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出土陶磚表面標識的製作工藝研究
1
作者 李程浩 張雲坤 王全玉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6,195,共18页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定陶縣靈聖湖漢墓)是目前發掘的漢代墓葬中等級最高的一座。墓葬使用了三萬餘塊陶磚,這些陶磚表面多有刻畫、戳印或書寫等標記,種類十分多樣。論文以科技分析方法属主,對這些標記的裂作階段、標記間的關縣及書...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定陶縣靈聖湖漢墓)是目前發掘的漢代墓葬中等級最高的一座。墓葬使用了三萬餘塊陶磚,這些陶磚表面多有刻畫、戳印或書寫等標記,種類十分多樣。論文以科技分析方法属主,對這些標記的裂作階段、標記間的關縣及書寫顏料進行了分析。論文認為,刻晝和戳印類標記裂作于磚坯階段,而書寫則是在磚燒裂之後再進行的。不同的戳印或刻畫與書寫的工匠名有强烈的對應關傑,均馬工匠個體的身份標識。無論戳印、刻畫還是書寫,都是“物勒工名”制度的具體實踐,非出于藝術性的表達或展示的目的被標記的。顱料方面,經鑒定,墨書颜料属墨,朱書颜料包括殊砂、赤鐵礦(鐵紅)、黄丹(密陀僧)三種,并存在少量的將不同顏料混合後使用的情况,白色顏料寫方解石。大部分書寫顏料寫平價顏料,珍貴顏料使用較少,與裂磚工匠和書手的民間性有關。書寫標記的颜色、颜料具有一定的多.樣性,未對顏色和颜料的選擇做統一的規范要求。不同的工匠或書手對顏色和頗料的選擇具有明顯的偏好,其選擇通常是連貫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陵 西漢 颜料 刻畵
原文传递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漢墓磚銘研究
2
作者 徐波 劉海宇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9,194,195,共17页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漢墓是我國迄今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級别最高、保存最好的漢代“黄腸题凑”墓。在椁室的頂部、底部和四周出土了三萬餘塊陶磚,這些陶磚上大多帶有書寫、刻畫或者戳印的文字,總字數達十餘萬字,是迄今發現的最大一...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漢墓是我國迄今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級别最高、保存最好的漢代“黄腸题凑”墓。在椁室的頂部、底部和四周出土了三萬餘塊陶磚,這些陶磚上大多帶有書寫、刻畫或者戳印的文字,總字數達十餘萬字,是迄今發現的最大一批西漢末期文字材料。磚銘内容大多属工匠名,有些帶有工匠籍貫的地名,也有少數記事或吉語内容。這與明確生產責任的“物勒工名”以及統計工匠所燒裂陶磚件數有關,體現了當時墓磚的生產組織制度。涉及的人名有一百四十餘個,姓氏有四十餘種,新見姓氏有“公澤”“東煬”“[交頁]”“空”等,所見地名多位于漢代山陽郡内,這在漢代歷史地理、姓氏起源與分布等研究领城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個别磚銘有記事的性質,有的記錄工匠在修陵徭役中所承擔裂作墓磚的徭期,具有較高的歷史學研究價值。吉語磚銘在研究漠代人們的思想倾向、民俗喜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資料價值。磚銘的書體有隸書、草書和篆書等,書者多鳥陶磚的裂作工匠,文字有的自由奔放,有的拘謹率真,有的嚴謹端正,代表了那個時代最馬真實的民間書寫水平,極具書法藝術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陶王墓地 漢墓 磚銘 新發現
原文传递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褚家村南墓地2018年发掘简报
3
作者 陈魁(文/摄影/绘图) 崔素云 +5 位作者 袁蕊(文/摄影) 郭宇奇(文/摄影) 崔小非(摄影) 赵林(绘图) 王强(绘图) 李辉(绘图) 《草原文物》 2024年第1期26-52,F0003,共28页
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临淄文物部门对褚家村南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向多为北向或东向,墓主以仰身直肢为主,葬具多为一棺,并常见腰坑、二层台,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少量青铜器。本文选取其中11座典型墓... 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临淄文物部门对褚家村南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向多为北向或东向,墓主以仰身直肢为主,葬具多为一棺,并常见腰坑、二层台,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少量青铜器。本文选取其中11座典型墓葬进行介绍,根据其出土器物的组合关系、器型变化以及与邻近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存的比较,推定年代约为春秋时期。褚家村南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春秋时期齐国的物质文化遗存、丧葬制度以及鲁北地区周代墓葬的分期增添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淄 褚家村南墓地 春秋时期 齐国
下载PDF
山东地区出土的隋代瓷器研究
4
作者 陈魁 秦超超 《山东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40-52,共13页
