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干预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史卫国 渠莉 +5 位作者 王津文 丁灵芝 孙学玉 马立学 胡敏青 高玉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 (CHD)患者胰岛素抵抗 (IR)及与其存在密切相关性的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 :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6例 )和葛根素治疗组 (40例 )。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 5 0 0mg静脉滴...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 (CHD)患者胰岛素抵抗 (IR)及与其存在密切相关性的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 :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6例 )和葛根素治疗组 (40例 )。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 5 0 0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3周为 1个疗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纤溶指标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行静脉闭塞试验 (VOT)。选择 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CHD患者血浆胰岛素 (FINS)浓度增高 ,ISI降低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降低 ,VOT前及VOT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活性降低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I 1)活性升高。FINS、ISI与血脂、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意义。 (2 )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TC、TG、LDL C、PAI 1明显下降(P <0 0 5 ,P <0 0 1) ,ISI、HDL C、VOT前及VOT时tPA明显增高 (P <0 0 5 ,P <0 0 1)。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与TC、TG、LDL C、PAI 1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HDL C、VOT前及VOT时tPA呈显著负相关 ;ISI与TC、TG、LDL C、PAI 1呈显著负相关 ,与HDL C、VOT时tP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葛根素 胰岛素抵抗 血脂 纤溶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可溶性CD40配体L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修卫 马立学 +2 位作者 韩增雷 曹庆博 袁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50例)、治疗2组(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5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50例)、治疗2组(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5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8周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L(sCD40L)、血脂、肝功能等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以及瑞舒伐他汀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后1周、4周、8周血清hs-CRP、sCD40L、LDL-C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治疗后8周hs-CRP、sCD4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能通过抗炎、改善内皮、稳定斑块等作用而最终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C反应蛋白质 CD40配体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增雷 张玉英 曹庆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 PCI 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 PCI 时冠脉内注入... 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 PCI 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 PCI 时冠脉内注入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然后以0.15μg&#183;kg -1&#183;min -1静脉维持泵入24~36 h,对照组不使用替罗非班。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血流 TIMI 分级,校正的 TIMI 计帧数,血清hs-CRP 和 LVEF 等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冠脉介入术后冠脉血流 TIMI 3级比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3.8%∶79.2%,P <0.01);TIMI 帧数显示冠脉血流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23.1±5.9)帧∶(32.4±4.8)帧,P <0.01;术后血清 hs-CRP 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2±0.8)∶(9.6±1.1),P <0.01;术后1周的 LVEF 值,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8.7%±8.5%)∶(55%±9.2%),P <0.01。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治疗使用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心功能,且并未明显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下载PDF
大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活性及C-反应蛋白的早期干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渠莉 《中国医药》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g/d,疗程...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g/d,疗程为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CRP、TC、TG、LDLC、PAI1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AMI患者血清CRP与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93,P<0.05),与tPA呈负相关(r=-0.359,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CRP、PAI1、tPA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MI早期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提高纤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纤溶活性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心电图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立学 刘享亨 +1 位作者 张玉 蔡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27-428,共2页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A组)采用曲美他嗪口服,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32例(B组)作疗效比较,两组疗程均为4W。结果 A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68.8%,均显著高于B组(50.0%和37.5%,P<0....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A组)采用曲美他嗪口服,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32例(B组)作疗效比较,两组疗程均为4W。结果 A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68.8%,均显著高于B组(50.0%和37.5%,P<0.05)。A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冠心病 心绞痛
下载PDF
地尔硫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立学 刘享亨 蔡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432-433,共2页
关键词 心绞痛/药物疗法 地尔硫卓[艹卓]/治疗应用 曲美他嗪/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恩德 杨妮 +1 位作者 王津文 曹庆博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98-199,共2页
