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与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冉冉 刘卫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16-20,共5页
目的 比较替罗非班与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END患者140例,按照不同用药分为替罗非班组和阿加曲班组,... 目的 比较替罗非班与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END患者140例,按照不同用药分为替罗非班组和阿加曲班组,各70例。比较2组有效率、预后良好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2组不同梗死部位、TOAST分型患者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2组患者有效率、预后良好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梗死部位,2组前、后循环梗死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小动脉闭塞型患者有效率高于阿加曲班组,心源性栓塞型患者有效率低于阿加曲班组(P<0.05);2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血浆Fib水平低于治疗前,APTT、PT、TT长于治疗前,替罗非班组患者APTT、PT、TT短于阿加曲班组(P<0.05或P<0.01)。结论 替罗非班与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END患者的有效率均较高,均可改善患者预后,但对于小动脉闭塞型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效果更佳,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阿加曲班
下载PDF
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发生机制及针刀治疗进展
2
作者 魏婷 李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30-231,234,共3页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亦趋于年轻化。卒中后肢体痉挛是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肌张力增高,常伴有腱反射亢进。若不进行干预,逐渐增高的肌张力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关节的挛缩,甚至造成肢体残疾。针刀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亦趋于年轻化。卒中后肢体痉挛是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肌张力增高,常伴有腱反射亢进。若不进行干预,逐渐增高的肌张力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关节的挛缩,甚至造成肢体残疾。针刀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1],在临床上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有效。本文从近年来此病的相关研究以及现阶段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腱反射亢进 肢体关节 肌张力 卒中后 肢体残疾 针刀治疗 功能障碍
下载PDF
移动卒中单元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江松华 王英 +2 位作者 刘丽娜 郭修凯 于淼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移动卒中单元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5例),应用移动卒中单... 目的探讨移动卒中单元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5例),应用移动卒中单元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为观察组,使用传统溶栓模式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中各时间节点:入院/上车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CT检查完成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呼叫120至静脉溶栓时间,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溶栓后90 d神经功能转归良好(mRS评分0~2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上车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CT检查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和呼叫120至静脉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7、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脉溶栓后14 d的NIHSS评分与溶栓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后14 d的NIHSS评分低于本组溶栓后7 d,低于对照组溶栓后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90 d的mRs评分均低于本组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90 d的mRs评分、功能转归良好率(mRs评分0~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移动卒中单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治,可以明显缩短入院/上车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CT检查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以及呼叫至静脉溶栓时间,提高救治率,改善患者症状,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救治效果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移动卒中单元 静脉溶栓 护理流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肌内注射地佐辛引起低血压性休克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刘瑞玲 周俊凝 +3 位作者 王宏彦 徐晓艳 贾晓丽 李纪尧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自发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是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手术操作会对脑组织造成继发性损害。地佐辛是术后镇痛的阿片类药物,临床使用较为广泛。本文报告1例左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左... 自发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是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手术操作会对脑组织造成继发性损害。地佐辛是术后镇痛的阿片类药物,临床使用较为广泛。本文报告1例左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左侧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手术结束前30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注射液5 mg,40 min后出现低血压性休克。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示医生在肌内注射地佐辛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警惕低血压性休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镇痛药 地佐辛 低血压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1H-MRS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士明 吴昆鹏 +4 位作者 张伟 赵立冬 张凤敏 马子勇 范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882-188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和1 H-MRS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1 H-MRS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瘤体与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以及瘤体与正常脑白质1 H-MRS代谢物峰高(Cho...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和1 H-MRS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1 H-MRS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瘤体与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以及瘤体与正常脑白质1 H-MRS代谢物峰高(Cho、Cr、NAA)和代谢物峰高比值(Cho/Cr、Cho/NAA)。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DWI图均表现为高信号。瘤体ADC值(655±57.95)低于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755±8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9,P<0.05)。1 H-MRS:①病例组Cho(28.13±6.15)高于对照组(20.87±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02,P<0.05);②病例组Cr(5.66±2.81)、NAA(8.31±3.26)分别低于对照组Cr(14.80±3.63)、NAA(24.88±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45、56.783,P<0.05);③病例组Cho/Cr(5.82±2.12)、Cho/NAA(3.74±1.67)分别高于对照组Cho/Cr(1.44±0.25)、Cho/NAA(0.8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5、-4.025,P<0.05)。所有病例均见有Lac和(或)Lip峰。免疫组化:17例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肿瘤,瘤细胞LCA、CD20表达均阳性。结论 DWI与1 H-MRS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下载PDF