山东地区出土隋代的瓷器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通过调查和搜集山东地区隋代瓷窑遗址及墓葬出土瓷器情况,发现隋代瓷窑遗址主要集中于淄博市、泰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通过对出土瓷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比较器物的形态变化,推测其可... 山东地区出土隋代的瓷器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通过调查和搜集山东地区隋代瓷窑遗址及墓葬出土瓷器情况,发现隋代瓷窑遗址主要集中于淄博市、泰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通过对出土瓷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比较器物的形态变化,推测其可能来源地。通过对比窑址和墓葬等其他遗迹出土瓷器,发现中陈郝窑和宋家村窑为隋代瓷器烧造的核心区,其产品不仅供应周边地区,较为高档的器物还流通到较远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隋代 瓷器
下载PDF
山东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琉璃瓦件的釉胎损毁研究
5
作者 张艳群 于文頔 +3 位作者 赵静 李强 王卓 谈翔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80,共9页
针对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最具代表的女儿墙绿色琉璃瓦目前出现的釉层脱落和胎体粉化等不同病变,为探索其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能谱分析、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热扩散系数分析、热膨胀特性分析以及界面张力分析等,确定琉璃构... 针对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最具代表的女儿墙绿色琉璃瓦目前出现的釉层脱落和胎体粉化等不同病变,为探索其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能谱分析、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热扩散系数分析、热膨胀特性分析以及界面张力分析等,确定琉璃构件釉层和胎体呈层状脱落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琉璃保护材料、釉层和胎体的热扩散、热膨胀以及各界面性能等的差异,使得含磷、铅和钙元素的腐蚀物形成于胎釉界面尤其是釉层冰裂纹延伸区域,造成胎釉界面结合强度降低,冰裂纹扩展并与胎釉结合薄弱处形成的裂缝贯通后,造成釉面呈片层状脱落;2)对于无釉胎体表面的层状剥落,含保护层胎与基体胎界面形成硫酸钙结晶带,造成界面处孔隙增加、颗粒结合降低,推测这是造成琉璃胎体呈片层状脱落的主要因素。本工作从基础性科学研究角度确定琉璃釉层和胎体层状脱落的内在原因,为进一步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总督楼 古建筑琉璃瓦 胎釉损毁 裂缝贯通 盐结晶带
下载PDF
齐长城遗址保护展示研究——以齐长城长清区定头崖西山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艳群 王春云 张洪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6期56-59,42,共5页
齐长城长清区定头崖西山段,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定头崖西山段保护展示工程的开展对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具有非凡意义,为科学保护齐长城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又可以为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其他点段... 齐长城长清区定头崖西山段,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定头崖西山段保护展示工程的开展对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具有非凡意义,为科学保护齐长城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又可以为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其他点段的建设提供样板作用和示范效应,着力打造和擦亮“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品牌。同时项目的开展有利于促进齐长城走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文物保护的健康发展道路,让文物活起来,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长城 定头崖西山段 保护展示 古代遗址 让文物活起来
下载PDF
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的人类烧骨及其反映的火葬方式
7
作者 李怡楠 赵芳超 周亚威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9,共13页
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骨裂形态分析、肉眼观察记录、扫描电镜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金元时期的火烧骨材料,探讨了火葬对人类遗骸产生的影响。火烧骨颜色整体呈现乳白色与灰蓝色,骨组织中出现了成簇或单个的不同形... 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骨裂形态分析、肉眼观察记录、扫描电镜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金元时期的火烧骨材料,探讨了火葬对人类遗骸产生的影响。火烧骨颜色整体呈现乳白色与灰蓝色,骨组织中出现了成簇或单个的不同形态的骨结晶,因此我们推断,M49:2与M76:3两个个体分别对应800~900℃与500~600℃的火葬温度;各种类型火烧骨裂形态的出现也是火烧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个体M49:2中右侧肱骨出现的弯曲卷翘现象反映了湿骨即带肉骨骼焚烧的可能性;最后,结合该遗址的墓葬背景资料及金元时期火葬现象的历史记载,对两个个体所经历的火葬性质作出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八里庄遗址 人骨遗骸 火烧骨 火葬
