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速公路同向双向路拱路面小客车换道舒适性和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吴东平
胡祖敏
+1 位作者
陈钦
徐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568-13578,共11页
为了分析同向双路拱路面小客车换道行驶舒适性与安全性,使用Car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小客车换道轨迹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同向双路拱和单向坡道路模型,以平曲线极限半径值作为换道轨迹半径值,开展多工况跨路拱换道行驶试验,并通过实车驾...
为了分析同向双路拱路面小客车换道行驶舒适性与安全性,使用Car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小客车换道轨迹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同向双路拱和单向坡道路模型,以平曲线极限半径值作为换道轨迹半径值,开展多工况跨路拱换道行驶试验,并通过实车驾驶实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结合横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峰值附着系数和横向荷载转移率等四项指标变化情况和判断标准对同向双路拱路面小客车换道行驶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路类型对车辆换道行驶稳定性影响较大,综合评价指标与回正增益系数的变化情况,在同向双路拱路面条件下,SUV(suburban utility vehicle)和微型面包车(minivan)换道行驶稳定性均能满足安全行驶要求;换道行驶稳定性由高到低对应的路面类型为:单向坡路面>抛物线型路拱路面>折线型路拱路面;折线型路拱路面条件下,SUV换道行驶稳定性优于Minivan。超速行驶对小客车换道行驶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超速程度越高,稳定越差,即当基础车速为100 km/h和120 km/h时,超速10%和20%时,车辆换道行驶过程中均不存在侧滑风险,但车辆稳定性均处于较差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改扩建
同向双路拱
Carsim仿真
车辆稳定性
小客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隧道路段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郸祁
陈丽秀
+1 位作者
胡静
徐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7-1482,1486,共7页
为探寻城市隧道路段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以多隧道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选取主城区内10条隧道,采集了污染物(PM2.5、PM10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分析了污染物浓度进洞前、隧道洞内、出洞后的分布特性,同时考察了车流量对...
为探寻城市隧道路段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以多隧道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选取主城区内10条隧道,采集了污染物(PM2.5、PM10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分析了污染物浓度进洞前、隧道洞内、出洞后的分布特性,同时考察了车流量对隧道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隧道洞内颗粒物浓度总体高于洞外。(2)颗粒物浓度在进洞口位置突然上升,然后迅速降低,即会形成一个尖峰,之后沿着行进方向呈上升趋势直至隧道出口附近,然后又呈下降趋势。(3)隧道VOCs浓度的分布特性与颗粒物浓度类似,出洞之前达到峰值,然后衰减。(4)车流量对隧道内颗粒物浓度有明显影响,表现为高峰时段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平峰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
PM2.5
PM1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实车数据的高速公路行驶轨迹偏移和车道侧向余宽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少峰
陈智威
+2 位作者
张高峰
陈钦
徐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9,共13页
为明确高速公路行驶环境下车辆在车道保持阶段的行驶轨迹特征,给车道宽度值确定提供参考,在重庆市主城区2段高速公路上开展了38名驾驶人的实车驾驶试验。使用车载设备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行驶速度、行驶轨迹和“车辆中心点-车道线...
为明确高速公路行驶环境下车辆在车道保持阶段的行驶轨迹特征,给车道宽度值确定提供参考,在重庆市主城区2段高速公路上开展了38名驾驶人的实车驾驶试验。使用车载设备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行驶速度、行驶轨迹和“车辆中心点-车道线”横向距离。基于以上数据,计算轨迹横向偏移值和“车身轮廓-车道线”侧向余宽等参数,分析高速公路直线/曲线路段的车辆轨迹横向偏移和侧向余宽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曲线路段和直线路段的期望轨迹横向偏移存在差异,曲线路段行驶轨迹的本质特征是轨迹往曲线内侧偏移,而直线路段的车辆轨迹是倾向于往车道左侧偏移,但曲线路段紧贴车道线行驶的车辆占比要低于直线路段。直线路段车道左侧余宽最小值、期望值分别集中于[0.2 m,0.6 m]和[0.3 m,0.9 m],曲线路段车道左侧余宽的最小值和期望值主要分布在[0.2 m,0.7 m]和[0.5 m,0.9 m]范围内;车道位置对期望轨迹横向偏移和车道侧向余宽均有影响,左转弯路段的左侧余宽要低于直线路段和右转弯路段;在左转弯路段内侧车道行驶时车辆与中分带的距离更近,因此左转弯的事故风险更高;行驶速度增加时,内侧车道的车辆有远离中央分隔带的趋势,但总体上速度对轨迹横向偏移和车道侧向余宽的影响不显著。建议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120 km·h^(-1)、车道数为双向6条以上时,小客车道的宽度可取3.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道侧向余宽
自然驾驶
轨迹偏移
行驶轨迹
高速公路
横断面
行车道
原文传递
题名
高速公路同向双向路拱路面小客车换道舒适性和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吴东平
胡祖敏
陈钦
徐进
机构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
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重庆
交通大学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568-13578,共11页
基金
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CXQT21022)
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项目(E1230249)。
