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山东艺术学院50周年校庆之“艺术院校校长论坛”综述 |
景虹梅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2
|
艺术交流的拓展深化——山东艺术学院与格里菲斯大学友好校际活动纪实 |
宗艺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0 |
|
3
|
建构学报编辑美学的思考 |
杜娟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0 |
|
4
|
春秋战国时期的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 |
张维青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福雷与德彪西艺术歌曲《曼陀林》之和声手法比较分析 |
宫富艺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6 |
4
|
|
6
|
葫芦:原始神话与艺术阐释 |
张维青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7 |
4
|
|
7
|
艺术活动中的创意思维 |
张维青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0 |
3
|
|
8
|
艺术个性与绘画 |
刘德卿
|
《艺术探索》
|
2007 |
1
|
|
9
|
论艺术高校师资素质的综合创新 |
张维青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0
|
学术创新与艺术探索——我院2005·艺苑金秋艺术节的启示 |
张维青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以史为鉴:电影创作的工业原则与艺术精神问题论析 |
景虹梅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2
|
精神何在:“当代艺术”抑或当代艺术 |
刘德卿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3
|
当代艺术与生活关系新探 |
张维青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4
|
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艺术创新 |
张维青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5
|
盛世艺术的风格特点及象征意义 |
张维青
高毅清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6
|
全国专业艺术院校素描展和学术论坛筹备研讨会综述 |
刘德卿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7
|
精神的行板——王力克之现实主义油画艺术 |
刘德卿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8
|
艺术节与导向性——“艺苑金秋”的创新举措与精品意识 |
张维青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9
|
艺术产业的现实图景:基于媒物交融语境的考论 |
杜娟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20
|
山东学者美术史学研究的2018关键词 |
刘德卿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