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治疗三叉神经痛3例
1
作者 宫殿荣 梁建华 +1 位作者 孙义华 郭春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165-165,共1页
我们用高压氧治疗典型三又神经痛3例,均为女性,年龄为60、68、72岁。病程为3、10、15年。受累三叉神经分别为右Ⅱ支、右Ⅱ-Ⅲ支及双Ⅱ支。3例均曾长期服用苯妥因钠、卡马西平等药物,疗效渐减或无效。2例接受过无水酒精封闭,获得暂时疗... 我们用高压氧治疗典型三又神经痛3例,均为女性,年龄为60、68、72岁。病程为3、10、15年。受累三叉神经分别为右Ⅱ支、右Ⅱ-Ⅲ支及双Ⅱ支。3例均曾长期服用苯妥因钠、卡马西平等药物,疗效渐减或无效。2例接受过无水酒精封闭,获得暂时疗效。体检:除患区阵发性抽搐性疼痛外,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高压氧治疗 阵发性抽搐 阳性体征 苯妥因钠 单人高压氧舱 吸氧时间 医疗设备厂 减压时间 小血管
下载PDF
鼓室神经痛1例报告
2
作者 梁建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169-169,共1页
患者,男,55岁。因发作性右耳深部及耳后部钻刺样剧痛20天,可因触压外耳道诱发,每次持续数秒钟,间歇期正常。一年前有类似发作史。查体:耳科检查(一)。除触压右外耳道可引起剧痛发作外,神经系统无阳性发现。给予卜马西平及大剂量VitB&l... 患者,男,55岁。因发作性右耳深部及耳后部钻刺样剧痛20天,可因触压外耳道诱发,每次持续数秒钟,间歇期正常。一年前有类似发作史。查体:耳科检查(一)。除触压右外耳道可引起剧痛发作外,神经系统无阳性发现。给予卜马西平及大剂量VitB<sub>12</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神经痛 马西平 类似发作史 间歇期 阳性发现 膝状节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喉上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枕大神经痛
下载PDF
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性骨关节病28例分析
3
作者 郭春杰 张基河 裘国松 《中国民康医学》 1995年第3期153-153,共1页
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性骨关节病28例分析郭春杰,张基河,裘国松我科1994年2月至1994年4月共收治各种脑血管病60例,其中发生骨关节病者28例,占46.7%,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般资料:骨关节病28例中男18例,... 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性骨关节病28例分析郭春杰,张基河,裘国松我科1994年2月至1994年4月共收治各种脑血管病60例,其中发生骨关节病者28例,占46.7%,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般资料:骨关节病28例中男18例,女10例。40岁以下者1例,4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骨关节病 脑血管病 骨关节病变 肩关节 例分析 植物神经 骨质疏松 神经系统疾病 退行性变 血管运动障碍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建华 程卫东 曲怀谦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99-100,共2页
当前,全球结核病疫情日益恶化,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结核病均呈上升趋势[1],结核性脑膜炎TBM发病率有所增加.随着抗结核药物应用,使预后有很大改观,但TBM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很高,欧美国家报告TBM病死率高达15%~36%,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当前,全球结核病疫情日益恶化,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结核病均呈上升趋势[1],结核性脑膜炎TBM发病率有所增加.随着抗结核药物应用,使预后有很大改观,但TBM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很高,欧美国家报告TBM病死率高达15%~36%,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为未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2].因此探讨结脑的早期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早期诊断 治疗 CT 脑脊液检查
下载PDF
以双目失明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守社 郭春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36-36,共1页
患者,男60岁。突然失明2天,头痛1天,于1987年、12月20日收住院。12月19日下午3时劳动时突然双眼发黑、视物不清。次日感头痛、头晕。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BP16/10.7kPa,神清,颈有抵抗,心肺(一),腹(一),双眼无光感,瞳孔直径4毫米,直... 患者,男60岁。突然失明2天,头痛1天,于1987年、12月20日收住院。12月19日下午3时劳动时突然双眼发黑、视物不清。次日感头痛、头晕。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BP16/10.7kPa,神清,颈有抵抗,心肺(一),腹(一),双眼无光感,瞳孔直径4毫米,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余颅神经(一),双眼底:视网膜大片新鲜出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间接对光反射 无光感 双目失明 视网膜出血 病理反射 视网膜静脉 腰穿脑脊液 数指 颅神经
下载PDF
26例首发精神障碍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厚壁 陈德沂 +7 位作者 孙炳吉 完旭东 周增杰 孙义华 曲丽梅 王竹石 李向诗 赵焕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3年第1期42-43,共2页
26例首发精神障碍的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提示:早期表现以情感性障碍者为最多,其次是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和人格改变。早期出现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疾病者较多。本文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和电休克治疗对脑结构影响,及近年来有关早期诊断... 26例首发精神障碍的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提示:早期表现以情感性障碍者为最多,其次是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和人格改变。早期出现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疾病者较多。本文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和电休克治疗对脑结构影响,及近年来有关早期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精神障碍
