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山左底层文人的日常书写与晚年心态解析——以王克笃的散曲集《适暮稿》为考察对象
1
作者 刘英波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通过对王克笃散曲集《适暮稿》中日常生活书写的细读与研究,分析了他自足、自适、清高、自遣、淑世、喟世、哀穷的复杂心态,认为这些心态的产生与其生活环境、身份地位、年龄时段、个体性情、治生观念有着疏密不同的关系。
关键词 明代 底层文人 王克笃 散曲 日常书写 晚年心态
下载PDF
高为杰《山居》数控式新技法、新旋律、新织体及其意象表达
2
作者 郑刚 《音乐探索》 2024年第1期99-111,共13页
高为杰《山居》的创作灵感源于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在这部民乐室内乐作品中,作曲家运用自己新创的“数控支声作曲法”,以预置的次序固定、律动固定、音区固定的母旋律为音高来源,以源于斐波那契序列的四种时值模式控制音符的时值... 高为杰《山居》的创作灵感源于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在这部民乐室内乐作品中,作曲家运用自己新创的“数控支声作曲法”,以预置的次序固定、律动固定、音区固定的母旋律为音高来源,以源于斐波那契序列的四种时值模式控制音符的时值并确定音高。由这种数控式新技法所生成的新旋律、新织体形成了作品简约的音乐风格,传神地表达出中国山水诗中山水环抱的意象,表现了作曲家所神往的人在自然山水间,心无羁绊而凝思冥想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为杰 《山居》 数控 支声 斐波那契序列 意象
下载PDF
老舍在山东史料零拾三题
3
作者 刘子凌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以较少为学界注意的史料为基础,分别讨论了老舍在齐鲁大学的一次演讲、在山东大学的交游以及抗战胜利后未能实现的一个定居青岛的计划。一方面考辨这些活动的相关史实,另一方面力图从中探索老舍思想世界的某些侧面,补充老舍之山东... 本文以较少为学界注意的史料为基础,分别讨论了老舍在齐鲁大学的一次演讲、在山东大学的交游以及抗战胜利后未能实现的一个定居青岛的计划。一方面考辨这些活动的相关史实,另一方面力图从中探索老舍思想世界的某些侧面,补充老舍之山东生涯的若干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山东 思想 交游
下载PDF
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学生的散文创作——以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为例
4
作者 李宗刚 邢颖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山东师范大学不仅在学者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培养出了一批以散文写作见长的作家,这批作家的散文创作与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经过了1950—1977年的“自然发展期”、1978年至20世... 山东师范大学不仅在学者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培养出了一批以散文写作见长的作家,这批作家的散文创作与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经过了1950—1977年的“自然发展期”、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平稳发展期”和2000年以来的“深化探索期”,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教育体系,为学生走向散文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形成了解读大学文学教育的典型个案。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分析这批散文作家的学习经历与文学创作,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的互动规律,进而深入探索高校文学教育健康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教育 散文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课程
下载PDF
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础、短板及路径——以山东省为例
5
作者 李继伟 王爽 《文化产业研究》 2024年第1期249-259,共11页
黄河从菏泽市东明县入鲁,在东营市垦利区流入渤海。山东沿黄地区区位优势优越、自然景观钟灵毓秀、文化底蕴悠久深厚、民俗资源多姿多彩、基础设施优势突出、文化服务日臻完善,具备发展文旅产业的良好基础。但与优越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文... 黄河从菏泽市东明县入鲁,在东营市垦利区流入渤海。山东沿黄地区区位优势优越、自然景观钟灵毓秀、文化底蕴悠久深厚、民俗资源多姿多彩、基础设施优势突出、文化服务日臻完善,具备发展文旅产业的良好基础。但与优越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山东省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问题,亟需做好开展重点资源保护、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交通设施水平、强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宣传推广创新、强化重点要素保障、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加快推动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 推进路径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黄河流域下游山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要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茜 潘福霞 +2 位作者 李斌 臧小苗 丁森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3-535,共13页
河流生物群落组成由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形成,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环境DNA技术,选择黄河流域下游4条山区河流(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和三川汇合后河流)的10个样点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监测。结果发现:不同溪段水质状况有所差... 河流生物群落组成由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形成,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环境DNA技术,选择黄河流域下游4条山区河流(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和三川汇合后河流)的10个样点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监测。结果发现:不同溪段水质状况有所差异,锦云川盐化程度(以电导率EC表征)和营养盐浓度较高,锦阳川抗生素浓度较高,锦绣川水质较好。山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差异明显,锦绣川以水生昆虫为主,软体动物占比较低。其中,昆虫纲的大蚊(Tipula abdominalis)、天角蜉(Uracanthella punctisetae)和寡毛纲的顠体虫(Aeolosoma sp.)是造成锦绣川与其他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关键物种。冗余分析和变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盐化、营养盐和抗生素均会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产生影响。其中,EC的解释率为22.86%,营养盐中的TP、NH_(3)-N和TN的解释率分别为20.12%、13.25%和7.81%;此外,盐化可与营养盐和抗生素通过耦合效应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产生影响,贡献率分别为21.60%和16.20%;抗生素与营养盐的贡献率为19.60%。逐步判别回归模型结果显示,Margalef指数(d)受盐化(EC)和营养盐(NH_(3)-N和NO_(3)^(-)-N)的共同影响;随着河流中EC浓度升高,d与NH_(3)-N之间的正响应关系及其与NO_(3)^(-)-N之间的负响应关系显著增强。因此,多环境因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关注各类环境因子的影响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多环境因子 耦合效应 大型底栖动物 山区河流 黄河流域下游
