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病例系列研究
1
作者 刘欣婷 敦硕 +8 位作者 陈娜 陈健 万林 梁妍 朱刚 张璟 刘国寅 邹丽萍 杨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84-589,共6页
背景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TSC2/PKD1 contiguous deletion syndrome,PKDTS)是TSC2与PKD1基因缺失导致的疾病,国内鲜有报道。目的总结5例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3年于解放军总... 背景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TSC2/PKD1 contiguous deletion syndrome,PKDTS)是TSC2与PKD1基因缺失导致的疾病,国内鲜有报道。目的总结5例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3年于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就诊的4例PKDTS患儿以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1例PKDTS患儿病例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分别利用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基因检测。结果5例PKDTS患者均以癫痫起病,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包括皮肤色素脱失斑、颅内结节、多囊肾、肾功能异常、高血压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兼具结节性硬化(TSC)和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的表型。雷帕霉素可以辅助控制TSC相关癫痫发作;严重肾囊肿患者需要穿刺抽液+药物凝固治疗来缓解症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5例患儿分别存在TSC2/PKD1基因不同大小和区域的缺失:病例1,chr16:2131595-2264778区域存在133.18 kb的缺失;病例2,TSC2基因31~42号外显子和PKD1基因30~46号外显子缺失,长度17.64 kb;病例3,chr16:g.2114201-2185990区域存在缺失,长度为71.789 kb;病例4,chr16:2125441-2176668区域缺失拷贝数51.22 kb;病例5,16p13.3(16:2099825-2151077)区域缺失,覆盖51.25 kb。结论本研究发现TSC2/PKD1缺失程度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之间没有明确关联。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可以早期精准诊断PKDTS并进行干预,雷帕霉素联合抗癫痫发作药物可较好控制TSC相关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 全基因组测序 癫痫 多囊肾 结节性硬化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书珍 韩波 +3 位作者 陈元 王国文 李倩 姜殿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索有效的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方法将2018级和2019级山东省立医院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以临床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测评规培开始前及规培一年后学员的岗位胜任力。...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索有效的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方法将2018级和2019级山东省立医院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以临床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测评规培开始前及规培一年后学员的岗位胜任力。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小班教学模式。结果与规培开始前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学员规培一年后8种岗位胜任力的自评和责任导师测评结果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员规培一年后在临床基本能力、医生职业精神与素质、医患沟通能力、学习与运用医学知识、信息与管理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自评和责任导师测评结果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小班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促进高质量儿科医学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调查问卷
下载PDF
B细胞激活因子及其靶向药物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琳 刘海燕(综述) 王立俊(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B细胞激活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作为B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 B细胞激活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作为B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种因素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与IBD发病密切相关,B细胞异常活化及自身抗体产生增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已得到证实,而BAFF是否参与IB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就目前关于BAFF在IBD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以及在IBD中针对BAFF的靶向治疗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IBD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B细胞激活因子 靶向治疗
下载PDF
ORMDL3在肥胖条件下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4
作者 宋启君 孙妍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0136-10141,共6页
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 (Orosomucoid 1-like protein 3, ORMDL3)是ORM家族蛋白的一种,ORM家族存在3中同源蛋白——ORMDL1、ORMDL2、ORMDL3。ORMDL3作为锚定在内质网中的跨膜蛋白,具有调节钙离子稳态、调控未折叠蛋白反应与内质网应激的... 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 (Orosomucoid 1-like protein 3, ORMDL3)是ORM家族蛋白的一种,ORM家族存在3中同源蛋白——ORMDL1、ORMDL2、ORMDL3。ORMDL3作为锚定在内质网中的跨膜蛋白,具有调节钙离子稳态、调控未折叠蛋白反应与内质网应激的作用。ORMDL3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被确定为哮喘相关蛋白与肥胖相关蛋白,存在调控细胞铁死亡、自噬、凋亡作用。目前ORMDL3的相关研究表明其存在调节鞘脂代谢的功能,在肥胖条件下对呼吸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ORMDL3在肥胖条件下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MDL3 肥胖 呼吸系统 凋亡 鞘脂