文摘
为了分析同向双路拱路面小客车换道行驶舒适性与安全性,使用Car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小客车换道轨迹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同向双路拱和单向坡道路模型,以平曲线极限半径值作为换道轨迹半径值,开展多工况跨路拱换道行驶试验,并通过实车驾驶实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结合横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峰值附着系数和横向荷载转移率等四项指标变化情况和判断标准对同向双路拱路面小客车换道行驶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路类型对车辆换道行驶稳定性影响较大,综合评价指标与回正增益系数的变化情况,在同向双路拱路面条件下,SUV(suburban utility vehicle)和微型面包车(minivan)换道行驶稳定性均能满足安全行驶要求;换道行驶稳定性由高到低对应的路面类型为:单向坡路面>抛物线型路拱路面>折线型路拱路面;折线型路拱路面条件下,SUV换道行驶稳定性优于Minivan。超速行驶对小客车换道行驶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超速程度越高,稳定越差,即当基础车速为100 km/h和120 km/h时,超速10%和20%时,车辆换道行驶过程中均不存在侧滑风险,但车辆稳定性均处于较差状态。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改扩建
同向双路拱
Carsim仿真
车辆稳定性
小客车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same-direction double arch
Carsim simulation
vehicle stability
private passenger car
分类号
U412.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隧道路段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郸祁
陈丽秀
胡静
徐进
机构
重庆
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山区复杂道路环境人车路协同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7-1482,1486,共7页
基金
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No.cstc2014jcyjA30024)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No.CYS17195)
文摘
为探寻城市隧道路段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以多隧道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选取主城区内10条隧道,采集了污染物(PM2.5、PM10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分析了污染物浓度进洞前、隧道洞内、出洞后的分布特性,同时考察了车流量对隧道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隧道洞内颗粒物浓度总体高于洞外。(2)颗粒物浓度在进洞口位置突然上升,然后迅速降低,即会形成一个尖峰,之后沿着行进方向呈上升趋势直至隧道出口附近,然后又呈下降趋势。(3)隧道VOCs浓度的分布特性与颗粒物浓度类似,出洞之前达到峰值,然后衰减。(4)车流量对隧道内颗粒物浓度有明显影响,表现为高峰时段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平峰时段。
关键词
城市隧道
PM2.5
PM1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Keywords
urban tunnels
PM2.5
PM10
VOCs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实车数据的高速公路行驶轨迹偏移和车道侧向余宽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少峰
陈智威
张高峰
陈钦
徐进
机构
福建省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
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重庆
交通大学
山区复杂道路环境人车路协同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2340)
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CXQT21022)
福建高速公路科技创新项目(E1220458)。
文摘
为明确高速公路行驶环境下车辆在车道保持阶段的行驶轨迹特征,给车道宽度值确定提供参考,在重庆市主城区2段高速公路上开展了38名驾驶人的实车驾驶试验。使用车载设备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行驶速度、行驶轨迹和“车辆中心点-车道线”横向距离。基于以上数据,计算轨迹横向偏移值和“车身轮廓-车道线”侧向余宽等参数,分析高速公路直线/曲线路段的车辆轨迹横向偏移和侧向余宽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曲线路段和直线路段的期望轨迹横向偏移存在差异,曲线路段行驶轨迹的本质特征是轨迹往曲线内侧偏移,而直线路段的车辆轨迹是倾向于往车道左侧偏移,但曲线路段紧贴车道线行驶的车辆占比要低于直线路段。直线路段车道左侧余宽最小值、期望值分别集中于[0.2 m,0.6 m]和[0.3 m,0.9 m],曲线路段车道左侧余宽的最小值和期望值主要分布在[0.2 m,0.7 m]和[0.5 m,0.9 m]范围内;车道位置对期望轨迹横向偏移和车道侧向余宽均有影响,左转弯路段的左侧余宽要低于直线路段和右转弯路段;在左转弯路段内侧车道行驶时车辆与中分带的距离更近,因此左转弯的事故风险更高;行驶速度增加时,内侧车道的车辆有远离中央分隔带的趋势,但总体上速度对轨迹横向偏移和车道侧向余宽的影响不显著。建议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120 km·h^(-1)、车道数为双向6条以上时,小客车道的宽度可取3.25 m。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道侧向余宽
自然驾驶
轨迹偏移
行驶轨迹
高速公路
横断面
行车道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lane lateral margin
naturalistic driving
track deviation
trajectory
freeway
cross-section
traffic lane
分类号
U491.2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速公路同向双向路拱路面小客车换道舒适性和安全性分析
吴东平
胡祖敏
陈钦
徐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隧道路段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实测研究
王郸祁
陈丽秀
胡静
徐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实车数据的高速公路行驶轨迹偏移和车道侧向余宽
吴少峰
陈智威
张高峰
陈钦
徐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