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瑞图、傅山行草之比较与书法创新
1
作者 王晓光 《书画艺术》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艺术发展史是不断创造新形式的历史,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欣赏晚明革新派书家的作品,强烈的个性面貌和抒情色彩会深深打动每一位观者。陈淳、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书家,对明初以降渐成时尚的媚妍书风和复古风潮给... 艺术发展史是不断创造新形式的历史,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欣赏晚明革新派书家的作品,强烈的个性面貌和抒情色彩会深深打动每一位观者。陈淳、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书家,对明初以降渐成时尚的媚妍书风和复古风潮给予了有力反拨。张瑞图(1570年—1641年)和傅山(1607年—1684年)分处晚明清初革新书法潮流的前后两端,是这一革新派书家群中的两位代表人物。“方直、锐利、劲硬”是张瑞图行草的形式感觉,“圆曲、满密”是傅山草书的形式感觉,“方”与“圆”是这两位书家风格上的有趣对比。张瑞图的点画线条方、直、硬、锐、尖,不忌偏锋,可谓锋芒毕露,特别是“叠层线条”结构、强化横笔、构筑锐角等等,带来凌厉恣肆、挣扎紧张、闭抑滞涩、强悍跳荡的书法情调。傅山则有意识地“制圆”与“构密”,其字构架和点画线条满是曲圆、盘旋、缠绕的形象,制造了繁复的空间,形成豪迈激越、乐观流畅、雄浑博大、粗放奔泻的书法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新 张瑞图 傅山 行草 艺术发展史 革新派 书法艺术 抒情色彩
下载PDF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电影之审美特点及风格嬗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28,共2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香港功夫电影鼎盛时期,邵氏等公司出品的大量功夫片将武术动作舞台化、程式化,实现了唯美的功夫技击组合,以肢体动作之美、劲力与阳刚之美作为表现的重点,不惜弱化情节和场景以突出动作主题,从而形成独特的娱乐影片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香港功夫电影鼎盛时期,邵氏等公司出品的大量功夫片将武术动作舞台化、程式化,实现了唯美的功夫技击组合,以肢体动作之美、劲力与阳刚之美作为表现的重点,不惜弱化情节和场景以突出动作主题,从而形成独特的娱乐影片类型,成为真正打入国际电影市场的唯一中国片种,并已经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册。海外也通过这类电影了解了中国电影和中国传统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功夫片 武术 动作 电影审美
下载PDF
论电视历史正剧的真实与虚构——以两部“贞观”为例
3
作者 王晓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92-93,共2页
文章主要探讨电视历史正剧的真实与虚构问题,首先对比两部"贞观剧",从戏路、剧情、人物等角度分析两剧"如实写史"过程中显现出的巨大差异,再以此为例,探究电视历史正剧"遵从历史"与"艺术虚构"... 文章主要探讨电视历史正剧的真实与虚构问题,首先对比两部"贞观剧",从戏路、剧情、人物等角度分析两剧"如实写史"过程中显现出的巨大差异,再以此为例,探究电视历史正剧"遵从历史"与"艺术虚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一部精品历史剧需要找准"真实"与"虚构"的最佳结合点,并就结合的原则做了概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历史正剧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史实 虚构
下载PDF
新形势下企业会计应实现三个转变
4
作者 孙德荣 《上海会计》 CSSCI 1997年第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会计改革 中国 财务管理
下载PDF
简牍残纸所展示的日常书写及其书史意义
5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画》 2014年第3期75-79,共5页