下载PDF
低颅压性头痛(附42例报告)
7
作者 陈改婷 梁建华 +1 位作者 郭春杰 孙义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72-72,共1页
低颅压性头痛较少见,容易误诊。我们诊治42例,其中男11例,女31例。年龄6~59岁,平均23岁。病前有脑震荡18例,受凉感冒14例,劳累、精神过度紧张5例,原因不明5例.病程7~41天,平均28天.头痛均与体位变换有关,即坐、立位时突然头痛,卧位后... 低颅压性头痛较少见,容易误诊。我们诊治42例,其中男11例,女31例。年龄6~59岁,平均23岁。病前有脑震荡18例,受凉感冒14例,劳累、精神过度紧张5例,原因不明5例.病程7~41天,平均28天.头痛均与体位变换有关,即坐、立位时突然头痛,卧位后迅速减轻或消失。头痛部位在前额26例,前额及后枕13例,全头痛3例。头痛性质力搏动性痛31例,爆烈样痛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性头痛 搏动性痛 体位变换 过度紧张 卧位 颈项强直 立位 中男 僵硬感 克氏征阳性
下载PDF
失肢体感性癲痫1例报告
8
作者 李守社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90-190,共1页
患者男、30岁。2年前无明显原因突然感“右上肢没有了”,伴有头晕,持续5~6分钟,不伴肢体抽动,无意识丧失,过后一切如常。以后每月发作10多次,每次发作持续1~10分钟不等,发作时表现同上,发作间期正常。既往身体健康,无颅脑外伤史,家族... 患者男、30岁。2年前无明显原因突然感“右上肢没有了”,伴有头晕,持续5~6分钟,不伴肢体抽动,无意识丧失,过后一切如常。以后每月发作10多次,每次发作持续1~10分钟不等,发作时表现同上,发作间期正常。既往身体健康,无颅脑外伤史,家族中无癲痫患者。检查:神清,言语清,颅神(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间期 颅脑外伤史 棘波 癫痛 抗癫痛药物 脑血管造影 苯妥英纳 脑血管病 多发性硬化 左顶部
下载PDF
直肠癌并发一个半综合征1例报告
9
作者 李守社 郭春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176-176,共1页
患者,男,62岁。因眩晕、恶心、耳鸣10天住院。10天前突然眩晕、恶心,发作性耳鸣,每次约半小时,2天来复视。既往身体健康。检查:血压20.0/12.0kPa,神清,精神萎糜。
关键词 精神萎糜 天来 直肠腺癌 椎一基底动脉 展神经核 脓性物 中性细胞 水平眼震 眼球震颤 外展
下载PDF
颈内动脉注药和早期语言训练治疗脑出血并失语的护理
10
作者 张素华 路学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失语 语言训练 颈内动脉 护理
下载PDF
低能量He一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1
作者 张基河 郭春杰 裘国松 《中国民康医学》 1995年第5期294-294,共1页
低能量He一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张基河,郭春杰,裘国松低能量He一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疗法(ILIB)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我科自1995年1月至1995年3月用ILIB疗法治疗脑血管... 低能量He一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张基河,郭春杰,裘国松低能量He一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疗法(ILIB)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我科自1995年1月至1995年3月用ILIB疗法治疗脑血管病100例,并观察了其对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照射 He一Ne激光 低能量 脑血管病 激光血管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 氦氖激光 聊城地区
下载PDF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一家九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宫殿荣 曲怀谦 杨传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81-381,共1页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一家九例宫殿荣曲怀谦杨传华患者女,36岁。因言语笨拙、行走不稳2年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笨拙,双下肢活动欠灵活,症状逐渐加重,表现为说话缓慢、饮水呛咳,双下肢行走不稳,不能下田劳动,尚能...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一家九例宫殿荣曲怀谦杨传华患者女,36岁。因言语笨拙、行走不稳2年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笨拙,双下肢活动欠灵活,症状逐渐加重,表现为说话缓慢、饮水呛咳,双下肢行走不稳,不能下田劳动,尚能料理一般家务,既往无重要病史。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桥脑 小脑萎缩 家族史
原文传递
Lesch——Nyhan综合征
13
作者 郭春杰 周增杰 李守社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89年第5期39-39,共1页
例1:男,20个月,1985年5月20日就诊.生后3个月,发育营养尚可。4个月后逐渐变差,8个月时四肢变硬,1岁时双手有不自主运动,不会坐立,不会翻身.18个月时四肢变直,头向后仰.1周来发作性咬自己的舌唇,每次发作3~5分钟,以至将舌唇部分咬掉,经... 例1:男,20个月,1985年5月20日就诊.生后3个月,发育营养尚可。4个月后逐渐变差,8个月时四肢变硬,1岁时双手有不自主运动,不会坐立,不会翻身.18个月时四肢变直,头向后仰.1周来发作性咬自己的舌唇,每次发作3~5分钟,以至将舌唇部分咬掉,经常流血.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姐9岁,身体健康.患儿大姨的1男孩,2岁死亡,死前4个月四肢变直.头向后仰,死前2个月发作性自毁舌、唇,发病情况与患儿相似.检查,发育迟钝,营养不良III.神志清楚,表情呆滞,方头.下唇左侧有1.5×1.5cm,舌有1×0.5cm缺损伤面.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及渗血.全身呈角弓反张状.颅神经(一),眼底(一),四肢肌张力增高,深反射活跃,有不自主大幅度震颤,双侧Babinski氏征(+),无明显感觉障碍.血尿酸】7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自主运动 Lesch Nyhan 伤面 非近亲结婚 感觉障碍 唇部 方头 深反射 颅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