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1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绵羊模型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姜倩倩 裴文键 +4 位作者 陈亚楠 张成成 孔冬 肖萍 窦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102-107,113,共7页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肿瘤科、胃肠外科、中医科病房住院的149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平均每天照顾时间最长的1名...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肿瘤科、胃肠外科、中医科病房住院的149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平均每天照顾时间最长的1名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横断面研究设计,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决策疲劳量表(DFS)、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家庭照顾者决策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DFS评分为(9.19±2.52)分。患者性别、年龄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照顾者年龄、工作状态、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婚姻状况和平均每天照顾时长均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DFS评分(P<0.05)。PAC、PSSS及其各维度和积极应对方式与DFS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DFS呈正相关(P<0.01)。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因素依次为照顾者平均每天照顾时长、PSSS、照顾者年龄和消极应对方式(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73.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处于轻度水平,且影响因素的水平不一,针对影响水平较高的因素,积极进行适当干预,有助于降低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家庭照顾者 决策疲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与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来钰栋 蒋振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骨量减少、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退化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病率较高,老年人居多,尤其以绝经后的大龄妇女最为多见,其特点为骨质量差、易发...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骨量减少、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退化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病率较高,老年人居多,尤其以绝经后的大龄妇女最为多见,其特点为骨质量差、易发生再次骨折、常伴随疼痛与活动受限。及时的预防与合理的治疗,对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及减轻患者的痛苦至关重要。常见的预防措施有饮食、药物等方式,治疗方式则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主要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措施、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等方面阐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预防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方琼 唐心恬 +1 位作者 来钰栋 张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103-107,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亦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常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缓解不佳的患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创伤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亦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常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缓解不佳的患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创伤大,花费高,患者恢复期较长。而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花费少、恢复期短等优势。近20年来,脊柱微创手术得到快速发展,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方式越来越丰富,包括单通道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双通道镜下髓核摘除术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主要方式,相较于其他微创手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全麻腰椎术后男性患者早期拔除尿管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晓宇 史冬立 +3 位作者 张振美 李娜 张佩凤 杨丽娟 《护理学报》 2020年第11期46-52,共7页
目的评价总结全麻腰椎术后男性患者早期拔除尿管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留置尿管患者早期拔除相关证据,并从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的归... 目的评价总结全麻腰椎术后男性患者早期拔除尿管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留置尿管患者早期拔除相关证据,并从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的归纳总结。结果共纳入文献4篇,指南3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证据总结如下:(1)尽量缩短患者尿管留置时间(A级推荐);(2)选择合适的拔管时机(B级推荐);(3)每天评估并记录置管原因(A级推荐);(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提醒系统或者停止系统,以便及时拔除尿管(A级推荐);(5)做好患者宣教、医护人员培训(B级推荐)。(6)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B级推荐)。结论留置导尿管是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尿管拔除时机,尽早拔除不必要尿管,以有效减少尿路感染风险及拔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腰椎术后 男性 留置导尿 拔除尿管 证据总结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冬立 李娜 张振美 《护理学报》 2020年第15期17-20,共4页
目的建立并实践院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个案管理模式。方法选拔并培训深静脉血栓个案管理师,成立个案管理多学科团队,建立院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上报流程,制定入案标准并筛选个案管理对象,编制深静脉血栓健康指导手册及个案管理... 目的建立并实践院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个案管理模式。方法选拔并培训深静脉血栓个案管理师,成立个案管理多学科团队,建立院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上报流程,制定入案标准并筛选个案管理对象,编制深静脉血栓健康指导手册及个案管理档案,以及实施院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个案管理流程。结果2019年1—6月顺利结案20例,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临床症状,19例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好,1例鼻腔出血,经个案管理师指导,复查凝血指标,与多学科团队沟通,减少了抗凝药物剂量,避免了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持续随访率为100%。结论通过探索并实施院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个案管理模式,可确保为患者提供科学、精准、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促使静脉血栓护理专科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个案管理 静脉血栓护理专科
下载PDF
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永龙 付凯 +4 位作者 韩世杰 孙超 刘绪昌 夏大伟 丰荣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1046-1050,共5页
无论是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的颈椎病,还是外伤所致的急性颈椎损伤或其他潜在的颈椎疾病,都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症状。近年来,因颈椎病而行手术的患者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常规开放手术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但存在一定缺陷,如创伤较大、邻近节段... 无论是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的颈椎病,还是外伤所致的急性颈椎损伤或其他潜在的颈椎疾病,都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症状。近年来,因颈椎病而行手术的患者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常规开放手术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但存在一定缺陷,如创伤较大、邻近节段退变、活动度丢失等。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器械的不断创新和对脊柱生物力学认识的提高,微创颈椎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为了给脊柱外科医师提供个性化的微创手术方案,本文对部分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微创 显微镜
