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建筑工程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恒义 张国纲 张广瑛 《科技资讯》 2010年第36期143-144,共2页
本文以工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为基础,在体制与制度深化改革、社会道德环境和高校构建职业道德的培养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筑工程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建议。尤其在高校构建职业道德的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职业道德 体制改革 构建体系
下载PDF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春娟 《价值工程》 2010年第25期184-185,共2页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技术性、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对于高职院校建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技术性、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对于高职院校建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但是该课程传统的考核模式大多为闭卷考试,不能有效考核学生实际操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就考试方法改革的意义、指导思想、思路、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寻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考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考核模式 考试方法改革
下载PDF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建筑设备”之供暖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井汇 赵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3-97,共5页
供暖工程是"建筑设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应用在了"建筑设备"供暖工程的教学中,取得了... 供暖工程是"建筑设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应用在了"建筑设备"供暖工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这种教学方法在"建筑设备"教学中的进一步推广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 建筑设备 供暖工程
下载PDF
基于项目治理的工程质量控制再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聪 《工程管理学报》 2013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优化建设项目的质量目标控制,结合我国建筑市场上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的现状,引出基于项目治理的工程质量控制分析思路,阐述工程主要参建方的质量责任和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多因素;典型案例分析表明,制度环境不利、委托代理问题凸显以及体... 为优化建设项目的质量目标控制,结合我国建筑市场上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的现状,引出基于项目治理的工程质量控制分析思路,阐述工程主要参建方的质量责任和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多因素;典型案例分析表明,制度环境不利、委托代理问题凸显以及体制、治理和管理脱节导致的参建各方责权利配置不清晰或不合理是诱发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而从项目组织的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治两方面探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质量 项目治理 建设项目交易制度 质量监管
下载PDF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红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年第11期159-160,共2页
《工程项目管理》是土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而BIM技术的发展将完全颠覆传统地工程管理模式,所以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传统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和矛... 《工程项目管理》是土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而BIM技术的发展将完全颠覆传统地工程管理模式,所以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传统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提出了进行课程改革和内容优化的建议和具体措施,希望对高校土建类专业进行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建筑用10PCuRE钢在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耐蚀机理分析
6
作者 刘李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305,共3页
通过周期性浸润实验对加稀土和未加稀土的耐候钢以及A3普碳钢进行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0PCu RE钢耐蚀性远优于A3普碳钢,且加稀土的10PCu RE要优于不加稀土的10PCu钢。加入稀土后,钢中夹杂物变为球状弥散分布的稀土氧硫化物,这比长... 通过周期性浸润实验对加稀土和未加稀土的耐候钢以及A3普碳钢进行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0PCu RE钢耐蚀性远优于A3普碳钢,且加稀土的10PCu RE要优于不加稀土的10PCu钢。加入稀土后,钢中夹杂物变为球状弥散分布的稀土氧硫化物,这比长条形硫化锰耐蚀性好。并且加入稀土后,腐蚀产物中促进了α-Fe OOH的形成,可使耐候钢快速形成致密锈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非金属夹杂物 锈层
下载PDF
关于建筑连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研究
7
作者 王小惠 《科技传播》 2014年第7期36-37,共2页
建筑物的连体结构指的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楼在一定的高度上进行相连,这也是一种新兴发展起来的建筑物结构技术,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物高度的增长,使得建筑物连体结构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楼体之间的这种结构,一旦受到地震的影响,这... 建筑物的连体结构指的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楼在一定的高度上进行相连,这也是一种新兴发展起来的建筑物结构技术,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物高度的增长,使得建筑物连体结构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楼体之间的这种结构,一旦受到地震的影响,这种相互连接的楼体所受到的震动是远远大于单独的楼体的,因此在连体结构的建筑物的设计、建设过程当中,加强建筑连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将分析建筑连体结构的方案设定及连体结构设计中的抗震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连体结构 抗震 设计 研究
下载PDF
京九线K587+800一K587+985路基病害整治工程
8
作者 刘阳花 《丝路视野》 2017年第34期140-141,共2页