下载PDF
山区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机制
7
作者 赵茜 潘福霞 +2 位作者 李斌 贾晓波 丁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44-7858,共15页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是河流生态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探究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8月,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黄河流域济南段山区河流进行生物监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将该山区河流分...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是河流生态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探究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8月,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黄河流域济南段山区河流进行生物监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将该山区河流分为低干扰区、中干扰区和高干扰区,分析不同干扰区环境因子、底栖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分布特征,并识别其影响要素。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因子中电导率(EC)、总氮(TN)和硝态氮(NO_(3)^(-)-N)均值呈现出高干扰区>中干扰区>低干扰区的趋势。(2)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群落稳定性指数(ICV)和凝聚力指数(|负凝聚力|/正凝聚力)均在中干扰区最高。(3)氨氮(NH3-N)和生物群落组成变化分别与d(r=0.67,P<0.05)和物种丰度S(r=0.52,P<0.05)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EC、NH3-N和NO_(3)^(-)-N是显著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环境因子;S和d是显著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生物因子。其中,EC、NH3-N和d有利于群落趋于稳定;高浓度的NO_(3)^(-)-N和较低的S虽然不利于群落稳定,但会促进群落的种间竞争关系。研究揭示了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对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可为今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底栖动物 驱动因子 山区河流
下载PDF
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子君 刘家圆 王海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揭示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为山区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88—1991年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坡面径流深度、... [目的]揭示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为山区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88—1991年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入渗率与有效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等级的关系。[结果](1)在5°08′~24°08′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深度随坡度增加逐渐减小,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入渗率随坡度增加逐渐增大;(2)在2.18~33.19 m坡长范围内,坡面径流深度随坡长增加逐渐减小,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入渗率随坡长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存在临界坡长;(3)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加,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迅速减小,土壤入渗率逐渐增加;裸地的坡面径流深度和土壤侵蚀模数显著高于30%植被覆盖度坡面,但植被覆盖度由30%增加到60%,90%时,坡面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临界植被覆盖度;(4)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受到有效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强度影响,且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入渗率主要受到平均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影响,与平均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历时呈显著负相关;随降雨等级的增加,坡面径流深度和土壤侵蚀模数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入渗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下垫面条件和降雨因素对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应结合室内试验和模型模拟,进一步加强该区域不同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坡面水土流失过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条件 降雨 径流深度 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入渗率 北方土石山区
下载PDF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建设与实践
9