①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CD105(sCD105)水平及治疗UA的效果。②方法将UA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均给予硝酸酯类、钙... ①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CD105(sCD105)水平及治疗UA的效果。②方法将UA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均给予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A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B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hs-CRP、IL-6、sCD105及心绞痛发作情况。③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均明显改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85.3%vs 61.8%)(P<0.05)。治疗后hs-CRP、IL-6、sCD105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B组hs-CRP、IL-6、sCD105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④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的治疗UA,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炎症因子 可溶性CD105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淑燕 王爱媛 张春焕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71-87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亚冬眠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庆久 王修卫 +1 位作者 王萌 孙学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亚冬眠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可能机制。方法人选69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冬眠合剂半量每4~6h静脉... 目的观察亚冬眠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可能机制。方法人选69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冬眠合剂半量每4~6h静脉滴注,观察其体温、血压、心率、呼吸,测定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平均值、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钾离子(K^+)和镁离子(Mg^2+)含量,记录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例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干预组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平均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体温、血压、血浆NE含量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K^+、Mg^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例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亚冬眠疗法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温和血压,减少应激性NE释放,有效维持心功能,减少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 心肌梗死 治疗
下载PDF
静脉补充钾、镁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10
作者 史卫国 渠莉 +2 位作者 马立学 丁灵芝 袁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774-1775,共2页
目的 探讨静脉补充钾、镁缩小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复极离散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1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 ,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并以常规抗心衰的 3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均分别测定QT离散度、血钾、... 目的 探讨静脉补充钾、镁缩小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复极离散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1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 ,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并以常规抗心衰的 3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均分别测定QT离散度、血钾、血镁。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 QT离散度、血钾、血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 .0 1) ,室性早搏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表明在抗心衰治疗的同时静脉补充钾、镁 ,可明显改善复极离散度 ,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QT离散度 充血性心力衰竭 静脉注射
下载PDF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1例
11
作者 王庆久 孙学玉 +1 位作者 王萌 曹庆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12期91-91,共1页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91岁,有高血压史30年、冠心病史20年。2007年8月5日,患者突发心前区疼痛不适1小时由120送入我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L导联ST段明显抬高,心肌酶正常,急行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弥漫性狭窄,整个管腔较细,狭...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91岁,有高血压史30年、冠心病史20年。2007年8月5日,患者突发心前区疼痛不适1小时由120送入我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L导联ST段明显抬高,心肌酶正常,急行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弥漫性狭窄,整个管腔较细,狭窄重处达90%,回旋支中段节段性狭窄约85%,右冠中段完全闭塞,前向血流TIMIO级,考虑右冠为梗死相关血管,决定行急诊PCI治疗,用PT Graphx指引导丝通过闭塞段达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 ST段明显抬高 急性 梗死相关血管 完全闭塞 PCI治疗 高血压史
下载PDF
有氧运动训练前后循环血液中microRNA-146a和222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振琳 李萌 刘凯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5081-5084,5087,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循环血液中特异微小RNAs(miRNAs)的影响,研究关键miRNA在心血管对运动适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训练,另外在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次急...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循环血液中特异微小RNAs(miRNAs)的影响,研究关键miRNA在心血管对运动适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训练,另外在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次急性力竭运动。在训练前后的急性力竭运动中测定研究对象心血管功能相关指标,同时测定研究对象训练前后静息状态及急性力竭运动后循环血液中miR-133a、miR-21、miR-146a、miR-199a、miR-15a和miR-222 6个心血管功能相关的miRNA的水平。结果有氧运动训练后,研究对象静息状态miR-146a、miR-222、miR-21、miR-15a和miR-199a水平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与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的静息状态相比,急性力竭运动使miR-146a和miR-222显著升高(P<0.05);有氧运动训练前,急性力竭运动使miR-21和miR-15a显著升高(P<0.05),但是有氧运动训练后急性力竭运动与静息状态的miR-21和miR-15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静息状态和急性力竭运动中研究对象miR-133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线性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对象血浆中miR-146a表达量与VO2max水平呈正相关(r=0.842,P<0.01),miR-222表达改变量与EF改变量呈正相关(r=0.920,P<0.01)。结论运动员循环血液中动态变化的miRNAs可以作为反映训练效果的标志物,miR-146a和miR-222在机体有氧运动训练的心血管功能适应起着生理调节介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心血管 微RNAS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与近期死亡之间的关系
