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CT在乳腺癌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特征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尹峰 沈辉 +1 位作者 张娟 陈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7期93-94,102,共3页
目的探究增强CT在乳腺癌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收集9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增强CT对乳腺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97例疑似乳... 目的探究增强CT在乳腺癌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收集9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增强CT对乳腺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9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乳腺癌72例、乳腺良性病变25例,存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34例、未转移38例;经增强CT检查诊断乳腺癌敏感度91.67%、特异度88.00%、准确率90.72%,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767,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经增强CT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94.12%、特异度86.84%、准确率90.28%,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806,具有极高度的一致性;乳腺癌增强CT多见形态不规则(47/72)和边缘不规则(51/72),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增强方式以环形强化为主(51/72),血流动力学特征中多呈快进快出型强化(52/72);乳腺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者增强CT的淋巴结最大径、CT值均显著增加,多见淋巴门结构消失。结论增强CT可有效显示乳腺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影像特征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评价不同栓塞材料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效果及预后
2
作者 管清龙 陈海波 +3 位作者 刘成龙 曹耿飞 张海潇 崔传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 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9年6月30日至2022年12月30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TACE治疗的8... 目的 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9年6月30日至2022年12月30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TACE治疗的84例不能手术切除HCC患者临床资料。TACE术中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不同栓塞材料,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行IVIM-DWI检查。根据IVIM-DWI序列设定的固定b值,分析不同栓塞材料下单指数模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双指数模型纯弥散系数(D值)、伪弥散系数(D*值)和灌注分数(f值)。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及不同栓塞治疗材料将患者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对比分析ADC值、D值、D*及f值变化。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AFP)含量、肿瘤大小等4个临床参数和治疗前后ADC值、D值、D*值、f值共8个功能学定量指标参数,确定具有预后预测价值的IVIM参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VIM参数对预测值的诊断价值和Cut-off值。结果 治疗后载药微球组ADC值显著高于碘化油组,载药微球组、碘化油组D*值显著低于PVA颗粒组,载药微球组f值显著低于碘化油组(均P<0.01)。稳定组中载药微球组疗效明显优于碘化油组和PVA颗粒组,进展组中碘化油组比载药微球组和PVA颗粒组更易出现疾病进展。稳定组治疗前f值显著高于进展组(P=0.005),治疗后ADC值显著高于进展组(P=0.029)。ROC分析显示,载药微球组、碘化油组、PVA颗粒组分别中位随访30、19、26个月,总平均生存时间为25个月,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D值(AUC 0.878)、D*值(AUC 0.554)及治疗后D值(AUC 0.791)、D*值(AUC 0.552)、f值(AUC 0.467)是TACE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治疗前后D值诊断效能更高,治疗前D值<0.505×10-3mm2/s、治疗后D值<0.785×10-3mm2/s时预测为疗效差。结论 治疗前后D值是预测不同栓塞材料TACE治疗HCC疗效的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建红 闫呈新 《老年医学研究》 2021年第2期48-52,共5页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是指幕上脑组织病变导致对侧小脑半球血流及代谢减低的现象。CC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卒中后全脑炎、神经传导通路的中断或抑制等方面有关。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逐渐完善,关...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是指幕上脑组织病变导致对侧小脑半球血流及代谢减低的现象。CC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卒中后全脑炎、神经传导通路的中断或抑制等方面有关。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逐渐完善,关于CCD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也不断更新,主要体现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成像、CT灌注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磁共振功能成像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 发病机制 影像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基于CT的影像组学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王沛哲 闫呈新 《老年医学研究》 2022年第3期38-41,共4页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间叶源性肿瘤,其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故较难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传统的影像学特征较难分辨,近年提出的基于CT的影像组学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在医学影像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图像的特征...