秦汉简牍书写并非有意识的书法创作行为,而多属日常实用性书写,因而更准确地折射了当时社会日常实用书写的真实样态,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古代日常书写的生态情景。通过对以简牍帛书为代表的秦汉日常书写的考察,可梳理归纳汉字隶变进... 秦汉简牍书写并非有意识的书法创作行为,而多属日常实用性书写,因而更准确地折射了当时社会日常实用书写的真实样态,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古代日常书写的生态情景。通过对以简牍帛书为代表的秦汉日常书写的考察,可梳理归纳汉字隶变进程及古今文字的嬗递特征。魏晋时期的日常书写文书(如楼兰简纸文书等)与同期名家书法作品间也有诸多共通之处,前者构成了后者样态呈现的背景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 简牍 意义 书史 书法作品 创作行为 魏晋时期
下载PDF
天長紀莊木牘墨迹研究及書寫時間新探
6
作者 王曉光 《简帛研究》 2010年第1期89-98,共10页
本文對2004年底出土的安徽天長紀莊M19西漢木牘墨書進行書法角度的考察。從歷史和墨迹風格層面入手,以第10號木牘爲中心,對天長紀莊木牘書寫時間及M19時間提出新看法。本文認爲,天長紀莊10號牘書寫時間在宣帝五鳳三年十二月末至四年正... 本文對2004年底出土的安徽天長紀莊M19西漢木牘墨書進行書法角度的考察。從歷史和墨迹風格層面入手,以第10號木牘爲中心,對天長紀莊木牘書寫時間及M19時間提出新看法。本文認爲,天長紀莊10號牘書寫時間在宣帝五鳳三年十二月末至四年正月初之間;M19其他各木牘的書寫時間當與此時間相近;M19墓葬時間或在此後不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長紀莊木牘 10號木牘 書寫時間 墨迹
下载PDF
东汉中叶隶书墨迹标杆之作——试析五一广场简牍墨书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168,共37页
五一广场简牍之形制特色二○一○年夏,长沙市五一广场地铁施工中,一号窖出十了一批东汉简犊。简犊发现于该窖一至三层,整理者推测简犊数量在七千至一万枚之间。长沙五一广场简牍内容丰富,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等诸多领域,大... 五一广场简牍之形制特色二○一○年夏,长沙市五一广场地铁施工中,一号窖出十了一批东汉简犊。简犊发现于该窖一至三层,整理者推测简犊数量在七千至一万枚之间。长沙五一广场简牍内容丰富,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等诸多领域,大部属公文类。这批简犊的出土地一号窖周围曾是东汉长沙郡府衙及临湘县官署遗址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一广场 临湘县 地铁施工 汉简 整理者 牍书 至一 简书 隶草 吏文
原文传递
里耶秦简署名与书手略考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24-130,共7页
考察简牍墨迹的书写者是简牍书法研究的课题之一,秦汉简上署名(具名)现象为考察书手提供了线索,目前所见简牍中具名较集中的是里耶秦简、西北汉简。本文聚焦里耶秦简中的具名现象(格式为"某手"),讨论"某手"署名问题... 考察简牍墨迹的书写者是简牍书法研究的课题之一,秦汉简上署名(具名)现象为考察书手提供了线索,目前所见简牍中具名较集中的是里耶秦简、西北汉简。本文聚焦里耶秦简中的具名现象(格式为"某手"),讨论"某手"署名问题,选出代表性里耶秦简分析其具名与书手现象,考察里耶秦简中具名书手之身份问题,对其中代表性的书手墨迹做细致剖析,并概述秦汉属吏阶层在简牍书写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秦简 具名 某手 书手 属吏
原文传递
飞鸿舞鹤 意气密丽——明黄道周书法摭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光 杨然 《荣宝斋》 2014年第11期6-93,共88页
一 取法高古:黄道周书法渊源 在有明一代书法家中,明末黄道周的书艺颇有特色,其传统师承也非常独到,他摒弃明人学书借鉴之常规套路而自觅蹊径。明季帖学盛兴,一味乞求营养于丛帖或依附赵孟頫一路,成为明人主要学书路途,
关键词 黄道周 书法家 舞鹤 意气 赵孟頫 帖学
原文传递
楼兰出土西晋十六国简纸书迹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0-165,共6页
楼兰简纸文书中的三国西晋时期墨迹多为木简,纸书很少。这里摭出有曹魏、西晋纪年的部分简纸做一考察。
关键词 西晋时期 楼兰 十六国 出土
原文传递
当代章草的取法与创作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175,共5页
与行书、今草等主流粕体相比,章草仍是当前书法创作中的小宗,章草书家们虽创作了一些精品力作,不过总的看,章草书法仍不算兴旺,创新型章草亦不甚景气,
关键词 章草书法 书法创作 当代 创新型 行书 今草
原文传递