m】本文根据京九线上行线 K587+800 –K587+985 段左侧的路基病害的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并针对病害情况提出了抛填片防护和挡土墙防护的治理措施.经对两方案的经济、施工情况、加固效果和工期方面的比选,最终采用... m】本文根据京九线上行线 K587+800 –K587+985 段左侧的路基病害的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并针对病害情况提出了抛填片防护和挡土墙防护的治理措施.经对两方案的经济、施工情况、加固效果和工期方面的比选,最终采用了抛填片石的防护措施,达到了治理效果,节省了投资和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溜坍 抛填片石 挡土墙 旋喷桩 围堰
下载PDF
业主单位对防火门分包工程管控要点
9
作者 谷鑫 刘晶 《门窗》 2017年第5期21-22,共2页
本文介绍了防火门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设计选型、施工管理、维护保养、消防宣传,为促进防火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相应改善措施。
关键词 防火门 分包管理 施工管理
下载PDF
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例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红霞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1-33,共3页
虚拟仿真技术是多种先进技术的融合结晶,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渐体现,虚拟仿真实验室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也被教育部列入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论文以山东英才学院为... 虚拟仿真技术是多种先进技术的融合结晶,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渐体现,虚拟仿真实验室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也被教育部列入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论文以山东英才学院为例,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及发展需要,从实验室发展趋势、特色建设、节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实验室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虚拟仿真实验室 必要性
原文传递
高职本科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项目作业设计
11
作者 陈继光 石春娟 张晓明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高职本科教育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岗位素质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传统的本科学科教育侧重理论教学与高职本科教学需求存在差异,探讨高职本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体系的项目作业设计,为技能型... 高职本科教育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岗位素质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传统的本科学科教育侧重理论教学与高职本科教学需求存在差异,探讨高职本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体系的项目作业设计,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职业养成教育基础,体现高职教育特征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本科 项目作业 工程测量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粉煤灰在硅酸盐水泥浆体中的化学反应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丰曙霞 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定量测试1~360d纯硅酸盐水泥及掺粉煤灰水泥浆体中胶凝组分的反应程度、生成的氢氧化钙(CH)量及化学结合水(Wn)量;确定单位质量水泥及粉煤灰完全反应生成(或吸收)的CH或Wn量,并以此验证粉煤灰化学反应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1g水泥完全... 定量测试1~360d纯硅酸盐水泥及掺粉煤灰水泥浆体中胶凝组分的反应程度、生成的氢氧化钙(CH)量及化学结合水(Wn)量;确定单位质量水泥及粉煤灰完全反应生成(或吸收)的CH或Wn量,并以此验证粉煤灰化学反应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1g水泥完全水化生成0.242 5g的CH和0.235 1g的Wn,1g粉煤灰完全反应吸收0.508 9g的CH和0.183 9g的Wn,试验结果与现有的粉煤灰化学反应模型计算值差别较大;经修正,获得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的粉煤灰化学反应模型,该模型更能真实反映粉煤灰在水泥浆体中的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硅酸盐水泥 浆体 反应模型 生成系数 吸收系数
下载PDF
粉煤灰粒径特征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丰曙霞 刘贤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0,共4页
通过对原状粉煤灰进行粉磨、分级、再混合等操作,获得不同粒径特征的粉煤灰颗粒群,替代部分水泥配制砂浆。测试粉煤灰-水泥-砂干混料的堆积空隙率、新拌及硬化砂浆性能,研究粉煤灰粒径特征对干混料堆积空隙率的影响以及堆积空隙率与砂... 通过对原状粉煤灰进行粉磨、分级、再混合等操作,获得不同粒径特征的粉煤灰颗粒群,替代部分水泥配制砂浆。测试粉煤灰-水泥-砂干混料的堆积空隙率、新拌及硬化砂浆性能,研究粉煤灰粒径特征对干混料堆积空隙率的影响以及堆积空隙率与砂浆流动性、抗压强度、抗渗性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拌砂浆的流动性与干混料堆积空隙率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变化关系,干混料堆积空隙率对后期硬化砂浆抗渗性的影响作用较粉煤灰比表面积对其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表面积 堆积空隙率 流动性 抗渗性
下载PDF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的水质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继光 董承秀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77,共3页
针对以往灰色白化权函数评估主要通过测定指标灰聚类系数判定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强弱,进行等级识别评价,将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引入到水质综合评价中,并进一步扩展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计算方法,完成多评价对象的准确等级定位及... 针对以往灰色白化权函数评估主要通过测定指标灰聚类系数判定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强弱,进行等级识别评价,将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引入到水质综合评价中,并进一步扩展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计算方法,完成多评价对象的准确等级定位及比较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湖21孔桥水质评价中,实例计算表明:5月份东昌湖21孔桥的水质属于Ⅱ类,湖水水质满足景观娱乐和工业供水要求,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该方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点 三角白化权函数 水质评价 东昌湖
下载PDF
