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染山伏羲庙的历史存在与文化价值
1
作者 张艳丽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9-56,共8页
染山伏羲庙修建于后唐长兴年间以前,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存在。染山伏羲庙祭祀的对象为伏羲氏、伏羲帝后、人祖、神农、黄帝、十王府君等中华民族的先祖或民间信仰中的其他仙人,他们共同受到当地人们的香火祭祀。作... 染山伏羲庙修建于后唐长兴年间以前,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存在。染山伏羲庙祭祀的对象为伏羲氏、伏羲帝后、人祖、神农、黄帝、十王府君等中华民族的先祖或民间信仰中的其他仙人,他们共同受到当地人们的香火祭祀。作为人文始祖,伏羲氏主要掌管婚嫁和孕育。人们崇祀伏羲氏,祈祷解决中国人非常看重的延续香火的无子嗣难题。当前,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被奉为民族之根、人文之祖的伏羲,越来越受到重视。染山伏羲庙长达千年的历史遗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和珍贵记忆,成为地方社会的优势资源和标志性文化,是山东伏羲祖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深入研究,有利于提振地方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推进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山伏羲庙 祖源文化 民族认同感
下载PDF
聊斋诗凄冷气氛研究——基于“气氛美学”的诠释
2
作者 娄纯滢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蒲松龄的聊斋诗笼罩着一层凄冷气氛。凄冷气氛的形成,始于诗人对现实物理空间中与自己伤感情调相合的凄冷气氛之物及其表现形式的选取,后通过通感手法将其呈现在文学审美空间中,最终形成整体的浑融的凄冷气氛。在凄冷气氛影响下,聊斋诗... 蒲松龄的聊斋诗笼罩着一层凄冷气氛。凄冷气氛的形成,始于诗人对现实物理空间中与自己伤感情调相合的凄冷气氛之物及其表现形式的选取,后通过通感手法将其呈现在文学审美空间中,最终形成整体的浑融的凄冷气氛。在凄冷气氛影响下,聊斋诗的空间性得到强化,产生更强的置身感与在场性,甚至超越个体性体验,生成更宽广的普遍性生存反思,实现凄冷气氛的立体性延展,衍生出内涵意义上“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审美效果,由此使聊斋诗的审美情蕴实现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诗 凄冷气氛 气氛美学
下载PDF
曹寅《楝亭图》题咏的文化探源
3
作者 孙雨晨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91-93,共3页
在题咏研究中,经典意象会构成一种文化想象,《楝亭图》便是一例。《楝亭图》是曹雪芹祖父曹寅为追思父亲专门请多名画家所绘的同题作品。画卷反映了曹寅对其父的忆想,题咏则是对孝思的提倡。曹寅的孝道精神在题咏中得以传播和发扬,通过... 在题咏研究中,经典意象会构成一种文化想象,《楝亭图》便是一例。《楝亭图》是曹雪芹祖父曹寅为追思父亲专门请多名画家所绘的同题作品。画卷反映了曹寅对其父的忆想,题咏则是对孝思的提倡。曹寅的孝道精神在题咏中得以传播和发扬,通过书写题咏,也使士人不断认同着中华孝道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寅 《楝亭图》 题咏 孝文化
下载PDF
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宣兆琦 张玉书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1期111-122,127,共13页
本文主要从齐文化研究的回顾、齐文化综合研究、稷下学研究、管子学研究、晏子学研究、齐国军事思想研究、齐国经济管理思想研究、齐国科技思想研究、齐国法治思想研究、齐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进... 本文主要从齐文化研究的回顾、齐文化综合研究、稷下学研究、管子学研究、晏子学研究、齐国军事思想研究、齐国经济管理思想研究、齐国科技思想研究、齐国法治思想研究、齐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继之,本文从齐文化向比较研究发展、向文献的重新整理和研究发展、向多学科协同研究发展、向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向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古代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审视发展、向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等六方面做出了对未来齐文化研究趋势的基本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研究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齐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宣兆琦 杨宗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不同地域群体生产、生活方式及传统的不同,由于非常复杂的原因,我国历史上,尤其在先秦时代,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时,对文化概念的认知应该与时俱进。由齐文化的命运推及其他先秦... 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不同地域群体生产、生活方式及传统的不同,由于非常复杂的原因,我国历史上,尤其在先秦时代,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时,对文化概念的认知应该与时俱进。由齐文化的命运推及其他先秦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其下限定在西汉武帝时期比较合适。先秦地域文化间的相互关联要求今人必须加强比较研究。当地域文化的研究超越了初级阶段后,还应当把探索和彰显其普世意义作为主要任务。因为地域文化间的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今天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的人们也需要交流,需要相互支撑和支持,因此,建立地域文化研究协调合作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地域文化 研究 问题
下载PDF