下载PDF
试论山东城子崖遗址岳石先民的生计策略
8
作者 葛利花 朱超 靳桂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城子崖遗址自龙山时期即为鲁北区域中心城址,岳石时期承继了龙山时期粟、黍、稻、小麦、稗组合,并继续利用黍亚科、早熟禾亚科等资源,延续了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以及对农作物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加工流程。相较于龙山时期... 城子崖遗址自龙山时期即为鲁北区域中心城址,岳石时期承继了龙山时期粟、黍、稻、小麦、稗组合,并继续利用黍亚科、早熟禾亚科等资源,延续了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以及对农作物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加工流程。相较于龙山时期,岳石时期城子崖以粟、黍、稻为代表的农作结构和野生植物利用种类等调控程度不一,反映出先民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变迁中生计策略的能动性调整,这当是城子崖所在鲁北,乃至海岱地区社会文化持续发展之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子崖遗址 岳石时期 生业经济
下载PDF
山东淄博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考古发掘报告
9
作者 赵芳超 +7 位作者 陈魁 郭翔 陈永婷 郭翔(摄影) 赵芳超(摄影) 王方玉(绘图) 徐思琴(绘图) 刘雨婷(绘图) 《文物季刊》 2023年第2期27-45,共19页
为配合沾临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当地文物部门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对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推测该墓地有西汉延续至清代的古代墓葬300座以上,墓葬分布并不密集,几无打破关系,已清理了62座墓葬。该... 为配合沾临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当地文物部门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对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推测该墓地有西汉延续至清代的古代墓葬300座以上,墓葬分布并不密集,几无打破关系,已清理了62座墓葬。该墓地的发掘丰富了临淄地区不同时期墓葬遗存材料,也为研究当地墓葬分期、葬式葬俗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淄博 披甲西北墓地 发掘报告
下载PDF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出土文字磚概述
10
作者 崔聖寬 田艷芳 馬翠蓮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4,194,共15页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定陶縣靈聖湖漢墓)是已發現的西漢時期“黄腸题凑”形制墓葬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結構最複雜的一座。墓葬建設中使用了超過三萬塊陶磚,絕大多數磚上帶有標識工匠身份的文字和符號,文字以書寫馬主,符號則以刻... 山東定陶王墓地(王陵)M2(定陶縣靈聖湖漢墓)是已發現的西漢時期“黄腸题凑”形制墓葬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結構最複雜的一座。墓葬建設中使用了超過三萬塊陶磚,絕大多數磚上帶有標識工匠身份的文字和符號,文字以書寫馬主,符號則以刻晝馬主。論文首先從傳統考古學的角度出發,對墓磚在墓葬中的使用情况做了詳細介紹;其次,對文字内容進行了基礎的分類整理,即分属人名類、地名加人名類、人名加數字類、人名加吉語類四種;同時,對墓磚上文字的書寫或刻畫位置、行筆方向進行了分型分析;最後,對文字的書體與颜色以及刻晝和戳印標記做了介紹。定陶王墓地(王陵)M2出土文字磚對于研究漢代大型墓葬營建過程、“物勒工名”制度、書體演變、裂磚工藝等問题提供了重要學術資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陶王墓地 西漢 文字磚 概說
原文传递
裴李岗时代环壕聚落壕沟功用研究
11
作者 陈魁 秦超超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
距今9000-7000年的裴李岗时代,东亚大陆出现了最早的环壕聚落。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时期聚落的壕沟主要功能有防御敌人或野兽、防御洪水和作为界沟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此外客观上还具有防止家畜丢失、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就近取水、沥湿... 距今9000-7000年的裴李岗时代,东亚大陆出现了最早的环壕聚落。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时期聚落的壕沟主要功能有防御敌人或野兽、防御洪水和作为界沟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此外客观上还具有防止家畜丢失、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就近取水、沥湿排涝等功能。同时,几乎每个遗址的壕沟功能并不单一,往往多种功能复合。目前裴李岗时代聚落的壕沟,以黄淮地区的小荆山、唐户和顺山集遗址的壕沟规模大且复杂,较同期其他遗址的壕沟功能齐全,在当时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时代 环壕聚落 壕沟 功用
下载PDF
考古,可不是挖宝——冠县火烧营墓地发掘记
12