低频超声治疗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风云 李延辉 +2 位作者 杨霞峰 孙义华 冯春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704-2706,2721,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治疗颈动脉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7例,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治疗颈动脉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7例,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低频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直径、形态、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直径、斑块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斑块直径、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MT、斑块直径、斑块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中度狭窄率和重度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低频超声可以有效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开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颈部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在神经内科开展神经康复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霞峰 王兴臣 +5 位作者 布庆侠 李延辉 王风云 单广振 贾莉华 赵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康复治疗 急性脑卒中 卒中单元 运动训练 语言训练 心理康复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桔丙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霞峰 孙义华 +3 位作者 徐军 李延辉 王凤云 刘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观察棓丙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用棓丙酯12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qd,14d为一个疗程,低分子肝素... 目的:观察棓丙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用棓丙酯12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qd,14d为一个疗程,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bid,7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单用同剂量和疗程的低分子肝素钠。疗效评价指标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检测血凝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和84%,治疗后CSS分别为(15.7±5.6)和(18.5±7.5),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显著延长(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棓丙酯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棓丙酯 低分子肝素钠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前后的尿酶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义华 杨霞峰 +1 位作者 李桂萍 李延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脑出血 用药剂量 甘露醇 药物治疗 血清尿素氮 肌酐 尿γ-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华 刘娜 王翠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到2020年将跃居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第3位[1]。截至目前,COPD仍然是一种不能彻底治愈的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终生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到2020年将跃居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第3位[1]。截至目前,COPD仍然是一种不能彻底治愈的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终生治疗和管理,而在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病情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的概念、任务、现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我管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早期先兆流产保胎价值评估及个性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玲 申爱方 +2 位作者 由卫芝 傅珂 刘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β-人绒毛膜促性腺素、孕酮、超声监测联合综合评价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门诊先兆流产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妊娠结局是否良好将孕妇分为3组:早期妊娠正常组A组(56例),早期先兆流产妊... 目的探讨β-人绒毛膜促性腺素、孕酮、超声监测联合综合评价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门诊先兆流产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妊娠结局是否良好将孕妇分为3组:早期妊娠正常组A组(56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良好组B组(84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不良组C组(60例)。结果 A组、B组的超声监测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孕酮水平及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β-HCG、孕酮、超声监测联合综合评价在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β-人绒毛膜促性腺素 孕酮 超声 妊娠结局 黄体酮胶丸(琪宁) 地屈孕酮 多力玛
下载PDF
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多中心检查登记研究设计方案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贾凌云 华扬 +18 位作者 邢英琦 惠品晶 孟璇 于德林 潘晓芳 房亚兰 宋彬彬 吴春霞 张春梅 隋秀芳 金友贺 张京芬 李建卫 王凌 穆玉明 钟经馨 朱榆红 张恒 蔡晓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1-284,共4页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病死原因,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缺血 颅内外动脉病变 血管超声 多中心登记研究 设计方案
下载PDF