论齐文化与山东文化强省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宣兆琦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倡导、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一并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有中国特...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倡导、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一并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齐文化作为山东两大传统文化之一,既是我国一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当代文化建设必须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方面讲,齐文化在山东文化大省建设战略中势必占有重要的地位,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山东文化 强省建设
下载PDF
地域文化研究的独特价值与方法论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邱文山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3-36,共4页
多彩的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域文化具有遵循文化发展多元化、强化中国文化生命力、有利于文化融合创新等多方面价值。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应注意以下方面: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文化学理论为指导... 多彩的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域文化具有遵循文化发展多元化、强化中国文化生命力、有利于文化融合创新等多方面价值。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应注意以下方面: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文化学理论为指导,坚持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注重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采取溯本探源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价值 文化学理论方法论研究
下载PDF
齐文化研究走向大众的积极探索——评《说齐——齐人齐事一家言》
8
作者 巩曰国 《管子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118-119,122,共3页
齐文化是先秦地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升温,齐文化以其丰厚的内涵、鲜明的特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众多的论著和论文。这些成果,或宏观把握,或... 齐文化是先秦地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升温,齐文化以其丰厚的内涵、鲜明的特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众多的论著和论文。这些成果,或宏观把握,或微观阐析,或原典解读,或理论架构,推动了齐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成果,虽然有的追求生动通俗,但多数着眼于学术研究。面向大众、适合社会上广大读者阅读、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齐文化著作,还不是很多。中华书局最近出版的张光兴先生的《说齐--齐人齐事一家言》(以下简称《说齐》),在这一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研究 齐人 大众 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 80年代 宏观把握 学术研究
下载PDF
论《管子》法治文化软实力与当代社会治理
9
作者 卜祥伟 《管子学刊》 CSSCI 2016年第4期10-13,34,共5页
《管子》法治思想萌生于先秦社会变革的特定历史背景之下,总结并汲取了先秦诸多法家学说的基础上,糅合了齐国历史现状与社会变革需要,形成了独具特色兼有开创性与时代性为一体的法治思想。管仲等适应齐国社会变革与社会治理的需要,确立... 《管子》法治思想萌生于先秦社会变革的特定历史背景之下,总结并汲取了先秦诸多法家学说的基础上,糅合了齐国历史现状与社会变革需要,形成了独具特色兼有开创性与时代性为一体的法治思想。管仲等适应齐国社会变革与社会治理的需要,确立了"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的法治核心,践行了"以身先之""法不二"的法治原则,形成了《管子》的法治思想体系。《管子》法治思想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伴随者齐国的历史崛起,影响深远,其所倡导的"德法结合"的法治精神,对当代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下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法治思想 文化软实力 当代社会治理
下载PDF
齐文化研究的新探索——王京龙《齐文化与中国早期体育》评介
10
作者 邵先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齐文化研究 中国早期 体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评介 软科学项目 齐鲁书社 同志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认同性研究——基于早期道教与民间信仰的考察
11