作者 张卫 邢昆英 +2 位作者 李维 耿琰 唐波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20-25,共6页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紧紧围绕学校培养高素质基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遵从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的优良传统,积极推进实验课程改革和创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良好运行,该中心在实验教学理念...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紧紧围绕学校培养高素质基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遵从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的优良传统,积极推进实验课程改革和创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良好运行,该中心在实验教学理念、体系等软件条件和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硬件条件方面实现了共同发展,实验教师队伍逐渐优化,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形成了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作用,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山东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
10
作者 来逢波 孙婷 +3 位作者 李庆军 刘明 杨禛 程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532,540,共8页
为了研究山东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时空分异特征,基于2011—2020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山东省交通运输-... 为了研究山东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时空分异特征,基于2011—2020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山东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山东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稳步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水平始终领先于交通运输综合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全省各地市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发展不均衡,在空间上形成双核心和“中心-外围”空间分布特征,青岛、济南在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上一直保持高位,其他城市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全省耦合协调度高低分布格局较为稳定,虽然各地市发展存在分级,但地区发展差异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变 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 生态环境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11
作者 刘鹏 王宇华 +2 位作者 姜林 赵遵田 胡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96-99,共4页
[目的]通过野外调查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分析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区系成分,为该地区木本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在结合野外调查和查阅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野生木... [目的]通过野外调查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分析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区系成分,为该地区木本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在结合野外调查和查阅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野生木本植物区系科、属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共计69科136属282种,区系成分复杂,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3个分布型和4个变型,综合科属的分布类型,该区域以北温带分布为主,泛热带成分也有明显渗入,这可能与该区域复杂的生态地理环境相关。[结论]蒙山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区系分析发现温带成分处于优势地位,但也有泛热带成分的渗入,这可能与该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山自然保护区 木本植物 植物区系 区系地理成分
下载PDF
山东省县域碳排放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嘉慧 侯丽娜 +4 位作者 袁欣萌 秦金玉 陈夏洋 叶俊兰 程钰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2期92-95,共4页
县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基础和载体,深入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碳排放研究,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山东省13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探究县域人均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面板分位数回... 县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基础和载体,深入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碳排放研究,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山东省13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探究县域人均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山东省县域人均碳排放在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从2.36t/人增长到8.51t/人;人均碳排放在空间上呈“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人口集聚和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对人均碳排放抑制作用强烈,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对人均碳排放促进作用显著,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不同区县的影响方向不同。研究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控制人口集聚,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实施差异化碳减排政策,完善区域碳减排合作机制的角度提出建议,对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碳排放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传统武术海外传播历程、困境及发展对策研究