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关系的多中心登记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陶昀璐 华扬 +19 位作者 贾凌云 邢英琦 惠品晶 孟璇 于德林 潘晓芳 房亚兰 宋彬彬 吴春霞 张春梅 隋秀芳 金友贺 张京芬 李建卫 王凌 穆玉明 钟经馨 朱榆红 张恒 蔡晓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连续纳入20家卒中筛查与防治项目基地医院临床诊断明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10 711例。根据颈动脉...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连续纳入20家卒中筛查与防治项目基地医院临床诊断明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10 711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从中筛选出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率≥50%者1 560例,并将存在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重度狭窄(70%~99%)组及轻中度狭窄(<70%)组。分析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水平在两组颈动脉狭窄人群中的分布,并依据血脂正常值范围进行量化分类,应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级别血脂水平分布的差异。结果颈动脉重度狭窄组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4%(319/586)比48.3%(470/974),P<0.05],高脂血症为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7,95%CI:1.24~1.30,P<0.01)。颈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TC及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组[TC:3.98(3.31,4.82)mmol/L比3.91(3.31,4.53)mmol/L;LDL-C:2.48(1.86,3.14)比2.30(1.79,2.80);均P<0.01],随着TC和LDL-C水平的升高,重度狭窄与轻中度狭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重度狭窄组患者TC>5.80 mmol/L的比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7.3%(43/586)比0.4%(4/974)],LDL-C>3.12 mmol/L的比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26.3%(154/586)比10.0%(97/974)]。结论高LDL-C和TC水平可增加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脂异常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延辉 王风云 +2 位作者 孙义华 杨霞峰 徐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78-579,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因脑卒中致上肢痉挛患者15例,在彩超引导下,按照断层解剖作为指南,将肉毒毒素准确注入到肱二头肌、肱肌、指深屈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肌、掌长肌、旋前...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因脑卒中致上肢痉挛患者15例,在彩超引导下,按照断层解剖作为指南,将肉毒毒素准确注入到肱二头肌、肱肌、指深屈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肌、掌长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注射后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注射前、注射后2周、注射后4周采用改良Ashworth(MAS)、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进行相关评价。结果注射组在注射后2周、4周,肌肉痉挛的改善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注射前。结论在彩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定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定位准确、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肉毒毒素A 痉挛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年龄特征与头颈部大动脉病变分布的多中心研究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娜 华扬 +19 位作者 贾凌云 邢英琦 惠品晶 孟璇 于德林 潘晓芳 房亚兰 宋彬彬 吴春霞 张春梅 隋秀芳 金友贺 张京芬 李建卫 王凌 穆玉明 钟经馨 朱榆红 张恒 蔡晓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5-29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病变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为不同年龄段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全国20家中心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共10 711例,从40岁起始,...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病变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为不同年龄段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全国20家中心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共10 711例,从40岁起始,以每10岁为一年龄段将所有患者分为5个年龄段,比较不同年龄段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再将所有患者按性别分开,应用趋势卡方检验比较同一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颅内、外及前、后循环大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和血管病变支数。结果 (1)老年患者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居多(χ~2值分别为61.938、13.349、55.940,均P<0.01);中青年吸烟史、脑血管病家族史及肥胖者居多(χ~2值分别为131.505、7.298、100.911,均P<0.01)。(2)线性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女性、男性颅外动脉病变中多支血管病变所占的比例均逐渐增加(χ~2值分别为54.799、161.370,均P<0.01);女性患者颅内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逐渐下降(χ~2=5.328,P=0.021),而男性患者颅内动脉病变中多支血管狭窄所占的比例无明显变化趋势(χ~2=0.289,P=0.591)。(3)线性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女性、男性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逐渐减少(χ~2=20.090;χ~2=42.351,均P<0.01),单纯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逐渐升高(χ~2=40.311;χ~2=90.698,均P<0.01),颅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升高(χ~2=12.077,P=0.001;χ~2=45.887,P<0.01);女性单纯后循环血管狭窄发生率逐渐升高(χ~2=16.434,P<0.01),男性单纯后循环血管狭窄发生率无变化趋势(χ~2=1.701,P=0.192),女性、男性前后循环动脉均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升高(χ~2=4.587,P=0.032;χ~2=35.156,P<0.01)。结论不同年龄段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布存在差异,不论女性还是男性,中青年患者主要为颅内动脉病变,老年患者主要为颅外动脉病变,女性老年患者存在后循环动脉病变较多。认识不同年龄段患者颅内动脉病变特征,将有助于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制定个体化的卒中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年龄 动脉狭窄 分布 超声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霜 张瑞敏 付立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20期1843-184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颅内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治疗患者386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内感染的独立危... 目的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颅内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治疗患者386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颅内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1)38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有25例发生颅内感染,发生率为6.5%。(2)2型糖尿病(OR=1.353,95%CI:1.141~1.603)、幕下手术(OR=2.452,95%CI:1.107~5.435)、手术持续时间≥4 h(OR=1.125,95%CI:1.076~1.177)、脑室外引流(OR=1.125,95%CI:1.076~1.177)及脑脊液漏(OR=2.022,95%CI:1.28~3.193)均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740~0.958);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9.068,P=0.106)均显示该模型预测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风险具有良好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基于2型糖尿病、幕下手术、手术持续时间、引流方式及脑脊液漏这5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指导临床个体化防控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内感染 预测 列线图