作者 卜祥伟 《人文天下》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民间信仰与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与道教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个泛型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是一种更加规范性的信仰。信仰载体是信仰传承的重要方式,并以各种物化或者精神的形式来承载、传播信仰文化的媒介,它... 民间信仰与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与道教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个泛型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是一种更加规范性的信仰。信仰载体是信仰传承的重要方式,并以各种物化或者精神的形式来承载、传播信仰文化的媒介,它是信仰得以形成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道教 信仰文化 道教思想 《太平经》 参同契 传统文化传承 丹道 炼养 道教信仰 真灵位业图
下载PDF
先秦地域文化研究的新视野——《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评介
12
作者 王京龙 《邯郸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27-28,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中国先秦地域文化的研究可谓百舸争流,百芳争艳.以山东淄博为中心的齐文化研究、以山东曲阜为中心的鲁文化研究、以陕西为中心的秦文化研究、以两湖为中心的楚文化研究、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三晋文化研究、以京津为中...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中国先秦地域文化的研究可谓百舸争流,百芳争艳.以山东淄博为中心的齐文化研究、以山东曲阜为中心的鲁文化研究、以陕西为中心的秦文化研究、以两湖为中心的楚文化研究、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三晋文化研究、以京津为中心的燕文化研究、以江浙为中心的吴越文化研究等等,崛然而起,在研究成果方面,如<齐文化丛书>、<中国儒学史>、<秦文化论丛>、<楚学文库>、<晋国史>、<赵国史稿>、<赵文化研究>、<燕国史>、<吴越文化论丛>等大型系列集成或重要的学术著作先后问世.这些著作的研究角度基本上都框定在某个地域文化圈子里边.由邱文山、张玉书、张杰、于孔宝合著的<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2003年8月齐鲁书社出版)独辟蹊径,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把齐文化与其他重要地域文化放在了同一平台上进行研究,开辟了地域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为先秦各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 书评 文化融合 齐文化 鲁文化 楚文化
下载PDF
探讨齐文化对中华文明贡献的一部力作──邱文山《齐文化与中华文明》评介
13
作者 张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11-112,共2页
当代齐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齐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相比较而言,齐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齐国历史、齐文化的整体研究方面以及对齐文化的某个重要人物的研究,如在齐国历史、齐文化的整体... 当代齐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齐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相比较而言,齐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齐国历史、齐文化的整体研究方面以及对齐文化的某个重要人物的研究,如在齐国历史、齐文化的整体研究方面,则有李新泰主编的《齐文化大观》,王阁森、唐致卿主编的《齐国史》,王志民主编的《齐国史》,宣兆琦编著的《齐文化通论》和《齐文化发展史》等,以及齐文化的集大成之作《齐文化丛书》;对齐文化的某个重要人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稷下先生、管仲、晏婴等人物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方面,其著作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然而专门探讨齐文化对后世贡献方面的专著则比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研究 中华文明 20世纪80年代 《齐文化发展史》 《齐文化通论》 评介 文山 力作
下载PDF
齐文化研究的开拓之作——《齐文化发展史》评介
14
作者 邱文山 《邯郸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齐文化 文化研究 《齐文化发展史》 评介 历史唯物主义 文化发展
下载PDF
关于齐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宣兆琦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文章就孙武故里问题、孟姜女故事历史原型问题和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本源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惠民县说"是以唐乐安作为孙武的故里,"博兴县说"是以汉乐安作为孙武的故里,"广饶县说"则是以先秦齐乐安作为... 文章就孙武故里问题、孟姜女故事历史原型问题和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本源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惠民县说"是以唐乐安作为孙武的故里,"博兴县说"是以汉乐安作为孙武的故里,"广饶县说"则是以先秦齐乐安作为孙武故里的。孙武作为田氏贵族应是聚族而居于齐都临淄的,作为士人应是"群萃而州处"于临淄"士乡"的,无论如何是不会生长久居于"鄙"之"食采乐安"的。因而,临淄才是孙武的故里。杞梁妻哭夫作为孟姜女故事的生活原型,体现的是历史真实;而孟姜女故事作为杞梁妻哭夫的艺术演生,体现的是文化真实。只有将两个真实比对同步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深化、完善的目标。中国较为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春秋前中期的齐国,它是管仲为创立霸业而推行的"四民分业定居"社会改革的直接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孙武故里 孟姜女原型 古代职业教育
下载PDF
吴谦文化与齐智文化比较研究
16
作者 张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63-65,共3页