下载PDF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正达 宋启君 王立俊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0974-10981,共8页
早产儿获得性脑损伤,特别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t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呈上升趋势。脑白质损伤是HIBD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可导致早产儿出现痉挛双瘫、视觉缺陷、认知障碍、脑瘫和行为缺陷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早产儿获得性脑损伤,特别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t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呈上升趋势。脑白质损伤是HIBD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可导致早产儿出现痉挛双瘫、视觉缺陷、认知障碍、脑瘫和行为缺陷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随着国内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占比率逐渐增多,而目前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只有有限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HIBD的预后,比如亚低温疗法。目前研究发现在早产儿的治疗中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ntin, rhEPO)干预可改善其神经发育结果,然而早产儿脑损伤后应用rhEPO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章综述了通过目前大量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来判断rhEPO是否可以用于治疗早产儿脑损伤并评估其疗效以及应用rhEPO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素(rhEPO) 早产儿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发育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心肌炎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凯印 韩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75-778,共4页
心肌炎是由感染、免疫及中毒等原因引起的心肌组织炎症,发病机制不明,目前缺乏无创、特异性强的诊断方式。单细胞测序技术是在单个细胞的水平上,对相关组学进行测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可以揭示单个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特性,在鉴定新... 心肌炎是由感染、免疫及中毒等原因引起的心肌组织炎症,发病机制不明,目前缺乏无创、特异性强的诊断方式。单细胞测序技术是在单个细胞的水平上,对相关组学进行测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可以揭示单个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特性,在鉴定新细胞类型、绘制细胞发育及分化轨迹、探索细胞群体协作关系及预测基因调控机制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及其在心肌炎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心肌炎 免疫调节网络
下载PDF
低钾血症中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帆 孙妍 +3 位作者 徐潮 商晓红 乔玉 李桂梅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5期436-44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低钾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提高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内分泌综合科病房收治低钾血症患者,排除胃肠道失钾和营养不良的易辨识因素,收集临床病例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低钾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提高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内分泌综合科病房收治低钾血症患者,排除胃肠道失钾和营养不良的易辨识因素,收集临床病例资料。部分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对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低钾血症患者65例,男29例,女36例。共有47例属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包括Bartter综合征(23例)、肾小管酸中毒(14例)、Gitelman综合征(8例)、范可尼综合征(2例)。10例患者行基因检测,明确致病变异9例,包括新发变异1例。Bartter综合征为低血钾、低血钠、低氯代谢性碱中毒;Gitelman综合征生化表现为低血钾低氯;肾小管酸中毒表现为低钾高氯酸中毒。Bartter综合征发病年龄最小,其次是肾小管酸中毒,Gitelman综合征多为年长儿。Bartter综合征最常见的就诊症状为胃肠道不适、多饮多尿、生长迟缓,Gitelman综合征以胃肠道症状、生长迟缓为主要就诊原因,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多以四肢乏力、生长迟缓为主要就诊症状。经治疗,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患儿预后较好,多数实现生化正常和生长追赶。结论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是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具有不同临床和生化特点,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长期治疗随访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低钾血症 基因检测 Bartter综合症 Gitelman综合征
下载PDF