作者 刘文涛 《旅游世界》 2024年第6期68-73,共6页
广袤的鲁西大平原平坦得让人心慌。在这片平坦的厚土之下,埋藏着丰厚的文化遗迹。我与这片热土结缘于2020年,此后断断续续在此发掘过多个墓葬,且都收获颇丰。过去如此,2024年发掘的冠县火烧营墓地,依然跌宕起伏,很有收获,值得我把这段... 广袤的鲁西大平原平坦得让人心慌。在这片平坦的厚土之下,埋藏着丰厚的文化遗迹。我与这片热土结缘于2020年,此后断断续续在此发掘过多个墓葬,且都收获颇丰。过去如此,2024年发掘的冠县火烧营墓地,依然跌宕起伏,很有收获,值得我把这段难忘的工作经历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迹 发掘 火烧 墓地 考古 冠县 墓葬
下载PDF
潍坊奎文区元代壁画墓搬迁保护研究
13
作者 马嘉豪 王一凡 徐兴彬 《艺术研究快报》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2023年5月,潍坊市奎文区北虞村墓地发掘出一座元代圆形砖雕壁画墓,该墓壁画具有典型的金元时期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重要文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壁画墓采取了解体搬... 2023年5月,潍坊市奎文区北虞村墓地发掘出一座元代圆形砖雕壁画墓,该墓壁画具有典型的金元时期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重要文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壁画墓采取了解体搬迁,异地保护。搬迁过程中以宣纸、泡沫、木板作壁画保护;使用环氧树脂胶泥、扁铁、钢棍及铁丝网作为墓室外部加固材料;墓室底部掏穿槽钢作承重及吊装托底;吊装采用超大吨位起重设施;运输采用多轮式平板牵引载重车辆。通过运用上述技术及工作程序,成功完成搬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分割搬迁 异地保护
下载PDF
山东省蒙阴县园艺场旧石器地点调查简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罡 任雅鹏 +2 位作者 苏建军 马勇 徐西存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5,共8页
园艺场旧石器地点发现于2016年6月,次年5月复查。文化层埋藏于蒙阴县蒙阴街道办、东汶河南岸低山冲沟西北面的阶地中,在夹杂角砾的浅黄色砂质黏土层中及地表发现石制品43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残片。石料均采自附近河流阶地... 园艺场旧石器地点发现于2016年6月,次年5月复查。文化层埋藏于蒙阴县蒙阴街道办、东汶河南岸低山冲沟西北面的阶地中,在夹杂角砾的浅黄色砂质黏土层中及地表发现石制品43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残片。石料均采自附近河流阶地底部砾石层。剥片与石器修理均采用硬锤锤击法;石制品为小型和中型;石器包括刮削器和凹缺刮器2类,加工方向颇具特色,多为反向及转向;刮削器是主要类型。地貌与地层对比可知,石制品埋藏于上更新统地层中,推测遗址时代大致为晚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蒙阴县 园艺场 石制品 晚更新世
下载PDF
山东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明代人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雨妮 牛月明 +1 位作者 石念吉 赵永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3-1003,共11页
本文对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的明代人骨进行了多方面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包括性别、年龄的分布,身高的复原以及古病理的观察。牙病方面,对龋病、牙釉质发育不全和错(牙合)畸形进行了观察记录,从性别、年龄、龋患程度及好发牙位等方面... 本文对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的明代人骨进行了多方面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包括性别、年龄的分布,身高的复原以及古病理的观察。牙病方面,对龋病、牙釉质发育不全和错(牙合)畸形进行了观察记录,从性别、年龄、龋患程度及好发牙位等方面对该人群的龋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人群牙齿患龋率不具备明显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变化也无显著相关性,好发牙位多为臼齿。此外,还观察到多孔性骨肥厚、骨关节疾病等病理现象以及一处愈合较好的骨折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世纪城 明代 人骨 龋齿 骨关节
下载PDF
山东省滕州市岗上遗址考古勘探报告
16
作者 孙启锐 陆青玉 +3 位作者 张桑 张莺燕 杨爱国 孙波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53,共17页
岗上遗址是鲁中南地区重要的大汶口文化遗址。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探,对遗址范围和堆积状况、主要遗迹的分布、整体聚落布局、功能分区和历时性演变等问题有了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本次... 岗上遗址是鲁中南地区重要的大汶口文化遗址。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探,对遗址范围和堆积状况、主要遗迹的分布、整体聚落布局、功能分区和历时性演变等问题有了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本次勘探最大收获是发现并确认了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城址,是鲁中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大汶口文化城址,也是目前为止海岱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此发现将为区域社会复杂化研究提供新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上遗址 城址 功能分区 堆积状况