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间叶源性肿瘤,其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故较难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传统的影像学特征较难分辨,近年提出的基于CT的影像组学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在医学影像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图像的特征,来量化鉴别肿瘤,可以用于胃肠道肿瘤的鉴别诊断、病理危险度分级的预测和评估以及预测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CT 影像组学 胃肠道肿瘤 危险度分级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TTF-1、Syn、CgA的表达与CT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翟继良 李江 李万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癌组织中TTF-1、Syn和CgA的表达水平,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首诊且均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SCLC患者77例,标本来源于纤维支气管镜、胸部穿刺术或手术切除获得明确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癌组织中TTF-1、Syn和CgA的表达水平,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首诊且均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SCLC患者77例,标本来源于纤维支气管镜、胸部穿刺术或手术切除获得明确病理诊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TF-1、Syn和CgA在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毛刺征与TTF-1、CgA存在相关性(P<0.05);瘤体大小与Cg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程度与TTF-1、Syn具有相关性(P<0.05)。其他CT征象与TTF-1、Syn、CgA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SCLC的相关CT征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免疫组化指标TTF-1、Syn、CgA的表达情况,对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高频线阵探头在胎儿胰腺生物学参数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芦金秀 李扬 +4 位作者 孙婷婷 冷俊红 王波 吴红英 陶国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应用高频线阵探头测量胎儿胰腺各生物学参数,为产前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产前常规超声检查的540例正常胎儿,孕周16~37周,评价高频、低频探头对胰腺的显示率,并应用高频探头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胰头、胰体、胰尾的前后径,胰腺周长... 目的:应用高频线阵探头测量胎儿胰腺各生物学参数,为产前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产前常规超声检查的540例正常胎儿,孕周16~37周,评价高频、低频探头对胰腺的显示率,并应用高频探头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胰头、胰体、胰尾的前后径,胰腺周长、面积及腹围。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胎儿胰腺生物学参数与孕周及腹围的相关性。结果:540例正常胎儿中,胰腺清晰显示385例,其中高频探头显示率为71.11%(384/540),低频探头为69.07%(373/540),两者联合为71.30%(385/540)。高频探头对妊娠16~26周胎儿胰腺的显示率与低频探头相比,具有一定优势(87.44%vs. 80.26%)。胎儿胰头、胰体、胰尾的前后径及胰腺周长、面积均与孕周及腹围呈明显正相关(r值0.864~0.962)。结论:胎儿胰腺大小与孕周、腹围均呈明显正相关。高频线阵探头所测胰腺数值可为评估胎儿胰腺发育、早期发现胰腺发育异常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胰腺 高频线阵探头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IVIM-DWI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疼痛评估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晶磊 林椿森 王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腰椎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LDHR)疼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92例LDHR患者分为L5观察组、S1观察组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人员进行3DFIESTA序列成像、IVIM-DWI及同层面常...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腰椎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LDHR)疼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92例LDHR患者分为L5观察组、S1观察组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人员进行3DFIESTA序列成像、IVIM-DWI及同层面常规T_2序列成像,测量脊后根神经节获得定量参数ADC、D、D^(*)、F的数值,通过ODI量表获得观察组疼痛评分,分析定量参数和OD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脊背根神经节的ADC、D、F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ADC、D与ODI评分均呈中度相关。结论 IVIM-DWI参数ADC、D可用于LDHR患者的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梗死后同侧丘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田娜 闫呈新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
脑梗死后同侧丘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传导通路的中断或抑制、卒中后全脑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血脑屏障的破坏等有关。同侧丘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在常规磁共振序列上难以作出诊断,随着MRI功能成像的应用... 脑梗死后同侧丘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传导通路的中断或抑制、卒中后全脑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血脑屏障的破坏等有关。同侧丘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在常规磁共振序列上难以作出诊断,随着MRI功能成像的应用,使其诊断成为可能。目前主要应用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有: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技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以及脑氧代谢磁共振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侧丘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 磁共振 脑梗死 卒中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与宫颈鳞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9