床旁X线摄影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定位应用及异位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恩秀 张学花 刘兆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246-1248,1256,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X线摄影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UVC)定位的应用及异位原因分析。方法对410例行脐静脉置管术(UV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床旁X线摄影了解UVC导管及导管尖端的位置及UVC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异位原因,通过集束化护理寻... 目的探讨床旁X线摄影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UVC)定位的应用及异位原因分析。方法对410例行脐静脉置管术(UV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床旁X线摄影了解UVC导管及导管尖端的位置及UVC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异位原因,通过集束化护理寻求解决办法。结果410例UVC中异位88例,异位率21.46%。路径异位53例,其中50例X线摄影定位均显示导管尖端进入肝内静脉,3例置入脐动脉。位点异位38例,10例置管过深,22例置管过浅;6例X线定位显示导管尖端在静脉内导管卷曲未进入下腔静脉。外拔至门静脉以下作为外周静脉导管使用70例,10例置管过深,则外拔至标准位置仍作为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其余5例及置入脐动脉者3例直接拔除导管,结扎残留脐带。置管技术开展第1年异位率高达39.73%(29/73),机械通气患儿UVC异位明显高于nCPAP组及未行呼吸支持患儿17.65%(6/34)。结论新生儿UVC异位率与患儿的胎龄、体重及呼吸支持方式明显相关,也与置管术者熟练程度明显相关,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减少UVC异位率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异位 脐静脉置管术 X线摄影 集束式护理 新生儿
下载PDF
SIRT6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新进展
9
作者 杨娟 陈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S01期142-145,共4页
SIRT6是沉默配型信息调节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目前已知其拥有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单ADP核糖基转移酶及去脂肪酰化酶活性。SIRT6参与机体多种生命过程,如调控DNA修复、端粒维护、炎性反应、能量代谢以... SIRT6是沉默配型信息调节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目前已知其拥有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单ADP核糖基转移酶及去脂肪酰化酶活性。SIRT6参与机体多种生命过程,如调控DNA修复、端粒维护、炎性反应、能量代谢以及衰老等。近年来研究显示SIRT6在肺损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非小细胞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6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 衰老 炎症 肺损伤
下载PDF
儿童糖尿病管理模式及思考
10
作者 孙妍 宋启君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儿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型糖尿病是儿童糖尿病主要组成,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我国儿童糖尿病管理目前存在血糖控制达标率欠佳、慢性并发症筛查率不足、疾病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难题。随着信息... 儿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型糖尿病是儿童糖尿病主要组成,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我国儿童糖尿病管理目前存在血糖控制达标率欠佳、慢性并发症筛查率不足、疾病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难题。随着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医疗卫生行业进入互联网医疗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个人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诸多模式中脱颖而出,为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新方向。该模式具有以下优点:有助于提高社区医疗水平,促进三级诊疗;实现患者医疗信息一体化;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医院-社区-个人信息一体化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帮助患儿提高血糖控制率和并发症筛查率,增强患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成为未来慢性病管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信息化管理 医院-社区-个人一体化
下载PDF
CD300c-Ig对小鼠关节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11
作者 田欣鑫 王立俊 +2 位作者 李琳 孙正达 刘海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目的探讨CD300c-Ig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h,CIA)小鼠关节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在第1天及第21天免疫DBA/1J小鼠,构建CIA模型,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处理组腹腔注射20μg CD300c-Ig 100μ... 目的探讨CD300c-Ig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h,CIA)小鼠关节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在第1天及第21天免疫DBA/1J小鼠,构建CIA模型,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处理组腹腔注射20μg CD300c-Ig 100μL,1次/3 d,共6次,总剂量为120μg;对照组则腹腔注射相同质量的对照Ig蛋白(control-Ig),1次/3 d,共6次。观察四肢关节肿胀程度,记录关节炎指数评分;DBA/1J小鼠初次免疫40 d后,取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取小鼠下肢,脱钙,制成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番红O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病理特征并进行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叉头框蛋白P3(forkhead box protein P3,Foxp3)、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的mRNA表达。结果处理组关节肿胀程度较对照组减轻,关节炎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番红O染色显示,处理组关节滑膜细胞增殖较对照组减轻、血管翳形成、骨质侵蚀情况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处理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处理组脾脏TNF-α、IFN-γ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处理组IL-17和IL-2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D300c-Ig可减轻CIA小鼠的关节损伤,其机制与其对Th17/Treg细胞平衡的调控和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00c 细胞免疫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田欣鑫 刘海燕 王立俊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76-281,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病变范围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现在以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3大类药物治疗为主。