原文传递
基于类型特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陶力 赵益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0,共6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园”属性意味着文物古迹资源可以通过“适度开发”的手段转化为被游客“感知”甚至“消费”的旅游吸引物。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依照其遗址本体可以划分为宫殿型、墓葬型、遗迹型、洞穴型、瓷窑型和复合型等6种,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园”属性意味着文物古迹资源可以通过“适度开发”的手段转化为被游客“感知”甚至“消费”的旅游吸引物。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依照其遗址本体可以划分为宫殿型、墓葬型、遗迹型、洞穴型、瓷窑型和复合型等6种,而遗址本体的特征决定了考古遗址的旅游转化过程以及公园对遗址的阐释方式。利用最邻近分析法测算后发现,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呈凝聚型,且分布区域与我国人口集中区域重合,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并进一步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旅游发展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园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及其所处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遗址本体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旅游发展路径
下载PDF
齐长城布局和建置的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溯 王泽冰 张子晓 《管子学刊》 2018年第3期103-111,共9页
以齐长城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记载对齐长城的布局、建筑方式、附属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齐长城的布局可以分为济水段长城和泰沂山段长城两部分。济水段长城由谷城过平阴城至渤海,长约300余公里。泰沂山段长城由平阴城和谷... 以齐长城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记载对齐长城的布局、建筑方式、附属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齐长城的布局可以分为济水段长城和泰沂山段长城两部分。济水段长城由谷城过平阴城至渤海,长约300余公里。泰沂山段长城由平阴城和谷城往东,跨越泰沂山脉至黄岛于家河入黄海,长约625公里。齐长城是以墙体为主并与城址、关隘、烽燧、塞堡等组成的统一的防御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长城 调查与研究 布局 建筑方式
下载PDF
山东古代居民骨化甲状软骨的观测
19
作者 赵永生 孙田璐 +3 位作者 杨张翘楚 王子孟 刘文涛 曾雯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本文以山东地区6处考古遗址出土的18例古代居民的骨化甲状软骨为研究材料,结合现代医学和法医学的研究,通过对甲状软骨骨化情况的观察分析以及部分数据测量,发现古代居民中骨化甲状软骨多保存骨板下缘、下结节以及上下角,而且骨化甲状... 本文以山东地区6处考古遗址出土的18例古代居民的骨化甲状软骨为研究材料,结合现代医学和法医学的研究,通过对甲状软骨骨化情况的观察分析以及部分数据测量,发现古代居民中骨化甲状软骨多保存骨板下缘、下结节以及上下角,而且骨化甲状软骨对古代居民性别和年龄的判断有一定指示作用。甲状软骨在骨化程度、进展速度以及骨化机制上存在性别差异,古代居民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保存骨化甲状软骨,且男性多见保存联合部中下段,女性并无个体保存联合部。另外在本文的骨化甲状软骨的两项测量数据上,男性明显大于女性。甲状软骨的骨化个体间差异很大,单独使用甲状软骨骨化规律进行年龄判断并不可取,但可作为一种参考依据来辅助判断。值得注意的是,保存有骨化甲状软骨且年龄明确的古代居民皆大于3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软骨 骨化 性别差异 年龄判断
下载PDF
考古学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中应发挥其独特作用
20
作者 刘延常 《管子学刊》 2018年第3期83-83,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阐发、弘扬和传承、“四个讲清楚”等系列讲话精神及对文物工作做出系列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阐发、弘扬和传承、“四个讲清楚”等系列讲话精神及对文物工作做出系列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山东省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将“齐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工程区的建设”纳入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独特作用 考古学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文物工作 文化强省建设 创新示范工程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