黄河流域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经济韧性水平高(低)的城市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且空间自相关指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3)相关多样性、专业化、政府管控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显著的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水平提升,而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4)黄河流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经济韧性水平城市的发展将促进周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 空间集聚 空间溢出 产业结构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用地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雪洁 王成新 +2 位作者 苗毅 王建事 李梦程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1-461,共11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为探索县域城市用地强度变化下的碳排放响应及其内在关系,基于POI、Landsat与统计数据的多源数据,采用三维空间曲面插值、核密度估计(KDE)、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等研究方法,探索2010年、2013年和2017年城市用地... “双碳”目标背景下,为探索县域城市用地强度变化下的碳排放响应及其内在关系,基于POI、Landsat与统计数据的多源数据,采用三维空间曲面插值、核密度估计(KDE)、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等研究方法,探索2010年、2013年和2017年城市用地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青岛市碳排放指数三维曲面从“山峰状”转为“鞍部状”,三类用地强度的时空分布呈现多中心分布;②不同年份内碳排放指数对不同用地强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③不同城镇化率背景下,用地强度驱动的碳排放变动存在一定规律:随城镇化率的提升,碳排放主导驱动要素由居住用地向工业用地转变。研究结论:为有效降低城市用地影响下的碳排放,应考虑影响作用的空间异质性与不同城镇化水平的城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GTWR 莫兰指数 多源数据 青岛市
下载PDF
交通路网中心性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研究——以青岛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雪洁 王成新 +1 位作者 王博洋 陈延斌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170,共10页
采取青岛市交通路网矢量数据和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多中心性评价模型,从中心性角度解析了青岛市中心城区交通路网与土地利用强度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青岛市中心城区交通路网的临近中心性与直线中心性结... 采取青岛市交通路网矢量数据和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多中心性评价模型,从中心性角度解析了青岛市中心城区交通路网与土地利用强度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青岛市中心城区交通路网的临近中心性与直线中心性结构呈现“中心—外围”模式,中介中心性具有显著的点轴模式;商业、公共服务以及居住用地布局均呈现多中心结构;交通路网中心性与土地利用强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相关关系具有空间异质性;商业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与交通路网中心性的相关性高于居住用地。研究揭示了交通路网与土地利用强度之间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中心性 土地利用强度 多中心性评价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青岛市
原文传递
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晓明 王成新 +3 位作者 张宇 李梦程 王瑞莉 金振兴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4-107,共14页
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现象,而城市收缩又以老工业基地最为典型。以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8年各城市人口和经济变化,分析城市收缩状况及类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从城市收... 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现象,而城市收缩又以老工业基地最为典型。以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8年各城市人口和经济变化,分析城市收缩状况及类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从城市收缩类型来看,总体上老工业基地城市以经济收缩型为主,人口-经济收缩型次之,而人口收缩型占比较少,在空间分布上经济收缩型、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多呈现连片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人口收缩型城市呈“点”状分布特征;(2)从城市收缩路径来看,经济下滑先于人口流失现象是多数老工业基地城市出现收缩的一个首要表征,较少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早期的人口流失进一步导致后期经济下滑,符合前一个转变路径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省区和东北部分地市,遵循后一个转变路径的城市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东北老工业基地;(3)分析老工业基地城市影响因素可见,出生率水平、工业就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多个因素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影响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城市收缩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43
10
作者 汪芳 苗长虹 +7 位作者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共26页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应性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困境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地方性与适应性"为视角,邀请来自黄河流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发展、遗产保护等视角解读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并为适应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寻找可持续策略。核心观点如下: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适应性具有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地理依赖性;黄河流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段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推动人地耦合关系的绿色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沿线聚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交融性特色,多民族协同共荣发展是必由之路;黄河中上游因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窑洞等特殊的聚落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转变和消失,留住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亟需分级分类推进其演化进程;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内外辐射带动是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地方性 适应性 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梦程 王成新 +2 位作者 薛明月 王瑞莉 周慧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9,154,共11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于百度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变差函数分析我国居民对疫情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机理,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20年1月16日—2月26日,全国范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于百度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变差函数分析我国居民对疫情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机理,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20年1月16日—2月26日,全国范围内疫情的网络关注度呈先升后降的"倒V型"演变趋势,武汉"封城日"是其重要的时间拐点。(2)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关注度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明显;局部冷热点分布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空间分异格局。(3)东—西方向为疫情网络关注度在空间分异上的主要方向。(4)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人口密度、疫情传播路径、实时疫情和地理区位共同影响着疫情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网络关注度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3
12
作者 薛明月 王成新 +1 位作者 赵金丽 李梦程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7,共9页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州、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5、2009、2013、2017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格局,并结合最小二乘法(OLS)和地...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州、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5、2009、2013、2017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格局,并结合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定量分析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呈现H-H和L-L集聚分布的空间态势,其中L-L集聚区范围不断缩小,H-H集聚区从黄河下游地区向黄河中游地区逐渐延伸;②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缩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不断增强,东-西向成为其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方向;③交通区位条件、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黄河流域各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差函数 地理加权回归 旅游经济 黄河流域 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设施 交通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