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在妇科病房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国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8期148-150,共3页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妇科病房护理中的实施价值,为妇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加以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10月妇科13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联合实施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每组66例。对比两组妇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妇科病房护理中的实施价值,为妇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加以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10月妇科13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联合实施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每组66例。对比两组妇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妇科患者情绪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妇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消极情绪、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情绪评分 妇科患者 满意度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克龄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春燕 耿爱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克龄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经腹腔镜或开腹保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两组。GnRHa组:术后第3~5天开始给予GnRHa治疗...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克龄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经腹腔镜或开腹保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两组。GnRHa组:术后第3~5天开始给予GnRHa治疗,每隔28 d注射1次,连用6次;反加克龄蒙组:给予Gn-RHa治疗的同时加用克龄蒙,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及组间E2、FSH及LH的变化;疼痛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法,骨密度、骨钙素(BGP)的水平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E2、FSH及LH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E2反加克龄蒙组明显高于GnR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及LH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upperman评分法,反加克龄蒙组较GnRHa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组骨密度下降明显,血清BGP较反加克龄蒙组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GnRHa联合克龄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同时减轻单用GnRHa造成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减缓骨转换,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GnRHa联合克龄蒙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克龄蒙 反加疗法
下载PDF
囊内注射无水乙醇法治疗前庭大腺囊肿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维鹏 熊丽艳 霍晓恺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11期838-838,共1页
关键词 囊内注射 无水乙醇 治疗 前庭大腺囊肿
下载PDF
P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30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耿爱芝 王振峰 +2 位作者 武传忠 辛峰 廖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5997-5998,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P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经病理确诊的30例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采用PF方案动脉化疗1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对腺癌和鳞癌的有效率基本相... 目的:探讨术前P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经病理确诊的30例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采用PF方案动脉化疗1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对腺癌和鳞癌的有效率基本相同。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PF方案对腺癌的有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治疗 顺铂/治疗应用 氟尿嘧啶/治疗应用
下载PDF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所致急腹症11例分析
5
作者 申爱方 荆信勇 +1 位作者 辛峰 张春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卵巢巧克力囊肿 破裂 急腹症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琳 周莉 +2 位作者 秦东瑞 迟亚松 马广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 目的探讨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改变,盆腔淋巴结被膜及髓质内见增生的LAM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或多角形,围绕腔隙排列,细胞质嗜酸性或空泡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SMA、Caldesmon、desmin、vimentin、ER和PR均阳性,腔隙内衬细胞CD34和D2-40均阳性,上皮样瘤细胞HMB-45阳性,Melan-A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 LAM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肺部,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极为罕见,结合组织学形态、临床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为今后进一步分析LAM的机制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淋巴管肌瘤病 淋巴管肌瘤 盆腔淋巴结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32例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赵彦梅 《临床研究》 2014年第7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在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梭形切口及连续缝合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在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梭形切口及连续缝合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例数、术后病率、平均住院天数、痛经缓解情况、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例数少于对照组,术后病率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痛经缓解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能较完整剥除病灶,减少缝合张力,降低中转开腹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腺肌瘤 “工”形切口 内翻缝合
下载PDF
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8
作者 孙明英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5期2411-2412,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病人针对病因,采用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及对症支持治疗配合精心护理。结果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病人缩短了住院时间,后遗症的人数减少。结论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提高了...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病人针对病因,采用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及对症支持治疗配合精心护理。结果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病人缩短了住院时间,后遗症的人数减少。结论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提高了妊娠剧吐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WERNICKE脑病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体医融合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探究
9
作者 陈迎雪 《中国农村卫生》 2023年第11期42-45,共4页