近几年随着...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病变范围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现在以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3大类药物治疗为主。近几年随着对炎症性肠病免疫病理学的深入研究,大量靶向治疗药物出现,部分靶向药物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部分药物由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本文就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进行综述,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靶向治疗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与耐药现状及其治疗进展
13
作者 公金铭 孙立锋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97-301,共5页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尽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经有所降低, 但由于抗生素在儿童群体中的广泛应用等原因, 耐药菌株不断出现, 既往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根除率有所下降, 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尽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经有所降低, 但由于抗生素在儿童群体中的广泛应用等原因, 耐药菌株不断出现, 既往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根除率有所下降, 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该文对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耐药状况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根除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治疗 耐药
原文传递
一例罕见CFTR基因突变致儿童遗传性胰腺炎的临床与遗传学分析
14
作者 张秀卿 陈元 +1 位作者 刘海燕 孙立锋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1例与CFTR基因有关的儿童遗传性胰腺炎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总结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例与CFTR基因有关的遗传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姐姐进行基因测序,用生物信... 目的探讨1例与CFTR基因有关的儿童遗传性胰腺炎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总结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例与CFTR基因有关的遗传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姐姐进行基因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危害性,并通过蛋白质结构模拟分析其影响。结果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与疾病高度相关的CFTR基因变异。在位点c.3406G>A(p.A1136T)及c.650G>A(p.E217G)患儿、其父亲、姐姐为杂合变异,其母亲无变异;在位点c.3209G>A(p.R1070Q)患儿、其母亲、姐姐为杂合变异,其父亲无变异。蛋白结构预测软件分析,基因突变位点导致了蛋白结构相应位置的氢键及空间构象改变。结论对反复发作的胰腺炎,需警惕遗传性胰腺炎的可能,基因测序是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CFTR基因 基因突变 遗传性胰腺炎 全外显子测序
原文传递
脉冲振荡肺功能与常规肺通气功能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荷云 戚凯文 +2 位作者 步美玲 冯绛楠 王金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常规肺通气功能(PFT)在儿童哮喘控制水平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年3月至12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323例,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 目的对比分析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常规肺通气功能(PFT)在儿童哮喘控制水平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年3月至12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323例,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分为控制组(123例)、未控制组(200例)。两组患儿均行PF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和IOS[频率在5 Hz时的呼吸系统总阻抗(Z5)、频率在5 Hz时的阻抗(R5)、频率在20 Hz时的阻抗(R20)、频率在5 Hz时的电抗(X5)、频率在5 Hz时的阻抗-频率在20 Hz时的阻抗(R5-R20)、电抗面积(AX)、共振频率(Fres)]检测。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PFT与IOS参数对哮喘未控制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哮喘患儿PFT指标比较:控制组FEV1、FEV1/FVC、PEF、FEF50、FEF75、MMEF(%)水平均高于未控制组[(104.41±12.38)%比(98.89±16.61)%、100.50(94.40,103.50)%比96.00(89.83,101.88)%、(100.29±15.31)%比(93.19±18.43)%、85.60(70.60,96.60)%比72.35(57.08,91.10)%、67.20(53.60,81.70)%比56.80(41.10,74.73)%、80.70(66.80,95.10)%比69.50(54.03,90.05)%](均P<0.01)。2.两组哮喘患儿IOS指标比较:控制组Z5、R5、R20、R5-R20、X5、AX、Fres水平低于未控制组{68.58(63.29,77.43)%比81.27(70.93,91.96)%、68.91(62.94,77.60)%比80.61(70.02,89.29)%、75.78(67.50,87.55)%比82.97(71.50,95.50)%、0.51(0.43,0.59)[kPa/(L·S)]比0.62(0.53,0.74)[kPa/(L·S)]、69.31(59.93,79.14)%比86.48(70.00,102.48)%、1.11(0.76,1.60)kPa/L比2.14(1.42,2.85)kPa/L、18.21(16.06,19.56)Hz比20.56(18.92,22.81)Hz}(均P<0.01)。