谦让与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普遍存在于各地域文化之中。然而在吴文化中谦让之德表现得最为突出,在齐文化中智慧足以代表其最高水平。吴文化中的谦让与齐文化中的智慧既是各自文化的代表,又相互渗透。它们都建立在爱国、爱民的基础... 谦让与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普遍存在于各地域文化之中。然而在吴文化中谦让之德表现得最为突出,在齐文化中智慧足以代表其最高水平。吴文化中的谦让与齐文化中的智慧既是各自文化的代表,又相互渗透。它们都建立在爱国、爱民的基础上,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齐文化 谦让 智慧
下载PDF
中国陶瓷艺术的创作美学分野与在地性审美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怀康 路子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6-1261,共6页
中国陶瓷艺术是民族审美精神及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从创作角度可以将中国陶瓷艺术分为陶瓷工艺美术和现代陶艺两大类型,前者以完整性为追求且注重材质美,后者通过对材料“物性”的释放强调个性美,构成了创作美学的分野。在欣赏过程中产... 中国陶瓷艺术是民族审美精神及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从创作角度可以将中国陶瓷艺术分为陶瓷工艺美术和现代陶艺两大类型,前者以完整性为追求且注重材质美,后者通过对材料“物性”的释放强调个性美,构成了创作美学的分野。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的生理联觉、心理移觉、情感感通,体现了中国陶瓷艺术欣赏的在地性审美经验,彰显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工艺美术 现代陶艺 创作美学 审美经验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域下稷下人物知识重构与时空可视化研究
18
作者 张亚辉 白如江 +2 位作者 张玉洁 耿振东 王志民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3年第6期1-12,共12页
数字人文视域下,以稷下人物事件梳理史实脉络,实现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思想影响、研究记载等多元数据的重构和时空可视化,对于分析稷下人物的思想变化及历史意义至关重要。首先构建稷下人物元数据组织描述规范,形成统一的知识表述... 数字人文视域下,以稷下人物事件梳理史实脉络,实现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思想影响、研究记载等多元数据的重构和时空可视化,对于分析稷下人物的思想变化及历史意义至关重要。首先构建稷下人物元数据组织描述规范,形成统一的知识表述和组织规范;其次,利用事件抽取、思想分类等技术对研究文本进行细粒度处理,以时间叙事为主、事件叙事为辅进行知识重构;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技术实现重构知识的时空可视化。通过对稷下人物规范化组织与重构,解决数字人文研究中历史人物数据碎片化和关联性不足等问题,并充分挖掘稷下人物隐性知识,丰富稷下人物知识发现视角与可视化维度,为数字人文知识发现与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重构 人物历程 时空可视化 稷下人物 数字人文
下载PDF
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意蕴及路径
19
作者 李振松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48-50,共3页
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既能为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式家风文化提供滋养,也能丰富新时代家庭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的智慧,更能推动新时代家庭涵养家庭美德与处世智慧,还能为推动建设新时代家庭礼仪文明提供借鉴。然而,这项工作在实践... 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既能为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式家风文化提供滋养,也能丰富新时代家庭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的智慧,更能推动新时代家庭涵养家庭美德与处世智慧,还能为推动建设新时代家庭礼仪文明提供借鉴。然而,这项工作在实践中还面临部分家长做不到以身作则,家庭教育素质有待提升,社会、学校和家庭缺乏协同聚力等困境。对此,应该遵循传统家训传承发展规律,融入实际生活;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者的素养,纠正家教偏颇;大力推进政府、社区、学校和家庭于一体的传承;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创新优秀传统家训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文化 家庭教育 家风文化
下载PDF
《管子·内言》修辞手法研究
20
作者 陈柯颖 《今古文创》 2023年第9期34-36,共3页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本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集体著作。春秋战国时期,修辞手法得到广泛运用。《管子》一书分八组,《管子·内言》一组全面集中地记载了管仲遗说,具有原始资料的性质,修辞手法更为全面具体。《管子·内...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本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集体著作。春秋战国时期,修辞手法得到广泛运用。《管子》一书分八组,《管子·内言》一组全面集中地记载了管仲遗说,具有原始资料的性质,修辞手法更为全面具体。《管子·内言》篇中所使用的词语、章句上的修辞手法,包括警策、节缩、排比、反复、层递;所使用的材料、意境上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设问、感叹、委婉、夸张、引用。《管子·内言》较全面地使用修辞手法,加强了语言表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内言》 修辞手法 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