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影像技术辅助确定基底细胞癌手术切缘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左墨 刘国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50-852,共3页
莫氏显微外科手术(MMS)能实现术中肿瘤边界完整的组织学检查,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组织,降低复发率,是基底细胞癌(BCC)的一线治疗方案。皮肤影像技术可用于术前描绘BCC肿瘤边缘,实现术前应用无创技术进行手术切缘的标记,提高MMS的一次成功... 莫氏显微外科手术(MMS)能实现术中肿瘤边界完整的组织学检查,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组织,降低复发率,是基底细胞癌(BCC)的一线治疗方案。皮肤影像技术可用于术前描绘BCC肿瘤边缘,实现术前应用无创技术进行手术切缘的标记,提高MMS的一次成功率,减少多期MMS手术成本,并降低复发率。本文综述皮肤影像技术辅助确定BCC手术切缘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底细胞 Mohs外科手术 皮肤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共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高频超声 多光谱光声断层成像 手术切缘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郝峰 刘国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53-857,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光干涉原理获取组织矢状面信息的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成像迅速、非侵入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眼科。OCT适用于皮肤成像,其图像特征与皮肤结构一致,本文综述OCT的原理及其在...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光干涉原理获取组织矢状面信息的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成像迅速、非侵入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眼科。OCT适用于皮肤成像,其图像特征与皮肤结构一致,本文综述OCT的原理及其在皮肤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备 诊断显像 皮肤疾病 皮肤肿瘤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原文传递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抗病毒药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带状疱疹性脑炎1例
3
作者 刘国艳 林维茹 +3 位作者 庞云燕 李建娜 刘相明 罗增香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4-756,共3页
患者男,41岁,因全身反复发生鳞屑性红斑、丘疹、斑块16年,泛发加重伴发热7 d就诊。16年前患者全身出现皮疹,初发4年未行治疗。12年前,患者因皮疹反复发作于当地医院就诊,口服甲氨蝶呤,用药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予停药并对症处理。
关键词 对症处理 肝功能异常 红皮病型银屑病 抗病毒药 甲氨蝶呤 初发 泛发
原文传递
疱疹样皮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曹珊 杨宝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疱疹样皮炎是一种与乳糜泻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多发于携带HLA?DQ2或HLA?DQ8等位基因的高加索人。研究表明,疱疹性皮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针对转谷氨酰胺酶等抗原的抗体,表皮型转谷氨酰胺酶是其自身抗原。疱疹样皮炎的发病除与遗传... 疱疹样皮炎是一种与乳糜泻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多发于携带HLA?DQ2或HLA?DQ8等位基因的高加索人。研究表明,疱疹性皮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针对转谷氨酰胺酶等抗原的抗体,表皮型转谷氨酰胺酶是其自身抗原。疱疹样皮炎的发病除与遗传和麦胶敏感有关外,还可能与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有关。无麦胶饮食和氨苯砜仍然是疱疹样皮炎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疱疹样皮炎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样皮炎 乳糜泻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血清学试验
原文传递
额部微囊性附属器癌1例
5
作者 冉德琳 刘永霞 +1 位作者 周桂芝 杨宝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337,共4页
患者男,26岁,额部褐色斑块4年。皮肤科情况:额部见一约3 cm×4 cm大小浸润性浅褐色斑块,触之硬,中央见破溃,皮损处皮温正常,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无明显异常,真皮层肿瘤组织,浅层见微囊肿及角囊肿,可见管腔形成,腔内见嗜酸... 患者男,26岁,额部褐色斑块4年。皮肤科情况:额部见一约3 cm×4 cm大小浸润性浅褐色斑块,触之硬,中央见破溃,皮损处皮温正常,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无明显异常,真皮层肿瘤组织,浅层见微囊肿及角囊肿,可见管腔形成,腔内见嗜酸性物质。深部肿瘤细胞小叶状实性上皮巢和上皮条索状排列,上皮条索由嗜碱性基底样细胞及腺管状组成。免疫组织化学:CK(+)、BerEp4(+)、EMA部分肿瘤细胞及管腔侧缘(+)、CEA(-)、S-100(-)、Ki-67阳性细胞约10%。诊断:微囊性附属器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性附属器癌 微囊肿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国疱疹样皮炎特征分析:1958—2018年文献回顾 被引量:3
6
作者 夏倩倩 孙勇虎 张福仁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8-931,共4页
目的总结我国疱疹样皮炎患者的疾病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疱疹样皮炎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临床表现、普通病理、免疫病理特点进行筛选,分析符合诊断标准患者的疾病... 目的总结我国疱疹样皮炎患者的疾病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疱疹样皮炎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临床表现、普通病理、免疫病理特点进行筛选,分析符合诊断标准患者的疾病特征。结果纳入55例疱疹样皮炎患者,发病年龄(44.9±18.5)岁,男女比例约2.5∶1,平均诊断延迟4.1年。皮损主要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紧张性水疱,分布在臀区、肘部、背部、膝部等部位。39例描述组织病理表现,37例可见表皮下疱,17例存在中性粒细胞浸润。33例描述皮损周围组织直接免疫荧光表现,31例可见IgA颗粒状沉积,23例沉积部位为真皮乳头。39例描述了治疗情况,其中25例使用氨苯砜或氨苯砜联合无谷胶饮食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皮损多在1个月内消退。结论中国疱疹样皮炎主要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紧张性水疱,直接免疫荧光主要表现为IgA颗粒状沉积,病因可能具有遗传学特点,氨苯砜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样皮炎 水疱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球蛋白A HLA抗原 氨苯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