3.在控制组中,有31例(25.20%)患儿存在PFT指标异常。4.在未控制组中,有95例(47.50%)患儿存在PFT指标异常,仅有20例(10.00%)患儿存在R5>120%预计值和/或R20>120%预计值。5.IOS指标预测哮喘未控制的ROC曲线分析结果:Z5、R5、R5-R20、X5、AX、Fres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其中AX对哮喘未控制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785,95%CI:0.735~0.835),灵敏度为78.50%,特异度为64.20%;PFT指标AUC均<0.7,其中FEF50、MMEF的AUC最大。结论PFT、IOS在评估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方面均有较好的敏感性,IOS对预测哮喘未控制有较好的价值,其中AX对哮喘未控制的预测价值最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不仅需要借助C-ACT评分等主观评价,更需要PFT、IOS等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常规肺通气功能 脉冲振荡肺功能
原文传递
FOXM1在呼吸道病毒感染致哮喘小鼠急性发作中的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步美玲 王金荣 +1 位作者 冯梅 孙立锋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哮喘小鼠急性发作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Poly(I:C)组、RCM1+Poly(I:C)组和Poly(I:C)+RCM1组(后两组分别为提前和推后1 h给予RCM1),每组15只。利用屋尘螨(H...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哮喘小鼠急性发作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Poly(I:C)组、RCM1+Poly(I:C)组和Poly(I:C)+RCM1组(后两组分别为提前和推后1 h给予RCM1),每组15只。利用屋尘螨(HDM)构建哮喘小鼠模型,病毒类似物Poly(I:C)经鼻滴入模拟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导小鼠哮喘急性发作,以罗伯特·科斯塔纪念药1(RCM1)选择性抑制叉头框M1(FOXM1)表达,留取小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气道狭窄指数评估哮喘小鼠模型,采用Rt-PCR、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和BALF的白介素4(IL-4)、白介素13(IL-13)、干扰素γ(IFN-γ)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肺组织FOXM1和黏蛋白5AC(MUC5AC)表达;流式细胞分选小鼠BALF中的细胞计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和气道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及FOXM1和MUC5AC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气道阻力较正常对照组增高,而Poly(I:C)组小鼠气道阻力较哮喘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4和IL-13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IFN-γ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oly(I:C)组IL-4和IL-13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哮喘组、RCM1+Poly(I:C)组和Poly(I:C)+RCM1组(P<0.05),RCM1+Poly(I:C)组IFN-γ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Poly(I:C)+RCM1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IL-4、IL-13表达水平升高(P<0.05),IFN-γ下降(P<0.05),Poly(I:C)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IL-4、IL-13、IFN-γ高于哮喘组、RCM1+Poly(I:C)组和Poly(I:C)+RCM1组(P<0.05),且RCM1+Poly(I:C)组IL-4、IL-13表达低于Poly(I:C)+RCM1组(P<0.05);哮喘组小鼠肺组织FOXM1和MUC5AC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oly(I:C)组的表达水平则高于哮喘组、RCM1+Poly(I:C)组和Poly(I:C)+RCM1组(P<0.05),RCM1+Poly(I:C)组肺组织FOXM1 mRNA表达水平高于Poly(I:C)+RCM1组(P<0.05),而MUC5AC的表达水平低于Poly(I:C)+RCM1组(P<0.05);哮喘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上皮增厚、排列紊乱并有炎性细胞浸润,FOXM1及MUC5AC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oly(I:C)组小鼠上述形态学表现及FOXM1、MUC5AC蛋白表达水平较哮喘组更为显著(P<0.05),RCM1+Poly(I:C)组和Poly(I:C)+RCM1组气道上皮细胞形态学及FOXM1、MUC5AC蛋白表达较Poly(I:C)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通过激活FOXM1通路,诱发气道上皮杯状细胞过度增生及黏液分泌亢进,同时促进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因子分泌,加重肺组织炎症,增加气道阻力,导致哮喘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M1 病毒 哮喘 气道炎症 杯状细胞增生
原文传递
新发BTK基因缺失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魏俊杰 岳蔷薇 孙立锋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78,85,共6页
目的探讨1例BTK基因大片段缺失导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检验及基因特点。方法对2016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检验检查、基因特点进行分析,并在万方、中... 目的探讨1例BTK基因大片段缺失导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检验及基因特点。方法对2016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检验检查、基因特点进行分析,并在万方、中国知网(CNKI)、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7岁7个月,自3岁起反复细菌感染病史。外周血免疫功能提示,CD19+0.06%,IgG<1.42 g/L,IgA<0.23 g/L,IgM 0.44 g/L,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胸部CT提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表现。基因检测报告提示,患儿BTK基因第2~5号外显子缺失,患儿母亲相应位点疑似杂合缺失。因2~5号外显子整体缺失突变导致的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在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HGMD)专业数据库中尚无报道。随访5年,患儿每1~2个月应用7.5~10 g人免疫球蛋白,未再出现反复细菌性感染,复查胸部CT仍有轻度支气管扩张。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后经羊水穿刺行基因检测,未发现胎儿BTK基因异常,患儿弟弟出生后免疫功能正常。结论对反复细菌性感染、支气管扩张患儿需常规进行免疫功能筛查,存在异常者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对于确诊XLA的患儿需规律行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母亲再次怀孕时需进行羊水BTK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TK基因 缺失突变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KCNJ6基因突变致Keppen-Lubinsky综合征个案报道
