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胡铁军 曹春光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556-560,共5页
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治疗策略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治疗方式主要有显微外科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本文对近年来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策略及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大脑中... 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治疗策略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治疗方式主要有显微外科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本文对近年来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策略及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减少并发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血管内介入治疗 开颅夹闭治疗
下载PDF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健匀 郑伟 《老年医学研究》 2021年第6期9-13,共5页
目的评估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传统大骨瓣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122例为传统组,接受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96... 目的评估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传统大骨瓣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122例为传统组,接受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96例为改良组。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再次出血量、术后ICU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改良组的病死率低于传统组,恢复良好或中度残疾率高于传统组(P均<0.05);改良组术后再次出血量、术后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少于传统组(P均<0.05)。结论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能降低病死率、有效改善预后、减少术后再次出血量、缩短术后ICU住院天数、降低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脑出血 脑疝 GOS 血肿清除 高压氧
下载PDF
DTI及ASL在亚急性期脑出血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障碍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清华 袁克美 +2 位作者 谢方民 赵雷 闫呈新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4-1828,共5页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与动脉自旋标记(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单侧幕上亚急性期脑出血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障碍(CC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单侧幕上亚急性期脑出血后CCD的患者,测量双侧小脑半球的平均扩散系数...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与动脉自旋标记(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单侧幕上亚急性期脑出血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障碍(CC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单侧幕上亚急性期脑出血后CCD的患者,测量双侧小脑半球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脑血流量(CBF)及双侧小脑中脚,各向异性分数(FA)值,计算小脑半球CBF的不对称指数(AI),分析CCD现象的对侧小脑中脚FA值、对侧小脑半球DCavg值和CBF值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30例CCD患者病变对侧小脑半球CBF值为(29.139±9.359)ml·100 g^(-1)·min^(-1),同侧小脑的 CBF 值为(36.269±11.168)ml·100 g^(-1)·min^(-1),AI 值(22.096±11.512)%,两侧小脑半球的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01);同侧小脑中脚FA值为0.596±0.032,对侧小脑中脚FA值为0.470±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70,P<0.001);对侧小脑半球 DCavg 值为(0.759±0.004)×10^(-3)mm^(2)/s,同侧小脑半球DCavg值为(0.785±0.049)×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92,P<0.001).对侧小脑半球的CBF值与DCavg值呈高度相关(r=0.743,P<0.001);对侧小脑半球的CBF值与小脑中脚FA值呈中度相关性(r=0.475,P<0.05).幕上脑出血合并CCD的患者对侧小脑中脚FA值及对侧小脑半球DCavg值的降低表示神经纤维束的完整性被破坏,这表明了 CCD的发生与皮质-脑桥-小脑(CPC)的纤维束通路受阻有关.结论 单侧幕上亚急性期脑出血后发生CCD现象,FA值、DCavg值和CBF值可有效评估小脑半球纤维束的破坏程度及小脑低灌注程度,DCavg值与CBF值呈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期脑出血 交叉性神经机能障碍 扩散张量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原文传递
累及脑干的同时多发脑出血临床特征及预后
4
作者 于承溆 尚振德 +3 位作者 宋思新 殷鑫达 谢方民 孟宪兵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累及脑干的同时多发脑出血(simultaneous multipl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MICH)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累及脑干的SM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 目的探讨累及脑干的同时多发脑出血(simultaneous multipl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MICH)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累及脑干的SM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结果共纳入累及脑干的SMICH患者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0.7±12.0)岁。保守治疗者6例;手术治疗者5例,其中行脑室外引流+血肿穿刺引流者3例,脑室外引流者1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例。11例累及脑干的SMICH患者中,死亡3例,存活患者8例,对存活患者随访,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良好者5例,GOS评分预后不良者3例。结论累及脑干的SMICH其症状缺乏特异性,需要综合分析其病因及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多发脑出血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肌张力障碍的遗传相关性生物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梁楠 马凌燕 孟凡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36,共5页
肌张力障碍是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引起的异常运动和(或)姿势重复出现的运动障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得以揭示,既往20年已报道众多与肌张力障碍相关的基因突变,其功能涵盖了广泛的生物学... 肌张力障碍是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引起的异常运动和(或)姿势重复出现的运动障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得以揭示,既往20年已报道众多与肌张力障碍相关的基因突变,其功能涵盖了广泛的生物学过程.本文将重点针对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相关的各类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进一步科研探索及精准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分子生物学机制 肌肉收缩 运动障碍 遗传相关性 基因突变 遗传学特征 持续性
原文传递
下肢活动操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俊英 高娜 +4 位作者 王晓珊 薛晴晴 许昊 宋晶晶 郑丽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活动操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进行常规训练,观察组(n=32)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下肢活动操结... 目的探讨下肢活动操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进行常规训练,观察组(n=32)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下肢活动操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均连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2.05±0.41)分,低于对照组的(6.17±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进行下肢活动操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下肢活动操 认知功能训练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赵洋 朱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87-90,共4页
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研究选取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给予心功能检测,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将患者分组,主要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心... 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 研究选取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给予心功能检测,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将患者分组,主要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心功能检测发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伴有左心室内径增大特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和生活质量均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内径增大和心律失常发生有着一定关系,在临床防治中积极采取美托洛尔和胺碘酮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妊娠期及产褥期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8
作者 孟宪兵 王倩 +3 位作者 谢方民 田海龙 王志刚 王程业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产褥期颅内出血(ICHDPP)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7例ICHDPP患者的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及母儿预后。结果 7例...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产褥期颅内出血(ICHDPP)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7例ICHDPP患者的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及母儿预后。结果 7例ICHDPP患者中, 无妊娠早期发病者, 妊娠中期发病2例, 妊娠晚期发病3例, 产褥期发病2例;2例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2例为产褥期静脉窦血栓导致颅内出血, 动脉瘤破裂出血、原发脑室出血、子痫导致颅内出血各1例。7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头痛;4例伴恶心、呕吐;4例伴抽搐;2例伴肢体瘫痪;1例伴意识障碍;1例伴肢体麻木。7例ICHDPP患者经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2例;孕产妇存活6例, 死亡1例。随访3个月,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4例, 4分2例, 1分1例;7例新生儿(含1例双胎)均存活且无畸形发生。结论多学科协作诊疗, 综合分析胎龄、胎儿状况、孕产妇状态、出血的病因及严重程度, 制定个体化方案, 有助于改善ICHDPP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 肢体瘫痪 畸形发生 静脉窦血栓 妊娠中期 意识障碍 妊娠晚期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