下载PDF
头颅下垂综合征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长瑜 王华 +1 位作者 王国栋 孙建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09-512,517,共5页
头颅下垂综合征(DHS)可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DHS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机械性因素和肌病有关;继发性DHS可由多种疾病导致,如神经肌肉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退变性疾病、医源性因素等。原发性DHS首... 头颅下垂综合征(DHS)可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DHS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机械性因素和肌病有关;继发性DHS可由多种疾病导致,如神经肌肉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退变性疾病、医源性因素等。原发性DHS首选保守治疗;继发性DHS的首要处理原则是明确并解决原发疾病。如果DHS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患者经充分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必须是个体化的。尽管目前研究有限,但根据以往病例随访结果,多数患者经过手术矫形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下垂综合征 颌胸畸形 孤立型颈伸肌肌病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评估髂嵴对L5~S1椎间孔镜手术通道放置的影响
9
作者 王金瑨 刘晓阳 +1 位作者 葛忠鹏 崔新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目的 分析髂嵴对穿刺放置手术通道可行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立医院行腰椎CT及腰椎DR检查的75例患者影像资料。使用Mimics 21.0软件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模拟手术通道放置,评估患者L5~S1节段... 目的 分析髂嵴对穿刺放置手术通道可行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立医院行腰椎CT及腰椎DR检查的75例患者影像资料。使用Mimics 21.0软件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模拟手术通道放置,评估患者L5~S1节段行PETD手术放置通道可行性。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可放置通道组和不可放置通道组,通过测量和比较两组髂嵴相对高度分级、髂嵴高度、髂嵴倾斜角、关节突倾斜角、髂嵴最高点到中线距离和髂嵴内聚角等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髂嵴对L5~S1节段行PETD手术放置通道的影响。结果 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可放置通道组中髂嵴高度h、髂嵴倾斜角α、髂嵴内聚角δ等髂嵴相关的解剖参数均明显小于不可放置通道组[23.65(29.33~18.50)vs 38.20(39.80~34.40),P<0.001;20.20(24.30~16.08)vs 29.15(31.98~26.65),P<0.001;45.35(48.03~40.70)vs 47.75(49.98~45.33),P=0.003]。随着髂嵴高度的提升,通道放置的成功率不断下降,定义为“高髂嵴”(髂嵴相对高度分级为2级)的通道建立成功率只有10%。当髂嵴高度高于31.95 mm,髂嵴倾斜角大于24.35°,髂嵴内聚角大于47.2°时,穿刺放置通道容易失败。结论 髂嵴对于L5~S1行PETD手术放置通道的可行性具有显著影响。髂嵴越高,越陡峭(髂嵴倾斜角、内聚角越大)的患者越不容易成功放置通道。“高髂嵴”(髂嵴高于L4椎弓根下缘的患者)通常难以放置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三维重建 髂嵴 L5~S1 椎间孔镜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经皮内镜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海峰 宋扬 王乃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0-1206,共7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与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与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符合选择标准的347例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FD组(160例)、PELD组(86例)、UBED组(101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分布、病程以及术前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手术前后下肢VAS评分和ODI评价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FD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ELD组与UBED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PELD组与UBED组(P<0.05);PELD组和UBE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D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PELD组,PELD组高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6个月。3组患者术后下肢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 d UBED组下肢VAS评分明显优于PELD组和FD组(P<0.05),PELD组与F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下肢VAS评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手术前后差值FD组和UBED组略优于PELD组(P<0.05),FD组与UBE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0.0%)明显高于PELD组(12.8%)和UBED组(6.9%),PELD组高于UBED组(P<0.05)。切口感染均发生于FD组(12例),症状性椎间盘囊肿和类脊髓高压症各1例均发生于PELD组。结论UBED、PELD和FD治疗LDH早期缓解下肢疼痛疗效相当;与FD相比,UBED与PELD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经皮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37例单节段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超 孙超 +3 位作者 刘绪昌 夏大伟 马春骋 丰荣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优势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脊柱外科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73例,分为3D打印... 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优势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脊柱外科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73例,分为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3D cage)组(n=37)和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PEEK cage)组(n=36)。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腰椎功能及术后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BMD)、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同种异体骨植入量、术后引流量、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腰椎前凸角(LL)、椎间隙高度(DH)、LL丢失值、DH丢失值及椎间融合情况等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 cage组同种异体骨植入量少于PEEK 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L和DH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LL丢失值和DH丢失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3D cage组LL丢失值和DH丢失值较PEEK cage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3D cage组和PEEK cage组的融合率分别为72.97%和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移位等情况。结论在单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中使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可恢复并维持腰椎矢状位前凸角和椎间高度。尤其是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3D cage具有良好的抗沉降性,降低椎体塌陷风险,提高腰椎机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椎间融合器 单节段腰椎融合 腰椎前凸角 椎间隙高度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