18
作者 孙妍 刘帆 +4 位作者 宋启君 李桂梅 徐潮 高聆 赵家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Keppen-Lubinsky综合征(keppen-Lubinsky syn-drome,KPLBS)(OMIM#614098)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殊面容包括大而突出的眼睛、张口、面部皮下脂肪减少、鼻翼发育不全等,并严重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该病于2001年首次报道,国内曾... Keppen-Lubinsky综合征(keppen-Lubinsky syn-drome,KPLBS)(OMIM#614098)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殊面容包括大而突出的眼睛、张口、面部皮下脂肪减少、鼻翼发育不全等,并严重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该病于2001年首次报道,国内曾有1例7月龄患儿报道[1]。KPLBS的致病基因为KCNJ6(GIRK2)基因,编码一种由G蛋白控制的ATP敏感的内向整流钾通道。本研究现报道1例4岁3月龄KPLBS患儿,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综合征临床和遗传学特征,以提高对其早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ppen-Lubinsky综合征 KCNJ6基因 特殊面容 精神运动发育落后 脂肪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9例以顽固性低血糖为首要表现的婴儿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报道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雪 王凤雪 +1 位作者 张书乐 李桂梅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5,82,共7页
目的探讨以顽固性低血糖为首要表现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及小婴儿垂体柄阻断综合征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岁内(21 d~11月龄,中位日龄60 d)排除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热性惊厥、脑... 目的探讨以顽固性低血糖为首要表现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及小婴儿垂体柄阻断综合征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岁内(21 d~11月龄,中位日龄60 d)排除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热性惊厥、脑炎史、脑卒中、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史和外伤史,以反复低血糖为首要表现的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垂体激素水平、垂体磁共振成像特点及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糖差值情况。结果男4例,女5例,均以新生儿反复低血糖发作为首要表现,诊断年龄21 d~11月龄(中位日龄60 d)。9例均新生儿期开始出现顽固性低血糖、生长发育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差,7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例反复惊厥,2例多饮多尿,7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4例男性患儿均阴茎小、隐睾。内分泌检查存在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皮质醇缺乏,根据垂体MRI表现,9例患儿均为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其中6例垂体前叶发育不良、3例垂体前叶消失,2例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7例垂体后叶异位。均给予氢化可的松和左甲状腺素钠,并加以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2例给予弥凝治疗。顽固低血糖、惊厥逐渐消失,生长速度得到改善。结论新生儿或小婴儿垂体柄阻断综合征表现为顽固性低血糖,应用氢化可的松、左甲状腺素钠和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使血糖恢复正常;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可导致新生儿或小婴儿多种垂体激素缺乏;垂体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结合垂体靶腺激素,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婴儿 低血糖 激素替代
原文传递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在肥胖和糖尿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艳君 李桂梅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91-495,512,共6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是一种内分泌激素,主要受胆汁酸的调节。FGF19有助于减轻体质量,多种减肥措施均通过提高FGF19水平来实现,且FGF19可逆转肥胖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糖尿病的主要致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缺陷,由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是一种内分泌激素,主要受胆汁酸的调节。FGF19有助于减轻体质量,多种减肥措施均通过提高FGF19水平来实现,且FGF19可逆转肥胖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糖尿病的主要致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缺陷,由此可引起微血管病变和心血管疾病。FGF19可从根本上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通过不依赖胰岛素活性的途径达到降血糖的目的。糖尿病患者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并发症,FGF19可通过改善糖尿病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发挥保护糖尿病心肌细胞的作用,其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保护性作用。FGF19在治疗肥胖、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肥胖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