13
作者 孔祥贺 孙刚 《武术研究》 2024年第5期22-26,共5页
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齐鲁传统武术。新时代,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山东传统武术海外传播将会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学和传播学等理... 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齐鲁传统武术。新时代,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山东传统武术海外传播将会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学和传播学等理论知识,对山东传统武术在海外的传播历程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当下山东传统武术海外传播存在显著的中西文化差异,价值思维存在异同;传播人才相对短缺,传承意识有待提升足;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反馈机制缺乏等多种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尊重文化差异,加强武术文化传播;培养武术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武术海外传播组织管理;打造山东拳种国际化品牌形象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传统武术 海外传播 传播历程
下载PDF
“永远的先锋”:谍战的外壳与哲思的肌理--论孙甘露《千里江山图》的破界书写
14
作者 王晓菲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孙甘露的新作《千里江山图》打破了其创作史的书写惯性、读者对先锋作家的审美期待以及红色革命题材的书写方式,对于孙甘露而言,正是因为不断的“破界”,才能有“永远”的先锋。孙甘露在形式和肌理层面赓续其“先锋”的写作理想。于形... 孙甘露的新作《千里江山图》打破了其创作史的书写惯性、读者对先锋作家的审美期待以及红色革命题材的书写方式,对于孙甘露而言,正是因为不断的“破界”,才能有“永远”的先锋。孙甘露在形式和肌理层面赓续其“先锋”的写作理想。于形式层面而言,作者借谍战小说的叙事形式将讲述复杂故事的叙事能力进行再复活,同时以一种“节制”“均衡”的书写方式来中和广袤而又迅速的压力流与矛盾和。对形而上哲学问题的思索是融入小说肌理式的存在,革命历史题材为其表达抽象哲思提供了向心力,从而实现了小说抽象思辨与诗性表达的有机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甘露 《千里江山图》 先锋精神 谍战叙事 哲学思辨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语师范生从业技能提升路径——以山东省驻济高校英语师范生为例
15
作者 韩果真 赵笑楠 王浩 《新丝路》 2024年第14期232-234,共3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鼓励高等教育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文章基于“新文科”背景,立足山东省驻济高校英语师范生从业技能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鼓励高等教育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文章基于“新文科”背景,立足山东省驻济高校英语师范生从业技能掌握现状,分析问题、找出不足,然后从学校、学生、实践基地这三个方面提出英语师范生从业技能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英语师范生 从业技能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党员教育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推进--以山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红珠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认识,打破“革命成功”的胜利情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党员教育。通过农村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党的组织初步建立了党课制度,提高农民党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认识,打破“革命成功”的胜利情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党员教育。通过农村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党的组织初步建立了党课制度,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改变部分党员存在的“个人生产、发家致富”的思想,划清党员干部先锋队与群众的界限,启发他们带头参加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并在其中发挥示范作用,有效推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作为当时农村党员占比最多的省份,其农村党员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当下党员干部教育有积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党员教育 农业合作化
下载PDF
抗战历史的影视再现与民族情感的深度表达——论纪录片《派兵去山东》的创作理念与艺术探索
17
作者 王倩 邢睿晨 《现代视听》 2024年第7期48-50,共3页
纪录片《派兵去山东》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派兵去山东”战略决策,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多元的叙事手法与创新的艺术表达,生动再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争与辉煌成就。该片不仅描绘了军事斗争的壮烈场景,还全... 纪录片《派兵去山东》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派兵去山东”战略决策,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多元的叙事手法与创新的艺术表达,生动再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争与辉煌成就。该片不仅描绘了军事斗争的壮烈场景,还全面展示了抗日根据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开创性实践,深刻揭示了军民同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内涵,以独特的创作理念与成功的艺术实践,为抗战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历史 《派兵去山东》 多元叙事 民族情感 创新表达
下载PDF
昆仑山北坡区域积雪时空变化特征
18
作者 康立民 滕心如 +1 位作者 车佳航 怀保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2-1471,共10页
