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创新诊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的疗效
1
作者 周利 李耀祖 +4 位作者 王若国 李永祥 左慕妍 隽兆东 安建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0-773,共4页
在SARS-CoV-2大流行的早期阶段,普遍观点认为该疾病是急性过程。多数COVID-19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综合医疗干预恢复健康,但有证据表明,有部分感染者在急性期康复后会出现持续数周到数月的症状[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持续时间超... 在SARS-CoV-2大流行的早期阶段,普遍观点认为该疾病是急性过程。多数COVID-19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综合医疗干预恢复健康,但有证据表明,有部分感染者在急性期康复后会出现持续数周到数月的症状[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且无法通过其他诊断解释的新发或加重的临床症状,被定义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简称新冠感染后综合征(post covid-19 syndromes,PC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医疗干预 急性期康复 早期阶段 临床症状 持续时间 其他诊断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不同形态和浓度三氧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洁 赵倩男 +3 位作者 钱晓焱 方七五 李彤 安建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8-91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形态和浓度三氧半月神经节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航空总医院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三叉神经痛接受治疗的病人诊疗信息,按接受三氧注射的不同形态和浓度分为23μg/ml液态三氧... 目的:比较不同形态和浓度三氧半月神经节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航空总医院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三叉神经痛接受治疗的病人诊疗信息,按接受三氧注射的不同形态和浓度分为23μg/ml液态三氧组23例,30μg/ml气态三氧组31例,40μg/ml气态三氧组17例;治疗后1周、6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疼痛评分、von Frey试验评估病人疼痛程度和面部触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在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和BNI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30μg/ml气态三氧组VAS评分和BNI评分显著低于其余两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术后von Frey值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μg/ml液态三氧注射治疗后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23μg/ml液态三氧、30μg/ml和40μg/ml气态三氧半月神经节注射治疗均可显著缓解三叉神经痛。23μg/ml液态三氧注射治疗的潜在并发症风险小,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气态三氧 液态三氧 半月神经节 三氧治疗
下载PDF
安眠穴高电压脉冲射频调控治疗失眠1例
3
作者 李永祥 王若国 +2 位作者 迟智佳 赵彩群 安建雄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失眠是指在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于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并涉及到日间生活和社会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文报道1例失眠障碍患者... 失眠是指在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于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并涉及到日间生活和社会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文报道1例失眠障碍患者,经超声引导下安眠穴高电压脉冲射频调控联合多模式睡眠治疗,目前随访2个月,平均睡眠时长7 h 15 min,深睡眠时长1 h 50 mi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3分,匹兹堡睡眠指数7分,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安眠穴 射频调控 多模式睡眠
下载PDF
慢性失眠新学说:全神经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鑫 安建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7-1291,共5页
1前言失眠是指在合适的睡眠条件下,存在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等,导致个体对睡眠时长和质量不满足,并引起日间疲劳、情绪改变以及躯体不适等功能损伤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病程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失眠,而慢性失眠是高血压、... 1前言失眠是指在合适的睡眠条件下,存在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等,导致个体对睡眠时长和质量不满足,并引起日间疲劳、情绪改变以及躯体不适等功能损伤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病程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失眠,而慢性失眠是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认知障碍、抑郁症等多系统疾病的高风险因素[1]。来自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均显示,无论在我国或全球范围内,失眠患病率均呈增高趋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全球性蔓延更增加了慢性失眠的发病率[2,3]。慢性失眠发病率高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少,最常见的口服药物简单方便,但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出现药物耐受和依赖;迄今被业内唯一推荐的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也只对半数失眠患者有效。慢性失眠疗效欠佳的主要原因是发病机制不清,本文就失眠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并结合团队先前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提出慢性失眠全神经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情绪改变 认知行为疗法 多系统疾病 入睡困难 失眠患者 功能损伤 口服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