从出土秦简牍看秦隶书法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晓光 《荣宝斋》 2011年第1期52-61,共10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秦简牍陆续出土,我们得以亲见隶书演进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秦隶(古隶)形态,并由此了解周、秦一系实用手书体发展中的一些真相,特别是战国后期到秦代古隶的真实而目。秦简牍墨书对于当代书史研究、书法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秦简牍陆续出土,我们得以亲见隶书演进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秦隶(古隶)形态,并由此了解周、秦一系实用手书体发展中的一些真相,特别是战国后期到秦代古隶的真实而目。秦简牍墨书对于当代书史研究、书法创作都有着重要价值。已面世的秦简犊有云梦睡虎地简牍、青川郝家坪木牍、天水放马滩简、江陵岳山木牍、云梦龙岗简犊、江陵扬家山简、关沮局家台简牍、江陵王家台简、龙山里耶简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秦代 简牍 出土 七十年代 二十世纪 演进过程 战国后期
原文传递
姜立纲与明前期“台阁体”书法略论——兼论明中期书风的转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光 《荣宝斋》 2011年第4期58-71,共14页
姜立纲(一四四四—一四九九),字廷宪,浙江瑞安梅头东溪人,因号东溪。他天资聪颖,七岁时因能书被招为翰林院秀才,天顺七年授中书舍人,为内阁制敕房书办,弘治时升太仆寺少卿。姜立纲长期做内阁殿房书办,是成化、弘治时著名的宫廷书家,
关键词 明中期 台阁体 明前期 书风 书法 翰林院 内阁
原文传递
当下书法创作多视角多维度取法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光 《书法》 2013年第4期81-83,共3页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考古发现,众多与书法相关的古代文物、遗迹面世,大量的书法"新"资料呈现于当代书家面前,我们有了得天独厚的借鉴条件,有了比以前广阔得多的传统取法视角,一些作者深入研习这些新资源,创作出颇具个性与时代...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考古发现,众多与书法相关的古代文物、遗迹面世,大量的书法"新"资料呈现于当代书家面前,我们有了得天独厚的借鉴条件,有了比以前广阔得多的传统取法视角,一些作者深入研习这些新资源,创作出颇具个性与时代气息的作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汲取、借用新出土书法资料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古代文物
原文传递
新出书迹资料与当下隶书创作——以简牍帛等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一、秦汉简牍不断面世,汉隶书刻丰富多彩二○○九年北京大学受捐一批西汉竹简,有三千多枚,墨迹清晰,风格多样,时代为西汉中期;二○○七年底,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西汉墓出土简牍二○八枚,时间约为西汉初吕后五年(公元前一八三年)十一月.[1... 一、秦汉简牍不断面世,汉隶书刻丰富多彩二○○九年北京大学受捐一批西汉竹简,有三千多枚,墨迹清晰,风格多样,时代为西汉中期;二○○七年底,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西汉墓出土简牍二○八枚,时间约为西汉初吕后五年(公元前一八三年)十一月.[1]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里新出土简牍帛书约五十多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出土秦汉简牍计有:北大西汉简、甘肃水泉子汉简、随州孔家坡西汉简、湖南里耶秦简牍、荆州岳桥西汉简、长沙五一广场西汉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犊、安徽天长纪庄西汉牍、广州南越国西汉简等.这些简犊时代自战国至魏晋,其中两汉简牍占绝大多数,书写材料有竹木简、木牍、缣帛等,书写方式为墨书,字体包括古隶、八分、章草(今草)、行、篆等.秦汉简牍墨迹真实展示着书体剧烈变动、演化的景况,生动展示了秦汉民间日常书写实况,反映了当时形式丰富、多姿多彩的书写面貌.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沙孟海书法摭谈
16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1,共2页
沙孟海是现代著名书家,现代碑派书法代表人物,在清末到民国书坛碑学背景下,熔冶碑与帖是当时的趋向和热点,沙孟海先生也顺应这一潮流,积几十年之功致力于糅融碑、帖的创作实践,并在晚年自出机杼、标树新风,成为一代宗师。一、点线用笔... 沙孟海是现代著名书家,现代碑派书法代表人物,在清末到民国书坛碑学背景下,熔冶碑与帖是当时的趋向和热点,沙孟海先生也顺应这一潮流,积几十年之功致力于糅融碑、帖的创作实践,并在晚年自出机杼、标树新风,成为一代宗师。一、点线用笔与单字结构沙孟海书法小字、大字用笔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卷册及小幅作品多是碑的体架、帖的笔法,大字如巨轴榜书用笔则不受传统笔法的拘限,方笔为主,正、侧、挫、扫锋互用,自如挥洒。方笔直势,纵意写刷,形成沙孟海雄强霸悍、博大豪放、胆魂惊人的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孟海