积雪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积雪的积累消融对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昆仑山北坡积雪面积、积雪日数(SCD)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分析积雪的海拔效应及气候对... 积雪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积雪的积累消融对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昆仑山北坡积雪面积、积雪日数(SCD)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分析积雪的海拔效应及气候对积雪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昆仑山北坡积雪面积呈减少趋势(-152.4 km^(2)·a^(-1)),2010年以前积雪面积距平偏正,2010年后偏负。(2)月尺度上,积雪覆盖率(SCF)从8月到翌年7月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冬、春季高于夏、秋季。(3)SC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SCD的变化影响该地的年总SCD。(4)2000—2020年的年均SCD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6.0 km为331.6 d,说明高海拔地区存在常年性积雪。(5)气温与积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P<0.01),降水与积雪面积呈不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P>0.05),气温对积雪的影响高于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积雪面积 积雪日数 海拔效应 气候变化 昆仑山北坡
下载PDF
山东省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有机肥资源现状及替代化肥潜力分析
19
作者 马荣辉 杨武杰 +3 位作者 于蕾 杨泽龙 王健 郭跃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39,共19页
【目的】计算作物秸秆、畜禽粪尿资源数量及养分总量,分析其替代化肥潜力,为统筹与合理利用全省有机肥资源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不同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稻谷、大豆、马铃薯、花生和棉花)和畜禽(牛、猪、羊、家禽和兔),利用草谷... 【目的】计算作物秸秆、畜禽粪尿资源数量及养分总量,分析其替代化肥潜力,为统筹与合理利用全省有机肥资源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不同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稻谷、大豆、马铃薯、花生和棉花)和畜禽(牛、猪、羊、家禽和兔),利用草谷比和排泄系数法,估算山东省2016—2020年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资源总量及养分总量,分析变化趋势,计算不同区域和种类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结果】(1)2020年全省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7 616.8×10^(4)t,养分总量为163.2×10^(4)t,N、P_(2)O_(5)、K_(2)O养分量分别为63.6×10^(4)、9.2×10^(4)和90.5×10^(4)t。秸秆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为42.9%,实际替代化肥潜力为20.9%;秸秆中N、P_(2)O_(5)、K_(2)O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35.3%、9.0%和92.2%,实际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12.5%、4.2%和53.7%;2016—2020年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增加了16.8%。(2)2020年全省畜禽粪尿资源总量为9 131.2×10^(4)t,养分总量为82.7×10^(4)t,N、P_(2)O_(5)、K_(2)O养分量分别为35.2×10^(4)、11.7×10^(4)和35.7×10^(4)t。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为21.7%,实际替代化肥潜力为19.5%;畜禽粪尿中N、P_(2)O_(5)、K_(2)O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19.6%、11.4%和36.4%,实际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17.7%、10.3%和32.9%;2016—2020年畜禽粪尿资源总量减少了25.4%。(3)不同区域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大小为鲁西和鲁北>鲁南>鲁中南>鲁中>鲁东地区。鲁西和鲁北、鲁南地区最高,分别为77.0%和75.6%;鲁东地区最低,为46.5%。其中德州潜力最大,为95.3%,其次是东营、滨州,分别为92.6%和91.2%;烟台和威海最小,分别为35.5%和40.6%。(4)不同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玉米秸秆(16.7%)>小麦秸秆(16.2%)>马铃薯秸秆(4.9%)>花生秸秆(3.6%)>水稻秸秆(0.7%)>棉花秸秆(0.4%)、大豆秸秆(0.4%),牛粪尿(8.7%)>猪粪尿(6.5%)>羊粪尿(3.2%)、家禽粪(3.2%)>兔粪(0.1%)。【结论】2020年全省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资源总量为16 748.0×10^(4)t,养分总量为245.9×10^(4)t。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为64.6%,实际替代化肥潜力为40.4%。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中氮(N)、磷(P_(2)O_(5))和钾(K_(2)O)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54.8%、20.4%和128.6%,实际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30.2%、14.5%和86.6%。鲁西、鲁北以及鲁南地区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有机肥资源非常丰富,鲁中、鲁东地区相对较少;玉米和小麦等作物秸秆有机肥资源较多,牛和猪等畜禽粪尿有机肥资源较多,高效合理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等有机肥资源,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 畜禽粪尿 有机肥资源 替代化肥潜力 山东省
下载PDF
大食物观背景下山东食品产业强省战略研究
20
作者 李洪亮 刘原 +2 位作者 魏锴 田志 刘建龙 《山东宏观经济》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大食物观的本质是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通过构建多元的食物结构和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山东地理优势明显,食品产业规模大、产业基础雄厚、产品品类齐全。发挥陆海统筹优势,山东近年来纵深推进食品产业转型... 大食物观的本质是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通过构建多元的食物结构和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山东地理优势明显,食品产业规模大、产业基础雄厚、产品品类齐全。发挥陆海统筹优势,山东近年来纵深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品牌提升,持续擦亮“全国农业看山东”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为更好践行大食物观,发挥食品产业强省作用,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县域食品经济、引导产业多元发展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从而助力山东扛牢农业大省担当、奋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食品产业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