下载PDF
儿童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国阳 司俊臣 +6 位作者 肖以磊 许崇福 高志宇 蒋海涛 冉然 杨凤海 傅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报告1例罕见的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患儿男,5岁,于2017年7月17日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视力减退2 d”入院。查体见:双眼视力约0.1,余未见明显异常。术前磁共振示右额颞叶占位性病变。入院后给予补液、脱水降颅压、抑酸等对症... 报告1例罕见的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患儿男,5岁,于2017年7月17日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视力减退2 d”入院。查体见:双眼视力约0.1,余未见明显异常。术前磁共振示右额颞叶占位性病变。入院后给予补液、脱水降颅压、抑酸等对症治疗,于2017年7月20日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术后病理结果:颅内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非典型性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术后复查磁共振示肿瘤无残留,患者分别于2017年9月26日、2017年10月17日行2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给予全脑全脊髓放疗。放疗结束后继续给予原方案化疗4周期。随访至2022年1月,多次复查颅脑磁共振未见肿瘤复发,现生活简单自理,就读于一家特殊学校。这提示此类患儿若行肿瘤完整全切除,配合早期及时规范的放疗及化疗,或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 儿童 胚胎性肿瘤 综合治疗 放疗 化疗 开颅术
下载PDF
超声检测吸烟与颅内动脉狭窄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然 华扬 +19 位作者 贾凌云 邢英琦 惠品晶 孟璇 于德林 潘晓芳 房亚兰 宋彬彬 吴春霞 张春梅 隋秀芳 金友贺 张京芬 李建卫 王凌 穆玉明 钟经馨 朱榆红 张恒 蔡晓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7-301,312,共6页
目的分析吸烟与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全国20家卒中防治基地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住院的患者共10 711例,排除吸烟及戒烟年限不详者76例,最终纳入10 635例患者。应用经... 目的分析吸烟与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全国20家卒中防治基地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住院的患者共10 711例,排除吸烟及戒烟年限不详者76例,最终纳入10 635例患者。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病变。记录患者脑血管病基本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吸烟及年限、是否戒烟及年限、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卒中家族史)。根据患者吸烟年限不同,分为5个组:无吸烟(7 088例)、吸烟时间≤10年(293例)、11~20年(770例)、21~30年(1 185例)、>30年(1 299例)组进行趋势卡方检验。再根据吸烟者中戒烟年限不同,分为4个组:无戒烟组(2 756例)、戒烟时间1~10年(587例)、11~20年(153例)、>20年(51例)进行趋势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吸烟年限及吸烟者不同戒烟年限对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的影响。结果 (1)吸烟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40.4%(1 433/3 547)]显著高于无吸烟患者[29.4%(2 085/7 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50,P<0.01),并且吸烟者脑梗死发生率[91.6%(3 250/3 547)]显著高于无吸烟者[85.0%(6 027/7 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28,P<0.01)。吸烟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95%CI:1.456~1.765;P<0.01);随着吸烟年限的增长,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逐渐升高(趋势χ~2=115.437,P<0.01);≥20年烟龄患者是否戒烟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趋势χ~2=1.043,P=0.307)。结论吸烟是影响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患病风险随着吸烟年限的增加而上升。而长期吸烟者即使戒烟亦不能减轻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颅内动脉狭窄 吸烟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3
19
作者 曹玉凤 李向云 马姝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79-82,共4页
"立德树人"一直都是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习近平主席曾强调:"需将思政工作贯穿整个教育工作中。"而护理专业教学以及学习中蕴含着很多种道德素材,因此,在护理专业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必然要求。"课程... "立德树人"一直都是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习近平主席曾强调:"需将思政工作贯穿整个教育工作中。"而护理专业教学以及学习中蕴含着很多种道德素材,因此,在护理专业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必然要求。"课程思政"是一种立德树人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但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护理知识、技能,还能发挥护理的人文内涵,促使德育充分渗透至各个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课程思政"还为护理专业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护理专业的德育属性,让护理专业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优势。因此,本研究就"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与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护理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改革教学的想法,望能为护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提供更多参考,同时也请同行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护理专业 课程教学 改革
下载PDF
腹部小切口及棒球缝合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爱方 李少丛 +1 位作者 由卫芝 焦盈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6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及棒球缝合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4例患者采用腹部小切口,肌瘤创面以棒球缝合法关闭瘤腔,电动子宫切除器取出肌瘤;取传统方法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出...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及棒球缝合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4例患者采用腹部小切口,肌瘤创面以棒球缝合法关闭瘤腔,电动子宫切除器取出肌瘤;取传统方法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近期疗效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小切口及棒球缝合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大子宫肌瘤 电动子宫切除器 棒球缝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