13
作者 赵可安 王修卫 +3 位作者 马立学 袁佩芬 王者令 秦丕效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7年第2期121-121,共1页
本院自93-94年4年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26例,选择入院后近期(一月内)死亡22例,发现入院初期心电图改变与近期死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住院病人,男105例,女21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59岁。
关键词 近期死亡 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塞 前间壁 病理性Q波 青岛市 入院初期 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Q一T间期 小年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蔡宇豪 惠波 +4 位作者 宋小龙 管军 戴红艳 邵一兵 侯雪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153例)和多支病变组(13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位点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多支病变组男性占比、有吸烟史者占比、有高血压史者占比、有糖尿病史者占比、有高脂血症史者占比、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占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单支病变组,年龄大于单支病变组,BMI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两组VEGF基因rs157036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吸烟史、糖尿病史、LDL-C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并未发现VEGF基因rs1570360、rs3025039位点多态性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影响因素,而年龄增大、有吸烟史、有糖尿病病史、LDL-C升高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BMI升高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他汀类调脂药的多向性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史卫国 孟军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20期955-957,共3页
关键词 调脂药 他汀类 多向性效应 药理学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渠莉 王津文 于飞 《中国医药》 2006年第6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中青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卫国 渠莉 +1 位作者 牟晓雯 闫作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中血尿酸(SUA)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对879例中青年健康体检人员的断面资料进行分析。依SUA水平四分位分组方法将男性627例、女性216例健康体检人员均分为4组。以直线回归法分析SUA水平与各...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中血尿酸(SUA)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对879例中青年健康体检人员的断面资料进行分析。依SUA水平四分位分组方法将男性627例、女性216例健康体检人员均分为4组。以直线回归法分析SUA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baPWV≥1 400 cm/s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无论男性和女性,baPWV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随着SUA水平升高而增加。尿酸与baPWV、IMT呈显著正相关(男性r值分别为0.201、0.118,P值均<0.01;女性r值分别为0.191、0.182,P值均小于0.01)。baPWV≥1 400 cm/s与SUA独立相关(男性相对危险度=1.003,P=0.006;女性相对危险度=1.004,P=0.004)。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动脉弹性变化,中青年人群中SUA水平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动脉粥样硬化 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之健康子女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瑜 王修卫 +1 位作者 杨忠玺 傅增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82-2283,共2页
目的:研究具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的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具有不同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父母一方患高血压的30例为单亲组;父母双... 目的:研究具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的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具有不同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父母一方患高血压的30例为单亲组;父母双方均患高血压的30例为双亲组;选择父母双方均无高血压的30例为对照组。受试者空腹抽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双亲组、单亲组研究对象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双亲组胰岛素抵抗水平较单亲组高,(P<0.01)。双亲组、单亲组血清脂联素较对照组低(P<0.01),同时双亲组较单亲组低(P<0.05)。双亲组、单亲组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Spearman负相关。结论: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在未发生高血压之前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低脂联素血症。这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而不是高血压的后果。提示具有胰岛素抵抗与低脂联素血症的健康子女将来更易患高血压,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家族史
下载PDF
临床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宏 王爱媛 陈芳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904-905,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护理 教育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思华 王修卫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4期461-463,共3页
①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因子kappaBp65(NFkB p65)活化的影响。②方法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普罗布考组,每组8只,共计喂养10周。实验结束后,检测... ①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因子kappaBp65(NFkB p65)活化的影响。②方法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普罗布考组,每组8只,共计喂养10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家兔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壁PCNA及NFkBp65的表达。③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血清TG、TC、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1),与高脂组比较,普罗布考组血清TG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明显降低(P<0.01),HDL-C亦有所降低(P<0.05);高脂组较正常组血清SOD明显减少,MDA明显升高(P<0.01),而普罗布考组较高脂组SOD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P<0.01);高脂组较正常组PCNA和NFkBp65表达明显增加(P<0.01),普罗布考组较高脂组PCNA和NFk-Bp65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相关分析表明PCNA和NFkBp65呈正相关(r=0.916,P<0.01)。④结论普罗布考可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阻断NFkBp65的活化,进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普罗布考 抗氧化剂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