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初明雪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5期62-63,共2页
美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产业的核心力量。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美国的文化产业,而且对全球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电影产业在投融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完善的保险制度、完片保证人制度和融资风险辅助措施等... 美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产业的核心力量。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美国的文化产业,而且对全球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电影产业在投融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完善的保险制度、完片保证人制度和融资风险辅助措施等方面都值得中国电影产业去借鉴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电影投融资制度的改革,为各类资本进入电影产业提供便利,打造良好的投资引商环境,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投资主体 融资模式 发展启示
下载PDF
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角度看翻译的忠实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国兴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2,共4页
伽达默尔的解构主义诠释学,突出了翻译和翻译家的主体地位,极大调动了译者的能动意识,使翻译活动成为一种自由的、无限开放的创造性活动,但在同时也使作者和原语文本客体化,给翻译的评判标准带来极大困惑。艾柯对文本、作者与读者关系... 伽达默尔的解构主义诠释学,突出了翻译和翻译家的主体地位,极大调动了译者的能动意识,使翻译活动成为一种自由的、无限开放的创造性活动,但在同时也使作者和原语文本客体化,给翻译的评判标准带来极大困惑。艾柯对文本、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平衡以及赫施对"意义"和"意味"的强调缝合了作者、原语文本与译者、译本之间的断裂,从而为翻译的标准指明了方向:既要看作者原意与诠释意义的叠加的创造性"意味",也不应忽略作者原初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诠释学 翻译
下载PDF
现代商场中的商务英语特点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冬辉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S期82-82,共1页
在现代国际商场大战中,掌握国际商战的语言商务英语,了解其词汇的特点,例如:专一和歧义并存;数量庞大;广泛运用缩略语等,进而在实际商务中进行正确的词义处理,会使我们在国际经贸竞争中进退自如,赢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词汇 词义
下载PDF
费正清“夷”字翻译的话语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国兴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夷"字翻译为barbarian,从此该字在汉语语境中的原来foreign的意义遭到驱逐,体现了英国对清政府施加的强权政治。近100年以后,费正清在书写中国历史时再次使用了这种翻译方式,反映了他思想深... 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夷"字翻译为barbarian,从此该字在汉语语境中的原来foreign的意义遭到驱逐,体现了英国对清政府施加的强权政治。近100年以后,费正清在书写中国历史时再次使用了这种翻译方式,反映了他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集体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 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费正清
下载PDF
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国兴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33,共10页
安乐哲教授的《论语》翻译(与罗思文合作)过程实际上是把《论语》作为一种介质进行的中西哲学的对话:通过对中西哲学的对比、融通,他努力从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出发,谋求对孔子思想做出新的阐释,以揭除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安乐哲教授的《论语》翻译(与罗思文合作)过程实际上是把《论语》作为一种介质进行的中西哲学的对话:通过对中西哲学的对比、融通,他努力从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出发,谋求对孔子思想做出新的阐释,以揭除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对孔子思想本来面目的遮蔽,并借此证明孔子思想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反思重构价值,为批判和改造西方文化传统的缺陷提供智源。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安乐哲 翻译
原文传递
普洛斯帕罗:典型的东方主义者形象——《暴风雨》后殖民主义解读
6
作者 付丽娟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87-88,共2页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一直以来都是批评家们评论的热点,很多莎学者认为普洛斯帕罗就是莎士比亚自己,是莎士比亚晚年对自己的戏剧艺术的总结或回顾;也有不少人认为普洛斯帕罗是理想国的郡主形象,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乌托邦的探索。...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一直以来都是批评家们评论的热点,很多莎学者认为普洛斯帕罗就是莎士比亚自己,是莎士比亚晚年对自己的戏剧艺术的总结或回顾;也有不少人认为普洛斯帕罗是理想国的郡主形象,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乌托邦的探索。本文通过普罗斯帕罗和卡列班及爱丽儿之间的权力和思想上的对抗,说明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莎士比亚的剧本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 爱德华·萨义德 后殖民主义 权力对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