作者 苏明然 郁章才 +3 位作者 郑修竹 董富彪 刘文理 李军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定量参数与宫颈鳞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定量参数与宫颈鳞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西藏阜康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5例宫颈鳞癌患者和5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IVIM序列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VEGF、MVD,比较两组IVIM定量参数及VEGF、MVD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IVIM定量参数与宫颈鳞癌患者VEGF、MVD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患者IVIM定量参数D值水平显著低于宫颈良性病变组,D^(*)值、f值及VEGF、MVD表达均显著高于宫颈良性病变组(P<0.01)。不同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患者D值、D^(*)值、f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IVIM定量参数D值、D^(*)值和f值诊断宫颈鳞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4.3%、80.0%、82.9%,特异度分别为86.0%、84.0%、8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VIM定量参数D值与宫颈鳞癌患者VEGF、MVD呈负相关,D^(*)值、f值与宫颈鳞癌患者VEGF、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IVIM定量参数与宫颈鳞癌患者VEGF及MVD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鳞癌及术前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FLAIR血管高信号征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呈新 卫雪灵 +2 位作者 陈松果 张颜波 朱建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在评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52例。根据T2 FLAIR图像上血管高信号征是否存... 目的探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在评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52例。根据T2 FLAIR图像上血管高信号征是否存在分为有血管高信号征组和无血管高信号组。比较两组患者弥散序列(DWI)上梗死体积大小、入院时及治疗10天后NIHSS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基本临床资料。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中无远端HVS组35例(67%)和远端HVS组17例(33%)中,梗死体积大小分别为(89.74±28.82)和(73.15±26.37),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6(6~27)分及10(2~21)分,入院10天NIHSS评分分别为13(6-26)和8(0~19)分,无远端HVS组与远端HVS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明显狭窄、闭塞,HVS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9例(42%)、11例(73%),16例(89%)。HVS组中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27例,占HVS阳性组77%,血管高信号征阴性组中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5例,占HVS阴性组2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T2 FLAIR序列HVS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缺血性梗死重要的影像学征象。有远端HVS的患者急性梗死灶体积较小,NIHSS评分较低,临床预后较好。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HVS的出现率越高。大脑中动脉区HVS联合MRA有利于临床评估脑梗死的病变范围、血管病变的大致位置、血管的狭窄程度,可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高信号血管征 大脑中动脉闭塞
下载PDF
椎体CT值筛查骨质疏松及预测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姣姣 于希越 秦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3,共5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发病率显著增加,而筛查骨质疏松及预防骨折工作开展仍不充分,仍然有较多骨折患者从未接受过骨密度的检查。常规CT的广泛使用为骨质疏松增加了一种补充筛查方法,可以通过椎体CT值诊断骨质疏松及预测骨质疏...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发病率显著增加,而筛查骨质疏松及预防骨折工作开展仍不充分,仍然有较多骨折患者从未接受过骨密度的检查。常规CT的广泛使用为骨质疏松增加了一种补充筛查方法,可以通过椎体CT值诊断骨质疏松及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且无需额外的辐射、费用、时间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论述了椎体CT值以及常规CT结合人工智能诊断骨质疏松及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常规CT 骨折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Ki-67、TTF-1、p63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新蕊 闫呈新 朱建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204-3209,共6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Ki-67指数、TTF-1、p6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7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SCT资料,分析免疫组化因子(Ki-67指数、TTF-1、p63)表达情况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男性、吸烟、瘤体直径≥3 cm...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Ki-67指数、TTF-1、p6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7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SCT资料,分析免疫组化因子(Ki-67指数、TTF-1、p63)表达情况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男性、吸烟、瘤体直径≥3 cm、有深分叶、棘突征、增强CT值≥20 HU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癌患者,Ki-67指数较高;有钙化、空气支气管征或胸膜凹陷征的肺癌患者,Ki-67指数较低。女性、年龄<60岁、非吸烟者、有毛刺征、增强CT值≥20 HU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与TTF-1阳性比例高有相关性(P<0.05)。男性、年龄≥60岁、吸烟、瘤体直径≥3 cm或无远处转移与p63阳性比例高有相关性(P<0.05)。其他CT征象与Ki-67指数、p63、TTF-1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型肺癌的某些CT征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免疫组化指标Ki-67、TTF-1、p63表达情况,对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CT征象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DCE-MRI半定量、定量分析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疗效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清泰 杨哲 +2 位作者 冉荣丽 苏大田 史兆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755-1759,共5页