低钙粉煤灰颗粒群粒径特征及组成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丰曙霞 王培铭 刘贤萍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了促进粉煤灰高附加值分类利用,研究粉煤灰颗粒群粒径特征与组成特征间的关系;通过颗粒分级设备将原状低钙粉煤灰分成5种不同粒径区间的颗粒群,用细度参数及粒度分布宽度参数综合量化表征粒径特征;用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手段分... 为了促进粉煤灰高附加值分类利用,研究粉煤灰颗粒群粒径特征与组成特征间的关系;通过颗粒分级设备将原状低钙粉煤灰分成5种不同粒径区间的颗粒群,用细度参数及粒度分布宽度参数综合量化表征粒径特征;用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手段分别测试颗粒群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细度参数表征粉煤灰颗粒群细度有良好的一致性;分选后的颗粒群均匀性系数较原状粉煤灰显著增大;不同粒径特征的颗粒群所含矿物种类相似,化学组成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颗粒群 粒径特征 组成特征
下载PDF
水下模型地形超声成像分析与实时测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欢 邹先坚 石春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2,47,共6页
针对水利工程试验中水下模型地形的测量问题,分析比较了高频超声回波信号与阵列超声成像信号特征,并提出了一种超声成像测量方法。该方法直接利用高频超声成像仪获取水下模型地形的实时图像,通过分析提取图像中的地形成像亮带线,从而实... 针对水利工程试验中水下模型地形的测量问题,分析比较了高频超声回波信号与阵列超声成像信号特征,并提出了一种超声成像测量方法。该方法直接利用高频超声成像仪获取水下模型地形的实时图像,通过分析提取图像中的地形成像亮带线,从而实现水下模型地形的快速无接触实时测量。结果表明基于高频超声成像的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地规避水中悬浮粒子对水下模型地形测量的干扰,能够实现地形的实时测量,测量误差在3个像素宽(1.8 mm)以内。该方法自适应性强,速度快,分辨率高,为水下模型地形的动态分析与实时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并已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水下模型地形 河工模型试验 信号分析 实时测量
下载PDF
超细矿渣对高性能硫铝酸盐水泥砂浆的改性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春华 程新 《水泥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17-19,50,共4页
研究了超细矿渣(SFS)对硫铝酸盐水泥(SAC)砂浆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PC)砂浆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SAC和PC砂浆强度都随SFS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对于SAC砂浆,SFS掺量为20%时其各龄期抗折抗压强度为... 研究了超细矿渣(SFS)对硫铝酸盐水泥(SAC)砂浆力学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PC)砂浆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SAC和PC砂浆强度都随SFS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对于SAC砂浆,SFS掺量为20%时其各龄期抗折抗压强度为最佳;对于PC砂浆,该值为30%;(2)在试验条件下,SFS掺量为20%的SAC砂浆和SFS掺量为30%的PC砂浆的改性效果最好;(3)掺入SFS后,SAC和PC砂浆结构更致密,总孔隙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超细矿渣 强度 干缩性能
下载PDF
机制生土砖与砂浆法向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毅红 石丹 +2 位作者 仲继清 石以霞 刘奇佶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研究机制生土砖与砂浆法向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分别对凿毛和未凿毛的机制生土砖与改性砂浆在7、14、28d龄期下共72个试件进行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探讨不同界面状态的机制生土砖在不同龄期下与改性砂浆法向粘结强度的变化规律和破坏形态... 为研究机制生土砖与砂浆法向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分别对凿毛和未凿毛的机制生土砖与改性砂浆在7、14、28d龄期下共72个试件进行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探讨不同界面状态的机制生土砖在不同龄期下与改性砂浆法向粘结强度的变化规律和破坏形态特点,分析界面状态、龄期等因素对机制生土砖与砂浆法向粘结性能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机制生土砖与砂浆间的法向粘结强度值与界面状态和龄期有关,法向粘结强度随龄期的增大而提高,界面状态为凿毛时法向粘结强度有所降低,砂浆种类对机制生土砖与砂浆法向粘结强度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生土砖 拉伸试验 界面状态 粘结性能 养护龄期
下载PDF
带表面裂纹连续梁损伤识别的曲率模态小波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管德清 潘伟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09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带横向非对称非贯通表面裂纹的连续梁为研究对象,利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提出了带表面裂纹连续梁损伤识别小波分析方法.以带表面裂纹连续梁三维有限元分析求解梁的位移模态为基础,利用中心差分法得到梁的曲率模态,再用sym4小波对曲... 以带横向非对称非贯通表面裂纹的连续梁为研究对象,利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提出了带表面裂纹连续梁损伤识别小波分析方法.以带表面裂纹连续梁三维有限元分析求解梁的位移模态为基础,利用中心差分法得到梁的曲率模态,再用sym4小波对曲率模态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根据小波系数模极大值识别损伤位置,以一个三跨连续梁内两处半椭圆形表面裂纹的损伤识别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计算结果表明,运用曲率模态小波变换识别连续梁损伤比基本振型的小波变换方法更为准确、有效.该研究对带表面裂纹结构的损伤诊断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裂纹 损伤识别 曲率模态 连续小波变换
下载PDF
粒径对低钙粉煤灰颗粒多样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丰曙霞 李艳奇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1-57,共7页
将来自不同地区的3种原状低钙粉煤灰按照颗粒尺寸分成多个粒径区间颗粒群,测试粒径分级颗粒群容重、化学组分、颗粒形貌及火山灰活性,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粉煤灰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减小,粉煤灰颗粒群的容重增大,Fe... 将来自不同地区的3种原状低钙粉煤灰按照颗粒尺寸分成多个粒径区间颗粒群,测试粒径分级颗粒群容重、化学组分、颗粒形貌及火山灰活性,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粉煤灰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减小,粉煤灰颗粒群的容重增大,Fe2O3和SO3含量减小;当粒径小于80μm时,粉煤灰中Al2O3含量明显增大;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并未随粒径减小而一致增大,粒径大于40μm时,化学组分对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影响明显高于粒径的;粒径小于40μm时,由于玻璃相含量增大,粉煤灰的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粒径分选 化学组分 火山灰活性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