原文传递
從新出土漢簡看西漢隸書成熟及東漢新體發展
17
作者 王曉光 《出土文献研究》 2016年第1期411-422,共12页
簡牘帛是20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在已面世的楚秦漢晉簡牘中,兩漢簡牘帛是大宗。進入21世紀以來,又有多批次漢簡出土面世。本文簡要分析近十年來出土的部分兩漢簡牘的情况及其墨書特色,考察西漢前中期漢字的隸變特徵及東漢後期新體(今... 簡牘帛是20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在已面世的楚秦漢晉簡牘中,兩漢簡牘帛是大宗。進入21世紀以來,又有多批次漢簡出土面世。本文簡要分析近十年來出土的部分兩漢簡牘的情况及其墨書特色,考察西漢前中期漢字的隸變特徵及東漢後期新體(今楷、今草、行書)的發展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睡虎地
原文传递
姜立纲与明前期“台阁体”书法略论——兼论明中期书风的转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光 《荣宝斋》 2011年第7期58-71,共14页
姜立纲(一四四四—一四九九),字廷宪,浙江瑞安梅头东溪人,因号东溪。他天资聪颖,七岁时因能书被招为翰林院秀才,天顺七年授中书舍人,为内阁制敕房书办,弘治时升太仆寺少卿。姜立纲长期做内阁殿房书办,是成化、弘治时著名的宫廷书家,制... 姜立纲(一四四四—一四九九),字廷宪,浙江瑞安梅头东溪人,因号东溪。他天资聪颖,七岁时因能书被招为翰林院秀才,天顺七年授中书舍人,为内阁制敕房书办,弘治时升太仆寺少卿。姜立纲长期做内阁殿房书办,是成化、弘治时著名的宫廷书家,制诰敕文、殿匾碑额多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显耀波磔 喜好欹侧——沈曾植章草管窥
19
作者 王晓光 《书法赏评》 2010年第1期52-58,共7页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盒,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碑学时代,沈曾植率先研习章草体并将之融入行草中,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沈曾植是碑帖融合型书家,兼容、复合、融贯是其书学主要特征,他的行、草书糅帖味、碑意于一体...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盒,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碑学时代,沈曾植率先研习章草体并将之融入行草中,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沈曾植是碑帖融合型书家,兼容、复合、融贯是其书学主要特征,他的行、草书糅帖味、碑意于一体,并内含着丰富的章草成分,诸如章草的体势、笔意、标志性笔触等。沈氏书风形成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这一时期也是他书艺的高峰。他的创作不但丰富了二十世纪书法风格,对当今书坛尤其是章草创作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从笔墨形式角度对沈曾植章草艺术做一些探讨,以期对当下创作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曾植 章草 二十世纪 个性风格 二十年代 书法风格 笔墨形式 融合型
原文传递
略论书法考古学科构建
20
作者 王晓光 《书法赏评》 2009年第3期2-5,共4页
一、书法考古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1.20世纪以来考古成果对书法创作和研究影响很大。 19世纪末甲骨文面世,20世纪大量的青铜器、竹木简牍缣帛、敦煌经卷文书、西部残纸墨迹、砖文碑志等纷纷出土,给现代书法创作以全新的借鉴视角,书... 一、书法考古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1.20世纪以来考古成果对书法创作和研究影响很大。 19世纪末甲骨文面世,20世纪大量的青铜器、竹木简牍缣帛、敦煌经卷文书、西部残纸墨迹、砖文碑志等纷纷出土,给现代书法创作以全新的借鉴视角,书法家创作的参照已不止于传统的“帖”与“碑”,取法范围已经广阔了许多,世纪新资源成为书坛实现真正多元繁荣的重要物质条件。近二十多年来,不论是“敦煌风”、“简牍风”、“民间书风”、“流行书风”,还是“书法新古典主义”等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学科建设 考古 流行书风 19世纪末 新古典主义 物质条件 甲骨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