目的探讨DCE-MRI半定量及定量分析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48例早期活动性AS。治疗前后均行LAVA-T_(1)WI脂肪抑制动态增强扫描。运用Function tool、GenIQ后处理功能获得ROI的半定量和定量参数值... 目的探讨DCE-MRI半定量及定量分析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48例早期活动性AS。治疗前后均行LAVA-T_(1)WI脂肪抑制动态增强扫描。运用Function tool、GenIQ后处理功能获得ROI的半定量和定量参数值。结果AS治疗后DCE-MRI半定量参数Fenh、Senh和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较治疗前均降低,TTP较治疗前延长,P<0.05。Fenh、Senh、K^(trans)与BASDAI评分的相关性最高。结论DCE-MRI的半定量和定量分析能够定量评估早期AS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半定量、定量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梗死灶体积及位置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MRI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建红 闫呈新 +1 位作者 张颜波 朱建忠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发生与幕上梗死灶的体积及位置的关系,探讨急性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单侧幕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动脉自旋标记(A...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发生与幕上梗死灶的体积及位置的关系,探讨急性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单侧幕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技术测量双侧小脑半球脑血流量(CBF),根据脑血流量不对称指数分为CCD阳性组和CCD阴性组,分析两组中幕上梗死灶体积、位置与CCD发生的关系。结果幕上梗死灶体积CCD阳性组的中位体积是3.60 cm^(3),CCD阴性组的中位体积是1.90 cm^(3),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的幕上梗死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幕上梗死灶位置为大脑前动脉供血区2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35例、大脑后动脉4例、分水岭梗死59例,不同位置之间CCD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可导致CCD现象的发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CD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分水岭区;幕上梗死灶体积大小对CCD发生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 扩散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后远隔机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其磁共振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清华 闫呈新 《老年医学研究》 2021年第4期45-48,共4页
自发性脑出血后远隔机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远隔部位脑组织损伤、血流及代谢改变、神经元损伤、神经传导通路中断以及卒中后全脑炎等有关。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为远隔机能障碍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 自发性脑出血后远隔机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远隔部位脑组织损伤、血流及代谢改变、神经元损伤、神经传导通路中断以及卒中后全脑炎等有关。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为远隔机能障碍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目前用于远隔机能障碍的磁共振技术主要有磁共振脑灌注技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磁共振弥散张量扩散技术、血氧水平依赖性脑功能、磁共振波谱成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远隔机能障碍 发病机制 磁共振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1例
16
作者 杨新蕊 朱建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546-546,551,共2页
患者男,62岁。因“头晕伴耳鸣6天”入院,既往“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查钠121mmol/L,氯85mmol/L,血常规、肝肾功及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CT平扫显示肝脏右前叶一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约28cm×26mm,边界尚清,密度欠均匀,增... 患者男,62岁。因“头晕伴耳鸣6天”入院,既往“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查钠121mmol/L,氯85mmol/L,血常规、肝肾功及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CT平扫显示肝脏右前叶一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约28cm×26mm,边界尚清,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内部强化程度迅速减低,周边呈花环样持续强化(图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神经内分泌癌 原发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Schlesinger分型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研究
17
作者 贾明胜 于秋实 +3 位作者 杨慧 刘胜全 王月 李江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896-898,共3页
