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P60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官明 何庆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6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3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HSP60蛋白的表达;通过测定CD34来衡量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胃癌组织HSP60表达明显高于癌...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6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3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HSP60蛋白的表达;通过测定CD34来衡量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胃癌组织HSP60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其中HSP60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和浸润程度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MVD与肿瘤大小和浸润程度密切相关(P<0.05);MVD与HSP60的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度相关(r=0.404,P<0.05)。结论:HSP60的高表达与肿瘤微血管生成及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热休克蛋白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曲宗明 宋希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价手助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手助腹腔镜手术(35例)和开腹手术(45例)两组,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HALS组有5例中转开腹。两... 目的对比分析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价手助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手助腹腔镜手术(35例)和开腹手术(45例)两组,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HALS组有5例中转开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值得外科医师学习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 结直肠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对比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敬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期43-45,4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来我院就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35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来我院就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35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将两组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手术耗时长于常规组,但实验组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低(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与近远端切缘距离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与22.86%(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利于术后身体恢复,值得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开腹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下载PDF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葛廷建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疼痛程度、美容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美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0%显著低于对照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创伤更小,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少,更利于患者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其经济负担,且美容效果更好,更容易使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手术 甲状腺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结肠癌完整肠系膜切除术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官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7期554-555,共2页
分析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12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采用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常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淋... 分析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12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采用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常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淋巴清除数等手术情况,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残端肿瘤、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存活率、局部复发率,综合比较其短期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术后半年残端肿瘤、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术后局部复发率、术后3个月存活率和短期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相较于传统的常规结肠癌手术,具有较好的病灶清除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肠系膜切除术 结肠肿瘤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切开手术在乳腺肿物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葛廷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8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切开手术在乳腺肿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0例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切开手术在乳腺肿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0例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瘢痕大小、切口直径分别为(0.18±0.05)、(0.40±0.32)cm,明显小于对照组(1.21±0.32)、(3.02±0.22)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131、42.6708,P<0.05);观察组出血量(6.40±1.8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04±8.4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695,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愈合时间分别为(6.74±2.21)min、(1.84±0.71)d明显快于对照组的(16.54±4.11)min、(7.21±0.5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820、37.301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3/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物治疗中相对传统切开手术有明显优势,可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在切除肿物的同时也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 微创旋切术 传统切开手术 乳腺肿物
下载PDF
结肠癌“蓝碟”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宪立 吕光东 付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7期561-562,共2页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手辅助腹腔镜(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作为一种流行的外科技术应用于结肠癌手术治疗,获得同传统结肠癌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1]。我们2009年5月—2010年8月应用HALS技术和新一代手辅助器"蓝...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手辅助腹腔镜(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作为一种流行的外科技术应用于结肠癌手术治疗,获得同传统结肠癌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1]。我们2009年5月—2010年8月应用HALS技术和新一代手辅助器"蓝碟"行结肠癌切除术39例,与同期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48例相对比,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外科治疗 腹腔镜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HS-AFP与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苏士珂 尹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肝癌特异性甲胎蛋白(HS-AFP)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结合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离检测,对...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肝癌特异性甲胎蛋白(HS-AFP)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结合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离检测,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清HS-AFP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其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肝癌介入治疗后,多数患者HS-AFP转阴,其阳性比例(38.46%)低于术前血清HS-AFP的阳性比(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FP阳性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术后发生复发转移者在HS-AFP阳性组为90.00%,而阴性组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HS-AFP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HS-AF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术对原发性肝癌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检测HS-AFP有助于判断术前肝癌的病情,对肝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介入术 特异性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预后
下载PDF
胆管内美蓝染色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官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美蓝染色 胆管内 肝切除术 肝脏切除 胆道损伤 手术中 发生率
下载PDF
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宗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8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镜下高频电摘术,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镜下高频电摘术,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方便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结肠镜 高频电切除 疗效分析
下载PDF
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40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宗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3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8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镜下高频电摘术,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8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镜下高频电摘术,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方便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结肠镜 高频电切除
下载PDF
结肠损伤的临床处理分析
12
作者 官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8-64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结肠损伤中的作用,提高结肠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6年10月间28例结肠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一期手术20例(71%),其中5例行一期修补术,未发生肠瘘;15例行一期结肠修补或部分切除结肠...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结肠损伤中的作用,提高结肠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6年10月间28例结肠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一期手术20例(71%),其中5例行一期修补术,未发生肠瘘;15例行一期结肠修补或部分切除结肠吻合后皮下埋置术,其中1例出现肠瘘,保守治疗治愈。结肠造口术8例,其中1例多脏器衰竭死亡;6例二期行造口关闭术。结论:结肠损伤的手术处理方式应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一期手术对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损伤 手术方式 一期修补
下载PDF
腹部开放性损伤138例治疗体会
13
作者 张宪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92-92,共1页
研究探讨腹壁开放性损伤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 138 例腹壁开放性损伤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 例患者中,进行开腹手术探查的为 121 例,其中早期部分患者(约 19 例)经手术探查未见内脏及大血管破裂... 研究探讨腹壁开放性损伤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 138 例腹壁开放性损伤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 例患者中,进行开腹手术探查的为 121 例,其中早期部分患者(约 19 例)经手术探查未见内脏及大血管破裂,后期我们有选择的对 17 例开放性腹部损伤的患者腹部 CT 扫描后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16 例(94.1%) ,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部分未发现内脏明显破裂或无大出血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腹壁开放性损伤患者采取在腹部CT 扫描后进行保守治疗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开放性损伤 保守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曲宗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5期2323-2324,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2例),开腹手术组(8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随...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2例),开腹手术组(8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腔黏连和疼痛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 t=3.307、2.682、2.703、2.830,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06,P>0.05);术后腹腔脓肿、肠梗阻、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32、1.305、1.287,均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出现慢性疼痛人数为6例(10.2%),与对照组19例(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 <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中可以广泛探查切除腹腔黏连,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志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9期1429-1430,共2页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照组使用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尿潴留、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照组使用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尿潴留、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水肿及肛门坠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min、65min,术中出血20ml、50ml,住院时间3d、7d,术后疼痛时间1d、6d,肛门水肿1例、6例,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吻合器痔切除术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治疗混合痔疗效优越的一种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术 外科 外科缝合器
原文传递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曲宗明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3年10月齐河县人民医院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微创术方法分为套扎术联合黏...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3年10月齐河县人民医院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微创术方法分为套扎术联合黏膜下剥离术组和单纯黏膜下剥离术两组。记录两组患者的瘤体切除情况、出血量、穿孔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套扎术联合黏膜下剥离术组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单纯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1,P=0.035),而出血量、穿孔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单纯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4,P〈0.001;χ^2=4.693,P=0.030;t=1.021,P=0.077;χ^2=4.569,P=0.033;t=3.874,P=0.029;t=2.739, P=0.041)。结论将套扎术和黏膜下剥离术结合起来可以扬长避短,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确定内镜下联合治疗的可适用性及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内镜下套扎术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疗效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志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7期2629-263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结石清除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t=6.655、6.386、4.657、7.675,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6/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15/50)(χ2=9.276,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