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体医融合逐渐发展成为集应用医学和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方法于一体,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手段和健康干预模式。本研究从不同维度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面临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体医融合“以人为本、问题导向、经济实效、... 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体医融合逐渐发展成为集应用医学和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方法于一体,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手段和健康干预模式。本研究从不同维度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面临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体医融合“以人为本、问题导向、经济实效、全面安全”等优势,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机制的运行提供法理依据,进而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 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 机制建设 路径
下载PDF
原发性子宫颈印戒细胞癌1例
10
作者 宋艳芳 史晓兰 +1 位作者 周新玲 马广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3-645,共3页
原发性子宫颈印戒细胞癌(PSRCCC)为一种罕见的子宫颈癌病理亚型, 发病率极低,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2022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PSRCCC患者, 从其术前检查、病理诊断、术后治疗等方面阐述诊疗过程, 并参考相关文献围绕PSR... 原发性子宫颈印戒细胞癌(PSRCCC)为一种罕见的子宫颈癌病理亚型, 发病率极低,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2022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PSRCCC患者, 从其术前检查、病理诊断、术后治疗等方面阐述诊疗过程, 并参考相关文献围绕PSRCCC的诊疗进行讨论。PSRCCC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分子检测进行诊断, 并需与子宫颈转移性印戒细胞癌鉴别。PSRCCC的恶性程度较高, 早期即易发生广泛浸润和转移, 总体预后较差, 子宫广泛性切除术联合术后放疗或化疗可有效预防早期PSRCCC的复发, 而单纯姑息性化疗为晚期PSRCCC患者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印戒细胞癌 原发性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国红 徐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20期2737-2740,共4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伤口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肠梗阻、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所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宫颈癌围术期护理中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康复效果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吊带法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爱芝 武传中 刘淑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吊带法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P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吊带法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组(研究组,30例)、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组(P-IVS组,15例)、骶棘韧带固定术组(SSLF组,15例).... 目的 探讨吊带法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P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吊带法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组(研究组,30例)、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组(P-IVS组,15例)、骶棘韧带固定术组(SSLF组,15例).比较三组手术情况、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30.5±5.3)min]较SSLF组[(43.5±10.6)min]缩短(P<0.05),术后下床时间[(1.5±0.6)d]明显早于SSLF组[(3.1±0.7)d]和P-IVS组[(3.3±0.8)d](P<0.05).三组患者出院时POP-Q分类法均为0度或Ⅰ度,达到治愈标准.随访3~1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和性生活质量下降率[0和3.3%(1/30)]均明显低于P-IVS组[20.0%(3/15)和13.3%(2/15)]和SSLF组[6.7%(1/15)和26.7%(4/15)](P<0.05).结论 吊带法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坚固性强、术后阴道位置没有轴性改变,更符合解剖结构的术式,在治疗POP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 吊带 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
原文传递
改良大子宫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辛峰 赵彦梅 耿爱芝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比较大子宫阴式切除术(TVH)与改良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子宫如孕12~20周)阴式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接受不同途径大子宫切除术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阴式大子宫全切除术78例(阴... 目的比较大子宫阴式切除术(TVH)与改良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子宫如孕12~20周)阴式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接受不同途径大子宫切除术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阴式大子宫全切除术78例(阴式组),改良腹腔镜辅助大子宫阴式全切除术92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TVH组相比,LAVH组中转开腹率低(0/92vs6/78,/=5.25,P〈0.05),手术时间短[(138±12.2)minvs(172±14.6)min,t=16.54,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5.6±1.3)dvs(7.8±3.5)d,t=5.60,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VH扩大TVH的适应证,使大于孕12周子宫切除能在微创手术下顺利完成,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大子宫 子宫切除
原文传递
腹腔镜Vechitti阴道成形术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辛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Vechitti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Vechitti阴道成形术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按照传统Vechitti阴道成形术步骤,打开膀胱直肠间隙,形成隧道,于腹膜外引出牵引线固定于腹壁,... 目的探讨腹腔镜Vechitti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Vechitti阴道成形术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按照传统Vechitti阴道成形术步骤,打开膀胱直肠间隙,形成隧道,于腹膜外引出牵引线固定于腹壁,隔日提线,使阴道逐渐加深,最终形成阴道。结果26例成形之阴道宽敞,黏膜粉红,有皱襞,润滑,弹性好。18例已婚者性生活满意。1例形成膀胱阴道瘘。结论腹腔镜Vechitti阴道成形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阴道成形术
原文传递
卵巢交界性肿瘤60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耿爱芝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术后病理确诊为BOT的6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分期、癌变潜能、病理类型、血清CA125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类型以浆液性囊腺瘤为主,占60.0%(36160);浆液性囊腺瘤局灶癌变发生...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术后病理确诊为BOT的6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分期、癌变潜能、病理类型、血清CA125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类型以浆液性囊腺瘤为主,占60.0%(36160);浆液性囊腺瘤局灶癌变发生率[22.2%(8,36)]明显高于黏液性囊腺瘤E5.3%(1/19)](P〈0.05)。血清CA125阳性率为51.7%(31,60)。BOT伴微浸和BOT伴局灶癌变CA125阳性率[65.O%(13,20)和81.8%(9/11)]均明显高于单纯BOT[31.0%(9/29)](P〈0.05),而BOT伴微浸与BOT伴局灶癌变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T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并且CA125对单纯BOT不敏感。育龄女性应定期行超声检查有无卵巢肿物,术前结合血清CA125检测可对BOT伴微浸以及伴局灶癌变者行术前预测诊断,积极尽早手术治疗,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以减少癌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CA-125抗原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