目的本研究以冠状动脉Schlesinger分型为形态学分类,探讨不同冠状动脉形态对于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及风险预测价值。方法以DSA为金标准,将冠状动脉分为明显狭窄组与不明显狭窄组,行CT扫描测量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 目的本研究以冠状动脉Schlesinger分型为形态学分类,探讨不同冠状动脉形态对于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及风险预测价值。方法以DSA为金标准,将冠状动脉分为明显狭窄组与不明显狭窄组,行CT扫描测量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及判断冠脉Schlesinger分型,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①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年龄、男性比例、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EAT体积较不明显狭窄组大,而血清脂联素水平相对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明显狭窄组均衡型、左冠优势型所占比例明显较高、右冠优势型比例较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的形态学发育差异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罹患风险及风险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Schlesinger分型 心外膜脂肪 风险预测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STIR纹理分析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研究
18
作者 史兆娟 刘辉 +5 位作者 程玉卉 李娟 廖星辰 郑辉 李长勤 秦健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6,共7页
目的 基于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探讨影像组学纹理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AS早期患者43例,采用骶髂关节STIR原始图像和病变ROI,通过A.K.软件提取病变的纹理特征参数,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16个)... 目的 基于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探讨影像组学纹理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AS早期患者43例,采用骶髂关节STIR原始图像和病变ROI,通过A.K.软件提取病变的纹理特征参数,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16个)与验证集(56个);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mRMR、LASSO回归模型,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值)。通过ROC曲线评价Radscore值、SPARCC评分、ADC值3种方法的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探讨3种方法与临床活动指标(BASDAI、ESR、CRP、ASDAS-ESR、ASDAS-CRP)的相关性。结果 优选出8个纹理特征子集具有价值;在训练集/验证集中,鉴别AS早期骶髂关节炎活动组与稳定组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adscore=51.46(0.81/0.87、76.72%/82.14%、81.25%/90.65%、66.67%/70.83%、84.42%/80.56%、61.54%/85.00%);ROC曲线效能:SPARCC评分>Radscore值>ADC值;与BASDAI、ESR、CRP、ASDAS-ESR、ASDAS-CRP呈低度相关(P<0.05)。结论 基于STIR序列纹理分析对AS活动性的诊断价值客观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 影像组学 强直性脊柱炎 活动性
原文传递
血清GDF15、sB7-H1联合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苑乐添 王艺霖 +1 位作者 沈子剑 闫呈新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B7-H1(sB7-H1)联合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将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B7-H1(sB7-H1)联合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转移组(41例)和未转移组(55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6例胃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Spearman法分析患者血清GDF15、sB7-H1表达水平与MSCT参数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sB7-H1及MSCT参数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MSCT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血清GDF15、sB7-H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未转移组(P<0.05);血清GDF15、sB7-H1表达水平与病变区血容量(BV)和出血流量(BF)均呈负相关,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呈正相关(P<0.05);转移组肿瘤≥2 cm、浸润深度为黏膜下层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肿瘤大小、浸润深度、GDF15及sB7-H1为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GDF15、sB7-H1及MSCT单独诊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0.804、0.740、0.855、0.580及0.655,血清GDF15、sB7-H1联合MSCT检测的AUC为0.965,联合检测优于血清GDF15、sB7-H1及MSCT各自单独检测(Z联合-GDF15=2.788、Z联合-sB7-H1=3.888、Z联合-BV=4.837、Z联合-MTT=3.255、Z联合-BF=6.281、Z联合-PS=5.529,P均<0.05)。结论血清GDF15和sB7-H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MSCT对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生长分化因子15 可溶性B7-H1 多层螺旋CT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姣姣 孙文路 +3 位作者 郭兴满 陈华芳 姚倩倩 秦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604-1606,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回顾国内外文献,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本院7例经病理确诊的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合病理结果,观察并分析病灶易发部位、形态、分型、影像... [目的]探讨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回顾国内外文献,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本院7例经病理确诊的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合病理结果,观察并分析病灶易发部位、形态、分型、影像学特点和强化方式以及鉴别诊断。[结果]7例患者中发生于胸椎5例,腰椎1例,腰骶椎1例。1例位于硬脊膜前方,6例位于硬脊膜后方。3例局限于椎管内生长(Ⅰ型,42.86%),4例沿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患侧椎间孔扩大(Ⅱ型,57.14%)。肿瘤是由脂肪和血管组成,7例患者MRI表现存在流空血管2例,内部可见脂肪信号5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5例,呈均匀明显强化2例。7例患者中4例做了CT,其中稍高密度2例,等密度2例;内密度较均匀3例,内密度不均匀1例;4例均未见坏死及钙化。[结论]MRI是诊断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较可靠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更好的观察到肿瘤部位、形态及其分型,有助于及时做出定位、定性诊断及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硬膜外 血管脂肪瘤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