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和SPECT对下牙龈癌侵犯下颌骨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段青云 贾暮云 +7 位作者 张雄 袁荣涛 卜令学 尚伟 赵洁 左书耀 金晓明 李宁毅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评价CT和SPECT在检测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侵犯下颌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6年10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1例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住院患者,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对照,对CT、SPECT资料进行比较,评价CT和SPECT的诊断... 目的:评价CT和SPECT在检测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侵犯下颌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6年10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1例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住院患者,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对照,对CT、SPECT资料进行比较,评价CT和SPECT的诊断价值。结果:21例患者中,SPECT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分别为100.00%、95.24%、100.00%、1.00,CT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分别为80.00%、80.95%、20.00%、0.80,CT有80.00%(4/5)的假阴性,而SPECT无假阴性。结论:与CT相比,SPECT的诊断效能高,故可作为牙龈癌侵犯下颌骨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牙龈 CT SPECT 下颌骨侵犯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甲状腺癌中VEGF、p16、c-fos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
作者 王海全 姜天福 +1 位作者 马虹飞 梁澍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7-408,共2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癌基因 p16及原癌基因c fos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136例甲状腺癌中VEGF、p16、c fos的表达。 结果  (1) 136例中甲状腺癌中VEGF、p16、c fos表...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癌基因 p16及原癌基因c fos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136例甲状腺癌中VEGF、p16、c fos的表达。 结果  (1) 136例中甲状腺癌中VEGF、p16、c fos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72 .79% ,5 6 .6 1% ,6 9.85 %。VEGF、c fos在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为阴性 ,p16呈阳性表达。 (2 )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甲状腺癌中VEGF、p16、c fos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P <0 .0 2 5 )。 (3)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 p16呈负相关 ,与c fos呈正相关的关系。 (4)VEGF在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中呈高表达 (70 .7% ,P <0 .0 0 1)。p16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呈高表达 (6 8.96 % ,P <0 .0 1)。c fos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VEGF、p16、c fos的表达对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FOS P16基因 免疫组化SABC法 预后
下载PDF
胰腺癌β_2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与MMP-2、VEGF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晶 李玉军 张亚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8期265-265,共1页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MMP-2、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40例胰腺癌中β2-AR、MMP-2、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β2-AR与MMP-2、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β2-AR、MMP-2、VEGF在胰腺...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MMP-2、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40例胰腺癌中β2-AR、MMP-2、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β2-AR与MMP-2、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β2-AR、MMP-2、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70.0%、62.5%。胰腺癌组织中β2-AR的表达与MMP-2、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β2-AR通过上调MMP-2及VEGF的表达,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Β2-AR
下载PDF
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宇 周岩冰 +4 位作者 李玉军 刘相萍 孙琦 李世宽 徐克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目的检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连续切片法和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方法检测43例胃下部痛常规病理阴性的43枚第11P组淋巴结,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 目的检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连续切片法和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方法检测43例胃下部痛常规病理阴性的43枚第11P组淋巴结,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3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经连续切片法检出有4例4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微转移发生率为9%;应用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法检测微转移发生率为44%,其中包括应用连续切片法检测出有微转移的4枚淋巴结。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法微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连续切片法(X^2=13.07,P〈0.05)。胃下部癌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X^2=8.488,P〈0.05)、浸润深度(X^2=6.473,P〈0.05)及临床分期(X^2=12.022,P〈0.05)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中存在较高的微转移发生率,其微转移发生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临床病理学 淋巴结
原文传递
基因重排分析与p53的表达在判定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性质上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赵鹏 纪祥瑞 +2 位作者 张华 姜天福 孙显路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基因重排和p5 3表达在判定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AIL)的病变性质上的意义。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 44份AI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IgH及TCRγ基因重排情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技术检测AIL免疫表型及p... 目的 探讨基因重排和p5 3表达在判定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AIL)的病变性质上的意义。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 44份AI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IgH及TCRγ基因重排情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技术检测AIL免疫表型及p5 3蛋白表达。并对 35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44份AIL标本中 ,12份 (2 7 3% )检测出TCRγ基因重排 ,2份 (4 5 % )IgH基因重排 ,2份 (4 5 % )IgH与TCRγ基因双重排。 14份AILp5 3蛋白表达阳性 ,其中 12份为IgH或TCRγ基因重排阳性。基因重排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 ,p5 3蛋白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11例基因重排阳性患者中 8例 1年内死亡 ,随访至 18个月时 3例存活 ;2 4例基因重排阴性患者中 ,仅 3例 1年内死亡 ,余 2 1例随访时仍存活 ,最长达 96个月。结论 AIL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基因重排能准确地判定其病变性质 ;p5 3蛋白表达与AIL基因重排有关 ,是判定AIL病变性质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AIL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P53蛋白
原文传递
穿刺细胞学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正船 綦瑶 徐静 《临床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0 0例乳腺疾病患者做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 ,并对其中778例做病理对照。结果 :在有病理对照的 778例中 ,共诊断乳腺癌 168例 ,漏诊 9例 ,诊断符合率 94 7% ,诊断良性疾病 5 90... 目的 :探讨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0 0例乳腺疾病患者做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 ,并对其中778例做病理对照。结果 :在有病理对照的 778例中 ,共诊断乳腺癌 168例 ,漏诊 9例 ,诊断符合率 94 7% ,诊断良性疾病 5 90例 ,漏诊 2 7例 ,诊断符合率 95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符合率 乳腺疾病 病理对照 穿刺细胞学检查 漏诊 良性疾病 针吸
原文传递
Survivin、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关系的探讨
7
作者 董丽丽 田林 +1 位作者 张楠 项锋刚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97-599,共3页
Survivin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它可以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参与调节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可能参与血管生成,对肿瘤的浸润、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P53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及凋亡双重作用,它能维持... Survivin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它可以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参与调节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可能参与血管生成,对肿瘤的浸润、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P53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及凋亡双重作用,它能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当P53基因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P53基因缺失 HP感染 凋亡抑制因子 胃癌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恶性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